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03-07

87379次

3人

39个

20个

71人

11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沐英姓氏考略

【收稿日期】2004 - 01 - 30
【作者简介】李清升(1949 - ) , 男(回族) , 云南昆明人,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
【历史研究】
沐英姓氏考略
李清升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 云南昆明 650031)
摘 要: 部分志书、谱牒记载沐英原姓李, 或姓木, 后因故加三点水为沐。本文以详实的史料及结合当时社会背
景等, 论证了李、木姓之误及对沐姓来历的误解, 肯定了其原姓的正确。
关键词: 沐英; 李姓; 木姓; 沐姓的误正
【中图分类号】K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67X (2004) 03 - 0096 - 03
  明初著名将领、开国功臣沐英, 安徽定远县
人, 回族, 八岁因父母双亡, 被朱元璋收为养子,
后长成多有建树, 积功至西平侯, 镇守云南总兵
官, 卒后追封黔宁王。
关于沐英之姓氏, 历来存在争议, 兹择有关志
书、谱牒中屡见重复者并作考略如次:
一、李姓之说质疑
(一) 明代嘉靖时曾任刑部主事、湖广副使的
云南金齿人张合所撰《宙载》一书卷下云: “江西
乐平县李氏坟, 风水甚旺, 后人环居其下, 皆温
饱。自言其坟即黔国祖坟, 嘉靖间沐公绍勋遣人树
坊于彼, 匾曰: 黔国公祖茔, 人传李氏先有以渔渡
为业, 夫妇共一船, 如江南夜行船者, 孝陵少年奔
走尝宿其船, 遂幸其妇, 既而生一子。夫妇俱亡,
子遂育于孝慈, 即西平侯也, 故不以朱李为姓, 而
以沐命氏焉。”
(二) 明人朱国桢《皇明开国臣传》卷二载:
“(沐英) 原姓李, 后当改, 上曰‘毋李尔李, 毋朱
我朱, 单姓木’”。
(三) 清人倪蜕《滇云历年传》卷六记载: “蜕
按, 沐公之生, 外史皆云是太祖微时外妇之子⋯⋯
太祖曰: ‘李不成李, 朱不成朱, 则木姓是矣’, 然
则公乃生于李氏者乎?”
关于一议, 因沐英生年为元至正五年即1345
年, “孝陵少年”即其后来的养父朱元璋这一年方
18 岁。当时虽正值其家乡凤阳一带因旱、蝗灾害
及瘟疫流行, 其父、母、兄相继死亡, 被迫入皇觉
寺为僧, 不久又因断粮离寺飘泊之际, 但查诸《明
史》卷一《太祖一》及当地有关志书如《龙兴寺》
等, 可知其行程仅限于安徽中部、西北部和河南东
部的合肥、六安、固始、光山、信阳、汝州(今河
南临汝) 、陈州(今河南淮阳) 、鹿邑、亳州、颖州
(今安徽阜阳) 一带, 并没有去过江西省东北部的
乐平县。况且, 当时正值天灾人祸, 其外出乞讨求
生, 每天都在“突朝烟而急进(早上看到人家炊烟
升起急忙赶去要饭) , 暮投古寺以趋跄⋯⋯魂悠悠
而觅父母无有, 志落魄而倘佯。西风鹤唳, 俄淅沥
以飞霜, 身如蓬逐风而不止, 心滚滚乎沸汤”,[1 ]如
此狼狈、窘迫之际, 哪有可能与一有夫之妇私通,
并像有的志书所解释: “朱元璋年青时, 贫困, 当
流浪汉, 曾被一女渔民收留, 生下一子, 朱元璋临
行, 为小儿‘指木为姓’, 就是沐英”[
2 ] (笔者按:
意即水上之木为船, 亦为沐) 。
至于李氏坟即沐氏祖坟, 更是荒唐, 首先与
“故不以朱李为姓”矛盾, 因为在特殊情况下, 隐
名更姓可以理解, 但形势允许时, 认祖归宗便是人
之常情。沐英若是朱元璋所生, 如同朱并不忌讳自
己的贫贱出身一样, 便可让沐英一直沿用自己已赐
之国姓, 顺势公开承认其为子; 若是李氏渔夫所
生, 在后来令沐英复本姓时, 就应让其姓李, 因朱
元璋在《赐西平侯沐英复姓诰》中曾坦诚地说过:
“⋯⋯尔亦长成, 以人情天理度之, 不晦尔名, 使
从尔姓, 祀尔宗祖。”[
3 ]
其次, 沐英是有明一代整个沐氏家族中影响最
大、辈份最高, 其黔宁王封号也最荣耀的先祖, 但
作为沐英七世孙的沐绍勋, 愿认李姓渔夫为祖姑且
不说, 但树坊匾竟称“黔国公祖茔”而非“黔宁王
— 96 —
2004 年5 月
第21 卷第3 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Vol121 , No13
May12004
祖茔”, 这岂非不成体统, 对其祖沐英大不敬? 因
为镇守云南, 沐氏一族共袭封十二国公, ① 但均为
黔宁王之裔、地位亦在其下, 且因第一任黔国公为
沐英次子沐晟, 故追认先祖即沐英之父时, 竟始于
沐晟、排除了沐英, 这无疑违背了封建宗法, 其真
实性由此令人难以置信。
再次, 如果李氏真是沐氏先祖, 那为何沐英父
子及距其时代较近的后裔不来认祖、树坊、扫墓,
却要到过了一百七十多年的嘉靖时由沐绍勋来作此
事? 凡此诸多破绽, 完全可以断言, 此说纯为无稽
之谈, 是对沐氏家族的历史都不甚了解又轻信流
言、野史的好事者或冒姓者所为。
二议也说明沐英原姓李, 后仍未便以“朱”或
“李”为姓, 其来源无非是一些同样荒诞不经的记
载: “无从尔李, 亦无从我朱; 取朱之下与李之上,
赐姓木氏。”[
4 ]此说显系受前述记载影响, 只不过像
玩测字游戏似的作了些“木”姓来历的解释而已。
三议所说与一议相似,“微时”, 仍指朱元璋落
难之时, 外妇即乐平渔妇, 很明显, 倪蜕并不相信
此说, 因此才发出了“然则公乃生于李氏者乎”的
疑问。
二、木、沐姓之说的误与正
另有较多的文献资料, 虽然认同沐英的“沐”
姓之说, 但总有一个前提, 即原姓“木”, 后因加
三点水为“沐”, 有的涉及时间太远, 如安徽沐英
故里定远县沐氏后裔近年以巢县老谱为基础续修的
《沐氏家谱》, 在追溯沐姓的起始云: “沐氏原孔子
弟子端木赐之后, 原复姓端木, 后因躲避仇家而改
单姓木, 复又于木旁加水边是为沐氏。沐姓有着悠
久的历史⋯⋯通过考察, 云南和安徽的沐氏均是沐
英的后裔”。同时, 该谱还附录天津大学历史系教
授闫爱民“沐氏授姓考略”一文, 该文对此说表示
肯定: “宋朝人郑樵的《通志》卷30 “氏族志”中
有‘避仇’改氏一条, 其中包括沐氏。书云: ‘沐
氏, 端木赐之后, 改为木氏, 又为沐氏’。唐代谱
书《元和姓纂》则记载沐氏是因‘避难’而改姓,
稍有不同。此二书是讲古代姓氏源流最为重要的书
籍。到明代还有陈士元所编《万姓统谱》一书, 则
说端木赐之孙以祖复姓分为单姓, 分别为端姓和木
姓, 后来木姓一氏因避仇而添水字边。
避仇、避难或其他原因的改姓氏, 古人多取求
简原则, 如复姓改为单姓, 一般是取原姓之中一
字。至于沐氏因何事而避仇改姓, 史书记载不详,
也很难考其究竟。”
“考略”中有价值的还有一点, 即认为安徽和
云南的沐姓, 确为沐英的后裔。
十分有趣的是, 与沐英故里后裔并不相识、往
来, 在清初为避迫害改“沐”为“穆”姓、现正在
恢复原姓的云南镇雄沐氏后裔新编的《沐氏镇雄支
谱》“族史篇”中也如是说: “镇雄穆姓属于大明开
国功臣黔宁王沐英之后, 本姓‘沐’。沐姓最初为
‘木’姓, 远祖是春秋时孔子的大弟子子贡, 贡居
七十二贤人之首, 复姓端木, 名赐, 字子贡。贡之
孙与人结下恶仇, 仇家欲诛其族, 为避仇杀, 将姓
弃端留木, 此为‘木’姓之始。再传数代, 又遇灭
族之难, 于是更‘木’姓为‘沐’姓。战国以后,
族难已不复存在, 人丁户口已有相当规模, 于是有
的恢复‘木’姓, 有的沿袭‘沐’姓。因此在中国
的姓氏史上, 除少数民族‘木’姓外, 汉族中的
‘木’、‘沐’二姓实属同宗。”
对于上述两谱所说沐氏之起始, 笔者认为具有
保留价值, 但春秋至元末明初的沐英时代, 时隔久
远, 其中源流传承、变化等情, 已难考证清楚, 故
实际意义仍有限。
涉及时间最近的, 为沐英在征滇前由太祖临时
加三点水, 其姓氏从“木”变“沐”的来历。令人
奇怪的是, 持此说法的还特别多, 几乎地不分南
北、远近, 均众口一词, 如出一辙:
(一) 云南昭通《沐氏镇雄支谱》“族史篇”在
述及沐英将出师前, “军师刘基请奏: ‘木英之姓
木, 往南用兵恐不利, 因南方属火, 木见火岂可阻
挡’, 太祖遂取御笔从木字旁边添三点水, 并对群
臣说, 意取水能克火。至此, 英祖即名‘沐英’,
此即‘木’姓更‘沐’的由来。”
(二) 《安徽省定远县回族志》(初稿) 第十二
章在述及明太祖准备派沐英平滇时称,“英不愿去,
理由是, 按五行八卦, 南方丙丁属于火, ‘穆
(木) ’(笔者按, 该志称沐英原姓穆, 与‘木’同
音, 因此说更无依据, 且影响小, 仅限于定远部分
回民中, 故不再列出论述) 入火大不利, 朱元璋笑
答: ‘属火又何妨, 加上水不就行了吗’, 但穆字加
— 97 —
第3 期                  李清升: 沐英姓氏考略
① 关于黔国公人数, 史志及有关著述记载不一。《云南回族史》载九国公, 《道光云南志钞》“明黔宁世家”载十国
公,《明代云南沐氏家族研究》“沐氏家族所得朝廷优遇一览表(一) (二) ”载为十二国公, 今从后者。
上水就不成字了, 朱元璋又说: ‘木字加水不就行
了么’, 这也就是《百家姓》中没有‘沐’姓的由
来。”
(三) 明人张岱《石匮书》卷41 载: 颖川侯傅
友德为征南将军征云南, 英为副, 高帝为英易
‘木’曰‘沐’, 曰‘南方, 火也, 以其克之, 勿用
生之’。”
(四) 明人朱国祯《皇明开国臣传》卷2 载出
师前,“ (明太祖) 曰‘南方, 火也, 当克不当生’
乃定曰‘沐’”。
类似记载如明人何乔远《名山藏》, 清人倪蜕
《滇云历年传》等史志中还有, 此略。
上引四议, 全失之偏颇, 理由有二:
11 若沐英原真的姓‘木’, 云南地处当时的明
都南京西南, 不加三点水, 就被火相克, 那在此之
前的元至正二十七年太祖派其随军攻取位于南京正
南方, 比云南还要炎热的福建时, 为何又不加三点
水? 况且, 当时其年仅23 岁, 比赴云南时年轻十
余岁, 如被克之, 岂不更可惜!
21 自古至今, 军事历来是一门科学, 古人虽
然有迷信思想, 但不能一概而论。在元末明初长期
的军事生涯中, 太祖之所以扫灭群雄、一统天下,
后又巩固了新建立的政权、并不迷信如火、木相克
也应于人事之类的邪说, 而是如《明史纪事本末》
的作者谷应泰在该书卷—“太祖起兵”一文中, 总
结其克敌致胜原因时深刻的论述, 是全凭其“仁”、
“义”、“礼”、“智”、“勇”“五德既备”所致, 而平
定云南, 是因其“运筹万里、料敌如神, 山川险
、俱似躬行, 进退指挥、不爽尺寸”的结果, 派
大将征云南, 那样迷信阴阳五行之说, 决非太祖一
贯以此五德用兵的本性, 故沐英出征云南前夕临时
易姓之说根本不可信。
沐英原本就姓沐———幼时父母双亡, 为太祖收
养后赐朱姓, 后又奉诏复本姓, 这在诸多正史、方
志、金石中明确有载并相互映证, 这才是最令人信
服的结论, 兹各举一例为据:
(一) 《明史》卷126“沐英传”: “沐英, 字文
英, 定远人。少孤, 从母避兵, 母又死。太祖与孝
慈皇后怜之, 抚为子, 从朱姓。年十八, 授帐前都
尉⋯⋯始命复姓。”
(二) 笔者曾于2001 年8 月在沐英故里安徽定
远县县政府查阅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年) 编撰
的《定远县志》卷五《人物·武臣》载: “沐英、文
英, 积善乡人, 八岁而孤, 母亦以病殁, 失其怙
恃, 无所归。时太祖高皇帝龙飞濠梁, 肇基帝业,
英匍匐往依之, 上为之恻然, 因抚为子, 赐姓朱氏
⋯⋯上即皇帝位, 建元洪武⋯⋯三月, 诏复英姓,
以承宗祀。”[6 ] (P654)
此二则记载, 因标题或起首就是“沐英”, 故
“复姓”即复其本姓“沐”。
(三) 曾立于南京江宁区沐英墓前的“黔宁王
神道碑”上载: “ ⋯⋯天子即大位, 建国号曰大明,
改元洪武⋯⋯诏王还沐氏姓, 归奉宗祀。”[5 ]
此则已明确说明所复还姓氏为“沐氏姓”, 乃
金石所刻, 绝不致有误。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 三则史料中, 除《明史》
为清人所撰外, 后两则均为明人记明事, 其正确性
当更无庸置疑了。
参考文献:
[1 ] 皇陵十三问: 附录·皇陵碑文及注释[ Z] .
[2 ] 昆明市志长编: 卷三·古代之三[ Z] .
[3 ] [康熙] 云南府志: 卷18·艺文[ Z] .
[4 ] [道光] 宝庆府志·氏族表[ Z] .
[5 ] [正德] 云南志: 卷27·黔宁王神道碑[ Z] .
[6 ] [嘉靖] 定远县志: 卷5·人物武臣[ Z] . 四库全书存目
丛书·史部一九六[M] . 济南: 齐鲁书社, 1996.
A Study of Mu Ying’s Name
LI Qing - sheng
( Institute of Nationality Studies ,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 Kunming 650031 , China)
Abstract :Some history books and genealogies have such a record that 沐英was originally surnamed 李or 木which was later changed to 沐.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related history books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ds ,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is is a misunderstanding
and 沐is his surname.
Key words :沐英; surnamed 李; surnamed 木; a discussion of 沐
(责任编辑 马兴东)
— 98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1 卷

作者:沐勤荣   回复:0   发表时间:2015-02-14 16:24:52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