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03-06

40638次

3人

6个

6个

85人

8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家人,我很想您们

我是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蓼堤镇亚坡楼村人,我号码1161587608

作者:亚仁杰   回复:4   发表时间:2015-04-11 23:46:13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惯性收视(亚视较低,无线很高)

惯性收视,这个电视词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其指惯性消费模型对本地电视业的影响与价值。惯性收视,指电视观众在选择电视频道时,出现习惯性的消费模式,导致电视的收视不均。即如常固定于单一电视频道,欠缺了解其他电视频道的节目内容与品质。此情况有部分来自观众功用,还有“追星族”,及羊群心态。

消费惯性源自,权威、从众、经验、非理性的层次。由明星带起的宣传效果[1]、亲朋戚友及社会的互相感染[2]、品牌过往的品质(如商品品质、企业责任)[3]、其他的非理性行为[4]。

在香港,惯性收视的认同者表示此为影响本地电视业的收视比率的一个因素,如此有指亚洲电视因为“不享有惯性收视”,而收视低。虽然惯性收视在香港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从没有人实际地投入资源以科学解决此分争,此话包括支持及反对“惯性收视”理论之徒。

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不是全都由品质主宰,因为还有很多未知因素。免费电视台的服务性质与品质相近,电视台“人才”不时转投其他阵营。2009年无线《绝代商骄》与2000年亚视的《世纪之战》的第五集卖伞一幕的商业理论及其表达手法,有很多“雷同之处”。无线巨作《大时代》的监制韦家辉为亚视制作“似乎是《大时代》续集的剧集”的《世纪之战》和《大时代》主角相同,都是刘青云和郑少秋。张家辉在《最佳男主角》中表示:“在间隔台(亚视)演得再好也没人看。”

在约定俗成的习惯下,及媒界宣传的环境下,港人习惯看那个电视台呢?香港有电视的食市多数都是看无线电视的翡翠台或者是高清翡翠台;报纸的娱乐版及杂志报导无线情况远多于报导亚视。生活环境及常见例子下,港人是完全没有“惯性的消费模式”的可能性不大。[5]

香港不少的酒店、家居都把电视设成“一字无线、二字亚视”。亚洲电视官方节目表示电视遥控“二字”为亚视,暗示“一字”为无线。以上电视台的行为,只是反映出半世纪以来的电视观众的惯性问题。[6]《雷霆扫毒》中,陈家碧教陈家俊用电视遥控看电视时说:“按一字就有电视看(粤语:按一字就有电视睇)”。《读心神探》中,姚学琛讲心理学其中的理论时说:“人一般看到物体时是先看其左上方”。在此则电视遥控选台按钮左上方的“1”字,加上电视遥控的设定习惯。人们按下“一字就是无线”的机会较其他可能性为大。而两大电视台在节目中都有提及本讯息,可见本地电视业的消费模式都出现心理因素。

1967年无线电视启播,由于当时的丽的映声(亚洲电视前身)是以有线接驳,每月须付费才可以看到,而无线电视是不用铺线及付费,观众只要有一部电视机以及接收天线,便可收看无线的节目。丽的映声要到1973年才由有线接收转为无线接收,在过渡期内,包括丽的原有观众在内的广大市民纷纷转为收看无线电视,甚至出现购买电视机的潮流。有一说因此无线电视便取得收视率的优势,维持至今。除此之外,由于无线电视的频率较亚洲电视的为低,因此人们便惯性的看第一台,即顺序扫台的翡翠台(另有说是因为当时无线的讯号接收较亚视佳所致)[7]。

亚洲电视利用各种方法,包括1970年代由周梁淑怡主政时,从无线电视以高薪聘请职员及艺员,其后由萧若元发起“千帆并举”计划加强制作,以致近年购买内地改篇剧集《还珠格格》、英国游戏节目《谁会成为百万富翁》的版权,该等行动都一度改善亚洲电视的收视率,甚至取得收视优势。但节目完结过后亚洲电视的收视优势皆随之而去。有人将这个现象归咎于“惯性收视”,而不是亚洲电视的失误。

有指无线电视及亚洲电视在同一时段播映同一节目(包括香港电台节目、烟花、花车巡游、国庆、体育赛事、政府报告、同一画面的突发性新闻节目等),即使数码化后,亚洲电视画面素质比无线电视为佳,无线电视的收视率反而更远地抛离亚洲电视。

亚洲电视前制作人萧若元,经常对外声称,多年前无线电视曾因发射站故障令所有观众未能收看该台节目三十分钟,画面只有雪花(无讯号画面),仍成功取得五成多收视。根据资料,停播时间维持长达30分钟,即使有部分观众当时有转看亚洲电视,但整整半小时才不过导致无线剩下50%收视率,足以反映惯性收视。

另一普遍现象在于两台同时直播相同节目,收视率仍悬殊。例如烟花汇演、沈殿霞追悼会、港台节目、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礼、突发事件直播、特首答问大会等,两台即使共用同一组讯号及画面,收视都可以有天壤之别。即使港台皇牌节目轮流在两台相类时段播放,仍难逃惯性收视的厄运,例如《头条新闻》、《议事论事》、《警讯》等,两台收视比例仍达九一之比。

无线电视在其官方网站中亦承认该台拥有惯性收视,并指出其中一个原因是“庞大的资深演员阵容”[8]。

两台旗下英文台同样有严重惯性收视问题。每年公布英文台最高百大收视节目,亚视国际台总是一个都不入,收视经常徘徊不足一点,即使街知巷闻的剧集《艾莉的异想世界》、《超人外传》、《神秘博士》、《晚间秀》、《60分钟》等亦如是。由于两台没有太多本地制作,主要依赖相同来源的外购片商,相信与品质无关,然而收视依然悬殊,亚视曾豪花银弹大手买入大批A级荷理活制作,并开拓每晚之“双语930”时段,推出多个系列,例如二战系列、浪漫系列等,但仍不得要领,最终被逼放弃至今。

2010年11月28日晚上,无线电视播映《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大结局,录得平均44点,最高47点,即约300万观众[9],亚洲电视本港台于同一时段宗教节目《恩雨之声》罕有录得0收视点(少于半点不作计算),这成为一个具争议性的例子。

作者:120.85.253.*   发表时间:2015-04-21 22:06:37

[回复] 亚视系B,无线(垃圾台)系A


在心理学和市场学角度,消费方式普遍都出现惯性,尤其一些长久建立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在每个行业、服务、国家都会出现,并非所谓某地区、某服务、某频道独有,并非独特的现象,难以定性为个别现象。不同的电视频道都会存有“惯性收视”,问题是实际上的比例之差。
节目的品质无法量化,“品质”的定义亦无法确定,品质与收视的关系更难以说清。例如无线电视的三个新闻节目,在香港电台主办的“2005电视欣赏指数调查”中,“欣赏指数”分别是全港三甲,但该三个节目收视率并非收视率排名的前列。故所谓“高品质”的节目亦不一定是观众所喜欢收看的节目[10]。
有指无线电视和亚洲电视在同一时段播映同一节目,而无线收视通常较高。而收看模式更不一定以每个节目来选择,可以整个频道来选择(史文鸿引述这称为“垂直收看”)。亦有称就算无线电视播放“雪花”(无讯号画面)也有五成多收视率,故等如存在“惯性收视”,此现象仍值得深思。
“惯性收视对亚视不公”的反证。有人提出亚洲电视过往有“收视战胜”无线的节目。如《还珠格格》、《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等的节目收视亦多于无线,而《谁会成为百万富翁》收视曾一度远超无线电视同时段的节目收视——无线电视同时段剧集《机灵小子》,结局仅8点收视,而《谁会成为百万富翁》则近30点。

作者:120.85.185.*   发表时间:2015-04-21 22:07:38

[回复] 亚视电视剧《大时代2世纪之战》

《世纪之战》(英语:Divine Retribution)是香港亚洲电视拍摄制作的时装商战电视剧,于2000年9月11日首播,全剧共40集,监制韦家辉。是由郑少秋、刘青云领衔主演。

2000年韦家辉打算为亚洲电视制作《大时代》续集《大时代2000》;后来由于版权问题,因而更改剧名为《世纪之战》,角色名字和部分故事内容亦要略作更改,因此,《世纪之战》虽非《大时代》官方续集,但是《世纪之战》故事几乎可说是《大时代》延续篇,而秋官效应亦不胫而走。

《世纪之战》在港播出时收视平均约11点,虽不及《大时代》高,但已较其他在亚洲电视播出的剧集为高,而此剧在北京播映时亦成为收视之冠。此剧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亚洲高清台重播、起2010年6月在本港台重播,2015年4月4日再度于本港台重播。

本剧亦曾于台湾非凡商业台播映(播映时间不详,待考)。

此剧评价则两极化,有人认为此剧故事太复杂和神怪,但亦有人认为此剧故事比《大时代》更有深度。

作者:120.85.184.*   发表时间:2015-04-21 22:08:46

[回复] 大时代2 之世纪之战 (亚视电视剧)

故事话说2003年,金融风暴再起。一批以股坛巨人赛斯为首的欧美国际炒家,大举来袭亚洲金融市场,亚洲各国无力抵抗,经济濒临崩溃,社会秩序大乱。已退出股坛,隐居泰国小村的股神方新侠被邀出山,并决心放弃与丁野的恩怨,联手御敌,一场股坛世纪之战随即展开。

作者:58.249.11.*   发表时间:2015-04-21 22:09:40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