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ZENG  

03-06

460327次

2人

2个

163个

3424人

223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曾国的来源和迁徙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鬲曾山,郭璞注:“音如釜甑之甑。”鬲曾山,当系曾人所居制甑之地,可见其地名很古老。

三、姬姓曾国的建立
姬姓曾国的建立,当在周成王时期。周灭商之后,平定了武庚三监之乱,又平定了东夷、淮夷的反抗,开始了大分封,同姓曾国被封于旧姒姓曾国故地的缯关,郭沫若谓“湖北孝感地方曾发现过一批周成王时代的青铜器,记载着成王南征虎方的事迹。成王在这征伐中经过的曾,后来封有姬姓诸侯。”[15]这就是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所称的姬姓曾国。曾国为侯爵,从许多出土青铜器铭文中都可证实。刘节谓:经籍所见曾国,可从邑作鄫,亦可从系作缯,皆一名也。鄫,此姒姓之国,然在青铜器《曾伯 阝奇 壶》、《曾大 人左口上小下 盆》、《曾子仲宣鼎》、《曾诸子鼎》中,皆无直接证据可断定为姒姓之国。反之,若《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簋》,若《曾侯簋》,其与楚国之关系则显而易见。此在河南者,附庸于郑之曾也。疑此即姬姓:二曾,与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同族。可见有姬姓之鄫,又有姒姓之鄫。在齐者,姒姓;在郑者,姬姓也。江汉诸姬,大抵为周人,目的在于使之同化江淮之民。是以姬姓之鄫或在王室,或处夷狄。《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簋》曰:“佳王九月,初吉庚午。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哲圣元武,元武孔业;克狄淮夷,印燮鄹汤。”可见征淮夷之役,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参与其事,因率其族人南徙至楚,是以有楚国之曾矣[16]。鄹汤繁阳,在今新蔡县北。把淮夷赶回了淮水中下游。陈梦家谓:“金文曾伯、曾侯、曾姬等 雨黎(上下结构) (漆)都是郑地之曾,监临淮水北的繁阳、淮夷。”[17]郑国系周平王东迁洛邑时,才从陕西华县之郑东迁至新郑,并吞了姒姓旧曾园之地。而《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锾》据吴其昌《金文系年表》考定为周宣王九年之 雨黎(上下结构) (漆),当公元前819年,此时曾国已在河南立国。而郑国才于周宣王廿二年封弟友于郑,是为郑桓公。郑之立国,比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要晚十三年,郑东迁河南新郑,比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要迟四十六年,故刘氏谓在河南之曾“附庸于郑之曾也”,纯属错误的推测。郑据有曾地及 潧水,乃姒姓之鄫从方城缯关东迁至此,到周武王时又东迁山东苍山之鄫城。故东周平王时,曾之故地为郑所得,并非曾沦为附庸国。且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既为伯爵之国,不是子、男爵之国,决非附庸国之爵位无疑。所以,据曾国之 雨黎(上下结构) (漆)定为郑地之曾,显然也是错误的。
按汉阳诸姬,乃周昭王、周穆王南征荆楚、淮夷时,从山西、陕西移封而来。曾国也当于这时始封于方城缯关的原姒姓曾国故地,因袭故国之名,而未加邑旁,仍为曾国。爵位为伯爵,与姬姓亲族如霍、应、蓼等国成犄角之势,以拱卫成周的南门。西周末年,曾国势力强盛。到周幽王时,因宠爱姒姓褒国之女褒姒,立为妃,欲废杀姜后及其所生之太子宜臼,违背了周朝立嫡的宗法规定,也触犯了姜、姬两姓的共同利益。于是,姜姓的申国、西戎和姬姓的曾国,于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便联军攻陷西周的镐京,杀幽王、褒姒于骊山之下。如果这次联军的曾国是姒姓,其同族为王妃,决不会如申侯之女姜后那样去仇视幽王和褒姒,所以,也可证明西周年方城缯关的曾国乃姬姓。
参与攻灭西周的国家,《史记·周本纪》载有申侯与缯、西夷犬戎。《国语·郑语》云:“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又《晋语》云:“申人、缯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曾国这时处于鼎盛时期,又远在方城之缯关,更可证决非郑国之附庸。也可证刘节谓曾伯雨黎(上下结构) (漆) “因率其族人南徙于楚,是以有楚国之曾”的说法不妥。曾国之由方城缯关南迁至淮水上游罗山县曾家店,乃在春秋中叶楚灭应、霍、申、吕之后,并非在周宣王之时。
因申、曾扶立姜后之子废太子宜臼为周平王,东迁洛邑,曾国权势更大,所以由伯爵而晋升为侯爵。1972年在湖北随县均川区熊家老湾,出土了西周晚期青铜器《曾仲大父虫有簋》二件,又有《曾伯 (缶左霝下)》铭文[18]。此缶霝(左右结构)则为春秋早期之器。可见此两器为一脉相承,曾仲大父或为曾伯雨黎(上下结构)(漆)之弟或次子,当在周宣王、幽王之时,而曾伯文则为雨黎(上下结构) (漆)之子。铜器虽出于随县均川,乃系曾人后来南迁时由方城携带祖传礼器南迁而来的。
曾君有时也称为子。如l971年8月,在河南新野县城关镇小西关发现一座春秋早期曾国墓,出土物中有一件铜甗为甑、鬲分铸,底部有十字形箅孔,更可证曾国因擅长制造这种甑器而得名。此墓出土于新野城郊,北距南阳、唐河不过百里左右,或者就是曾国的一个重地[19]。1974年8月,又在上述墓葬西侧仅20余米处,发掘出一座春秋早期墓。其墓葬形制、出土遗物与前一座曾国墓葬很相似。“豫西南和鄂北广大地区的确有一个曾国存在。新野地区当在曾国境内,也许是曾国西北边陲的一个重镇。”[20]新野还出土有春秋早期青铜器《曾子仲 亻妻 甗》。又称《曾侯簠》,铭文为“叔姬霝作黄邦,曾侯作叔姬邛芈媵器”。所谓“叔姬”,必为曾侯之妹或女嫁于黄国者。邛芈,即叔姬之女嫁于江国者。《广雅》:“芈,母也。楚人呼母曰芈。’”是江芈即江母,故《楚王钟》曰:“楚王媵江仲芈南和钟。”此江仲芈,必为楚王之女或妹嫁于江国者。可见江、黄、曾、楚皆互为姻娅。《曾姬无血耳(左右结构)壶》,圣走亘(左右结构)之夫人所作器。夫人,国君之妻。圣走亘即声走亘。楚自惠王以后,其小君可称作声走亘者,必为声王之夫人。娶于曾,故称曾姬。无卹,其名也[21]。可见曾国已为姬姓。1979年4月随县城郊公社八一大队的一座墓葬中出土铜器37件,其中有《季怠戈》,铭文云:“周王孙季怠口元用戈臧元武”。又一戈铭文云:“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尹季怠之用。”[22]穆侯即曾穆侯,西宫或为穆侯之子。穆侯以其少子季怠为曾地的大工尹,后来即封为曾伯,可能为曾伯雨黎(上下结构) (漆)之祖父,是曾国的开国始祖。其铜器之出现在随县,乃是以后的曾君南迁而带去的。清光绪间,襄阳县太平店宋家栅一战国墓出土了铜器百余件,皆散失。唯存襄樊市文化馆的春秋中期《曾孟芈谏盆》,有铭“曾孟芈谏乍飨盆其眉寿用之。”[23]这个曾孟芈或是曾孟姬也未可知。这些铭器都证明方城之姬姓曾国,确系周穆王所封,以后逐渐南迁。周永珍认为,荣与曾同为姬姓,“荣伯戈乩自曾国墓中,我们怀疑荣是曾的先祖(荣、曾、古音同),也就是说曾是荣迁往汉川的一支。从《大盂鼎》、《小盂鼎》以及《卫盉》、《荣有司乊上冉下鬲》出土于岐山,也可证曾之先祖与西戎居邻杂处[24]。说荣、曾同为姬姓是对的,说曾为荣之后则不然。荣为周公之后,曾为穆王之后。
上海博物馆藏有《曾子斿鼎》,铭文云:“曾子斿择其吉金,用铸口彝。惠于烈且匕(列祖妣)、口下保臧(藏)。吾攵(吾)口口是奠,孔扬为口事于四国,用孝用享,民具卑乡(向)”[25]。但曾昭珉、李瑾把“列祖妣”释为“烈曲”,认为是少康之子曲烈之后的曾国,迁到随县后的姒姓[26],值得志疑。l966年7月湖北京山县宋河区坪坝公社苏家垅出土97件铜器中,又有《曾中斿豆》、《曾中斿父壶》、《曾侯中子斿父鼎》[27]各二件。以上曾中斿子器都定为春秋早期。马承源《中国青铜器》认为:“历史上曾国有三,一在山东,一在河南南部。另有一曾子斿鼎,铭文表明曾是姒姓,西周晚期,曾国在江、汉之间一度比较有势力。”把汉水之曾说成为姒姓恐怕也不是史实。这位曾仲子游父,后来登上侯位,便称为曾侯仲子游父了。

四、姬姓曾国的迁徙
曾国的迁移,当在春秋早期。那时楚国强盛,向淮汉扩展势力,灭申、吕、应、霍。曾才向东南迁至光山之西。刘节谓:“郑与曾皆姬姓,近在王畿,是曾伯雨黎(上下结构) (漆)一族本处于郑,故为王近臣。因平淮夷而徙至楚,复为楚之附庸矣……自东周中叶以迄战国晚期,曾人之足迹北起郑郊,南至光州;西起南阳,东至睢州;皆其范围也。”[28]杨宽、钱林书“根据楚王熊章铭文,战国初期曾国国都当在今河南光山西南的西阳。根据曾侯乙大墓的发现,当时曾国又以湖北随县西北郊作为国君的葬地。根据宋人记载,“楚王熊章钟又曾出土于湖北安陆。看来这时曾国统治中心又进一步向东迁移。在今光山、随县和安陆之间,虽多山区,但是西阳沿潢河流域,随县和安陆又沿涢水流域,可以发展农业生产,作为立国之地。这时曾国的继续东迁,该是为了对楚进一步的退让。”[29]今光山县西南的罗山县西南六十里有曾家店,或系曾国所都的西阳。
1965年11月,武汉市桥口废品仓库中清理出一件铜鼎《曾伯从宠鼎》,铭文云:“佳王十月既吉曾伯从宠自作宝鼎用。”[30]又有《曾伯父罍》,铭文云:“唯曾伯父自乍口口 缺去右加霝 用征行。”这两件铜器约当于春秋早期,称曾伯名从宠,和其父或系两代曾君。曾伯父铸磕说明是为了征行之用。可能为他从方城向东南迁至西阳时所专铸之器,不是用于出征,也不是为了临时出巡。因举国迁徙而隆重地铸器,铭文记载了这次征行的事。
1978年3月,随县擂鼓墩一号墓的曾侯乙墓,墓内出土百多件青铜器,上都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六十多件青铜编钟上也有“曾侯乙作持”铭文。还有《楚王章鎛》。关于西阳所在地,“根据楚王熊章钟铭文,战国初期曾的国都在西阳而不在随…楚惠王得到来自西阳的讣告,因而为曾侯乙制作宗庙用的编钟等礼器,送到西阳进行祭奠。可知曾侯的宗庙在西阳,当时曾的国都也必在西阳”[31]。西阳在今罗山县西南曾家店,与息、蒋、随、唐等姬姓国相邻。
这个曾侯乙墓因出土于随县擂鼓墩,便有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曾即是随,是随国以后改号的。并引魏称梁,韩称郑,吴称干,唐称晋为证。殊不知魏因迁都至梁才兼称梁,韩后迁都至郑才称郑,唐后迁都晋水之滨因改国号为晋以别于南迁之唐国。吴因并吞强大的干国而以干为赔都,因亦兼称为干。随国迁都至曾叫曾是可能的。但随国自山西南迁至随州之后,一直未再迁都,尤其未迁到曾地,所以并无任何证据说随后改曾。杨宽等认为曾国和随国不可能是一国两名,“从河南、湖北两省间出土的曾国文物来看,曾国从西周晚期到春秋前期,正从南阳盆地西南部新野、谷城太平店,向东南进入随枣走廊,经枣阳茶庵而东到随县西南、京山东北。石泉同志据此断言曾国是西周时期‘汉阳诸姬’的封国之一,认为南阳盆地南部曾是曾国的居地,这一带正在汉水以北。我们认为,这个断言是可信的。但是,石泉同志又认为随国也是由南阳盆地迁入随枣走廊的‘汉阳诸姬’之一,并深入到随县一带,因此进一步断言曾国即是随国,这就缺乏依据……曾国在西周时与随国同时并存,不可能是一国。”[32]曾昭珉等也驳曾国即随国,说“随、曾两国皆为楚所灭,故随县擂鼓墩战国晚期楚墓中出有‘曾侯乙’诸器,盖出历史之必然,然而却不能因随县出有曾国铜器,便得出‘随国即曾国’的结论。”[33]
曾侯乙墓既然出现在随县附近,想必由西阳又南迁至随地。这可能因随被楚来头后,楚以随地与地处楚国边陲的曾国西阳相接,或曾国国境向西楔入随国境内,否则便难理解曾侯乙墓为什么在随县擂鼓墩出土了。顾铁符认为曾国发动了政变,夺取了随国政权,由一个姬姓国变成了姒姓国。曾与楚有过共同抗周的历史,曾篡随是拔除了楚国身旁的一个监视哨,为楚立了大功,所以才能立国于楚境内而长久存在着。”[34]“至于南阳盆地东南的随枣走廊及其以东地区,已在楚国势力包围圈之内,已非战略要地,因而从南阳盆地向东南转移的曾国,能够继续保存下来。”[35]
曾侯乙墓中随葬的青铜器精美绝伦,有透空附饰的尊、盘,有铜禁,还有未见到能与之媲美的编钟[36]。这样丰厚华丽的随葬品,是独立的诸侯大国的葬礼才能有的。郭德维认为“当时的楚还把曾看作一个独立的侯国。曾当时政治上可能已完全依附于楚;但楚并没有夺其国。曾侯乙墓中把楚惠王赠送的鎛钟置于西边下层钟架的最当中、最显眼、最突出的位置,也可以看出楚王送的礼品是多么尊重。既然曾侯至少在名义上是一个独立的君侯,因此他死以后,才按君侯礼制来殉葬,楚国既然承认他这一点,自然在他死后也就要按国君的礼节来对待他。正因他是一个国君,所以死后才能用‘九鼎八簋’。”[37]
1981年8月,文物部门又在曾侯乙墓以西百米处,发掘了擂鼓墩2号墓[38]。其器物组合及特点,当属晚于曾侯乙的另一个曾国君主,但规模相差太远,“颇有一点破落户的模样。这说明曾国此时急剧衰败,已是风烛残年了。更耐人寻味的是,曾侯乙墓出土了四千多件兵器,此墓却一件也没有。这一现象说明,此时强楚已不允许近在咫尺的曾国再拥有武装力量。其灭亡之日,许就在那以后不久。”[39]大约在战国早期,楚悼王用吴起变法,把国内残存的曾国最后拔除了。
石泉认为“随县境内的均水、淅河以至曾家河,是曾人由南阳盆地东到随县一带新址后带来的故地河流名称。”[40]这是对的。但倒转来也是对的。楚灭曾后,其后裔依照楚国灭国移民的惯例,迁到了均县南之曾水。《水经注·沔水》记有曾水,源出武当山,东北流,在武当县(今均县以西,旧均县城)东入汉水,称为“曾口”。距此东面不远的丹水上游有均水,实即淅水。这些地名都由随县移植而来。

作者:曾立玺   回复:0   发表时间:2014-11-30 11:35:20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