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53887次
0人
2个
2037个
62人
通过族谱考证深感族谱是一部书,是一种特殊的文献,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在那发黄的纸上,记录下族群人斑斑的兴衰存亡史。谁的英名,能够在那平面的纸上站立?谁的灵魂,能够让那泛黄的纸页闪亮着日月的光辉?谁的预言,能够凸印为这部典籍的封面箴言?那被称为“辈份”的方块字链接成五言、七言的“诗词”口诀。而这其中暗藏怎样的奥妙与玄机?排列有序的血缘“诗词”,一定是长衫们、老花镜们的苦心杰作。祖祖辈辈,子子孙孙,口口相传。传说着自家的茫然,传递着族人的清晰。老人们说,那“口诀”,是族人的“传家宝”!那“诗词”,是族群的根! 我们的老一辈的时代,中国正在受着极左思潮的影响.对很多中华民族很宝贵的传统的文化统统被说成是封建的,反动的加以批判和遏制。一些多年藏于深阁的家谱也被作为封建残余扫地出门了。我们的家族也没能幸免。据传我家【族谱】(1932年版)解放后随着土改、四清、破四旧一系列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族谱被老人们东躲西藏遗失,是祖上已嫁到外村的老姑奶奶从收废站那里得知六本记载我家姓氏族谱(据说应七本),便花了很少的钱买回来偷偷珍藏,直到这位老姑奶奶去世前,才托人转交过来,文革期间我父迫于环境压力虽看到过一次家谱,也没敢去研究,那时候的老人们是很听话的,不会也不敢对子女们进行这方面知识的教育,那是四旧啊。以至今天我们的脑子里对于传统的家谱意识和家谱知识几近于零,一片空白。在我们这一代人几乎对这一传统的文化一无所知,出现了一个大断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革时代的远去,人们意识和观念的转变,开始对这一传统的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明析,它是我们每个家族应该必不可少的家族档案。它可以记载着一个家族几代,十几代或更长的时期人物,历史,兴衰变迁。它可以世代传承一个家族的光荣传统。 由于年龄的因素和出于对长辈们的怀念,近来在我的脑海里总是在想要多知道一些原来不知道的东西,更想借此给我们的后代留一些有用的东西,但苦于自己人微言轻,才疏学浅,对家族的历史了解甚少,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去了解,去汇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先人“勤奋”,“好学”,“走出去”的光荣传统在我们的手中继续的传下去,我们就更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老一辈的为人之道,治家之本留给我们的后人。虽然时代不同了,天变地变,但做人的根本不能改变,人的本性不能改变。我们的老一辈一生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万贯家产,但他们的勤劳善良,忠孝两全的高尚品德。就足够我们这一辈乃至几辈去继承去效仿的了,这就是先人传给我们的无价传家之宝,它定能佑以子孙后代财官运之亨通,兴旺亦发达。
作者:陈文刚 回复:2 发表时间:2013-04-15 21:21:40
,
作者:124.129.237.* 发表时间:2013-04-19 20:30:46
作者:姚倩 发表时间:2013-04-27 10:53:11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