03-09
969238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2012年04月10日15:04 来源:北京晚报 烧土暖气室温只有10℃ 采空棚户区,对于几十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言,简单的五个字却包含了太多无以言表的艰难与苛忍,除了低矮、潮湿、阴暗、拥挤,甚至还包括了山洪倾泻与地面塌陷的危险,他们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1平方米,很多人家几口人挤在10平方米的陋室中。 “现在看着显得宽敞了不少,家具都已经处理了,以前摆个大立柜、双人床就显得很满了”,家住滑石道社区圈门外南坡2号的刁海燕一看就是个利落人,虽然棚户区的房子只有12平方米,却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让你们见笑了,其实平时我们真是不愿意把朋友往家带,一是家里没地儿,二是条件太差。”刁海燕和爱人都是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从1978年分了这套12平方米的公房至今一直居住在这儿,“现在儿子已经成家了,因为没地方就和儿媳妇一起搬出去租房住了,以前没成家的时候都是住在对面的小厨房里。” 说着刁海燕带记者来到了对面的小房里,即便开了两扇小窗,房子里仍然黢黑阴冷,里面摆了一张单人床,旁边就是做饭的灶台,和单人床一墙之隔的是两个大火炉,“这就是我们烧的土暖气,用的是蜂窝煤,火烧到最旺时屋里的温度也就十二三度。”而更让刁海燕感觉苦恼的是每年仅冬天用的蜂窝煤就需要3000多块钱。 在刁海燕家的窗户外边记者还看到了一层厚厚的塑料布,“这也是土办法,为了冬天保暖,到了冬天,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就这样封着晚上还老从窗户往里灌风呢。” 在这片棚户区里记者看到,一排房子之间仅有半米宽的过道,家家采光都不好,房子的建设密度太大,能开四扇窗户的屋子就算相当“奢侈”了。滑石道社区居委会主任刘春红也住在这片棚户区,“家里居住条件差可以自己克服,可整个这一片就有一个公共厕所的情况确实挺难为人,每天早上厕所前面都排长队,一天不淘屎尿汤子就往外溢。”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圈门外南坡的路中间竟然是一条一米多深的大水沟,“这是排洪沟,夏天下雨,后山的水好流下去。”刘春红告诉记者,“不过到了夏天有沟也没用,雨量大的时候家家门前都得堆上沙土袋,防止雨水流进来,可年年都得泡几户。而且因为常年挖煤造成的地下采空,有的地方地面突然就塌陷出个大深坑,挺危险的。” “不过这些苦日子都过去了,现在就等着住楼房过好日子了”,刁海燕现在还没有决定选择哪个地块的安置房,“都听儿子的。前两天去看了看石门营的安置房,真漂亮。”
作者:60.168.21.* 回复:0 发表时间:2012-07-20 20:23:34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