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69324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地下井探”刁海雁的“清肠”生活

新疆法制报2009年5月25日13版
文章作者: 本报实习记者 刘新
每天家里的污水流向了哪里?城市里的污水又流向了何处?也许没有太多的人想过这些问题。其实,在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的地下,分布着八百多公里市政排水管网、三百多公里自建排水管道、约2.4万座窨井。这些承担着首府排水任务的庞大管网系统,就像首府的“肠道”,而负责维护它们的却只有九十余名管道维护工人——他们每天和污水、淤泥、垃圾打交道,称自己是“地下井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讲述。

“那一次我险些丧命”
40岁的刁海雁是乌鲁木齐市水务集团排水公司设施一所所长。他的胳膊、手上有多处清晰可见的疤痕。“这些都是这十几年的工作在我身上留下的烙印。”刁海雁笑着告诉记者,管道维护工的工作就是每天维护和清理污水管线,所以干这些工作的人都自嘲是“地下井探”。
1995年,28岁的刁海雁成了一名管道维护工。“当时,我不知道这个工作是干什么的,只觉得自己成了一名事业单位的职工,心里美滋滋的。”刁海雁说。
可是,真正参加工作后,他就笑不出来了。每天一闻到井里的臭味,看到从井里挖出来的垃圾,他就想吐。上班后的第一个星期,他每天都吃不下去饭。
有一次,他在调节污水流速的闸板房里放水。在往下压闸时,井里的水一下子冒了出来,很快淹到了他的腰部。而门被水顶上了,根本拉不开。他想跳窗户出去,可身上穿的胶皮衣服,再加上水的阻力,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米多高的窗户,就是跳不起来。
在这紧急关头,外面的工友发现了险情,扒着门框用脚把门踹开了,刁海雁这才脱险。刁海雁说:“如果不是工友把门踹开,我肯定会被淹死。”
刁海雁说,有了这次经历后他不想干了,但看到同事们都在用心地干着,没有怨言,同时他又想到自己的工作能为千家万户带去方便,就坚持了下来。他说:“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这些人一个月不工作,整个乌鲁木齐就会成一座臭气熏天的城市。”

臭气和危险时时相伴
5月19日上午,中雨。刁海雁带领工友们去光明路上的三个跑水点“防洪”。刁海雁说,每次一下中量的雨,他们就得去跑水点检查井水的流量,如果有阻塞,就赶紧疏通,防止污水流向街道。他们把这项工作叫“防洪”。在光明路上,副所长阮班斌用镐头撬开了一个井盖。虽然离井口一米远,但记者很快就闻到一股让人头晕、恶心的臭气。阮班斌告诉记者,他们习惯了这种味道,鼻子都麻木了。
  负责下井前安检工作的吴荣告诉记者,清理下水井首先要安检,安全员用检测仪检测井内的氯化氢、一氧化碳、沼气等有毒气体是否超标,因为这些有毒气体可以让下井的工作人员在3秒内死亡,所以安全员掌管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其次是清理,工人们将排水管道内的垃圾、淤泥等杂物清理出来,如果无法用挖勺(特制工具,4-8米长)清理,就只能身穿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系上安全带,下井进行清理;最后一步是将排水管道内清理出来的垃圾、淤泥等杂物装车运走。
“即使进行了安全检测,下井作业也随时面临危险。”刁海雁告诉记者,在有的井里,他们常发现一些废旧的注射器针头,有些很可能是吸毒人员丢到井里的。“这些都需要我们清理。虽然‘全副武装’,但下井后我们还是要小心翼翼,不小心就会被那些针头扎伤脚。”
刁海雁说,由于常年在井下工作,皮肤病、鼻炎、脱发是他们这些管道维护工们最常见的病,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







作者:112.122.142.*   回复:0   发表时间:2012-09-15 15:19:08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