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刁节木

03-06

4883次

0人

3个

19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诗词爱好与创作之我见[刁 节 木]

传统诗词的创作,是诗词界谈论得较多的一个话题。有的要求保持古人的风格,包括沿袭平水诗韵,现在的港澳台诗刊以及世界上一些华人诗人办的诗刊基本上都是如此。有的提倡诗词创作也得与时俱进,现在我们推行的是普通话,诗的用韵也得以普通话为基本诗韵,古人所用的平水韵应当随之取消。第三种观点是居于二者之中,我觉得是一种务实的观点:这就是保持平水韵,在平水韵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保留入声,用韵采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诗韵》(现代编辑的各种版本的韵书从内容上看大体相同),有些韵部还可适当放宽到《词林正韵》。以上三种观点,谁是谁非,没有定论,每种观点都能说出理由一二。我觉得这非常正常。绝不能褒此贬彼。但有一点是达到共识的,就是在同一首诗中必须用一种诗韵,不要混韵。现在诗词界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我觉得实属不该。至于诗词创作风格,诗词界的讨论总体上说是健康的,但不能否认也有少量不和谐的因素。对此我将另文阐述。这里仅就我在诗词爱好和创作方面的体会谈几点感受。

具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美称和被世界称为诗礼之邦的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在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其中传统诗词(也称古典诗词、中华诗词)更是“茫茫九派,蔚为大观,灿卓千古,举世共仰”(杨纪珂语)。尤其是那些情景交融,意新语工,平淡含蕴的杰作更是传颂不绝,经久不衰,源远流长。我想这可能也就是传统诗词生命力之强的原因所在。仅此大概也就是我从小就热爱古典诗词的缘由吧!这且作为我的感受之一。

如果说“五四”运动以后兴起的新诗标志着我国诗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话,那么我认为这里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传统诗词作为新诗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对我国新诗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可是事到如今,似乎有人想抹煞这一点而建起一座“空中楼阁”。在我看来,这种“空中楼阁”建造的再华丽,再壮观,终究会没有基石或基石不牢而难能长久。对照新诗和古诗的流传和影响,我相信一般人会能悟出一些道理的。当然,我这里决不是给新诗泼冷水(我有时也写一些),而只想给传统诗词加点温,因为在一些官方报刊上经常只能看到新诗,却很难见到传统诗词,即使见到,请不要读诗,而先看看作者便知。可想温度之低。我这里所说,希望两者都不偏废并得到共同发展。这即是我选择习作传统诗词的原因,就算是我的第二个感受吧!

在古典诗词里,杰作佳句数不胜数,造就了从古至今,诗才辈出。但是不可否认,在其中也确实不乏平庸晦涩和淡而无味之作,我认为这毕竟是主流与支流问题。大凡热爱古典诗词的人,每当读到一首绝世佳句时,总是赞不绝口,回味悠长;而当读的是一首晦涩难懂之作时又总是愁眉不展,郁郁不乐。由此能否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诗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即是诗的生命。这一生命大都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通过平淡而含蕴的写作手法表现的,让人一看就懂,不至于产生费解或歧义。现代一些诗家写的作品和一些像样的诗刊上发的作品在这方面的表现我真不敢苟同。我的拙作力求向前者所说的方向努力,但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习作传统诗词在写作手法上的体会,不知道是否可以作为我的感受之三。

舜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明赵宦光说得更具体:“诗也者,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寄无形于有象。……小可喻大,浅可致深,近可寄远,古可况今,立言之道,法不尔尔。”英国著名诗人拜伦也曾精辟地断言:“诗是感情激动的表现,诗本身就是热情。”撷取古今中外论诗之名言,无不揭示了诗与情和意之间的渊源。我想要写好诗,关键一点“情(激情、热情)意(意志、意境)”绝不能少。无情之作,只能属于无病呻吟,无意之作只能是味同嚼蜡。写的再多充其量也只能是滥竽充数。这是我的第四点感受。

好了,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仅仅是我近三十年来业余创作诗词的体会,我把它作为切身感受写在了我著的《木子绝句一千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后记》中,以此和能读到我拙著的读者共勉。拙著发行后,又有读者建议我把其中的几个方面感受整理成文章,于是我不揣冒昧,写成了这篇短文,以求正于诗词界的方家,诚望诗家们不吝赐教。

作者:218.2.43.*   回复:0   发表时间:2009-05-17 08:30:45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