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刁仁庆

03-07

25122次

0人

4个

31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刁仁庆:忘不了,那份油印小刊物

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致力写作,写书就当是娱乐
刁仁庆喜欢聊写作话题,更对创作有着非常的爱好。
2008年,《四十岁的女人》出版发行,可以说是刁仁庆创作成熟的一个标志。从创作短篇小说,到写中篇小说,刁仁庆在文学创作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随后,2010年刁仁庆又创作了长篇小说《五十岁的男人》(出版社出版时改名《一个人的爱欲城堡》)。
刁仁庆说,现在社交、视听、网络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读书的人减少,这是社会进步与文化丢失的矛盾。“作为热爱写作的人,只要世界上还有人看书,我都要写下去。即使世界上没有人看书了,我还会写下去,写书就当是娱乐吧。”
《南国伤逝》是刁仁庆早年在济南军区举行的文艺创作学习班上创作的短篇。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公开发表。30年来,刁仁庆一直放不下这篇小说,数十次修改,几乎是每两年修改一次。去年《小说选刊》举办第二届小说笔会大奖赛,刁仁庆就把这篇30年来不断修改的作品发给《小说选刊》杂志社,终获一等奖。“不是为了获奖,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创作一个交代,给作品一个交代”。
在工作和写作中切换身份,刁仁庆渐渐找到了让二者合拍的节奏,并将文学创作爱好发挥到极致。刁仁庆透露,他的又一部力作《三十岁的诱惑》即将交付出版社。④10
爱上写作,也是一种快乐
1985年,刁仁庆转业回到南阳。他始终没有放下文学创作,但真正进入文学创作黄金期是1996年以后,这个时期,刁仁庆开始着手写中篇小说,先后创作并发表了《明月照我心》、《有雨的季节》等。
这个时期,爱好写作的刁仁庆到基层乡镇担任领导工作。他说:“乡镇工作压力大,我把所有的工作当成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释放,是一种解脱。当文学创作和工作紧密结合,才发现,创作的题材宽泛,现实生活中很多细节可以作为素材,写作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刁仁庆的战友、著名作家兼编剧王海鸰评价说:“当年我们文艺创作学习班上有30多人,现在还拿起笔来搞创作的人已经不多了。”
一份油印刊物,让他爱上写作
认真算起来,刁仁庆从高中就开始了文学创作。1976年,他上高二时,处女作小小说《一块砖》,投到当年南阳县文化馆主编的《南阳文艺》编辑部,很快发表了。就是这样一份油印小刊物激发了刁仁庆的创作兴趣。他说:“如果不是《南阳文艺》发表我的作品,我就不会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到今天。”
1978年,刁仁庆穿上军装。在部队8年,他创作了数篇反映部队生活的小说,并先后在报刊上发表。其中,发表在1981年《解放军文艺》的小说《飞雪曲》获济南军区文艺创作奖,发表在1982年《前卫文艺》的小说《友谊,是纯洁的……》获济南军区军旅文学优秀奖。
这个时期,最让刁仁庆难忘的是1981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南国伤逝》。这部小说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描写了战争中男女战士对人性的自然追求,引起了争议,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和济南军区政治部的领导组织有关人员对这篇小说进行了讨论。
□本报记者 马潇潇
近日,南阳中青年作家聚集一堂,座谈刁仁庆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爱欲城堡》。该书出版后被河南文艺出版社再版了3次,前不久获得了南阳市2011年“五个一”工程奖。完全靠业余时间创作,几十年坚持,刁仁庆先后创作并发表中篇小说《明月照我心》、《有雨的季节》、《四十岁的女人》,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爱欲城堡》等作品,共计400余万字。2011年,刁仁庆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正式会员。
文学创作是个苦差事,刁仁庆能乐此不疲,笔耕不辍,动力是什么?刁仁庆在介绍创作情况和谈创作体会时,很动情地说:“读书写作是我的最大爱好,对于喜欢写作的人来说,最怕丢笔,一丢笔不写,想写时怕再也拾不起笔来了。只有坚持写作,才能让自己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下去。”

作者:114.238.31.*   回复:0   发表时间:2013-04-19 05:43:24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