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69517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四代人留下的一堆旧书/刁家盛

undefined

我家没什么值钱的宝贝,唯有四代人读过的一大堆旧书:有爷爷读过的《三字经》、《百家姓》、《老黄历》;有父亲读过的线装《三国》、《水浒》及《毛泽东选集》;有我读过的一些文学书刊;有女儿近几年买的一些畅销书籍;还有爷孙三代人读过的旧课本。这一大堆旧书是我家四代人一百多年生活的写照,也见证了一百年来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读过书的人少,很受人尊重,靠识几个字,就可混个饱肚皮;六七十年代,读书的人不敢乱读书,生怕错读一本书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七八十年代,读书人梦想当作家,能在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简直是件了不起的事;如今的年轻人是人人能读书,读书为了发财、时尚、健康。

  爷爷在方圆数十里,是为数不多的识字人,不过读了几年私塾,印象中听他说得最多的也不过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有本破旧不堪的老《民国三十七年黄历》。人们习惯称他为老先生,谁家有人去世,就请他去看看风水,用蝇头小楷写写七单、牌位,等办完事后,丧主便用黄纸包块肥得流油焯过水的猪头肉让他老人家带回来作为润笔,全家人隔三差五就能吃一回猪肉了;哪家翻房上梁,免不了请他去测测时辰,用洋红纸写上“紫气东来,祥光绕舍”之类的吉利话,就可在人家桌上朝南坐了,临走时人家包一撮土烟丝给他,还要千恩万谢,真可谓书中自有“红烧肉”,书中自有“土烟丝”。爷爷那辈人读书好像就为了混个好饭碗,填饱肚子,多吃些肥肉。

  父亲也算个有名的读书人,在他同辈人中,是为数不多读完初小(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的识字人,而且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算盘也比别人打得响,因此当上了生产队会计。那年头他不敢读书,两本磨毛了边的黄纸线装《三国》、《水浒》,平时用洋布包得严严实实藏到柜子里,碰到下大雨的晚上才点上洋油灯,偷偷捧出来,如饥似渴地阅读,要是被人看到了,书被当作“四旧”烧掉是小事,弄不好还要被批斗,甚至丢官。别人在农田里干活,父亲可以坐在家里记记账,或者坐到大队部写写“破四旧、树四新”之类的标语。而且全生产队社员的书信都请他代笔,人缘关系自然不错。母亲常说:你父亲块头小,要不是识几个字,到田里干活哪干得动。父辈年代读书好像就是为了当干部,为了不干苦力活。

  到了我们上学时,能够读得起书已不是稀奇事了,小学每学期学费2元,初中7元。我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为会写写画画,在公社厂里当上了政工,并且经常为县广播站写写通讯,用一篇稿子七八毛钱稿费,一个月下来也可挣个20来块钱,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可以换一堆书回来啃读,还可借给别人看。有一年我在市里的《绿杨》文学期刊上发表了篇小说,轰动了全县,这篇小说改变了我的人生。后来被调到公社任文书,以后又调到了县文化馆任创作员,给基层农村宣传队写写文娱本子,直至现在还忙里抽闲在笔耕中陶醉。年轻时常看的书无非是《茶花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狂人日记》之类,读初一时就开始订阅了《人民文学》杂志。大队里上了年纪的人常说我:会写一手好文章,能写点毛笔字,一生中干的都是手干脚不湿的活。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读书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走出农田。

  女儿自幼就爱读书。读初中时,她已读完了古代四大名著,初中毕业后她考中了省重点中学,到市里读书去了,为此妻子辞职去市里专门照应她,成了名副其实的专职陪读保姆。后来女儿进了名牌大学,顺利考上了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仍坚持不懈读书,大概读些《生财有道》、《细节决定成败》之类的厚书,以及一些时尚杂志。有时我叫她写写文学作品,她回答很干脆,老爸,写作能当饭吃啊?是的,她这个年龄的人读书为的是充电,为的是学会经营管理,为的是赚钱,为的是丰富自己的美丽人生。

  我家四代人共同的特点是都爱读书、爱藏书,四代人读的书类型不一样,目的也有差异,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四代读书人,时代也让我们四代读书人在书中懂得了追求生活、向往美好的崇高境界。

常州晚报2010年8月20日

作者:60.168.29.*   回复:3   发表时间:2012-09-25 20:00:28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以后有可能买所有商品都得实名制/刁家盛

以后有可能买所有商品都得实名制

刁家盛


  住宾馆实名制才被国人适应,网络实名制还未启动,手机实名制纷争未休,广州市人民政府近日又推行了“买菜刀实名制”,且看广州市政府的高招“实名制”:

  今年8月,广州市公安局起草《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刀具安全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并将此通告向社会公开以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待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后再提交市政府审定。其中最引起关注的内容是:菜刀、大型水果刀将实施实名制购买、定点销售制度。目前已有部分地区试行买刀实名制。相关信息显示,广州市公安局已开始在全市逐步试行。“买菜刀?得登记身份证号和用途!”9月12日傍晚,滨江东江怡路“新德×”超市内,收银员明确告诉一位准备买菜刀的顾客。在收银员出示的“广州市刀具销售情况登记表”上,列明姓名、地址、身份证号、购买刀具的种类、数量以及用途等6项资料。

  手机推行实名制能抑制用手机诈骗犯罪吗?恐怕诈骗犯罪不能减少,公民的个人资料早已被泄露了;网络实名能控制网络犯罪吗?恐怕让网民不敢讲真话实话了吧;买把菜刀手续也要这么繁琐,岂不是叫公民切肉斩鸡改用手撕?也许领导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做法笔者认为既不治标又不治本,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多种多样,也极其残忍,作案工具何止手机、网络、菜刀?所有作案工具你都能控管得了?如此,恐怕所有商品采购都要实行实名制了,不信?那听我游说:

  买绳子要实行实名制,绳子可以吊死自己也可绞死别人,萨达姆不是被绳索绞死的吗?

  买鞋要实名制,鞋带可吊死人,监狱里不是已发生犯罪分子用鞋带吊死的案例吗?

  买农药要实名制,国内投毒致死致残案件时有发生;

  买火柴要实名制,犯罪分子除了杀人也会放火;

  买手套要实名制,犯罪分子作案时戴上手套就不会留下指纹;

  买药要实名制,超量服下安眠片等药物能致人死……

  全部实行实名制后就会天下太平了吗?不携带工具也可作案,手可以把人掐死,脚可以把人踢死,嘴巴可以把人咬死,怎么办?领导有的是办法,梁山好汉林冲、武松等人不是脸上刺字了吗,走到哪里都能让人识别出来,干脆每个公民脸上都刺字,把每个人的身份证刺到脸上,这样出门即使忘带了证件也不碍事,看下脸就知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了。

  脸上刺字总归实名制工作完全到位了吧?要想犯罪还是有办法的,杀人的人本身不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大不了同归于尽。那怎么办?领导和“砖家”还是有办法的,不如采取一名警察去管理一名公民。想想还是不行,往往数十分钟即可制造出一桩案件出来,不会一名警察24小时对一名公民进行监控吧?如果按照每个警察8小时上班制,那就要3名警察监管一名公民了,即中国13亿人口,要有9.7亿名警察才行。

  干脆全民皆警察吧,省得这样实名那样实名。


常州晚报2010年9月22日

作者:60.168.29.*   发表时间:2012-09-25 20:05:01

[回复] 野趣/刁家盛


  暖风荡漾,鸟语花香,我带上一家人去苏北里下河一个远房亲戚家寻觅大自然的野趣。

  这里小河纵横,沟渠交织,空气新鲜,河水清澈见底,水鸟在水面戏嬉,河面一种叫水花生的水生植物刚刚抽芽,叶片翠绿欲滴,多年未见的亲戚告诉我们,水花生里藏着好多野生的小鱼小虾,是城里人很难尝到的鲜美河味。

  亲戚取来一张竹筛,脱掉了鞋袜,卷起了裤腿,下了河。他一只手将竹筛伸到水花生下边,另一只手抓住水花生猛抖,然后抽出竹筛,只见筛子里10多条小鱼活蹦乱跳,有痴虎、青虾、小黄鳝、刀鲚、龙虾……几筛子下去,已逮了两三捧小杂鱼。这时,他好像脚下踩到了什么东西,见他将衣袖捋起,伸到水下,摸出了一只很大的玻璃瓶……

  这是一只小口径的大腹玻璃瓶,瓶口径有鸡蛋大,瓶肚径有二三十厘米粗,是里下河地区家家户户常用来泡药酒的一种容器,亲戚将瓶里水倒掉,却意外发现里面有一条足有一斤多的鱼,奇怪,瓶口这么小,鱼这么大,它怎么钻进去的?

  中午,亲戚用花生米红烧了一盆小杂鱼,清蒸了那条钻进瓶里的鱼,用香椿头炒了盆黄灿灿的土鸡蛋……

  倒了半碗自家酿制的小麦酒。鱼鲜酒醇,十多年没有吃到这么原生态的美味了。亲戚见我盯着那盆瓶中鱼发呆,好像猜透我的心思,他呷了一口酒告诉我:这是鳜鱼,是食肉性鱼种,专食小鱼小虾,这家伙很懒,也很贪婪,它是幼小钻进瓶里的,一些小鱼不断钻到瓶里,成了它的美食,它在瓶中过着安逸的日子,贪恋瓶中的美食,又怕其它同类霸占它的巢穴,再也没回头,直至长成这么大,最终玻璃瓶束缚住它,成了它的牢狱,它也成了餐桌上的下酒菜……


作者:60.168.29.*   发表时间:2012-09-25 20:11:39

[回复] 河豚 /刁家盛

undefined

烟花三月,又是河豚上市的季节,火红的河豚饮食文化又将在长江沿岸拉开了序幕。河豚久负盛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道传统名菜。每年清明节前后是河豚消费的高潮,文人、墨客为此留下的千古名句不胜枚举,从而衍生出河豚饮食文化。

  食河豚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了,《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载,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时代,长江下游沿岸的人们就食用河豚,而且知晓“河豚有毒,食之丧命”。2000多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属地,吴越盛产河豚,吴王成就霸业后,河豚被推崇为极品美食,吴王更将河豚与美女西施相比,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

  民间有“拼死吃河豚”一说,显然是因为河豚有毒。但即便如此,河豚的美味还是挡不住前仆后继的食客。食用的河豚鱼如处理不当,确实可毒死人,历年食河豚中毒的报道并不鲜见。但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吃呢?好奇成份固然有,河豚味美的吸引力更不一般,这也体现了自古以来众多美食家们吃河豚的文化情结,“品河豚美味,结生死之交”的那种豪情。

  食用河豚一定要选活鱼,死的河豚很难处理毒性,因河豚的毒素主要在眼、血、卵巢、肝脏等部位,鱼肉无毒,但鱼死了,血液滞留肉体内无法排净,且鲜味已变。河豚菜肴在制作好后宜马上送至餐桌。因为冷了后会有一点鱼腥味,不管是哪种做法,都需要趁热分餐。关键就是要盛器热、鱼热、汤热。

  长江的污染,过度捕捞,野生河豚已经稀少。南通、江阴一带人工养殖的河豚几乎无毒或低毒,由于人工养殖的成功,河豚已成普通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了,且可四季食用,价格也一降再降,不能不说是件美事。

常州晚报2011年3月18日

作者:60.168.29.*   发表时间:2012-09-25 20:14:30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