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03-07

69301次

0人

2个

23个

763人

51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追本溯源忆先祖


追本溯源忆先祖

据史载唐(武后)圣历二年,翁氏先祖已在现址福清市港头镇东翁村建村立族。后在闽龙启元年(933年)改福唐县为福清县崇德乡化北上里东翁村(分前后村)。翁氏源自福清琴江翁氏分支,是福清市六桂宗亲会的一房翁姓宗亲。
由于翁氏族谱在文革期间被毁坏,致使宗祠内四个分支的支谱尽失。鉴于此,我五一厝子孙本着荣祖耀宗的初心,努力寻找本支世系史实,几经艰难,惜只能追溯至二十一世德字辈分的德起公,致从始祖到二十世代先祖的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无以契考,从而感到莫大的惋惜与遗憾。
五一公是翁氏五一厝支系的先祖,在五十一岁得子时被誉称,这是举族皆知的史实。但究竟五一公是谁?所属的世代,字号,妻室,子女,葬地,生平事迹,族人至今不尽了然。 凭着族中的传说,三山镇埕边村前的大墓就是五一厝的公祖墓,从而认定二十一世德起公就是五一公;还有一种传说,五一公传下承樑和承砥二男,就是大犬和细犬,从而认为他们的父辈克极公就是五一公。到底这些传说是否合符五一厝家族繁衍的史实呢?至今没有定论,仍在追溯和探索之中。
不过,面对这些传说,经过仔细反复地探索之后,认为存在二个误区:其一,五一厝公祖墓的确是五一厝先祖德起公的墓葬,有墓碑为证,但不能肯定就是五一公的墓葬地;其次,如何取证承砥和承樑就是大犬和细犬?他们俩是否所属传说中的辈分?还是属于不同年代的俩个人?都缺乏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克极公就是五一公。要证实五一公的真正身份,需要具备的核心依据是:世代,姓名,名讳,字辈,妻室,儿女,生卒年月和墓葬地点,否则就无法诚实和清晰地印证五一公生平史实,可见追本溯源所面临着巨大的责任与艰难。
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艰难。一来年代久远,二来世系繁多,要想追溯完整,谈何容易!然而,作为五一厝子孙要有坚强的信心有担当,要在重大艰难里追根,在扑朔迷离中溯源,要尽力而为,这也许就是家族留给后代子孙的责任和使命。在此,就本人的一些认知提出以下三点看法,意在抛砖引玉,并呼吁族人积极参与追祖寻宗之列,期盼早日找到可靠有力的答案,以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第一点,要以至今保留完整的五一公祖墓为依据。据墓碑记载:此祖墓建造于清嘉庆辛酉年仲月,即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11月,地点在三山镇埕边前。大墓的主山是二十一世德起公,立碑人是孝子克极携孙承樑和承砥。
第二点,要以福鼎翁氏宗亲翁武峰(敬字辈)提供的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的古代翁氏宗祠分支的族谱为依据。这个距今117仍然年保留完整的古谱上记载翁氏宗祠从二十世至二十五世代的辈份是:其,德,贤,圣,思,绍,因此,古谱可作为追溯翁氏五一厝先祖世系的指南。
第三点,要以族人口耳相传的史实为依归。即五一公在五十一岁时传下大犬,后又传下细犬,共二男。其中大犬传下属于振字辈的五男。由此推测可知:五一公是应是属于二十四世绍字辈的父亲,是二十五世绍字辈(大犬)的父辈,是二十六世的振字辈的祖父......,这个繁衍的过程既符合年代,又符合辈分,完全符合翁氏五一厝家族的世系。 因此,根据上述的追溯指南,经过不断慎重的分析和推理,初步得出以下有关五一厝族人从二十一世起始的世代推断:
1,二十一世德起公,约生于1732年(雍正九年),卒于1801年(嘉庆六年)。享年70岁。根据古代早婚的习惯,以20-23岁结婚来推算(下同),德起公生前已四代同堂。墓葬于三山埕边前的五一公祖墓(下称公祖墓)。据墓碑记载:主山德起公配倪氏儒人,传三子,长男与二男无婚配记录,三男克极配候氏儒人,传承樑和承砥二男。承樑配王氏儒人,承砥配陈氏儒人。 如果假设生于1732年(雍正九年)的德起公是五一公的话,那么首先是年代不符,因为德起公与作为五一公的振字孙辈相距六代,约有120余年,明显在年代和辈分方面都不相符合。其次墓碑记载德起公传有三男,长次二男因不明原因均无婚配记录,仅余下三男克极,实际上前后共传下三个男丁,这样就与墓碑的记载不相符合。
2,二十二世贤字辈克极 (欠辈份名),约生于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在1801年为先父德起公建造大墓时已经43岁,卒年不详。据墓碑记载立碑人克极公是德起公的三男,配侯氏儒人,传承樑和承砥二男。 如果假设认为克极是五一公,那么他与五一公的振字孙辈起码还要跨越第二十三世,二十四世,二十五世,才能到达第二十六世振字辈,前后要历经五代,约一百多年之久,比正常多出了二代,与繁衍的年代不符,不但明显有跨代之嫌。同时也出现断代的理由无法解释。
3,二十三世圣字辈是承樑和承砥,据推算约生于 1779(乾隆四十四年)年,卒年不详。按照福鼎翁氏族谱的记载,应是属于“圣”字辈。有很大可能是把“承”误音为”圣“字,这种音误在古代经常出现的。比如在福清县志中记载的村名是前后东翁村,但在公祖墓的墓志铭上记载的却是”东峰“,这个”峰“字到底是何时被改动?因何改动?在福清县志中却也找不到记叙。因此认为或许是由石匠造成的字误,把”承“字当作”圣“字来写,否则无从解释。在1801年为祖父母立墓碑时,作为德起公的二个孙辈当时已婚配成家,其中承樑配陈氏,承砥配妻王氏,那么可以认为承樑和承砥的年龄最少是在18---23岁之间。 如果假设圣字辈是五一公,那么到底是承樑还是承砥之中的那一位是五一公?他所传的子辈又是谁?而他与振字的孙辈也还相差四代,这其中明显少了一代,所少的这一代是谁?又该是那个辈分?显然也尽失史据。
4,二十四世思字辈,按照辈分推算约生于1801年(嘉庆年间),卒年不详,无墓葬地点及其他世传保留下来。依照原有祖墓的规模和风俗习惯来分析,公祖墓仅容纳祖孙三代,是受到墓域面积的限制,因此思字辈的墓葬地不会在埕边前的公祖墓,估计很大可能性是葬在东扬头顶的墓山。但在五一厝繁衍史实中也没有留下任何记录,且无从追溯。但若从年代推算,思字辈适合五一公的世传,理由有二:一是辈分符合,是二十圣字辈的儿辈,二是从年龄方面符合,且没有出现断代的痕迹,三是五一公传下大犬与细犬二男,虽然没有辈名,但可以推断是属于绍字辈的,理由是符合辈分,又与繁衍年代衔接。然而五一公的父辈究竟是承樑公还是承砥公呢?还确是一个十分严肃而艰巨的难题。原因是世系,世传的记录都是空白的,而且无从考证。
5,二十五世绍字辈,约生于1852年(咸丰二年年),应是大犬,细犬二男的辈分,因缺少辈名和字号,曾经被误为圣字辈,但当作传说中的五一公所传的二个儿子,主要根据有二点: 第一是据族人口耳相传,说五一公在五十一岁时才传第一个儿子,名大犬,之后又传下次子名细犬。而大犬传下5男(振字辈分),细犬传三男。 第二点是年代符合,与所延续的振字辈分相符合,且年龄吻合,而且没有出现断代迹象。
6,二十六世振字辈:约生于1872~1882年间(同治十一年),5个兄弟是 :亞目,亞奴,亞灶,亞鈿和亞金。遗憾的是在光绪年间,第五房头因疫情而损失,据史载在清光绪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福清曾经发生重大的鼠疫和霍乱。当时第五房在此次疫情中家庭尽失,以致后来家族的房位没有排列第五房头,令族人感到悲痛。这个现象符合家族历史的传说,是由翁振乐宗亲根据其父的诉说。
7,二十七世章字輩,约生于1897----1907年(光绪二十三年),已经到了晚清时代,如按照我的先祖的诞辰是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卒于1944,享年37岁,逝世于新加坡。
8,二十八世程字辈,约生于1922....1927年(民国十一年),如我的先父程沐则生于1927年,卒于1999年,墓葬本地东杨楼顶墓山。
9,二十九世敬字辈,约生于 1945-1950年(介于解放前后),如本人就是1950年生人。
10,三十世守字辈,约生于1974-1979年间,
11,三十一世宗字辈,目前家族已经繁衍到了这一辈人。 从以上的种种追溯看到:由于缺乏重要的五一公的世系史料,仅从上辈人的口耳相传,导致史实的可靠性难免显得极为有限的。大犬和细犬的父辈是五一公,可理解为五一公在五一岁时传下大犬和细犬二男,但仍然缺乏辈名,也没有墓葬地址,更无生卒年份,以及一切有关的史料来佐证,造成了极大的困惑。
如果要以反向思维的逻辑来推理究竟五一公是谁?则可以作出如下种种的推测:
一,假设二十一德起公是五一公?但曾经传下三个儿子,不符合繁衍轨迹,尤其在年龄也不符合客观事实。
二,假设二十二世克极公是五一公?曾經传下二男,年龄和辈分不符合客观轨迹。
三,假设二十三世是圣字辈是五一公?但被误写是承字,即承与圣的福清话误音而造成的。据公祖墓的墓碑只记载承樑夫妇承砥夫妇,再没有其他的记载资料了,因此要假设究竟是承樑还是承砥是作为思字辈的五一公,都缺乏有力的史实而显得上述推理苍白无力,也不符合。
四,要推断五一公是谁,首先必须要符合年代的辈分,其次必须要符合基本的年龄,第三不能出现断代,这些就是追溯史实的根本底线。因此推断二十四世思字辈是五一公的事实比较站得住脚的理由。从辈分得知:...思...绍...振...章...程...敬...守...符合辈分,这是符合历史繁衍的轨迹,所以认定五一公在五十一岁得子后传下大犬和细犬(绍字辈)是符合有关的史实依据。
五,根据本地有关建造大墓的风俗推理。就是当德起公仙逝之后的近年内就建造的大墓,并不当作公是在1801年(即嘉庆辛酉年仲月)之前逝世的,或者经过好多年后从丁屋移居大墓的假设,如果是这样的假设,就更加扑朔迷离,更蒙上一层难以推断的色彩。
六,上述推理是基于把承樑和承砥与大犬和细犬分开,当作不是同一年代的人。前者“圣”字出现音误为“承”,后者则没有辈名,就如先祖二十二世克极公,应该是属于贤字辈的,但墓碑上也是没有辈分的名字,因此以此思路来理解古代的风俗习惯则比较恰当。
七,上述推理把古人的早婚习俗预计在内,同时允许每一代人有2~10岁的年龄差距空间,尤其是从二十六世开始,繁衍的男丁较多,从长男到第五男的年龄相差,一般在10年之内是合乎客观事实。同时以大墓为依据的二十一代开始追溯到近代,没有出现断代,代与代之间的年龄推理符合现实。当然难免也会有许多错漏之处,恕不能一一列举。
八,关于承砥公在嘉庆二十四年即公元1819年修桥铺路的石碑的分析:根据保存的古迹石碑看到,承砥公曾经修桥铺路的史实是存在的。承砥公时年约64岁,进入花甲之年。在推断祖父不可能是五一公的情况下,因此不会出现祖愿孙还,也不会出现父愿子还的情况。那么有一种积极的可能性就是在承砥公所处的年代,家境富裕,并秉承一向乐善好施的家风,看到村民平时因为河路不通,出行艰难而慷慨解囊地乐捐修桥铺路,从而做了又一件留芳百世的善事。
九,根据现存的五一厝公祖墓看到,清代乡村的墓葬传统规模,一般只供容纳三代。因此从德起公算来,只到承字孙辈就已经完满,并无多余的墓地了。因此断定思字辈的墓葬并不在此公祖墓之内其次,也说明在德起公的年代里,家境不是十分富裕,否则所建造的大墓就不止现存的规模。
十,按照上述推理把五一公定位在思字辈。但作为思字辈的五一公究竟是谁的儿子?是承樑公还是承砥公的?留下这个重大的疑问,以及只知五一公之辈却不知公祖之名,实在是天大的遗憾。因此要如何追根寻源五一公的真名,恐怕将是一个我辈无法完成的任务。
鑒于此,应该如何是好?如其让子孙永远不知公祖的名讳,倒不如本着尊祖敬宗,敬送一个雅号给五一公,是否会远远胜过留给五一厝后人一个永远遗憾的迷?这个决定当由族人议论定夺为好。不过,在此有一副存头对联如下:
思家思族思五一, 孝天孝地孝公祖。
上联的意思是: 族人思念家族思念先祖还思念五一公祖,
下联的意思是: 子孙孝敬上天孝敬大地还孝敬五一公祖。
作为五一公祖,对族人的繁衍历史来说是功高盖世,岂能没有名讳?因此根据上述的二句诗意,我建议就以存头的字来取名“思孝”,作为五一公的大名,一来子孙追本溯源实是行孝之举,二来即使认为做法不是十分恰当,可权当是子孙敬祖的一片孝心,以慰先祖,以安族人。从存头的“思”和“孝”字,以及到句末的五一公祖,认为不是巧合,而是五一厝子孙对先祖的永远缅怀吧! 附繁衍年代: 德起1732年…克极1758…承砥1779…思(孝)1801…绍1852…振1872…章1897…程1922…敬1945…守1974…宗…功... 翁氏宗祠二十世起翁氏祠堂辈分如下: 其德圣贤思 绍振章程敬守宗功祖训 恢弘继述宜遵国典家规 接着的宗谱是: 贤孝为本光前裕厚根源远 仁义存心经文纬武世泽长
二十九世:敬光(翁惠光)
农历丙申年孟夏 公元2016年4月于香港

作者:翁惠光   回复:0   发表时间:2016-12-27 09:13:42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