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03-07

87371次

3人

39个

20个

71人

11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沐英家族世系表

沐英家族世系表

世序 姓名 字、号、别名 去世时间及享年
(年号纪年) 死因 妻室及子女 备注
创始人 沐英 字文英,曾名朱英,又名周舍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十七日卒,享年四十八 以疾卒 初娶冯氏,冯氏死后复娶耿氏,有五子,依次为沐春,沐晟,沐昂,沐昶和沐昕;四女 墓地南京将军山已发掘
第二代 沐春 又名椿,字景春 洪武三十一年九月卒,享年三十六 以疾卒 无子
沐晟 字景茂 正统四年三月十九日卒,享年七十二 以疾卒 夫人程氏有二子长沐斌,次沐仪,有女为赵王朱高遂妃 墓地南京将军山已发掘
沐昂 初字景高,后更字景颙,号素轩 正统十年六月二十二日卒。享年六十七 有三子,依次为沐僖,沐俊和沐
佐 墓地南京将军山已发掘
沐昶 早夭
沐昕 五朝元老 景泰四年四月五日卒 夫人常宁公主,有孙沐琚六世孙沐绍童
第三代 沐斌 初名沐俨,字文辉,又字可观 景泰元年十月初五日卒,享年五十四 故妻张氏,继室徐氏,另有妻室梅氏,有二子,长沐祀,次沐琮 墓地南京将军山已发掘
沐仪 无嗣
沐僖 字可怡,号敬轩 正统十一年五月前后卒 有四子,长沐璘,次沐扇,第三沐瓒,第四沐琬
沐俊 无嗣
沐佐 无嗣
第四代 沐杞 无嗣
沐琮 字廷芳,号益庵,又号东山居士 弘治九年九月十七日卒。享年四十七岁 夫人王氏,无子,以宗支之后沐崑过继为嗣孙
沐璘 字廷章,号继轩,又号东楼居士 天顺二年六月九日卒,享年二十八 无嗣 沐家山安葬
沐扇 无嗣
沐瓒 字廷器 成华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卒,享年四十三 有四子,长沐诚,次沐谦,第三沐祥,第四沐谏 墓地南京将军山已发掘
沐琬 有二子,长沐询,次沐谅
沐琚 明孝宗实录卷72
第五代 沐诚 字择善 成华十八年九月六日卒,享年二十六 以疾卒 子沐崑
沐谦 无嗣
沐祥 字择明 享年三十二 有二子,庶长子沐菘,次子沐岳 墓地昆明呈贡王家营已发掘
沐谏 无嗣
沐询 无嗣
沐谅 无嗣
第六代 沐崑 字元中 正德十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卒,享年三十八 以疾卒 子沐绍勋
沐菘 无嗣 墓地昆明呈贡王家营已发掘
沐岳 字希申 无嗣
第七代 沐绍勋 嘉靖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卒 夫人李氏无子,妾贺氏生子沐朝辅,沐朝弼 墓地昆明呈贡王家营已发掘
第八代 沐朝辅 嘉靖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卒 夫人陈氏有二子长沐融,次沐巩另有庶子
沐朝弼 万历五年闰八月二十五日卒 以疾卒 夫人程氏有六子,沐昌祚沐昌寿沐昌桢沐昌祥沐昌祖沐昌镐。 墓地南京将军山已发掘
沐朝功
第九代 沐融 嘉靖二十八年五月卒,时年六岁 早夭 无嗣
沐巩 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卒,时年约四岁 早夭 无嗣
沐昌祚 天启四年十二月一日卒,享年七十 妻宋氏,长子沐睿 墓地南京将军山已发掘
沐昌兽
沐昌祯
沐昌祥
沐昌祖
沐昌镐
第十代 沐睿 万历三十七年九月十九日卒 逮死狱中 子沐启元 墓地南京将军山已发掘
第十一代 沐启元 崇祯元年六月卒 暴死 妻陈氏、焦氏,子沐天波,沐天泽(执掌云南都司),沐天润
第十二代 沐天波 字星海,号玉液 永历十五年七月十九日卒,享年四十三。 被缅兵杀害 妻焦氏,妾夏氏,子沐忠显,沐忠罕,沐忠亮。女二 客死缅甸
第十三代 沐忠显 永历十三年九月卒 被俘杀
沐忠亮 永历十五年卒 被俘绝食死
沐忠罕 康熙四年七月以后卒 妻龙氏,子沐神保
第十四代 沐神保 康熙四年七月以后卒
想请问咱们是谁的直系后人?
王家营明墓群简介
墓群系明代黔宁王镇守云南总兵沐英的第五、六、七代后裔即分为沐祥、沐菘、沐绍勋夫妇合葬砖室墓。经1955、1963年两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有金、银、铜、铁、锡、铅质器物300多件,金器居多,极为珍贵。出土墓志七合。沐菘和沐绍勋墓志皆为明代文学家杨慎(升庵)所撰。绍勋墓志称慎“甲申来滇 ”,知杨慎是嘉靖三年(1524年),被朝廷镝戍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对考证杨慎镝滇提供了可靠年代,同时也反映了沐氏剥削压榨各族人民的某些史实。

呈贡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营明墓群
呈贡县人民政府
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三日立
(原文沐绍勤疑为沐绍勋)



【大理师范《滇系》一文记载沐璘为人儒雅,初到云南时,各级官吏都认为其不是指挥军队的材料。但在后来平定土司叛乱的几次战斗中,他都能够指挥自如,调动有方,充份显示了其治军的才能,也赢得了下属官吏的拥护。
根据昆明市文化局五七年文物普查资料的记载,以及我捡到的“黔国王及诰封夫人墓”墓砖(图2)可以证实,沐璘死后葬于昆明西郊大普吉的沐家山,其后子孙数代也葬于此山,山前还建有沐氏宗祠(土司沙定洲叛乱时,末代国公沐天波之母与妻就自焚于此)。可惜的是当时记录在案的沐家山沐氏墓群并没有得到妥善保护,在大跃进与文革期间,墓群的地面建筑、石刻全部被拆毁用于修建西白沙河水库。八十年代初,这些明代古墓的地下建筑又被盗墓贼多次盗掘破坏,如今已是荡然无存了
【今天的云南各姓汉族,在讨论其家族来源时,十有八九都会讲自己原籍南京柳树湾(在各姓家谱中也大多如此记载),明初从沐英征云南入滇,后军屯于云南各地,世代繁衍,形成了定居云南的汉族家族。明史中的内容与云南民间史料的这些记载,详细介绍了明初沐英、傅友德帅军入滇的情况,也见证了明代在云南实行卫所军屯制的历史。】
笔者因查阅资料,意外得程兆熊先生于1943年间发表的一篇文章,名曰《历代名将在滇古迹》。该文依志籍记载,将历代名将在滇征战建业留下之古迹遗址整理为32处,行文于书。今虽事隔久远,文中所述之事,恐已不具,然抚遗迹诚不能不有所感矣。为供有关学者研究考证,现将全文录于后:
一、昆明沐氏别业——《一统志》:在城西九龙池隅,号日柳营。
二、昆明南楼——《一统志》:在城南门内,明西平侯沐英驻节于此。
三、昆明聚远楼——《一统志》:在城内五华山寺中,日本僧昙演所建,明都督沐晟重修,楼北有泰然堂,堂后有真意亭。
四、昆明敬忠堂——《旧志》:在城内,明洪武二十五年西平侯沐春建。
五、昆明恩召堂——《明云南通志》:在城西太华山下,内有西平侯遗文,滇人思侯如周人之召伯因以名堂。
六、昆明栖凤亭——《旧志》:在城内,明黔国公沐昆建。
七、昆明缥缈飞楼——《一统志》:在城西太华山麓,明黔国公建。
八、昆明水云乡——《一统志》:在西湖,明黔国公别业,一名西园,有楼名簇锦山茶树四面簇之故名。
九、晋宁州忽纳赛——《旧志》:明洪武十四年,傅友德等入云南,元梁王走晋宁州忽纳寨,赴滇池死,即此地。
十、太和县翠华楼——《旧志》:在城西北无为寺,元世祖驻跸处,万松郁然。
十一、太和县五华楼——《元史地理志》:大理路城中有五华楼,唐大中十年南诏王丰佑所建,元世祖征大理时,驻兵楼前,至元三年,赏赐金重修焉。
十二、赵州元世祖故垒——《旧志》:在白崖驿东七里许。
十三、赵州小国公营——《旧志》:在城南华藏寺后,明西平侯沐英平大理,其子沐春驻兵于此故名。
十四、赵州金吾屯——《州志》:在弥渡西山堡子,明初有宗室金吾将军镇守景东衙屯此。
十五、赵州御井——《旧志》:在城北十五里,元世祖南征驻跸于此,时旱,军士渴甚,世祖祷于神,以剑捕地,泉忽涌出,因井之,且覆以事。
十六、浪穹县三营——《旧志》:在城东三十里莲花山下,元世祖入大理,以此为吐番襟喉,留军三百户镇之因名。《一统志》:明洪武十四年平云南,蓝玉运兵攻拔三营万户砦。
十七、建水县将台——《旧志》:在城北白鹤铺,明定远伯沐昂驻兵处。
十八、楚雄县国公营——《县志》:在城东一里,明正统三军麓川思任叛,黔国公沐晨往征,师还驻于此。
十九、宣威颖川营——《旧志》:在城东一里,一名古城,明颖川侯傅友德筑土城驻军。
二十、宣威炮台——《旧志》:在城南一百二十里,可渡河之南,明颖川侯筑以败乌蛮者。
二十一、丽江县华马国——《府志》:即旧巨津州名,昔元世祖驻跸于此。明土知府颂华马国诗:政暇西行华马国,铁桥南渡石门关,北来黑水通巴蜀,东注三危万里山。
二十二、鹤庆州松枝营——《一统志》:在城南六十里,明傅友德征佛光寨,驻兵于此。按旧志鹤庆府志作松贵营。
二十三、保山县马拨洞——《旧志》:在城酉宝盖山后青岗岩,旧址尚存,洞中水流不竭。
二十四、宝宁县铜鼓——《府志》:在城隍庙为马伏波所遗。
二十五、祥云伏波岩——《旧志》:在城西二里,旧有伏波洞。
二十六、腾越尚书营——《旧志》:在城北三十里,明靖远伯王骥驻兵处。
二十七、龙陵老邓营——《府志》;在镇安东十里,邓子龙征缅驻兵于此。
二十八、龙陵等子铺——《府志》:在西山渡,昔邓子龙征缅归由此,其子后至,驻马俟之故名。
二十九、文山县洪衣关——《府志》:在治南马白梅子箐间,明时交趾黎利叛,成山侯王通师还,黔国公沐景以土司龙宜有勇略,令设关以守,即此。
三十、蒙化沐寨——《府志》:在南洞北十五里,明沐英征,刀斯郎栅木为营于此,今呼总兵坡。
三十一、保山县濯缨亭——《府志》:在喷珠泉上,明邓子龙镇永时常憩于此。
三十二、保山湖心亭——《府志》:在池中,明参将邓子龙建。
程兆熊文中所述之“昆明沐氏别业”,原址即今省图书馆及省农展馆所在地,明朝建立以后,于洪武十四年(公元
1381年)派傅友德、、蓝玉和沐英率师30万进人昆明,讨平了云南,留沐英作镇守国公,国公府即在今之胜利堂原址。明洪武十五年,黔国公沐英改建城池,将国公府西北的翠湖(旧称九龙池)围入城内,并于翠湖西面湖畔“种柳牧马”,仿效汉朝的周亚夫屯兵细柳,修建柳营,以其为政治、军事指挥核心。沐英素喜好马,常“牵来老驌骦”洗甲在泽中,洗马河因此而得名。沐氏十三代均住于此。沐氏后裔曾将柳营改建为“台榭浮水面”的豪华住所,昆明人称“柳营别墅”。“柳营别墅”即“沐氏别业”。
沐氏家族除“柳营别墅”之外还有一家华别墅,即文中所述之“水云乡”,水云乡又名“西园”,在今大观楼附近。园中主楼座落在茶花树丛中,故又取名“簇锦”。
“思召堂”和“缥缈飞楼”就在今西山太华寺之中。西山于元明时期称太华山,是碧、罗汉、华亭、太华诸山的总称,主峰太华山“居中最高,得一山之胜”,故前人统称其诸山为太华山。“思召堂”和“缥缈飞楼”是明初黔国公沐英重修太华寺时所建。“思召堂”供有历代黔国公的画像,既为沐氏祠堂,也是达官贵人们的游憩之所。“缥缈飞楼”即“大悲阁”,供奉观音。
“晋宁州忽纳寨”,在今晋宁县境内。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攻云南,灭大理国后,元曾相继封松山、甘麻刺、山海、把匝刺瓦尔密为梁王镇云南(镇守云南的诸王中,梁王为一等王,位在云南王之上)。明统一全国后,多次派使臣赴滇招降梁王不成,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又第五次派使臣吴云入滇,梁王把匝刺瓦尔密派人于途中将其杀害。明洪武十四年,明征南将军傅友德、副将蓝玉、沐英率军30万攻云南。把巨刺瓦尔密遣司徒平章达里麻率军10万于白石江(今曲靖)抵抗,败退,达里麻被俘。明军入昆明,梁王把匝刺瓦尔密走晋宁于忽纳寨投滇池而亡。
滇中历史源远流长,从西周时期叟族(氐羌)进入昆明写下灿烂的生产生活篇章开始,历战国庄蹻如滇,秦开五尺道;汉置郡县,封建方土“大姓”的兴起;三国初年诸葛亮降服“大姓”孟获;晋朝爨氏南中称霸,留下了文章书法都精美见称的《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唐标铁柱”,加强了中央王朝对云南的实际统治,南诏的崛起,唐与南诏的多年战斗纷争;宋“挥玉斧”
以及与大理国的臣属关系;元世祖忽必烈率军“跨革囊”越金沙江、灭大来、平云南;明清,大批汉满军队进人云南,随之,中原文化大量传人,蛮夷之地的云南社会生产力普遍得以提高,地主经济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为“改土归流”奠定了基础。二千余年的滇历史与华夏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令人为之余怀。诸多名将在滇遗泽脍炙人口,或许有不少附会者,然亦为其功德深入人心之所致也。
今适逢吾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之机,丰富的云南历史民族文化资源—一诸如
170万年前就已燃起熊熊篝火的“元谋人”,滇族创造的辉煌的“青铜文化”,宗教艺术色彩浓厚的寺庙、古塔,独具匠心的石刻、石窟等等—一为振兴云南、发展云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愿程兆熊先生文中所及而又鲜为人知的历代名将在滇古迹能成为开发云南、发展云南的可资借鉴和利用的重要人文资源。
、在明代云南的一些显赫家族中,这种家学传统也保持得相当完好,由于家学渊源深广,文化积淀深厚,其家学成就以家族文人群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成为一定范围内学术思潮的引导者,也能体现区域文化的最高成就。这类家学在明代的云南,以黔国公沐

氏家族和丽江土府木氏家族为首。自洪武十四年沐英随傅有德征发云南,至南明永历十四年(清顺治十八年,即公元1661年),沐天波追随永历帝奔亡缅甸,沐氏十四世镇守云南,其间纵贯281年,几与明祚相始终,世袭受封爵,凡二王、一侯、一伯、九国公、四都督,且明开国功臣传世之久而卒能克保令终者,唯沐氏一门。沐氏十四世镇守云南,重权在握,一省之兵权、财权、土司袭替的人事权诸权掌于一门,可谓“闭门天子”。在这两百余年中,沐氏家族在云南建树颇多,史称“简官僚、修惠政、剔奸蠹、抚兵农、兴学校、治水利、严城堡、谨斥堠、通盐井、来商旅、置卫所屯田、军事嬴足”。就其文治教化方面的建树看,不仅有重修云南府庙学、晋宁州儒学、改建永昌府庙学、兴建腾越州学宫等举措,而且一个以武功见长之世家,在其家学建置上也是多有作为。沐氏十四世,尽管沐英有“好贤礼士,居常读书不释卷,暇则延儒生讲说经史”[3]之举,沐晟也“寡言笑,喜读书”,毕竟在沐英、沐晟两代仍以武功见长。到沐昂袭任,方麓川思任发侵暴邻境之时,英宗信赖沐氏抚绥蛮夷,边境用宁,使朝廷无西南之虑。而沐昂在这方面却怯懦无为,毫无父兄材武之风,却更多的熏染上父兄文儒之习,他的长处更多在文学方面表现出来。他一生留情文咏,寄义风雅,杨士云称其“虽共武服而重文事,虽出勋戚之门而礼贤下士,祭颍阳之雅,歌投壶、羊叔子之轻裘缓带,风度兼之”。平日居其素轩阁,时延风雅之流,燕饮娱乐,讲论才艺。受其影响,其子沐僖,亦富才情,文藻华丽。沐璘镇滇,颇有其祖父沐昂之遗风,“喜读书,平时恂恂儒生,自号东楼居士。”擅长于诗文绘画,字学三国皇休明,画学米元章,诗学六朝盛唐,有儒将之称。沐僖早卒,家弟沐琮、沐瓒尚年幼,作为长兄,沐璘便承担起了教两幼弟读书的任务。史书说,沐琮四五岁时,沐璘常抱琮置膝上,教以诗书,琮8岁就学,不数月即能了解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大义,善属应答如流。及长,与缙绅士大夫交游,揖让进度有老成之风,嗜学不怠,词翰皆美,人咸器之。一代重武尚文的家风便通过长兄的教诲传了下来。沐昆为沐诚的长子,十余岁时,因沐琮无子,由孝宗出面把沐昆过继给沐琮为嗣,受沐琮影响甚深,在传家学上也做了许多。沐昆喜文学,自矜厉。初袭公爵,孝宗便以“亲贤取善,修德进学,俾不坠前烈”之言谕昆。沐昆持家甚严,常于家人子弟择其俊秀者习字学,使之录家乘及古今异书,强壮有力者读兵家书,操练武事,以戒子弟闲逸无所用心,或饮酒骄堕。可见沐氏之崇武尚文的家学传统代代有传人。沐氏家学历14代取得了一些文化成就,沐昂才华横溢,著有《素轩集》,又把明初流寓谪迁云南的文人邾仲经等二十余人所著的诗三百余篇汇辑成册,名曰《沧海遗珠》,此编去取精审,颇具可读性,因而有人评价“自古以来,武人能诗者,代代有之,以武人司选录,惟此一集而已。”[4]博采众家之长的沐璘也著有《继轩集》,其《游太华寺》诗“连日看花兴未穷,踏青又到梵王宫。半空紫翠千峰出,十里烟霞一径通。窗影暖摇松桧日,园香晴度杏桃风。频游不为东林社,要与边民乐事同”,表达了游性正浓的他宁愿远离朝廷,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而不愿卷入朝中党派之争的心情。沐琮“草书自成一家,诗歌富丽,每出人争传颂之”,而沐绍勋也是“能文学”。沐氏家学所积累起来的文化成就,一直为后世的方志、逸史所选录,在滇云之域流传。

作者:沐勤荣   回复:0   发表时间:2015-02-14 16:29:40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