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纪念论坛 该吧是一个特殊吧,只有管理员授权的用户才可以编辑此吧!

03-24

43248次

0人

2个

2029个

62人


[主楼] 【吉神· 财神】跟我走吧...

undefined

在中国古代民俗中有个财神。过去老百姓家里都会供奉财神的神像,祈求一家人大吉大利。对吉利的渴求,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财神也是平安与财富的象征。财神自然是招财进宝之神,供奉财神,反映了人们对富足生活的追求。人们盼望新年的到来,新年来临的时候,人们希望财神降临自己的家中,保佑自己的家庭在新的一年里能够顺顺利利地赚取财富。


古代过新年的时候,人们常常要相互祝愿“财神到”,或是说“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渴望之情可见一斑。相对而言,财神在中国民间出现得比较晚。由于中国的农业社会时期比较长,物质不太丰富,所以,人们对财富的追求还不是那么强烈。财神在一段时间里还显得面目模糊。宋朝初年,民间的习俗中才出现了请财马和禄马的说法。马,泛指有神力的马,财马就是财富的象征。古人是重视“禄”的,因为古代官僚机构非常庞大,各级官僚为数众多,官僚家庭遍布各地,这些家庭吃的是俸禄,禄也有财的意思,因此,禄马就是财神的雏形。后来“禄”与“财”分开,人们对“财”才有一个新的认识。宋以后“财神”的功能逐渐清晰、明朗,现在人们崇拜的财神才确定下来。古人供奉的财神有很多位,不过人们一般认为财神是赵公明。

赵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元帅。赵公明是陕西终南山人氏,在秦末天下大乱的时候,为躲避战乱藏到深山中,独自苦心修炼,终于得道成仙。赵公明还是张道陵修炼仙丹时的守护神,玉皇大帝把他召到天上,位居护法神将之首,号称神霄元帅,也称玄坛元帅。

在道教中的神仙谱系中.赵公明是五方诸神之一,就是阴间之神。因此,他的形象异常威猛,赵元帅头戴黑铁冠,手执玄铁鞭,黑方脸,满嘴的大胡子,骑着一匹黑虎。

赵公明神通广大,有很多厉害的法术,和《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有一拼。赵元帅掌管着风雨雷电诸神,负责驱除瘟神,保护百姓。赵元帅还掌握着赏罚诉讼的大权。所以民间流传着赵元帅神通广大的说法。商人做买卖求财,最需要这样神通广大的神仙,赵公明当然是最佳人选。商人供奉祭祀赵元帅,希望他帮助自己财运亨通,护法神赵公明摇身一变而成了财神。在晋朝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关于财神赵公明的记载。当时人们还把赵公明看成一位冥神。到了隋朝,赵公明又从冥神变成瘟神;在明朝,他又演变成鬼帅。

可见到人们拜奉他。只因其以义而生财,故名“义财神”。关羽作为武财神的影响,在现代比赵公明要兴盛得多。民间对关公的信仰始于南北朝。陈废帝光大十一年(公元567年)朝廷在当阳县玉泉山首建关公庙,这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关公褒扬喝彩的产物,更是百姓精神生活的需要。据史书记载:关公战死后,东吴派人将其首级斩下送至曹魏都城洛阳,曹操将其厚葬于洛阳都城南二十里的地方,并建立关林庙纪念其忠义勇。至今洛阳域南的关林庙仍是香火不绝。统治阶级从封建道德的角度大肆宣扬关公的忠孝节义,使关公信仰在不太长的历史里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庙宇增多,达数十万座;关公的封号也不断加多。到了清代,清统治阶级认为自己能人主中原是得到了关公的神佑,所以,顺治皇帝特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民国时期有的地方将关羽与岳飞合祀于武庙。

现在关帝信仰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内外出于市场经济的需要,崇拜关财神的人越来越多。供神的场所除了道教宫观,还有佛教场所、商业场所乃至家中都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关公神像。据说台湾省有一百六十余座关帝庙,新竹后山普天宫的关羽神像连同台座高达四五十米。海外有华侨的地方大多供有关帝,他是义气的象征,更是保护神和财神。从前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分,这与封建时代的制度有关。因为从前的朝廷官员分为文官和武将。而财神也不可避免地带着人间官员的影子,因此财神也就像官员一样分文武。书香世家大多供奉文财神,尚武的家庭则喜欢供奉武财神,这样似乎在心理上更有一种认同感,但是供奉财神祈求的都是富足的生活。武财神就是赵公明和他的手下,文财神则有比干和范蠡。比干是商朝大臣,是那个著名的暴君商纣王的叔叔,纣王无道,连自己的亲叔叔也不放过,比干因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被侄子逼死,据说比干被纣王挖出了心脏。比干是著名的忠臣,他心地无私,加上他忠诚而无心的缘故,人们认为像比干这样的人办事一定很公道,不偏不倚。所以,比干自然成为书香世家中供奉的财神之首选。

比干成为财神,人们自然要供他的神像。比干是文财神,神像必然和武财神赵公明不同。财神比干常常是身穿大红袍,长得胖胖乎乎、白白净净,颌下五绺白胡须,手里捧着一只如意。比干以这副模样出现,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增福财神”。

在明代著名的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中,赵公明的形象又发生了改变,不再像从前那样,浑身的鬼怪邪恶之气。在小说里,姜子牙封神的时候,赵公明被封为“龙虎玄坛真君”,并改变了原来的职责,他管理着一些天庭的小神,如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等几位神仙。这是几位掌管金钱财宝的神仙。随着《封神演义》一书风行,人们习惯把赵公明当成财神崇拜了,他和手下的四位神仙一起被称作“五路财神”。赵公明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人人争相供奉的财神爷。

关羽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财神。因为他“义薄云天”,所以极受商人所重视,因此关羽也被称作义财神。 因古代中国人经营方式讲“信用”、“信义”,为了证明自己做生意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故以关羽为榜样而祀奉他。所以一些需要诚实合作经营的生意,都祀奉关帝君,以祈求合伙人不要因贪而乱。而有的人需要以拳头来讨生活,都敬佩关羽讲义气、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行为,因此都拜祭它,借以鼓励自己。关羽在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几乎有华人的地方都可见到人们拜奉他。只因其以义而生财,故名“义财神”。关羽作为武财神的影响,在现代比赵公明要兴盛得多。民间对关公的信仰始于南北朝。陈废帝光大十一年(公元567年)朝廷在当阳县玉泉山首建关公庙,这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关公褒扬喝彩的产物,更是百姓精神生活的需要。据史书记载:关公战死后,东吴派人将其首级斩下送至曹魏都城洛阳,曹操将其厚葬于洛阳都城南二十里的地方,并建立关林庙纪念其忠义勇。至今洛阳域南的关林庙仍是香火不绝。统治阶级从封建道德的角度大肆宣扬关公的忠孝节义,使关公信仰在不太长的历史里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庙宇增多,达数十万座;关公的封号也不断加多。到了清代,清统治阶级认为自己能人主中原是得到了关公的神佑,所以,顺治皇帝特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民国时期有的地方将关羽与岳飞合祀于武庙。

现在关帝信仰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内外出于市场经济的需要,崇拜关财神的人越来越多。供神的场所除了道教宫观,还有佛教场所、商业场所乃至家中都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关公神像。据说台湾省有一百六十余座关帝庙,新竹后山普天宫的关羽神像连同台座高达四五十米。海外有华侨的地方大多供有关帝,他是义气的象征,更是保护神和财神。从前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分,这与封建时代的制度有关。因为从前的朝廷官员分为文官和武将。而财神也不可避免地带着人间官员的影子,因此财神也就像官员一样分文武。书香世家大多供奉文财神,尚武的家庭则喜欢供奉武财神,这样似乎在心理上更有一种认同感,但是供奉财神祈求的都是富足的生活。武财神就是赵公明和他的手下,文财神则有比干和范蠡。比干是商朝大臣,是那个著名的暴君商纣王的叔叔,纣王无道,连自己的亲叔叔也不放过,比干因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被侄子逼死,据说比干被纣王挖出了心脏。比干是著名的忠臣,他心地无私,加上他忠诚而无心的缘故,人们认为像比干这样的人办事一定很公道,不偏不倚。所以,比干自然成为书香世家中供奉的财神之首选。

比干成为财神,人们自然要供他的神像。比干是文财神,神像必然和武财神赵公明不同。财神比干常常是身穿大红袍,长得胖胖乎乎、白白净净,颌下五绺白胡须,手里捧着一只如意。比干以这副模样出现,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增福财神”。

财神比干还有另一种形象。他坐在一个元宝上,身着一品官服,他的身边有几位神仙前呼后拥:和合二仙、招财使者、利市仙官等。这样的年画,表现了人们渴望万事顺利,生活更加美好富足,日子一日更胜一日。这样的渴望是人之常情。随着商人的出现和兴盛,供奉财神更成为这些阶层必不可少的事情,借此祈求生意兴旺,财源滚滚,这是商人忙忙碌碌的初衷,和他们奉祀财神的目的完全一致。

另一位文财神就是春秋时代的名臣范蠡。范蠡是春秋时越国大臣,在人们耳熟能详的“勾践卧薪尝胆”这个典故里就有他的身影,在勾践完成霸业的过程中,范蠡居功至伟。范蠡因此名扬四海,但是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亡,谋臣死”的道理,知道勾践是一位只能共贫贱不能同富贵的君主。于是,在自己事业的最顶峰,他毅然抛弃高官厚禄,潜到齐国,隐姓埋名,经营起生意来。范蠡以经天纬地之才经营生意,就像用牛刀杀鸡一般,很快就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豪。因为范蠡定居于陶邑,所以人们称他陶朱公。

范蠡死后,他的子孙继续经营他留下的产业,生意越做越大,称得上富可敌国。因此,人们把陶朱公奉为商家的祖师爷,进而奉为财神。传说范蠡死后成为神祗,保佑人们养殖的家畜、经营的副业生产,负有养育万民之责,佑护人们致富。这种说法流行开来,供奉财神范蠡蔚然成风。

从前的老百姓年年都要祭祀财神。祭祀财神的日子在春节临近之时,但各个地区祭祀的时间又差异甚多。

按照北方的习俗,临近春节之时,人们要提前请回财神,到了除夕才把画有财神爷像的年画供奉起来,烧香、上供,正月初二大清早要祭祀一通,然后恭恭敬敬地焚化。

祭祀的礼节很是繁复,行礼祷告,更要说些吉利话。譬如说:香红灯明,尊神降临。察我苦难,赐福万姓。魔鬼远离,财运茂盛。年年月月,

财积厅堂……祭祀的时候都要说上几句类似的吉利话,以便让财神知道自己的诚意,还含有给财神提个醒,不要把自己的财运给忘掉的意思。

清朝,北京流传着这么一段歌谣:“新正初二,大祭财神,点上香烛把酒斟来,供上了公鸡猪头还有鲜鲤鱼,全家老小行下礼,鞭炮一响惊天动地。”祭祀财神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老百姓认为事关来年的财运,以极

其严肃而庄重的态度操办这件事,有的人家还要到财神庙去祭败一番。

到了祭拜财神的正日子,分布在各处的财神庙一下子热闹起来,信徒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来上香的人都要在财神庙里买上一些金纸元宝带回去,祈求吉祥如意,大吉大利。

南方祭祀财神和北方区别很大,每年新春佳节来临的时候,人们早早就要准备着祭祀财神。虽然准备得早,但是和北方相比,南方祭拜财神要晚上几天,在正月初五进行,据说那天才是五路财神的生日。

到了正月初五的正日子,东方既白,天色尚未大亮,家家户户就开始放起鞭炮,劈里啪啦的声音此起彼伏,那可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火暴气氛。

接财神不如抢财神,因为财神只有一个,而天下的人又太多,因此事先必须早做准备。初四晚上,人们就忙碌开了,要准备上一桌鲜果,要多准备南方盛产的橘子,“橘”和“吉”发音相近,橘子有吉利之意。还要备好一桌糕点,里面一定要有年糕。“年糕”和“年高”谐音,寓有一年更比一年高之意,祈求吉星高照。除了这两样

寓意深长的果品糕点,还要准备丰盛的鸡鸭鱼肉。五路财神都要接,烧香的时候,各个方向都不能忽略,有的人家还要挂神马,拜过财神,神马就要焚化。初五的早上,天刚亮的时候,人们都奔向门外,打开大门去迎接财神。这个时辰锣鼓声震天动地,一派红火的气氛。接罢财神,人们还习惯在路头吃口水酒。有打油诗云:“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一个“抢”字,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人们接财神的心境。

作者:纪念论坛小编   回复:0   发表时间:2013-10-14 15:36:40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