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ZHU  

03-06

642751次

3人

3个

344个

13055人

602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朱伟平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朱氏寻源

朱即邾。“邾”字的演变有三个阶段,即从最初甲骨文象形文字阶段,到金文的从黽、朱声的形声字"鼄",再发展至从邑、朱声的形声字"邾"。"鼄"字不但是"邾"字的原始文字,而且也是今天"蛛"字的初文,它最原始的字义,就是蜘蛛。远古时代生活着一支崇拜蜘蛛的氏族,他们称呼本氏族为"邾",邾氏族也称自己生活的地方为邾地(今山东邹县)。
  颛顼孙子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唯一的儿子陆终娶炎帝四岳族的一支鬼方氏的女媸为妻,生有六个儿子:樊、惠连、篯铿、莱言、晏安、季连。六兄弟后采都封疆立国开姓,其中樊封昆吾,后裔形成己姓部落;惠连封参胡,后裔形成董姓部落;篯铿封大彭,后裔形成彭姓部落;莱言封郐,后裔形成妘姓部落;晏安封曹,后裔形成曹姓部落;季连封楚,后裔形成芈姓部落。历史上把这6个姓再加上从彭姓分出的秃姓部落和从曹姓分出的斟姓部落,合称“祝融八姓”。祝融八姓最初在今河南新郑一带,以后向南发展至河汉之间。
  晏安被虞舜封于曹地(今灵宝县东曹阳),那里盛产红枣。夏朝建立后,曹姓部落因受到夏朝征讨,被迫东迁到今河南滑县南的古曹城;到商代,更东迁于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建立曹国,商末曹国灭。武王克商,夺得商代曹国旧地,将弟弟姬叔振的分封于此;同时,武王又寻找古曹国王室遗族,得到晏安苗裔曹侠,遂将曹侠封到自己夺取的邾地,以继颛顼、晏安的香火。
  曹侠于是率领他的曹姓族人从曹国旧地迁往邾地,但当地土著邾氏族仍为主体。此后曹姓与土著邾氏族通过长期的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邾国民族。他们继承了邾人的蜘蛛图腾,故以邾为国名,以邾为氏,同时又继承了曹人的血缘标志----曹姓。“邾”又写作“邾娄”、“邹”、“驺”,是同音通假字。曹侠开创的邾国,后来又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并衍生出小邾与滥国。他也因开创之功而被后人尊为朱氏、颜氏、邹氏、娄氏、曹氏等姓的大始祖。
  邾国在西周诸国中只能算作一个小国,从开始建国,它就是鲁国的一个附庸国,方圆不过几十里。西周时期,自曹侠为第一位国君开始,其世系是:曹侠--非--成--车--辅--将新--訾父--夷父颜。夷父颜为周宣王所杀之后,弟弟叔术被周天子任命为新的邾国君主。叔术大仁大义,只做了很短一段国君便主动让位给夷父颜的儿子夏父。夏父为了感激叔叔传位的大恩,将邾国1/5的国土滥国(腾县东南)分封给叔术,前 521年滥国被鲁国灭亡。同时,夏父封兄长友到郳地(今山东滕县东)建立小邾国。小邾国君友生二子,长子继位,次子爽到鲁国任下大夫。邾爽后裔,以祖父夷父颜之名为氏,称颜氏。小邾国于战国中期被楚宣王所灭。小邾国君世子邾洪基逃亡吴国,后居苏州阊门,朱洪基后裔便是著名的吴郡朱氏。小邾灭国后,有一部分子孙改以地名倪为姓。
  夏父传子仪父,仪父传子邾宪公。前666年,邾文公继位。鲁国大举入侵邾国,邾文公将都城从峄山北面迁到南面。南面以怪石和曲径通幽的山洞闻名,易守难攻。前 615年邾文公去世,邾定公、邾宣公、邾悼公、邾隐公相继即位,邾隐公整天游乐,吴国攻入邾国,立邾隐公子革为邾恒公。邾国共传29世,最后为楚所灭。邾国灭亡后,楚国将其王室贵族迁到邾城(今湖北省黄冈县),而其他邾国王室和平民则迁往齐、鲁等国。邾国亡时,国君次子邾何,从邾国逃到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一带隐居,并以国名“邾”字去掉邑旁,改姓为朱。邾何生子朱隆,官拜韩魏上将军。朱隆之后传5代至朱洪,被刘邦任命为西汉御史大夫,再4代至朱买臣。
  朱梫/朱枝,原名邾苣成,其先祖邾乾健,是邾国开国之君邾侠的第12世孙。周考王二年,邾乾健任周王傅,因功,被赏赐了一个在齐地的采邑,他因此举家迁居山东莒州西北90里的箕屋山麓。邾乾健的儿子邾斗,任楚国荆州的官吏。邾斗生子叫蒙养甫,任周安王的大臣。蒙养甫的孙子,就是邾苣成。
  唐僖宗年间(878年),“爵位近于三台”的殿中丞朱师古(吴郡朱氏后裔唐太宗时学者朱子奢第十世孙)因避黄巢起义战乱带领四个儿子由姑苏(今苏州)迁来徽州歙县篁墩(今属黄山市屯溪区)。朱师古所以避乱于此,目的是保持实力,图谋发展。当时,中原腹地、江淮之间战火连绵,唐王朝的衰落与农民义军的反复激战此起彼伏,各种政治实力的割据与抗争,使生灵涂炭。比较而言,地处江南的徽州(时称新安),人烟稀少,山峦阻隔,且地势险恶,可攻可守,正是士大夫官僚们的遁避地。史料证实:唐末的这次人口自北向南的大迁徙来到古徽州的不仅有大批军政要职,达官显贵,还有许多名门巨富。
  朱师古生四子,名:玉、瑰、璋、革,大多担任军政要职。长子朱玉来歙后又复返苏州。次子朱瑰,891年进士,天佑中(905年后)受歙州刺史陶雅之命领兵三千镇戍婺源,官制置茶院,巡辖婺源、德兴、浮梁、祁门四县,为婺源朱氏之始祖。三子朱璋,亦迁居婺源香田。四子朱革充宣县观察使副将,后拒黄巢于南陵,居休宁首村,为歙州朱姓始祖,生五子:春、满、园、林、秀。
  朱瑰家族也从安徽歙县篁墩迁至婺源,有三子:朱廷杰、朱廷滔、朱廷隽,朱廷隽子朱昭元,朱昭元有三子朱惟甫、朱惟赞、朱惟节。朱惟甫一支仍居婺源,朱熹即为他的第六世孙。朱惟节,官任北宋早期礼部员外郎,始自徽州婺源徙居江苏句容县北街巷,北街巷朱姓繁衍盛大,遂改北街巷为朱家巷。朱惟节一普通后裔朱仲八仍居句容县,娶陈氏生三子:六二、十二、百六。
  朱百六为了摆脱元朝的淘金苦役,北逃到今江苏泗洪东南,娶胡氏生两子:四五、四九。朱四九娶侯氏生四子:初一、初二、初三、初十。朱初一有二子:五一、五四(朱世珍),朱五一有四子: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五四娶陈二娘,亦生四子:重四、重六、重七、重八(朱元璋)。朱五四从江苏泗洪迁移到今安徽凤阳。
  回族信伊斯兰,不喝酒、不吃猪狗肉,最多娶四个老婆、不和非穆斯林通婚?朱喝酒,吃猪肉(明宫廷菜谱记载),不信伊斯兰(本人当过和尚,自己及朱棣信道而修武当山道家宫观,神宗皇帝笃信道教,更后的皇室还信上帝),老婆几十个,还都不是穆斯林(各类正史野史记载)。这样的人起码不是文化意义上的回族。
  朱家族世代居住江淮间,那是汉人最集中地区,到现在为止也没几个回回。更别提什么姓朱的回回(不知道这回回现在有几个姓朱)。朱的外甥李文忠也是汉人,即使在今天,回汉基本不通婚,不用说在那个年代,回回是二等国民,江淮地区的汉人是属于第四等奴隶的南人,李文忠家也是泥腿子,那朱的姐姐怎么可能嫁给李家的穷南人?或者李文忠也得自称回回,不比当南人好?
  马皇后,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马皇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己女。
  由于有优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明朝的皇子王孙们,往往广娶妃嫔妻妾,因而又繁育出众多的龙子龙孙。如太祖朱元璋生育了26个儿子,其中24个儿子有后,明仁宗朱高炽生了10个儿子,英宗朱祁镇有9个儿子,宪宗朱见深有14个儿子,世宗、神宗也各有8个儿子,而晋王府的庆成王朱济炫,则多达100个儿子,且均长大成人,兄弟多得不尽相识。史籍记载,明洪武年间明宗室人口才58人,明永乐年间达127人,1529年达8203人,1553年达17661人,1569年18492人,1595年达157000余人。估计到明朝末年,宗室人口至少已超过20万人,这大概是世界上繁衍发展最快的宗族,正如当时人王世贞所说,这也是“千古所未有也”。巨额的宗禄开支使人民的赋役负担日益繁重,也造成明王朝严重的财政危机。
  舜帝重臣朱虎是崇拜赤心木的朱氏族,不是曹朱。朱虎后裔有春秋隐士朱张、宋州砀山人后梁帝朱温。转载出处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31172.shtml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姓"朱"的,所以转载了此篇文章.姓氏的繁衍随着历史的各种原因,已经愈演愈复杂了.更何况我是最南方(广东)的一支,我自己也很模糊,只知道祖先大概是明末清初的时候从广西迁徙于此的,族谱我没有看过,只是听父亲隐约中说到.我觉得渊源考究只是寻根问祖的思源表现.说来说去我们都是源于同一个民族--华夏民族--炎黄子孙.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认为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什么姓氏都是从中繁衍出来的嘛,以前的帝王都是给自己的子孙封国分侯的,建国号什么的,姓氏自然演化开来,总之很多原因什么情况的都有,封地,为避战乱...后来又有改姓的封姓的迁徙的...复杂得不得了.没有敢肯定地认为自己是最纯最原始的一支姓氏.以上评论只供调侃,纯属个人见解,不代表任何立场!

作者:朱伟平   回复:0   发表时间:2013-09-20 17:50:42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