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3461次
0人
3个
11个
序中国民俗学会会长 刘魁立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 《周易》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 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 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前 言 人的生命周期中,需要经历四个重要关口:出生、成年、婚姻、丧葬,相关的仪式被统称为“人生仪礼”。其中,婚姻被人们称做“人生大事”。早在周代,人们对婚姻就非常重视。中国传统婚姻的特征首先强调的是家族延续和家族外交。 《礼记·昏仪》日: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这个经典的关于婚姻的定义,简明精辟地诠释了传统婚姻的核心价值:通过联姻来建立两个家族的良好关系,对上要靠它传宗接代、侍奉宗庙;对下要靠它生儿育女,以接续家族血统。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婚姻的重要性,并且当时人们就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礼仪。夫妇结合,只要是通过了这些礼仪的,其婚姻就获得社会的认可,具有了社会性的合法地位和正当性。 夫妇结合要通过的礼仪,在周代即已确立。古代记载婚姻礼仪的典籍很多,但记载最为完备的当数《仪礼》和《礼记》。在这两部典籍中,古人把结婚的程式进行归纳总 结,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规定了相应的礼仪规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婚姻“六礼”。 按照《仪礼·士昏礼》和《礼记·昏仪》的记载,古代的六礼包括“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亲迎”六个部分。 “纳采”是六礼的第一礼,男方要与女方结亲,要请媒妁向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带上一只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表示求婚。“问名”,乃六礼中第二礼。所谓问名,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及其生辰八字。 “纳吉”是第三步,说的是男方取回女子的庚帖以后,带到宗庙中进行占卜,以获得祖先的认同。从占卜的结果可以判定男女二人的结合是否能给家族带来好运。若能得到一个好兆头,则请媒人带着雁到女方家中,表示订婚。第四步是“纳征”,也叫“纳币”。男方纳吉后,得知女方允婚,才可行纳征礼。这一礼仪不须用雁,也是六礼中唯一不用雁的礼仪。礼物包括三种,一是衣物,二是布料,三是鹿皮。第五步是“请期”,也称“告期”。男方选择吉期,派遣使者带雁通知女方,征求女方的意见。女子的父亲同意以后,使者返回复命。最后一步是“亲迎”,也就是新郎亲自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 后来,很多礼教经典和史书对“六礼”作了解释和演 绎。历代(至迟在唐代)的“户婚律”都以“六礼”为基本内容,勘定婚姻条文。因而“六礼”很早就已成为一种统一的、流行于上层和民间的婚姻仪式,至今已流传了两千多年。比如在清末,陕西的很多地方,婚姻嫁娶都还基本上按照“六礼”的形式在进行①。 纵观古今, “六礼”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历代的婚姻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 “六礼”虽然仍为结婚程序的典范,但其名目和内容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动。以下分别来阐述之。 “六礼”的第一礼是“纳采”。是男方家长请媒人带上礼物向女方求婚的礼仪,现在被称为“提亲”或“说媒”,各地还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第二礼是“问名”。人们现在已演变为“合八字”。媒人问清女子的姓名及生辰八字,由男方进行占卜,占卜的方式在各地有较大的差异。男女八字“相合”或“相冲”,可以决定婚事是继续进行还是至此中断。第三礼是“纳吉”。男方卜得男女八字相合,便备礼到女方家里订婚。这一仪式在许多地方被称为“小订”,即初步落实双方联姻的意图。第四礼是“纳征”。俗 称“大聘”。其仪式要比纳吉礼仪隆重,礼物也非常厚重。礼物从以实物为主发展到今天有完全采用钱币的形式,叫做“彩礼”、 “聘礼”。第五礼是“请期”。由男方初步确定吉日,并告知女方,征求女方的意见。现在许多地方的“请期”实际上是双方磋商迎亲日期,于男方而言是“提日子”,于女方而言则是“定日子”。最后一礼是“亲迎”。接新娘的形式已发生较大变化。新郎在迎娶之日亲自到女方家中迎接新娘,称“迎亲”;由男方派遣使者前去迎接新娘,而新郎在家中等待,叫“等亲”;若女方直接把新娘送来,则称“送亲”。 概括来说,六礼发展到今天,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议婚、订婚、迎娶,但从具体程序来看,仍是沿着传统的“六礼”传承、变异而来。有些地方也发生了一些变通,或借势扩展,或化繁为略,形成了繁复琐碎或简约便捷的风格。 依据“六礼”聘女娶妻的嫁娶形式,被称为“聘娶婚”,这是我国从古至今广泛采用的标准结婚方式。六礼所规定的基本程序,也是具有普遍性的“聘娶婚”所采取的结婚程序。但聘娶婚并非唯一的婚嫁模式,当然,若从总体观照,一般是男子以聘而娶,女子因聘而嫁;个别地方 也有例外,那就是男子出嫁,女子娶夫。如畲族聚居区,出嫁的不是穿着绣花衣衫、羞容娇态的新娘,而是春风满面、身强力壮的新郎。男子出嫁,有些地方叫招儿子,可是又和汉族男子的上门入赘完全不同,所以不能相提并论。一个畲族家庭,即便有三儿四女,他们的父母同样可以为女儿娶个新郎回来。嫁出去的男子,并非因家境困难、兄弟较多等原因,富有的人家或是独生儿子,一样可以嫁出去。男子上门之后,不会受到亲邻的歧视。他和妻子家里的兄弟姐妹享有同等权利,担负相应的义务。男子出嫁与姑娘出嫁的礼仪基本相同,但在解放前,女子出嫁要坐花轿,男子出嫁则步行。在聘礼上,娶新郎要比娶新娘还重。娶新郎的人家,除了给男方家里送去一般的农具、衣服和食物,还得拿出一笔钱,送给公公、婆婆,作为给男方父母的养儿金、养老金。 广西阳朔壮族有“半夜嫁男”之俗。男人出嫁不在白天,而要在下半夜出门,故当地有“白天嫁女,半夜嫁男”之说。新郎出嫁的前一天,女方派三个到五个男青年组成 “接郎队”去接新郎,当晚住在男家。到下半夜鸡啼起床接郎,男方也派三个到五个男青年组成“送郎队”,送新郎出嫁。婚后第二天,新郎跟送郎队“回门”。21天以后,新娘亲自到新郎家去接新郎回来,此后夫妻就一起过日子。 以上男娶女嫁和男嫁女娶的仪式,都是所谓的“明媒正娶”的仪程。还有一些特殊的议婚方式和特殊的婚姻形态,如童养媳婚礼和寡妇改嫁仪式,均不会按以上程序进行。 我国各地的聘娶婚在仪式上具有类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基本的婚俗结构上面,比如一般都不会脱离议婚、订婚、迎娶几个大的步骤。但说到具体的程序,却又体现出比较复杂的特征,如阶层的差异、地域的区别、民族的特色。 先来看阶层的差异。六礼产生于西周,最初本来就是为贵族专门制订的,对平民并没有严格要求。历代的地方志对婚俗的描述是单一的,看起来好像不同的阶层所行的婚礼是完全相同的。实际上,发展到今天,阶层的差异在婚俗中同样存在,有“豪华婚礼”,也有“草草成礼”。传 统的结婚程序仍是每一个阶层都要遵守的,只是具体仪式是简单还是繁复,所用物品是朴素还是奢华,都体现出不同阶层在婚俗方面的差异来。如青海藏族的陪嫁,过去富有人家多以骏马、牛羊、土地及各色锦缎、珍贵饰物等为女儿陪嫁,而家境贫寒者则送给女儿几件衣服就算做嫁妆①。现在,山东一些地方订婚时流行所谓的“万里挑一”,男方若是家境优裕,通常会送给女子1000l元钱,甚至还有其他礼物。而家境一般的男子,则选择100l元钱,表示“千里挑一”,同样也是好兆头。 再来看地域的区别。民间一些观念、禁忌常常贯穿在具有象征意义的衣物、言语中,通过一些具体的日常仪式表达出来。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衣物和言语受到各地方言、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结果往往会导致具体的仪式在各地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同样一个仪式,即使名称相同,具体操作起来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山东威海地区,一对新人喝过交杯酒后,新娘要吃一碗海蛎子、一碗老板鱼,意思是“立子”和“相伴到老”②。这种习俗在内陆地区是看 不到的。再比如坐福习俗,新人拜完天地,即被送人洞房,之后新娘要在床上静坐一会儿,俗称“坐福”。这种习俗,在各地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东北地区的年轻人结婚,新媳妇要坐在炕中间陪嫁的被褥上,被褥里放着一把木斧或者用纸剪成的斧头,人们管这叫“一福(斧)压百祸”。陕西韩城一带,新娘坐福,坐的是萝卜,并且当晚要用这些萝卜做成馄饨由全家人吃掉,据说这样可使新娘早日生下儿子。安徽地区,则是新郎、新娘共同坐福,新郎要喝糖水,新娘一般仅仅沾湿嘴唇。福建也是新郎、新娘进人洞房,双双并坐床沿,却没有喝糖水这一个项目。 结婚的基本程序大体类似,而表现出地方差异的,往往是具体的习俗形式。但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传播媒介的影响和通婚范围的扩大,婚俗也发生着极大的变异。因此,一些地方的民俗呈现出极为复杂的样貌。比如,在广阔的西北地区,许多居民是历朝历代从各个不同的地区迁徙而来,他们带来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又融合了西北土著居民的习俗,因此这里的婚俗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状态。 一方面,是一些地方因地而变,形成了婚俗文化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一些民族也保持了自己在婚姻习俗上的民族特色。比如后藏岗巴人的婚俗是比较典型的藏族婚俗,娶亲有四道必经的程序:说亲——迎亲——婚礼——回门。乍一看来,这四道程序与多数地方相比没有任何不同,很多民族娶亲都有类似的程序。其实,它的特别就在于每一道程序的具体过程都有独特之处。现在,有些地方的民族特色已经出现了弱化的势头。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彝族青年男女的择偶标准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门当户对”观念不再那么受重视,父母包办婚姻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婚嫁程序上渐渐彝汉趋同,包含了说媒、订婚、迎亲、回门等常规程序。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婚嫁礼俗因时、因地、因人演变,时至今天已经发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变化。目前,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与传统社会相比,民俗文化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就我国农村来看,经济的发展还没有 使农村完成从传统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婚俗在发生变异的同时,也保持了相当的稳定性。 变异之处,主要体现在现当代婚礼与传统六礼的标准样式的差距逐渐增大。例如订婚、迎娶仪式趋向简单,订婚分为“小订”和“大订”的,往往被合而为一;婚礼形式渐渐多样,农村中偶尔也能看到旅游结婚的新风尚;婚姻论财之风也大大盛于从前,大肆操办婚礼的风气日渐炽盛。总体来看,婚俗文化发生的变化更多地体现在表层现象上面。比如嫁妆的内容越来越多地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关联了起来。 婚俗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深层观念上面,深层观念可谓是变化缓慢。人们举办婚礼,仍会考虑诸多的禁忌,无论是吉期的选择还是仪式的具体执行,求吉的心理仍然延续下来。虽然传统的“包办婚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趋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青年人的自由恋爱(有时拉来一个媒人,也只是为了满足仪式的需要而已),但仍然是父辈掌握具体仪式的实施,而老人身上又铭刻了更多更深的传统的烙印。因此,这样所举办的婚礼当然以传统婚俗为主。我们可以预测,婚姻民俗的变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以渐变为主,维持着一个基本的模式,不可能在骤然 之间变得面目全非。 有鉴于此,本书取名《婚嫁礼俗》,主要介绍的是我国农村的婚嫁礼俗。叙述框架大体限定在当代历史时空之中,以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期仍能看到的婚俗事象为叙述主体。着重于描述两类现象:第一是生活中已经有所淡出、被极少一部分人遵循的民俗,这一部分民俗更多地存活在人们的记忆、口碑当中,也是民俗的一种留存状态;第二是本书着墨最多的部分,是那些在生活中依旧被人们传承、享用或有所调整的活生生的民俗。婚俗模式上,主要是以聘娶婚的婚嫁仪式为主,另外也会辟出专章简单介绍其他几种婚姻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再加上南北交融、东西交流,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自不待言。以笔者的学力、学识,很难以数万言说尽我国的传统婚嫁礼俗。从横向的地域上来说,难以介绍全面;而从纵向的角度而言,也无法顾及完全,因此本书呈现的只能是一般的婚俗面貌。 迎 娶 整个联姻过程中,最热闹、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迎娶了。整个迎娶的过程,既包括男女双方尤其是男方为嫁娶新娘所做的各种准备,又包括男方迎亲的礼仪。除此之外,将新娘接到男方家中以后,一对新人要拜天地,来宾要祝贺,直至新娘揖拜家族并回门,整个迎娶仪式才告结束。我国各地的迎娶礼从内容上来说是丰富多彩的,而从风格上来说又各具特色。 备喜 一、备新房 结婚的吉日确定以后,男方会迅速进入角色,为迎娶新娘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结婚,对于当事人来讲,是一生中的大事;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是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因而备受重视。贫寒之家,尤其是有男孩的家庭,往往在孩子尚在襁褓之中时就省吃俭用,辛苦上十几、二十几年,才能给孩子娶媳妇。20世纪50年代之前,各地普遍时兴早婚,又崇尚多子多福,因而不少家长的一生,简直就可以说是为孩子准备婚事的一生。而准备婚事,尤以盖房为重。不管是在陆地居住,还是在水上生活,都要为儿子娶媳妇提前准备新房。陆地上的人家结婚要盖新房,水上人家要做新船。生活在湖上的渔家,父母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往往要拿出多年积蓄,置办一条新船做新房。有些人家也提前养上一口大肥猪和十几只公鸡、母鸡,以备婚宴;或种上几棵树,以备打制必要家具。 新房是男方备喜的重点,这点在北方尤其不能缺少。有了房子,媒人才会上门。旧时父母对于子女具有无可动摇的权威,因而儿子结婚时父母并不一定为他盖新房,在偏房结婚者为数颇多。这种情况下,只要把房子粉饰一新即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鲁南地区讲究在结婚前一个月左右,要置办“四席”。后墙和喜床一头顶墙的两面用红“圈席”圈起来;在床上方即天花板处,家人先用红、白两色秫秸扎成豆腐块形,叫覆棚,其上再加一张红席,叫“顶席”;床上的红席叫“铺席”;床下供新人跪拜用的红席,叫“踩席”。当时只有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才能置备四席,其中圈席最为贵重。 现在未婚女子要求越来越高,必在新房、正房结婚,在偏房结婚者极为罕见。有些女子,甚至在订婚之初,即对结婚及婚后住房提出要求,否则婚事很难成功。因而不但要有新房,还要新潮。总体看来,新房有越来越大越洋气之势。诸如大理石装饰、铺地面砖、红砖院墙、高大门楼、宽敞过道、贴画影壁等等,已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连院内地面也要硬化。 一般人家结婚,都用自家的房子做新房,而甘肃中部地区却有一个奇怪的风俗,他们不用自家的房子充当新房,认为那样不吉利,而是借别人家的房屋作为洞房。尚不清楚这种禁忌来由何在。而山东南部讲究“宁借人停丧,不借人成双”,绝对不把自家的房子借给人家娶新媳妇。 作者介绍 从书主编简介 刘魁立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哲学博士(俄罗斯),研究员、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张旭毕业于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群众文化》、《文化月刊》主编,现为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本书作者简介 刁统菊民俗学博士,现就职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山东省民俗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理论民俗学、亲属制度研究。 《婚嫁礼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作者:60.168.0.* 回复:0 发表时间:2012-08-05 17:12:37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