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ZHAN  

03-06

40239次

2人

2个

25个

114人

6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湛氏根源

http://wenku.baidu.com/view/7cf7b351b4daa58da1114a56.html

湛阪湛氏与斟灌氏不可分割的关系
——寻找湛氏的根源
湛高约

斟灌国:夏朝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寿光县。
湛 阪:古地名,在河南省中部偏西南(今平顶山北)。古代有座湛城、傍边有湛水河就是此地。现在是湛河区,属于平顶山市(宁洛高速可到达湛河区,火车平顶山站下,坐车到达)。
如何寻找湛氏的起源,我们从夏朝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开始说起。
一、斟灌国对少康中兴的作用
大约公元前 2180多年前,大禹拟传位于皋陶,皋[gāo]陶早亡,传位给益,益没有威信,人心向启,大禹的儿子启杀了益执政,将禅让制改为世袭制,开启了家天下的奴隶社会。但启的儿子太康,只知玩乐,不理政事,被有穷氏后羿赶走,立了他的弟弟仲康为帝。仲康早逝,仲康的儿子相即位时,由后羿代理国政。后羿的宠臣寒浞用内媚外贿的手段篡夺了后羿的政权,杀了后羿。寒浞为了灭绝夏王相,派儿子浇攻打跑到斟灌国的夏王相。相政27年,夏王相与妻后缗虽有斟灌国人的奋勇保护, 但由于实力悬殊,帝相终被寒浞所杀,失了帝位。
相的妻后缗【mín】怀孕少康,在寒族兵未攻破斟灌城之前,忍痛与相分离,通过城墙中凿的一个洞穴悄悄逃走(洞穴:窦)【后来少康中兴,知道从洞孔逃走的故事后,命自己的儿子为窦氏,从此窦姓就诞生了(窦:孔穴、洞穴)】。后缗逃到有仍氏娘家,第二年生下少康。少康从小就很聪明,他初懂人事后,母亲就告诉他祖上失国的惨痛经过,叮嘱他日后要报仇雪耻,复兴夏朝。从此,他发愤图强,立志要夺回天下。他先在外祖父手下担任管理畜牧,平时一有机会就学习带兵作战的本领,并且时时警觉,防止寒浞来杀害他。不久,寒浞的儿子浇果然派兵来搜捕少康,少康逃奔到名为有虞氏的部落(今河南省虞城东)。有虞氏首领虞思让他担任管理膳食的官,学习理财的本领,并把女儿嫁给他,还给了他一块10里方圆的名叫纶的肥沃土地和兵士500,使少康有了根据地和军队。少康练了一身本领,并体察百姓疾苦,宣传祖先禹的功德,努力争取民间的支持,并召集夏朝的旧臣前来和他会合。后来,又得到忠于夏朝的老臣伯靡支持,从鬲氏(今德州)兴兵,集合斟灌、斟鄩两国之兵,打败了寒浞,又向东打败了寒浞的儿子浇,夺回了夏政权。
少康20年,少康帝怀念斟灌的贡献,想恢复斟灌国,但斟灌国渐渐消亡后,也无法再恢复了。不能恢复的原因,众说纷纭。“斟灌国消亡大抵还是因为,寒浞灭斟灌国时手段残忍,使得斟灌王没了后代。大多史料上对斟灌的记载只记载到少康复国的原因。从此往后的一大段时间,斟灌在历史上都是一片空白(史学资料)。
山东省考古所研究员王树明先生在《禹城县大禹治水传说与考古发现寻绎》一文中讲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斟姓二部及今山东禹城一带有鬲氏,在太康失国,少康中兴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鬲姓记载)。
二、斟灌国败亡后湛氏的迁徙
斟灌国战败、消亡,斟灌以后的空白历史谁来填写,就是湛阪的湛氏来填写。历史几千年以来,都有口头和书面的传说:湛氏来自斟灌国,斟灌国人约定将“斟”字去“斗”与“灌”去“雚”合成一个“湛”字,就把斟灌国后人约定为湛氏,这不是无中生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留根留后,只有这样做才能躲避追杀,斟灌根才留得住,这在当时任何国家任何人都可以做出的特殊情况下的手段。“湛”字从此产生了, 湛氏也就由此诞生了。“湛”读音与“战”同音,是因为经过残酷的战争,是在击鼓动天,吼声动地,箭飞似雨,火球翻滚,英勇奋战,死而后已的战斗中约定的“湛”、诞生的斟灌后人湛氏。
斟灌国约定的湛氏,逃到河南后寻找到一处有河水相伴的无人烟之地,环境相当差,土地犹若阪丘[阪丘(bǎnqiū):崎岖硗(qiāo)薄,意思是地坚硬不肥沃的地方]。后被湛氏称为湛阪是因为湛氏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地名为湛阪。湛阪虽然环境不好,但离斟灌国远,可以躲避战争和追杀,还有一条河水,对生存有一定基础,就定居此地。
经过湛氏多少年的努力之后,逐步把湛阪构建成为一个部落,外姓也不断涌入,流落的人也在这里驻足,基本形成了一个小镇。湛氏在湛阪居住至少康兴政时期,就派人到王室说明出逃的经过,说明居住环境的部落情况。少康知道情况后,为了感恩斟灌国,就把湛氏所居部落小镇赐封为湛城,把湛城傍边的河赐封为湛水河。斟灌国的历史,由斟灌国后人湛氏代代相传,流传千古。
这个由斟灌国到湛阪(湛城、湛水河)的演变,湛氏居住地由夏王少康赐封的过程,完全是可能的,而且是一定的。首先,斟灌国是存在的,斟灌国的战争是存在的,山东寿光县有斟灌国的记载,有斟灌战争的经历,这是历史学家的考查结果。历史学家或文人考查研究,斟灌国战争之后,斟灌国后面的历史为什么没有记载了,难道完全就是空白点了吗?斟灌国有老人、中年人、少年、儿童几万人,大部分是老人、女人、少年、儿童,除了中年人参加战争,也许一部分老人参加了战争,一部分女士参加了战争,或者十三岁以上的一部分少年参加了战争,但还有一部分老人、妇女、少年、儿童呢?不可能全部留在斟灌城参加战斗死亡。
战争又是突然袭击来临的,对于斟灌国来说是没有准备的战争,看见密密麻麻的寒浞军队围在斟灌城下,斟灌国为了保护夏王相和怀孕的后缗,只有战斗。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他亡就是我亡,而且力量无法与寒浞相对抗,后来在斟鄩人支援下,也无法与寒浞军队相抗。在战争越来越残酷无情的情况下,斟灌国王想的是宁愿所有斟灌大人勇士战死,也要保护好夏王相和相妻,同时也要保护好斟灌国后代,给斟灌国留根留后,所以,必须让一部分斟灌国的老人、妇女、少年、儿童撤离逃走,这就是斟灌国后人演变为湛氏,湛氏立足湛阪的经过吧!
三、湛阪之战后湛氏又外迁
春秋战争是争霸战,“湛阪之战”是公元前572年。湛阪湛氏立足离“湛阪之战”大致有1300年。这1300年,对于湛阪的发展是可观的,就是奴隶社会,不发展的社会,湛城也会有一定的规模,湛氏后代也会发展很好,文武双全的战士也会不少,过着平稳的生活。但始终湛氏后代不多,人数少。湛阪湛氏可能参加了商灭夏舛的战争和后来周灭商的战争,又参加了春秋战争,湛氏人员大大减少。
“湛阪之战”就是晋国与楚国为争霸中原而进行的一次战争。资料中说:两军战于湛阪(今平顶山市区湛河以北、西高皇旧村以北至北环路一带擂鼓台及落凫山南伸之慢坡),楚师受挫败退。春秋战争有80年之久,年年无虚战。晋楚湛阪之战,是春秋时期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战,这一战,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万分疾苦。湛阪之战后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晋楚均已疲惫,形成均势,两霸从心理上急于相安,经过两次弭兵大会,形成近半个世纪的相对稳定局面。使中原政治军事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促进春秋时期社会的发展。
春秋时期的“湛阪之战”,湛阪湛城也被战火消毁(一千多年的湛氏古城又毁于一旦)。湛氏又得从战乱中寻找安居之地。好在后来的形势有所变化,晋国与楚国停息了战争,人们安居乐业有了希望。春秋战争中,湛阪(湛邑)一时归属郑国,一时又归属楚国,晋国与楚国战争后,湛阪湛城归晋国。据记载,后来的各个朝代对湛阪湛城的地名进行了很多次改名, 但湛水河名还存在(行政改为湛河区)。
从现在的地图上看,有一个湛北乡。估计“湛阪之战”后,湛阪湛氏也厌倦了战争,湛阪湛城的湛氏有可能外迁到现在的“湛北乡”。湛北乡,是一个无河流而又偏僻的地方,离湛阪有100多公里(G311可到达湛北乡)。“湛北”,位于湛阪湛城北面,一定是湛氏当年新开辟的居住地。
春秋战争后,公元前475年又开始战国战争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为止。战国战争初,《左传》记载了“湛阪之战”。
四、《路史》对湛氏来历记载是主观臆断
《路史》【南宋孝宗时代1163年】中记载了湛氏起源以地名、或水名为氏,是对《左传》【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中的湛阪地名记载的进一步传写,但对湛阪、湛城、湛水河的来历没有查证过。《路史》对湛氏来历的依据分两种: 一种是通过《左传》的记载,《左传》有湛阪是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资料中而获得,有湛阪的历史是因为春秋有“湛阪之战”;二种是考证时民间的传说:《路史》作者罗泌到过湖南炎帝陵地区考查时,有民间传说湛阪,湛水河,傍有湛城的故事。所以,湛氏来源于地姓或水姓,这就是《路史》对湛氏来历的主观臆断,没有完全按照《百家姓》的记载内容进行转载。
《百家姓》【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是在北宋初记载。《百家姓》中湛氏排在103位,对湛姓的真实描述是【湛zhàn (去声、四声):夏代早期,斟灌氏国后人,以国为姓】。《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编撰,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列入传统蒙学三大读物。
为什么北宋时期《百家姓》中对湛氏的来历有这样结论性的记载? 这不是偶然,是北宋时期的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社会活动频繁,文化繁荣,也有不少湛氏名人流传社会,如东晋有湛方生、唐朝有湛然、湛贲、五代有湛温等。还有各个时期的湛氏家族人士,他们对湛氏来历的流传历史铭记在心中,或者有家谱的文字记载, 这给编辑姓氏的贤士提供了依据。《百家姓》在前而《路史》在后,《百家姓》中还把湛氏排在了第103位,这不是按照人口数来排的姓氏,而是按照影响力来排的姓氏。
在《路史》之前的《通志 氏族略》【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姓氏中归类时是把湛氏归在字的声调之中的阳声(二声)之中,说明对湛氏的来历一无所知,必定编写者处在地方,查阅资料有限。但最起码的《百家姓》中的湛氏内容都没有传载。
我们可以分析,湛氏是从北方诞生,然后通过几千年的后代繁衍,又是不断的战争,战争和平,和平战争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湛氏通过各种形式的迁徙,寻找自己的生存环境,后来逐步向南迁徙。湛氏的历史来历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有些流传不准确的原因是战争的消毁,把人消毁了也把记载的湛氏历史消毁了。
湛阪时期一千多年历史,应该说有不少湛氏后代,但不少死在战场上。只有湛氏南下江西偏僻的扬雅乡,在大山中繁衍后代,没有受到战争影响,播下传遍四方湛氏的种子。扬雅这次可能是湛阪、湛北之后的第三次湛氏重要迁徙地址。
五、为正本清源理清湛氏起源的传说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得知:湛阪湛氏就是斟灌氏的后代,而今天的湛姓人是湛阪的后代,是斟灌氏的后代,再往上推就是大禹的后代,属于夏娰姓。我们应该积极努力,做好湛氏起源的正宗记载,对得起斟灌国先祖,对得起四千年前在战争中牺牲的斟灌国。
我最近购卖了一本《中华姓氏起源通史》廖康强著。2014年1月第一次印刷。这本书是按照北宋的《百家姓》次序修改的,湛氏的位数还是103位。这本书对湛姓的起源,排除了后来的《百家姓》的干扰。对湛氏的描述排除地为姓、水为姓的思想,放在国为姓之列。如:湛氏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早期大禹氏族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上古夏朝时,有个斟灌氏国,是大禹氏族中的一支建立的诸候国,其地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北四十里斟灌店。太康失国后,东夷族人寒浞又代羿称王。派遣浇率兵攻灭斟灌氏国。原斟灌氏族人为避害,便约定把原国姓斟灌二字合并,各取一半,合成一个湛字,即去斗去雚为姓,遂成湛氏。子孙沿袭,传延至今,已有四千余年。
而书中只有这一条,就比较真实的记载湛氏的起源,但在描述上还需要斟酌。书中对湛氏的分布情况写得不少,但不全。
对[祖宗:裨谌]的记载是个严重的错误。“裨谌,是春秋时期郑简公执政期间的郑国大夫,博学多谋,大力协助国相公孙侨(子产)处理国政。”是清朝一个学者记载。湛和裨谌历史完全不同。本来就记载:祖宗:大禹就合理了。
湛氏在历史上出现的名人不少,这和家族历史分不开的,这个家族史是来源于斟灌国,没有斟灌国的底蕴文化流传,是不可能有这么多流传千古的名人。根子决定了后人的发展,湛氏后人的骨子中始终流传着古老斟灌国人的进取、刚强、正直、勇敢的血液,为国为民分忧的思想,为人善良的本性,一直保持到今天的湛姓人中。特别是广东增城市新塘的《义士之家》、后来的湛若水都证明了这一事实。我们每一个湛姓人都应该为之而自豪。
“天下湛氏是一家”,都是兄弟姐妹。我们通过湛族同宗联谊会,凝聚了大家,并通过各种资料途径掌握了中华大地上湛氏的起源,有责任正宗清源,注释好湛氏起源,流传后代子孙,流传社会和世界。如何来改写所有《百家姓》湛氏的起源,我抛砖引玉,望天下湛氏提出更好建议。以下是我注释的湛氏起源:
姓氏:湛
祖宗:禹
分类:以国为氏
起源:
【湛:起源于夏斟灌国后人。夏太康失国,后羿代政后被宠臣寒浞杀害,寒族为灭绝后患,派浇攻打保护夏王相的斟灌国,害斟灌王,杀害了夏王相。斟灌国为了后人生存,躲避敌人追杀,约定把斟灌二字:斟去“斗”和灌去“雚”而合成“湛”,即湛氏。“湛”音与“战”同音。湛氏逃到河南中部建立湛阪居住地,少康赐封湛阪居住地为湛城和傍水河为湛水河,表示对斟灌国的感恩。距今有四千多年。】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作者:湛伟胜   回复:0   发表时间:2015-04-29 21:49:48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