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68990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今年90高龄的刁云桂家住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东关社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天,时年19岁的他,正在海陵县(现在的东海县)县委做会计。日前,刁云桂老人在家中讲述起往事,将江南时报记者的思绪带到了70年前“日本鬼子宣布投降”的那一天…… 江南时报记者 童金德光荣入党让刁老一生难忘刁云桂1926年出生于赣榆区沙河镇一个贫民家庭,从7岁起一直在沙河小学读书到五年级。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学校停办,他也因此失学在家。1938年正月初八,日寇铁蹄踏进海赣大地,刁云桂所居住的沙河镇也随之沦陷。刁老回忆,在被日本鬼子侵占的日子里,乡亲们生活没了着落。15岁那年,他跟着父母成了为东家干活的雇工,虽然很辛苦,但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1943年冬,雇工那个村有一个叫李华的人是我的同学,问我愿意不愿意去他家帮工干活,待遇要比现在好。当时我没加考虑就同意了,之后便到了当时的海陵县陶李村,帮同学家看竹园。”刁云桂老人向记者介绍。没想到,李华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后来,李华开始试探性地交派给他一些任务,刁云桂认为,这是李华对他的考验。刁云桂回忆,那几年,李华常说中国这么大,凭什么受小日本的欺负,凭什么要过这受苦受穷的日子。只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革命就一定会胜利。很快,刁云桂加入了革命队伍。1944年10月,对于刁云桂来说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有天早晨,李华把我带到邻村里的一个中共地下党员家中,填写入党志愿书。”刁老回忆说,当时区委组织委员刘钦和他谈话,强调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守党的秘密,在敌占区里实行单线领导,李华就是他的上级。“这一天,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提到这事,刁云桂在记者面前表现得很兴奋。连夜传递“日本鬼子投降”消息刁云桂介绍,1945年正月初,新民区委决定让其脱产参加集训,他从此正式成为了抗日队伍中的一员。时隔半年后,刁云桂回到了海陵县委担任会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那一天,我刚调到海陵县县委担任会计没多久。”刁云桂回忆,8月15日这天夜里九十点钟的时候,他刚刚进入梦乡,突然被人推醒。原来是同事跑过来通知他速到县委机关开会。到了会场,刁云桂看到机关同志个个喜笑颜开。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地委的通讯员刚刚送来消息,称“日本宣布投降了”。刁云桂老人介绍说,现为东海县的海陵县,在1945年属于山东分局滨海地委管辖。那个年代传递通知最快捷的交通方式就是“跑步”。因此,海陵县委接到地委通知时已经到了夜里。“时任海陵县委书记的李克得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之后,立马展开部署,要求所有机关工作人员分头通知区委委员到机关开会。”刁云桂向记者解释道,当时,海陵县共分为羽西、竹墩、临洪等10个区,每个区委委员均在各个点上。“要让各个区区委委员迅速赶到机关开会,唯一的方式就是机关所有工作人员分头通知。”刁云桂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那个炎热的夏日晚上,他与另外一名同志,借着月光,奔跑了10多公里路,赶到羽西区委委员住处。刁云桂一把推开院门,兴奋地大喊:“同志们不要睡觉了,赶快起来吧,日本鬼子投降了!”平静的院子一下子就炸开锅了。羽西区区委领导连忙跟随刁云桂一起返回县委机关。刁老回忆说,等所有区委委员全部云集到县委机关时,一轮红日已经从东方露出笑脸。面对鬼子投降,人们内心非常激动“随着区委委员全部到位,时任海陵县县委书记李克主持召开了会议。”刁云桂向江南时报记者介绍,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组织各路民办、武工队、独立团,重点对残存的日伪军据点进行清除,让他们迅速缴枪,不要顽抗。而为了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家喻户晓,海陵县委更是要求各个区委召开庆祝大会。提到庆祝大会,刁云桂老人给记者讲述了当年发生的一桩趣事。刁云桂回忆,在庆祝大会上,集会的人群沸腾了,台上的领导喊一句,台下的人群跟着呼喊一句。“那时,人们内心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正因如此,闹出了一个大笑话:当人群跟着台上的领导热烈欢呼“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时,其中一个领导将“热烈欢迎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这句口号分成了两句话呼喊,第一句“热烈欢迎日本鬼子”一出,台下的人们立即惊呆了,大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纷纷小声议论,“怎么喊成‘热烈欢迎日本鬼子’呢”?停顿不到一秒,那位喊口号的领导又发出下半句口号“无条件投降”。顿时,台下欢呼声一片。耄耋之年仍不忘为人民服务刁云桂老人说,1985年离休回到老家赣榆后,他离而不休,担任老干部宣讲报告团团长,一干就是8年,并荣获了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称号。其间,累计编写宣讲稿20余篇约4万字,先后作宣讲报告50余场,主要是对青少年下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受众人数达6万余人。1995年,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将刁云桂关于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的发言,在《午间时空》栏目里向全省播发。2005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体弱多病的他,仍坚持从各种报刊杂志中收集有关抗战胜利的文章资料近30篇共10万余字,剪贴装订成三大本,提供给家族中晚辈们传阅。“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虽然我现在已经90岁了,但是我还是想做点事。”刁云桂老人向江南时报记者介绍,近几年,他先后撰写了《东京审判》、《靖国神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关于钓鱼岛问题》等相关文章10余篇。“我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干革命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一定要坚信共产主义。”临别时,刁老对记者说,只要是共产党人,就要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作者:211.97.9.* 回复:1 发表时间:2015-08-06 04:58:06
刁云桂: 手榴弹挂在腰上送情报日期:2015-06-19 09:26 来源: 连网【连网】(王艳 朱孔岗 姚绍庄 张贵椋)在赣榆区青口镇东关社区一个街巷中,一个不大的院落里种满了花草,绿意盎然,精神矍铄的九旬抗战老兵刁云桂就住在这里。采访当天,老人专门佩戴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交谈中,老人的思绪又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刁云桂1926年出生在赣榆沙河街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从7岁起在沙河小学一直读到五年级。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开始,刁云桂所在的学校停办,他因此失学在家。 1938年正月初八,日寇铁蹄踏进海赣大地,沙河也随之沦陷。6月20日,日军飞机轰炸沙河街,熊熊大火把民宅烧得面目全非,百姓伤亡惨重。有一枚炸弹落入刁云桂家,房子全炸塌了,父亲头部被炸伤。在他家不远处,来沙河赶集的大岭村民李明友两条腿被炸没了,因失血过多而死,当时有许多无辜百姓被炸伤炸死。艰难地熬过两年,15岁那年,刁云桂和父母成为雇工,勉强解决了温饱。1943年冬的一天,他跟随父母来到当时的海陵县陶李村同学李华家,当起了看竹园的雇工。刁云桂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段雇工生涯让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那几年,李华不仅时常资助刁云桂全家,空闲时和他畅谈人生理想。在李华的教育启发下,刁云桂的思想觉悟也慢慢提高,主动找李华谈心,从他口中知道了共产党、八路军。刁云桂多次追问过李华,怎样才能找到共产党?怎样才能加入八路军?每当问及此,李华总会笑着说,要找党也容易,要当八路军也行,但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1944年春的一天早晨,李华交给刁云桂一个任务:“你装成到大兴庄伪军据点去送给养的,想办法摸清据点内吃水井的位置和储水量等具体情况,这事必须秘密进行。”机灵的刁云桂照机行事,到据点内把油送到了伙房后,便设法侦察清楚水井储水量及吃水人数,回去及时汇报。“没想到这竟是党组织对我的考验,也是我执行的第一次任务。”他说。1944年7月初,当时的海陵独立团打响了拔除大兴庄伪据点的战斗。激战半日,俘获包括中队长在内的伪军12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极大提振了部队士气。“为防止日寇的反扫荡,李华让我带领100多名民工参与完成了拆炮楼、砸碉堡、填壕沟、烧鹿砦等任务。事后,李华告诉我,此前侦察的水井相关情况也在战斗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刁云桂说。同年夏秋,上级决定破袭洪(门)沙(河)公路,刁云桂积极发动100多名村民组成民工队伍参加破袭。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大家带上铁锨、洋镐等工具,在公路上开挖了数百个长2米、宽1米、深半米的坑道,有效阻止了日伪从新浦、海州用机械化支援沙河敌人的行动。1944年秋,中共新民区委成立了情报站,主要任务是负责传递情报,刁云桂参加了情报站的工作。李华还发给他一枚手榴弹,告诉他说:“这是光荣弹,如果被敌人抓住逃不掉,就算同归于尽也不能让敌人得到情报。”平时,刁云桂把手榴弹挂在腰上。有一次送情报的途中,河水大涨,不识水性的他冒着随时被水冲走的危险,淌过了湍急的河流,把情报及时送到了目的地。1944年10月,对刁云桂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在一个笼罩着淡淡薄雾的清晨,李华把刁云桂带到邻村里的一个地下党员家中,填写入党志愿书。“记得区委组织委员刘钦和我谈话,强调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守党的秘密,在敌占区里实行单线领导,李华就是你的上级。”这一天,刁云桂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经新民区委决定,刁云桂脱产到县委党训班参加集训。1945月初,党组织派他参加滨海第二军分区后勤部举办的会计训练班,又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当上了真正的八路军。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接近尾声,为了迎接大反攻,会计训练班提前结业。时隔半年后,刁云桂回到海陵县委担任会计,既管钱物、供给,也管机关生产。抗战结束后,刁云桂在后方服从组织安排,一直工作到1985年离休。他离而不休,担任地方老干部宣讲报告团团长,一干就是8年,荣获“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称号。其间,他编写宣讲稿20余篇,累计作宣讲报告50余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受众达6万余人。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刁云桂不顾体弱多病,从各种报刊中收集有关抗战胜利的文章资料近30篇10万余字,剪贴装订成3大本,给家中晚辈传阅。90岁的刁云桂老人生活极为简朴,近几年又撰写了《东京审判》、《靖国神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关于钓鱼岛问题》等相关文章,希望更多青少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自强不息。(赣榆党史办对文稿撰写提供了帮助。)
作者:211.97.9.* 发表时间:2015-08-06 05:31:30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