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纪念论坛 该吧是一个特殊吧,只有管理员授权的用户才可以编辑此吧!

03-24

42978次

0人

2个

2029个

62人


[主楼] 【各地丧葬习俗 ·福建】

undefined


泉州地区:

殓期

殓期指的是人死后至入棺这个阶段。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德之本。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对以孝著称的门徒曾子说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但自古以来,衡量“孝”的普遍标准,主要是看其对父母“生养死葬”的态度,因此丧葬仪礼一开始,其孝亲的特色就十分显著。

泉俗凡己50岁或做“公(爷爷)妈(奶奶)辈”者,在病危临终之际,均要“上厅边”,即让其卧于本家或祖厝厅堂边由四块床板临时搭成的简易床铺上,儿孙,媳妇都守候在旁送终。死者即将断气时,亲眷要边哭边为其更换寿衣,穿上鞋袜,动作要快,如迟至断气后,有“死者得不到”之嫌。死者寿终正寝后,当即用其被单复盖躯体与面部,亲眷围尸恸哭,治丧即告开始。

孝男出门,自池旁、埂边或大路口取回泥土一块,用瓦片取回,土上插香,置于尸体脚端处的地上,以示“人死入土为安”,并置米饭一碗,上插竹筷一双,称“脚尾饭”,或叫“辞生饭”。亲眷要不断地续香,焚烧冥纸(说是阴间使用的纸币),为死者前往阴间准备足够的“盘缠”。为让死者在冥冥之中走向光明,尚须点白烛一支或油灯一盏,要注意不使熄灭,称“点脚尾烛”。如再加上早在死者生前为备“百年”之后启用所“竖”之“生寿”(俗称“起大厝”),以及寿终之后“做功德”时所焚烧的纸糊大厝(内有纸糊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有佣人、汽车等),可谓是对死者的衣、食、住、行诸方面都考虑到了,而且类似的做法,在整个丧葬仪礼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出现。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一块白布,或于原贴红联处覆盖白纸,让周围的人们都知道,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我国古代多流行族外婚,同姓不婚,因此联婚就成为加强部落、氏族、家族、各姓氏之间关系的极其重要的感情纽带。故《礼记.昏义》在记述婚姻的功能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合二姓之好”。但联婚的成果,常因一方的不幸去世而产生波折。在泉州,有的外家因怀疑女儿在夫家受虐待而死于非命(有的也确为事实),就纠集人马前往亲家“吃人命”的事时有所闻。因此民间在为女性长辈举办丧事时,十分注意姻亲关系,并形成了一些相应的习俗,这在新编的《安溪县志. 风俗志》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收殓前,孝男年长者要手提小桶,领全家孝眷到附近公用井乞水,回到家门口,取水一碗进屋洗尸,余水倾倒门外,然后为死者举行“辞生祭”,即可入殓。入殓时,凡生肖五行与死者相克者,均应回避,以免犯“冲煞”,收殓后,孝男孝女需将死者生前所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送至郊外或村外焚化,俗称“送草”,或叫“送脚尾”。事毕,再由道士在室内外进行一些祓凶驱邪的仪式,俗称“收乌”(或于守灵结束进行)。

殡葬

殡指殓而未葬这个阶段;葬是死者的亲人及亲戚至友、宗亲邻里向死者作最后的告别仪式,然后按风俗习惯用掩埋或其他方法处理死者遗体。

自古以来,殡期长短不一。古代视死者地位尊卑,有过专门规定。《礼记·玉制》曰:“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月而葬。”但后人对此礼制并未认真遵行。泉俗旧时停枢“至有终身不葬或累世不葬,或子孙衰替忘夫处所,遂弃捐不葬者。悖礼伤义,无过于此”,被视为陋习。故早在明代,惠安知县叶春及即明令禁止,并采取对停枢逾年不葬者治罪的严厉措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陋习,与泉俗惑于墓葬风水之说有关。

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在出殡前还会时时出入灵室,因此要设灵堂,点长明灯,子孙于柩旁铺有稻草的地上,轮流日夜守灵。

择日请僧道做法事超度亡魂(俗称“做功德”)。“做功德”时焚烧纸糊大厝(内有纸糊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有佣人、汽车等)。侨乡人们在为长辈超度亡魂时,往往还同时举行“引水魂”仪式,招引死葬侨居地的华侨亡魂归故乡,以完其叶落归根之遗愿。

开吊期间,亲友前来吊唁。

出葬于选择墓地和卜定葬期后进行。出葬时,开路鼓吹响起,仪式即告开始。

出殡仪式牌、铭旌灵幡、白红大灯等前导,死者子女扶柩哭送,亲友随后哀送。队伍徐徐而进,气氛肃穆。但那时起时落的鞭炮声,喧大的锣鼓声,送葬队伍中的化妆表演队,却使人又感到气氛是“闹热”的,真是一时悲喜难分,这也许是人们把高寿者病逝的丧事称为“喜丧”所需要的一种特殊氛围。把人生最大的悲事死亡和人生最大的喜事结婚,均视为“喜事”,并习惯把这两件性质截然不同的事扯在一起,合称“红白喜事”,这确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

灵柩抵达墓地后,有祀“后土”、祭棺头、点木主等仪式。

古代丧葬,下葬处要埋下“买地券”,标明墓地四至,写上道教咒语,并于墓地树石碑,上刻“土地神(即土地公)三个大字。今此葬俗已演变为树“后土”石碑。

落棺葬毕归虞,俗称“返主”。回家后,要“接主”、“安位”。而后丧家宴请送殡者,吃“落(下)山桌”。

泉州葬俗,以土葬为多,但早在宋代,民间贫屡之家,以火葬为常,后被封建统治者指为不孝之罪,故自清代以来,除佛教僧尼用火葬外,民间均用土葬。新中国成立后,治丧从简,泉州市区在60年代进行殡葬改革,改行火葬,其后又逐步推广。

服丧

泉俗服丧,须“礼尽三年”。葬毕七天内,每日均要由女眷于早、午、昏三次奠祭死者之灵,啼哭哀念,早称“捧茶”,午、昏称“捧饭”。葬后第三天,旧时有孝男、孝眷和亲属前往墓地探墓,在墓旁“后土”前和墓前分别祭奠。七天后,逢初一、十五,才由女眷哭祭,直至撤奠为止。另外,还有十四日祭,四十九日祭、百日祭等。去世一周年纪念日,古称“小祥”,现俗称“对年”;两周年纪念日,古称“大祥”,现俗称“三年”,均要备物品致祭。如治丧期间没“做功德”的,要在这时补做,否则因循旧制的子女会于心难安,认为孝道未尽,死者灵魂难以超升。三年过后,每逢死者生日要做“娩忌”,卒日做“正忌”,合称“做忌”。一般人们比较重视“正忌”。另外,在清明、中元、冬至等岁时节日,也有扫墓、祭奠之礼俗。

旧时泉州丧葬仪礼隆重侈靡,民间竟以此为自豪,“要吃要穿在苏杭二州,要死要葬在福建泉州”(或曰“生要生在苏杭二州,死要葬在福建泉州”)的俗谚世代流传。其实,竞争丧葬仪礼隆重之最者大有人在,如安徽的徽州俗谚即有“生在杭州,嬉在苏州,死在扬州,葬在徽州”。把生之天堂推举为苏、杭二州,这在传统观念中,似已定论,各地均不敢高攀,而对葬礼之隆重,却当仁不让地以自己的家乡自荐,且充满自信。重死甚于重生,反映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呢?可以说,葬礼是人们对死者身份、地位的确认,但 在宗法社会里,出殡仪式也是死者家族势力的一次大检阅,它反映了送葬者的人生观,旁观者也会对出殡仪式“闹热”与否发表一番评论,可见,出殡仪式的社会意义大于个人意义,这应是丧事大办的主观原因之一。丧事侈靡,既不合古礼,也与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左,丧事简办,乃大势之所趋。

异俗

泉州丧葬礼俗也因死者所属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异。

回民死亡称“归真”,一般是早亡午葬,夜死晨埋,停尸不过三天。出殡需请阿訇主持葬礼,为亡人祈祷。出殡仪式简单安静,不用鼓乐吹打,墓葬不用棺,古代用四块大石板围成墓坑,近代是用“太兴红砖”砌成长方形墓坑。尸体下坑后,脸部须朝西,以示从此永朝圣地麦加,然后盖上石板七块,密缝堆上灰土即告葬毕。

基督徒去世,需由牧师、教友为其“安息荣归”祈祷,出殡仪式简朴隆重,且有众多教友送葬。

佛教僧尼均施火葬。



福州地区:

旧时,享年50岁以上的老人死亡,要履行繁琐的丧葬礼俗。

入厅 

老人弥留之际,亲人须在床前送终。咽气时即撤帐。继而为死者梳洗、整容、更衣,并将尸体安放后厅,谓之入厅。

报丧 

丧家在大门口贴白、放炮,告诉人们这个住宅×府××人丧事(字数须含生旺字)。然后,派人用白帖或口头将死讯告知亲戚好友。亲友则送钱、烛炮、布幛等到丧家吊唁。

戴孝 

老人寿终,子孙披麻戴孝。孝男要穿戴麻衣草帽;孝女(含媳)罩粗麻布;其他亲人则腰缠一块白布(有的衣披黑纱)。丧家或请道士诵经念咒,并焚化纸人纸马,送亡魂上马离家。

守灵 

尸停后厅(有的厅堂),厅设灵堂,延请僧道做法事。亲友来吊祭,孝男孝孙要跪着陪祭。

入棺 

入棺之前,要等直系亲属,男亡者的家族血亲,女亡者的娘家血亲,向遗体告别后盖棺,抬置椅上,谓之“上马”。

做七 

这在福州丧俗中较为突出。旧时有钱的人“七七做,八八烧”,棺木放在家中要过七重漆,每漆一次耗时7天,漆与七,福州方言谐音,过七系一语双关。贫穷人家只过一七,便将棺木抬上山埋葬。

开吊 

豪富和阔绰的丧家,在三七、五七或七七举行开吊。开吊礼仪大体如下:丧家先发出讣告,邀请内亲外戚、亲朋好友,灵堂内外张素灯结素彩。大门口挂一对白纸高照灯笼,谓之高照,用蓝字标明×旬(10岁谓一旬)寿考(父)或寿妣(母),以及几代同堂,以夸福寿双全之意。大门口还竖立一块大屏风,写着讣告内容。门口另一角,放着堂鼓。吊唁客人一到,礼生(司仪)便击堂鼓,演奏京鼓吹乐,礼生高举名帖,引客人步进灵堂,向亡灵三叩首,孝男孝女跪在灵前陪祭。灵堂四壁,挂满挽联、素轴,异常肃穆悲凉。

出殡 

清晨出殡。队伍排列有严格的规范。前头是导引队,跟着一合高照(素灯笼),高举在前行;接着有几个人扛着竹丫上绕着红布条的彩旗;接着有一班京鼓吹,一路吹吹打打;接着有四个人抬着供奉亡人画像的亡灵亭;跟着十番伬唱、乐队和一班边念经边送葬的和尚。接着红朱漆的棺柩,装在彩结的棺罩下,有八人抬,有十二人、十六人抬,缓步过市。棺柩后紧跟的是一队孝男孝孙等,他们持着哭丧杖(叫孩儿杖、孝男杖)在白布大围中,哭哭啼啼;尾随的是女眷和其他人等,有的步行,有的坐车,有的坐轿。

发葬 

送葬队伍上山,到达预先营造的坟地,按事先择定的时辰入圹,然后用砖头封圹,孩儿杖插在墓前。

回舆 

送葬队伍下山,叫回舆,又叫回龙。凡送葬的人脱下白带换系红带,亡灵亭的画像披的黑纱换上红绸,轿杠上添挂一合“百子千孙”字样的小灯笼,以示子孙繁衍昌盛。到家门,放鞭炮,烧一束稻草,所有的人都要从上面跨过,以示平安无事。棺柩离家后,即撤下幛、联;门首的丧事讣告,用蓝水墨圈上,说明丧事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民主改革,反对封建迷信,丧葬中许多迷信习俗逐步废除。70年代后,实行殡葬改革,改土葬为火化,有的举行追悼会,向遗体告别。80年代后,有的农村丧葬中的旧俗又有所回潮。



厦门地区:

厦门丧葬风俗有移厅、初丧、入殓、停柩、出山、入土、守孝、祭祀、拾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厦门丧葬习俗中的封建迷信成份大部分去除。随着提倡科学,破旧立新,人们思想觉悟日益提高。加之普遍实行火葬,已无棺材,因而入殓、停柩、入土、拾骨等仪式也不复存在。遗像代替木主,丧事从繁到简,丧礼中,至亲还有送轴,一般以花圈或钱代替。丧家在报上刊登讣告,殡仪馆设有大、中、小灵堂,供丧家举行告别仪式,开追悼会。尸体则由火葬场焚化。

一、移厅

移厅,也称“搬铺”。家中亲人病危,要开始准备丧事,俗称“后事”。50岁以上的老人或父母,就要移榻祖公厅(正厅)边,正厅、正寝是一家最神圣的地方,也是一种礼遇,俗称“寿终正寝”。用两板凳和3块(也有4块)床板或门板搭起“水床”,也称“过身床”。搬铺后未断气之前,家属不能当面痛哭,病危者也知时日已到,开始交待后事,留遗嘱并希望子孙都能到齐,围在身边为其“送终”。搬铺时,如病危者还有长辈在世,一般不搬进正厅,只能搬到偏房(袖房)中去。在病危者断气之前,为其穿上寿衣,寿衣有3、5、7件不等,一般5、7件为多。穿时,要先反穿在孝男或其他亲人身上,一件件反穿,然后全部剥下,一次性正穿在病危者身上。

厦门风俗,死者在外属于非善终者,如溺水而死,野外吊死或车马横祸而死,则死尸不能抬入大厅停放,只能放于檐下或柴草间,或在外另搭丧棚,丧事一般从简。

二、初丧

病危者断气死亡,也称“过身”开始,进入初丧。届时要设灵堂、报丧。灵堂设在正厅,又称“孝堂”,也有专搭棚子于庭旁,称“灵棚”。灵堂设在正厅要先“净厅”,即把天公炉、烛台、神像、祖先牌位、红对联、大镜等原有喜庆装饰取下(有在搬铺时已作安排),挂上孝帘(白色帏幕)。死者用白布蒙面,尸身盖上天地被,也有用原盖被单掀上蒙面。死者脚后供米饭一碗,上插筷子单支,鸭蛋一粒,俗称“脚尾饭”,点上油灯一盏或白蜡烛一支(俗称“长明灯”),并不断烧香和烧纸钱(冥钱)。在门前摆放供桌,桌正中供起纸做的临时牌位(魂帛)或事先准备的遗像。两旁有“桌头娴”一对,不断地点燃白色蜡烛和线香,来探铺者必先拜后入内抚慰丧家。孝男孝女及媳妇、孙子都得换上麻衣孝服,鞋头罩麻,俗称“披麻戴孝”。举家大小围于死者身边嚎哭,俗称“发丧”。此时拆去大门原有红纸门联,用白色长条纸斜贴,如双亲已故就贴交叉的白纸,以示“失双头”,或在大门上挂一块白布叫“挂孝”,也是示丧。大门外边,摆上一顶半人多高纸糊的轿子,俗称“过山轿”。轿前后立有纸做的“轿夫”,旁边放着插有线香的“碗糕粿”(小碗发粿)给“轿夫”作点心。还要折几串纸元宝(银仔纸)给“轿夫”挂上,作为“工钱”。摆出“过山轿”是丧家最显著的标志,又可看出死者的性别和辈分。男性的“过山轿”为绿色红顶;女性的白色红顶。轿上还标有几代辈分,让人一目了然。此外,要派人分头去告诉亲朋好友称“报丧”。有的由孝子孝孙亲自向亲朋报丧,因穿戴孝服,不进人家,只在门外告知而已。被报亲戚,需给来者一杯清水或汤茶漱口,以添“彩气”。有的因孝服在身,不便到人家报丧,便在门首贴“丧报”(又称“报丧帖”)。有的在纸上直书“恕报不周”、“恕不遍讣”4个大字,用表示歉意的文字,来达到报丧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丧报称为讣告。亲友闻讯送“奠仪”,作为祭奠有冥纸、挽轴(毯、布之类)或现金,丧家答以毛巾或手帕和红丝线及几粒糖果。

三、入殓

入殓,也称收殓,分小殓和大殓。小殓就是给死者穿衣,先要“乞水”净身。“乞水”时,孝男领先,手捧一只“请水钵”(陶罐)或提一只小木桶,钵或桶中放块白布、12枚铜钱(后用硬币代替),孝妇随后,按亲疏列队至附近的溪边、河边、池边或古井边,半跪投钱水中,口念“向土地公买水”后,用钵或桶舀起水,一路嚎哭而归。到家后,在卧室门内,用白布蘸水擦洗死者的脸、手、足为死者整容。再替死者穿上寿衣后搬入正厅。从“乞水”净身到给死者换上寿衣也称“张穿”,即给死者穿上“张老衫仔裤”。民间认为用这种“长流水”的沐浴洁身方法,可使死者投生乐土。大殓就是把尸体放入棺内,也称“入殓”、“入棺”,俗称“入大厝”。大厝就是棺材,雅称寿板。厦门迎接棺材的仪式称“接板”。丧眷披麻戴孝,列队跪伏门边迎接寿板,寿板由一队人马吹吹打打抬来。丧家先烧银纸(冥钱),并将白米一包,干柴两把放在棺材上,才抬入家门,寓载柴米归来的富足之意。此外还有“乞火灰”的习俗,丧眷要向3家不同姓的邻居乞讨“火灰”,然后把“火灰”放入棺内铺底用。

入殓前,举行“辞生”的祭祀,用12碗菜肴供祭死者,荤素各6碗,若死者是虔诚的佛教徒,则12碗全素菜。祭时要由“好命人”或请师公(道士)逐一拿起每一碗菜,用筷子夹起菜肴,做出喂食样子,口中说着好话,将12碗菜一一敬献给死者。有请和尚诵“往生咒”经,俗称念“铺前经”。

入殓要择吉利时辰,死者为女性,一般要有娘家亲人在场,生肖与死者相克者回避。入殓时,遗体进棺材,俗称“入大厝”,是死者迁新居的吉事,故棺盖打开时,丧眷不能哭。遗体入棺前要举行“放手尾钱”的仪式。此仪式一般与“辞生”祭祀合在一起。即当12碗菜供奉给死者后,将死者身上余钱(有的是生前自己存放,有的是家眷在老人临终时先塞在其身上),取出按房份分给,俗称“分手尾钱”,算是死者给子孙留下钱财,“好命人”或师公口中念道:“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

入殓前,先用呈文纸或黄纤纸糊棺内四壁,铺上“地被”,死者除穿寿衣,还戴珠宝首饰。入殓时,一般是长子抱尸头,其余子女4人或6人抬尸体,平放棺内,盖上“天被”(俗称盖“天地被”,也称“大被”)。尸体两侧还分置死者先前所爱之物和生活用品及其他陪葬品,多寡因家境和地位不同有别。富裕者常有金银珠宝玉器。

盖棺之时,丧眷跪拜痛哭,最后告别遗容。盖棺之后,备礼祭奠,俗称“祭棺”。由亲家门方先拜,后孝男孝女、亲属等按辈分依次跪拜。祭毕封钉,棺材四角各已安上角钉,先由舅父拿封红纸、斧头,先敲一下后,由土公(也称土工,专门从事丧葬的人)钉牢,边钉边唱道:“一钉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有福禄;二钉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发财);……”。最后留一根松的,由孝男或孝孙用牙齿把钉咬拔起吐入斗里,斗中放有木主、五谷、铜钱、棒香等。也有把最后一根敲钉入一半多,留钉头在外,土工高唱一声:“出钉”(意在“出丁”,子孙兴旺)。有的则简化为直接由土工敲钉封棺。


明溪地区:

明溪人原崇尚火葬。据明正德《归化县志·词翰》知县杨缙撰写的《自陈作县记》中记载“……不忍俗尚火葬,屡行禁令……”。此后,历任县官皆行禁令,民间丧葬逐渐改为土葬。至今,除僧尼外,仍以土葬为主。丧葬礼俗,庄严肃穆,民间十分重视。人过花甲死亡,称为“白喜事”,礼仪隆重,程序繁琐,花费甚大。不到花甲死亡,则从简从速。



作者:纪念论坛小编   回复:0   发表时间:2013-10-22 14:14:01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