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61265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小兴州—历史上的移民圣地

小兴州—历史上的移民圣地
来源:新华网 
    中国历代移民和姓氏迁徙,大都发生于社会激烈动荡的历史时期,因而呈现出时间相对集中,数量相当巨大,流向较为明确,地域相对固定等明显特征.尤其是明清以来,由于版图扩大,幅员增加,以及战争频繁等多种原因,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官方移民,形成了八大著名的移民出发地和集散点,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报本溯源的朝宗圣地,河北小兴州就是其中之一。
    河北小兴州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官方组织移民的又一集散之地。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遁,元朝灭亡。元朝残余势力虽然退居漠北,但仍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对明王朝北边构成很大的威胁。为此洪武初年到洪武末年,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东西两千余里,南北数百里的广大地区,屯兵卫戍。同时,为恢复和发展北平地区因战乱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多次从燕山以北广大地区(俗称山后)向北平附近移民。
    及至永乐皇帝登基,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北平地区社会经济,确保京城安全,先后抽调长城以北27个卫所的将士圴5万人,在北京附近屯边戍守。同时,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于良乡、顺义、平谷、大兴、宛平、通州、蓟县、宝坻、香河、遵化、卢龙、武清、丰润、清苑、容城、新城、安国、徐水、任丘、涞水、霸州、定兴等地区和河北各县,移民总数达数十万之多。涉及到张、王、李、刘、梁、孙、崔、邓、杜、魏、邢、徐等数十个姓氏。
    由于小兴州是长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镇,位于辽东、内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也就成为历次移民的集散中心。由于年久日深,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上原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的集散之地视作先人故籍祖地。因而在河北、山东、东北一带现存的众多族谱家乘中,追溯家世渊源时,多称其“先世自小兴州,徙至XX地”。久而久之,小兴州成为河北、内蒙古、山东、东北等地众多姓氏寻根问祖的朝宗祖地。
    上述八大移民祖地,北起关外的小兴州,南至广东的珠玑巷,东起山东枣林庄,西至湖北孝感乡,基本上涵括了清代以前汉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反映了姓氏迁徙的大致脉络,是不同地域的家族姓氏寻根溯源的重要依据,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谒祖的人文景点。 (原文载:《寻根认祖丛书·姓氏总论》)
       行吟路上不该忘掉小兴州         
    《迁民的前路》4月26日刊发后,有别于山西洪洞,一个跟迁民有关的叫小兴州的地名异常突出地出现在我们视野之内。这中间,读者吴丽平的信最早引发了我们的关注:"我的家乡在保定市安国县南离县城20里地大沙河北岸边一个叫东吴庄村的地方,小时候听奶奶讲我们村与我们村北边里河村的祖先是亲哥俩一起从山西搬来的……父亲告诉我说,我们村前些年有人到过我们祖先老家--- 山西老鸹窝村--- 确实有这么个村子,我们对祖先是从山西迁来的就更确信无疑了。可是去年我们村在拆除我们小学校过程中,拆出了很多石碑,这些石碑据说是破四旧时从坟地里搬来的,它们有的垫了台阶,有的垫了地基,其中一石碑写着我祖于永乐年间,从小兴州迁于此"。
    小兴州不在山西,山西洪洞亦没有小兴州。然而,在河北,"原来我们祖先来自遥远的关外并非山西,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们村的乡亲,他们还有点不相信"--- 这样的事情绝非在吴丽平一个人身上发生过;"小兴州的真实地理位置鲜为人知,可能是洪洞移民广为流传,小兴州后人也觉得自己祖先也来自山西"--- 这样的困惑和尴尬亦绝非一个人独有。
    寻根者为什么不知道小兴州在河北,小兴州之本来面目为什么为另一个在地理上毫不相关的地方遮掩了呢?
    1、兴洲村在滦平县城东北10公里,金元时期宜兴州之治所,其遗址之大部,即覆盖于民房之下。除残存的城墙之外,在这里尚有一座我不知道是否能和迁民联系到一起的兴州行宫观音寺。如今村名写作兴洲而非兴州,村里的居民亦非当年州城内原住民后裔,雍正年间,继由山东迁来的黄氏三兄弟之后,又有于姓等人家落户,这里渐成村落。
    向村里人打问不出小兴州的故事,这里没有更早和更丰富的民间记忆,小兴州于他们亦只是口口传说。但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州城址却非传说,真实地出现在他们和我们面前,亦说明这片土地过去之历史非同寻常。
    遥远而模糊的小兴州会由此不再遥远而模糊吗?
    而追踪小兴州,还要从追踪兴州开始。辽之北安州,金改兴州,元仍其旧,俗谓之大兴州,今天位于隆化县的土城子城址,据说即其治所所在地。小兴州之地,金初属兴化县,泰和三年即公元1203年始属兴州辖下之宜兴县,元宜兴县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此为小兴州"。
    兴州以及小兴州进入绵绵不绝的民间记忆,开始于明朝初年。
    2、 明朝初年,基于现实安全,朱元璋对王朝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边地防御体系建设被提到非常重要和紧要地位。卫所的设置在此情势之下大规模展开。
    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小兴州设宜兴守御千户所。洪武四年即公元1371年,兴州改卫,设左、右、中、前、后五卫。
    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5600人为卫,1120人为千户所。所设两个总旗,10个小旗,"大小联比以成军",其构成"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从征者,诸将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归附则胜国及僭伪诸降卒。谪发以罪迁隶为兵者。其军皆世籍"。
    同时朱元璋又采取"寓兵于农"政策,实施由州府领导的民屯和由卫所负责的军屯。"移民就宽乡,或召募或罪徙者为民屯";军屯分两种,边屯"三分守城,七分屯种",营屯"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设置卫所地区,军事第一,其所有行政工作都围绕军事这个中心,兴州和小兴州处于边地,首当其冲,大量卫军移入的同时,境内居民被迁往燕山以南地区。文献载,公元1371年,明徙北平山后民35800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又以沙漠移民32800余户屯田北平,置屯254,开地1343顷……太祖时徙民最多,其间有以罪徙者,这其中有多少徙民是来自兴州和小兴州呢?
    迁徙是政府不得不承受的重,何尝不是迁徙者不得不承受的重?各有各的难处,各自言说不尽的难处于是铭于各自特有的记忆深处。
    3、 小兴州因迁民被铭记,被迁民后裔铭记。"予家原口外小兴州人,国初,以州常被寇患,尽徙民入内地,远祖之在小兴州者不可考,祖杨百源徙保定府容城县,入乐安里籍,居城东北河照村,世业耕读……"嘉靖三十四年即1555年,名臣杨继盛临刑之前自著年谱,其中对家世的记述,亦是今天我们发现的个体关于小兴州迁民的最早记述。
    散存于民间的谱牒和碑石墓志,亦多有关于小兴州迁民的记述,成为珍贵的小兴州迁民实物证据。
    据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即公元1604年柱峰刘公墓志铭,其先兴州人,五世祖刘兴徙任丘,依金沙岭而居。
    康熙三十六年即公元1697年仲春,岁贡吴士洪等人立世系略记碑说:世远人违,详不及考,窃闻父老为余言,吾宗本小兴州人,明永乐年间遗臣族实畿内,始祖讳兴来,居于祁之里河村,后另置一庄,名曰吴家庄,累世相承,……恐久而不彰,无以启我后人,特为勒石并叙家谱,使后世子孙寻宗者得以稍识其略……
    据康熙五十二年即公元1787年初修、嘉庆和光绪年间两次续修的任丘陈王庄李氏族谱,其始祖李伯诚,明洪武四年,奉诏迁古北口外山后居民实内地,遂自小兴州移居任丘县城西金沙岭陈王庄,并有"至今访兴州旧族人,咸称西红门"之记。
    4、  跟兴州和小兴州有关的迁民,自洪武年间一直持续到永乐年间。
    明成祖宗朱棣结束靖难,于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即位,同年2月,一场更大规模的向内的迁徙活动随即开始。此次内迁关系兀良哈。兀良哈又名乌梁海,靖难过程中,"从征有功,尽官其长",朱棣甫一登基,又割大宁地畀之,以此种方式对出过大力的兀良哈予以奖赏。兴州和小兴州均在大宁都司辖下,亦均在内迁之列。"以大宁地畀兀良哈,失计甚矣",后人如何议论,均无补于业已发生的事情。
    兴州五卫内迁,其中一卫迁于今天的廊坊,即后屯卫"徙治三河县";三卫迁于今天的唐山,即左屯卫"徙治玉田县",右屯卫"徙治迁安县",前屯卫"徙治丰润县"。
    此次内迁的痕迹今天在唐山依然能够发现。明朝以前唐山建村的村庄仅占9%,大部分村庄是明朝初年所建,约占70%左右。明初迁民中,除江南富户外,亦有一般贫民和遣发罪囚,以及众多的屯田军户,后者亦正是唐山地名中出现营、寨、堡、驿的原因。
    在丰润,在发现的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谷峤墓志铭中,我们亦读到这样的文字:先世为河南之光州息县人,一世祖谷裕,洪武初以先锋昭信校尉从征,乃徙居北平,有开国功。至三世祖谷亮,有破敌功,"武绩尤懋",擢兴州前屯卫指挥,遂占籍丰润……
    5、兴州和小兴州迁民,为史书所证明,亦为谱牒和碑石墓志此类民间记忆所证明。但今天,在一些地方,一些迁民后裔对原本清晰的根脉却发生疑问了。
    不仅仅在今天,其实值得怀疑的地方早就出现了。清乾隆年间,有关小兴州的文字已出现不可解之处,甚至出在同一人笔下,如任丘著名学者边连宝当时在许氏族谱叙中说,"许氏者,原籍晋省之小兴州,以故,明中叶迁于保定之安肃……更迁河间之束城镇家焉";在"征士李对镜公家传"中说,其"先世居古北口外之小兴州,明洪武初迁任丘"。小兴州在前文中划入"晋省",后文中又归于古北口外,不自相矛盾吗?
    任丘的刘崇猷和安国的吴占楼怀有相似的疑问,他们同岁,都是1938年生人,属虎。吴占楼的疑问起于他抄录下来的透露家族信息的碑文,刘崇猷的疑问起于他保存的乾隆三十九年即公元1774年重修刘氏家谱,该谱序上说:我刘氏,厥初居北地边陲小兴州,永乐靖难,二世祖兄弟奉始祖母而南也,择居王约村,厥后椒蕃瓞茂……另一本,民国三十六年即公元1947年重修的刘氏家谱为什么又说"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古大槐树移居来此"呢?
    据说任丘的毕村、陈村和老各庄等5个村庄都是小兴州迁民建的呢,据说小兴州在山西洪洞是子虚乌有呢,据说小兴州就在今天的承德滦平呢。
    他们素不相识,他们说不该忘掉根,他们有一个久违的叫小兴州的故乡。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明史张廷玉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唐山市地名志唐山市地名办公室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滦平县志滦平县志编委会编著辽海出版社1997年版〗(来源:燕赵都市报)
兴州卫士兵祖籍
据玉田县珠树坞《董太宜人戴氏墓志铭》:太宜人姓戴氏,讳妙贵,其先应天上元人。祖旺与山东昌邑人董公仪并从军于兴州左屯卫,并家玉田。及太宜人父通再世邻好,故太宜人归董氏。是为处士讳胜之冢妇,封中书舍人赠戸部员外郎讳雄之嫡室,今湖广按察副使锐之母。庄重寡言笑,平居无厉声遽色,而家人子弟軰望之凛然不敢犯。与员外君相对如严賔,事后姑及从姑孝养备至,处妯娌与宗族曲尽恩意,而尤以勤俭持其家,以学业励诸子。副使君甫冠即与员外谋,遣游邑庠,所以训饬之甚至,故君克早有成立,登甲科,官禁从,敭歴中外,懋著声绩,太宜人之教居多焉。员外君倜傥好义,与从父兄弟同居数十年,及分产,惟其欲与之,不较,助边有冠服推以与从弟,不居,皆太宜人之赞决也。故玉田人称内助之贤者,必曰戴氏云。始以副使君初命封孺人,再进今号。副使在中书戸部时,皆迎至官邸享有禄养。叅议河南时,两以公事得便道过家,缙绅皆赋诗为寿,乡里荣之。正徳甲戌夏,忽不乐,语妇子曰:吾将逝矣,惜不得锐儿见之。殓殡之具皆手自捡视,无不如礼,六月二日竟卒。其静治於死生之际又如此。太宜人生正统甲子九月四日,及是,得年七十一。初养一子曰镐,既乃生副使及链与铸,视之若一。孙男二曰澜曰润,女五俱在室,以卒之明年三月望日,塟县之■〈艹属〉秫务之原员外君之兆。员外之塟,副使同年友徐太史舜和为之铭,至是以例请,谊弗可以辞也,乃为铭曰:维戴之先,自吴而燕,望彼玉田,惟同袍之贤,以女于广川,以启其后人,以大其先,既寿而全,帝宠亦蕃,以贲其丘原,尚百千年,过者式旃,曰此贤母之阡。
另见明万历年间兴州左屯卫指挥使杨永康档案,知其祖籍临淮县人,祖先在明初即为军籍,永乐七年调任玉田兴州左屯卫。兴州左屯卫原在山后兴州,永乐元年移徙玉田县。戴氏之祖与其夫祖并从军在玉田之兴州左屯卫,其祖籍来自山东昌邑和应天上元两地,杨永康祖上为临淮县,亦因罪调戍玉田兴州左屯卫,可见兴州卫兵源来自全国各地抽调。永乐元年前在山后兴州时的兵源多属山西籍,保定师专魏隽如曾考证。安国大文沈氏来自湖州,陈氏来自无锡,均系军籍后裔,或曰从常遇春军北征而因故著籍者,或是宜兴州守御千户所之兵人之后。安国氏族多来自山西,如谢氏、刁氏、吕氏等等,均为宜兴守御千户所军人后裔,祖籍山西,后从军到大同卫,洪武晚期建兴州五卫,调戍至山后兴州,永乐元年内迁至玉田、迁安、三河、香河、良乡,其中宜兴州守御千户所军人裁撤至保定府个州县。
 保定明代“小兴州”移民之谜
作者:王少堂  来源:燕赵都市网
  受东方文化影响,国人有着很深的故乡情结。由于明朝初年,大量的移民迁徙保定,于是寻根也便成为数百年来沉积于民众之中的一种深沉怀念。无论是家族谱谍,还是碑铭墓志,更有祖辈口耳相传,保定地区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某村某姓,祖上来自山西小兴州。对此,近年来不少人提出质疑:认为小兴州实在今河北省滦平县,而所谓“山西小兴州”有误。这一说法无论是对于民众的传统观念,还是保定乃至河北的移民史,都是一种新的挑战。有先生撰文反驳,更多的是不以为然。然而,上升的学术的层面,这其中确实有许多东西很值得认真探讨。
  (一)明初山西并无“兴州”移民
    受元朝末年及明初“靖难”之役战乱的影响,中原地区人口锐减。而此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甚是稠密。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于是,洪武初年和永乐年间,在朝廷的统一组织下,从山西大量地移民到河北、北京一带。这也是为什么民间盛传许多旧家多来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的缘由。然而,查寻史料,尽管确有大量山西移民迁徙河北,但却无山西“兴州”移民的半点记载。
    《明史》卷七十七记载:“明初,当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馀户,往耕临濠,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馀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又以沙漠遗民三万二千八百馀户屯田北平,置屯二百五十四,开地千三百四十三顷。复徙江南民十四万於凤阳。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太祖采其议,迁山西泽、潞民於河北。众屡徙浙西及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东、河南。又徙登、莱、青民於东昌、兗州。又徙直隶、浙江民二万户於京师,充仓脚夫。太祖时徙民最多,其间有以罪徙者。建文帝命武康伯徐理往北平度地处之。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自是以后,移徙者鲜矣。”据以上记载,明洪武年和永乐年间,确曾大规模地从山西的部分地区移民至河北、北京一带。迁徙的地区共有七个州:太原、平阳(今临汾市)、泽州(今晋城市的高平)、潞州(今长治市)、辽州(今晋中市的左权县)、沁州(今长治市的沁县)、汾州(今吕梁市的汾阳和晋中市的介休市一带)。从以上州县可以看出,移民地点为晋中、南地区,是经济富饶,民居稠密的地方,亦即《明史》所言“狭乡之民”迁至河北、北京地多人少的“宽乡”。
    我们看到,以上七州,并无“兴州”。那么,所谓的山西“兴州”是否也有移民的可能呢?抑或,《明史》对此有所遗漏呢?通过对“兴州”历史沿革和其历史地理环境的分析,结论应该是否定的。
  山西兴州,即今兴县。据《山西通志》记载:“兴州:(唐、宋名合河县)金升兴州,隶太原路。元仍为兴州,隶太原路。县志:中统二年改为合河县,三年复旧。明名为兴县,隶太原府岢岚州。”“兴县,明初改兴州为县。”《山西日报》刊载的马晓东先生的文章“兴县——新兴故郡毓兴州”对此说的更为具体:“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改兴州为兴县。改名之由除了当时革故鼎新的大气候因素外,更主要原因是,兴县已失去了边防军事重地和交通要道的地位,而且经过元末战乱,兴县人口仅有7806人,田赋来源还不及一个小县,其降州为县也就势在必然了。”由此可见,兴州是金、元时期的建制,明朝山西并无兴州名称,已经降州为县,改名为兴县,直至今日。同时,在历朝历代,兴县也从没有“小兴州”的称谓。可见,有些移民称先祖来自山西小兴州只是误传。兴县除史籍无任何移民史记载以外,从其历史地理环境分析,也无规模性移民的可能。兴县今属吕梁市,地处山西西北部,与陕西、内蒙接壤,历史上属荒远之地。也正因其人少地辟,明初才被“降州为县”。而当时明朝廷移民的原则是“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因此,明初保定大量的移民不可能来自山西的兴县。而且,在当代有关山西移民史的研究中,至今并未发现兴县移民的任何记载。
  (二)所谓“兴州”移民应来自北口外“小兴州”
    既然明初保定大量的移民不可能来自山西的兴县,那么民间盛传的“根源”小兴州又在哪里呢?许多史料证明,“小兴州”确有其地,然不在山西,而在今河北省承德市的滦平县。《钦定热河志》卷九十七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华县之白檀镇,泰和三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小兴州。明初改置宜兴守御千户所。永乐初废。今其地有令利塔,拉川,俗亦称为兴州河,迤南三里为小城子,盖宜兴故城址也。” 康熙朝《畿辅通志》卷二十一载:“滦河……东南流古北口边外小兴州。” 《方舆纪要》载:“城西为新营,口外三十五里为青沙岭,又五十四里即小兴州,其东即古北口。”《潜邱剳记》卷三载:“古北口外旧有小兴州、大兴州、宜兴、凤州等处。宋苏辙《古北道中》诗:‘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常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古谷凤州西。’明初隶版图,永乐中弃大宁,沦沙漠矣。”
    十分巧合的是,这里不仅有名副其实的“小兴州”,而且明初小兴州军民还“倾巢而出”地迁徙到了保定一带。与山西移民不同的是,小兴州移民是属于“卫所”移民的范畴。据《明史兵志》记载:在古北口外 设大宁都司,辖大宁前、后、左、右、中五卫及会州卫、营州中护卫 、兴州中护卫。当时的小兴州在大宁都司的管辖范围。《明史》卷六载:(永乐元年一月)“壬午,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保定,始以大宁地畀乌梁海。” 《明史》卷九十载:“永乐元年,罢北平都司,设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迁大宁都司于保定。” 《明史》卷四十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 本大宁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治大宁卫。二十一年七月更名。领卫十。永乐元年三月复故名,侨治保定府,而其地遂虚。”当时的卫所迁移是军民一起悉数迁移的,以致“其地遂虚”。大宁都司内迁之后约五十年,这里仍是一片荒原,无人居住。景泰四年(1453)“三卫乞居大废城,不许。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明史》卷四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明成祖朱棣要放弃大宁卫所,将口外广袤的土地留给鞑靼、瓦剌呢?对此,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传统的说法是由于外围据点远离内地,无民人居住,一旦蒙古入侵,难以固守,故而退据长城为守。还有史家认为,朱棣为报答争夺皇位有功而将大宁都司的土地给兀良哈三卫。复旦大学史地所邹逸麟教授则认为:“15世纪初诸卫内迁的根本原因是北边地区气候转寒、环境恶化造成的。”(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但无论是什么原因使大宁都司内迁,其迁移保定却是不争的事实。而小兴州的百姓也随同卫所的迁移而移徙到保定附近的各个县乡。清同治十二年《清苑县志》也明确地记载了这一事件:“明永乐初,迁大宁等卫军实内地,故旧家多自北口外小兴州而来我。”
  明清时期许多名人的文集、碑记对此也有许多记述。明杨继盛《杨忠愍集》卷三《自著年谱》称:“予家原口外小兴州人,国初被寇患,徙入内地,远祖之在小兴州者不可考。祖杨百源徙保定府容城县。”明卢象升撰《鹿善继传》载:“公讳善继,字伯顺,人称之为乾岳先生。永乐初自小兴州徙于定兴。”明朝汤斌撰《樊梦斗传》载:“樊梦斗,字北一,号文成。崇祯壬午乡贡廷试第二人……其先小兴州人。明成祖时奉诏迁文安,遂为文安人。”明孙承宗撰《陕西按察使邢公墓志》载:“公邢姓,讳云路,字士登,号泽宇,世为安肃龙山里人,其自小兴州来者。”清康熙朝大学士魏裔介撰《斗山高先生传》载:“高三位,保定之新安人也。其先自小兴州徙畿内者讳鹏举。”清康熙朝大学士陈廷敬撰《通议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加詹事府詹事定斋崔公墓碑》载:“公讳蔚林,学者称为定斋先生,其上世小兴州人,明初徙保定之新安。”以上史料撰书者及所涉人物,均为明朝末年及清朝初年名流,比之民间传说与清末民初纂修的族谱更为真实可靠。
  (三)结语
  由于山西移民影响的广泛深入,难免传闻与史实混杂乃至相悖。明初迁徙到保定一带的移民应该不少,但至今能见到的有价值的史料不多。对保定移民史的研究毕竟不能凭借感情与传闻。如果我们说,明初保定大量的移民来自北口外,可能仍缺乏证据。然而据以上史料分析,民间传闻或族谱、碑铭记载的所谓“山西小兴州”移民只能是两种情况:其一,本是山西移民,而其“兴州”有误。其二,本是口外小兴州移民,而其山西有误。当然,如果能确定是来自小兴州移民的,那么其“根”就应该是今河北省的滦平县了。

保定祖籍河北滦平“小兴州”的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

《钦定热河志》卷九十七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华县之白檀镇,泰和三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小兴州。明初改置宜兴守御千户所。永乐初废。今其地有令利塔,拉川,俗亦称为兴州河,迤南三里为小城子,盖宜兴故城址也。” 康熙朝《畿辅通志》卷二十一载:“滦河……东南流古北口边外小兴州。” 《方舆纪要》载:“城西为新营,口外三十五里为青沙岭,又五十四里即小兴州,其东即古北口。”《潜邱剳记》卷三载:“古北口外旧有小兴州、大兴州、宜兴、凤州等处。宋苏辙《古北道中》诗:‘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常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古谷凤州西。’明初隶版图,永乐中弃大宁,沦沙漠矣。”史料所载“古北口外小兴州”,就是现在的河北滦平大屯乡兴洲村。
据《明史兵志》记载:在古北口外 设大宁都司,辖大宁前、后、左、右、中五卫及会州卫、营州中护卫 、兴州中护卫。当时的小兴州在大宁都司的管辖范围。《明史》卷六载:(永乐元年一月)“壬午,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保定,始以大宁地畀乌梁海。” 《明史》卷九十载:“永乐元年,罢北平都司,设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迁大宁都司于保定。” 《明史》卷四十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 本大宁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治大宁卫。二十一年七月更名。领卫十。永乐元年三月复故名,侨治保定府,而其地遂虚。”当时的卫所迁移是军民一起悉数迁移的,以致“其地遂虚”。明朝建立后,为防止蒙古人入侵,就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屯兵,并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发展生活,充实边防。永乐皇帝登基后,又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万将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围和河北各州县。古北口外小兴州遂成为山西洪洞齐名的中国八大移民基地之一。
现将祖籍河北滦平小兴州的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资料整理如下,一方面为滦平兴州朝宗圣地祖源文化丰富资料,另一方面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报本溯源提供信息。

作者:114.238.249.*   回复:3   发表时间:2018-06-18 10:18:05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小兴州—历史上的移民圣地

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之一——博野徐氏家族
博野徐氏祖籍古北口外小兴州(今河北承德滦平大屯兴洲村),世居博野县程委镇南林里村,徐氏四世祖徐恭因因拾金不昧留下千秋美名,至今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传颂。
据《博野县志》卷五《乡贤》编中记载:明代“貤(音义)赠河南左布政使徐公,讳恭,淋漓村人。灌园道左,有大户携银袋置树下,饮水,遗之。既觉,从故路号泣奔寻,语以失银三百两。公即出而还之。大户拜谢,愿留其半,公固辞不受。其人祝曰:‘愿徐氏子孙昌盛’。后人即其地竖碑,题曰‘还金井’,遗迹犹存。”从其亲自在路旁浇地的情况来看,徐恭当时只是一位普通农民。至于所谓“貤赠河南左布政使”的显赫头衔,乃是几十年之后的封典。《县志》卷七《艺文》编中有一篇《徐处士还金井碑记》,撰者是明代翰林院侍讲、徐恭玄孙徐联芳之友冯琦。《碑记》对此所述稍详,文中说:徐恭“尝自灌园,遇客负囊庇于园树之荫,亟索泉水饮之,遗其囊去。去二十里,号而返曰:‘吾囊中所输,官金三百也,不意亡去,即捐躯鬻(音玉,卖)妻子,未能偿兹负也!’处士尽出其金还之。客大喜过望,割其半以谢,处士辞不受。客再拜,吁祝曰:‘愿徐氏世有贤子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碑记》中还记述了徐恭另一件拾金不昧的故事,说是徐恭有一次到县城,在客店里拾到了客商丢失的银两,他就在原地等候失主,但没有等到。当第二天徐恭又到那家客店去等候失主时,店主人却因失主所告已被官府抓去了。徐恭立即赶到县衙,向失主还金,救出了店主人。店主叩头拜谢说:“不是您,我就死无其所了!”
还金井遗址位于南林里村东南隅。井口直径0.7米,井深约4.5米,井壁由青砖砌成.明代万历年间因村民徐恭浇园拾金不昧而得名.井前有石碑, 碑高3.6米,宽0.99米,厚0.26米,青石质。明代翰林院侍讲冯琦撰文并书丹,碑文633个字,除碑题“明处士徐公归金记”为篆书,正文及落款均为楷书,字迹清秀,笔力遒劲。记载了徐恭还金的经过。1987年10月被列为博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鸾,徐恭之孙,明嘉靖癸卯科(1543年)同科中举,官任赵府长史。
徐凤,与兄徐鸾明嘉靖癸卯科(1543年)同科中举,官任灵丘知县。
徐廷璋,徐恭之孙,徐行之父,因子而贵,被赠河南左布政使。
徐行,徐恭曾孙。博野程委镇南林里村人,徐恭曾孙明嘉靖葵丑年(1553年)进士,十九岁授山东济南府司理,审判定案,执法严明。一次审理凶杀案,徐行寻踪觅迹,在柴堆里发现了死者尸体,使冤案昭雪。徐行为官至四川廉察使,始终两袖清风,对贿赂正色拒之。做河南左布政使时,掌管全省钱粮,一毫不染。五十岁时,因病退归故里。徐行即徐方伯墓在今程委镇南林里村北。
徐连芳,徐恭的玄孙,二十来岁时中隆庆丁丑科(1577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即太史公。
徐宏,徐恭仍孙(八世孙)崇祯庚午科(1630年)中举,任山东峄县知县。 
徐名镛,徐恭云孙(九世孙),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恩贡,以“先贤”的后裔被特许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
徐景涛,徐名镛之子,康熙癸酉科(1693年)中举。
徐曰模,徐名镛之侄孙,二十九岁时康熙甲午科(1714年)中举,后在博蠡之间设学施教,造就不少人才,其中成进士者三人,举人五人。
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之二——任丘高氏家族
任丘高氏家族为明清任丘八大家之一,祖籍古北口外小兴州(今承德滦平县大屯乡兴洲村),明永乐二年迁至任丘县梁召村。始祖名讳不详,族谱只记载为“肇迁公”,其子玉(任丘高氏家族二世)。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勤奋耕作,逐渐成为梁周村一带“持家有序、知书达礼”的大户名家。
至四世,高道、高逮双双科第入仕。高道为太学生,历官鸿胪寺序班,荥阳知县。高逮先入县学,为优庠生,后入太学,官至南城兵马司副指挥。此后,从五世至九世,高氏族人获秀才、举人功名进太学读书或出仕为官者约数十人,成为“书香门第、仕宦人家”。
九世高寅,字敬一,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进士,后授官建德知县。他到任惩盗贼、息诉讼、修学堂、缮城池、抚流亡、垦荒土,多有善政,士民“德之”。惜英年早逝,“未竟其用”。
十世高成龄,官至山西布政司,曾署理总督(三品),成为任丘高氏家族的代表人物。
高成龄(公元1668—1748年),字笙三,号古愚。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7年)中举人,后开馆课授徒,维持家计。历任永平知县、瑞州知府、山西按察使、巡抚等职。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9年),授官云南永平县令。到任后,他严格约束吏员差役,妥善处理讼案,减轻百姓课税,严禁财政开支。不到一年百废俱兴,政绩“甲于滇省”。不久,因政绩突出,升任江西赣州府同知。在任五年中,他举发奸匿,认真处理积案、疑案,“明断服人”。
康熙末年高成龄升任瑞州知府,改变了当地不少恶习,“士民悦服”。人们在府衙前树起两面大旗,上书“三邑福星”,“万家生佛”,一时传为佳话。当时,高安(瑞州府治所在地)人朱轼正在巡抚两浙,虽然与高成龄没见过面,但瑞州是他的家乡,所以对高成龄的政绩很清楚。于是上疏朝廷,称高成龄“天下治行第一”。刚刚登基的雍正皇帝接受了朱轼的奏荐,越级提升高成龄为山西按察使(公元1723年)。高成龄从瑞州离任后,朱轼亲笔写了《高公去思碑》。
在山西按察使任上,每到庭审时,高成龄总是亲自提审案犯,详加讯问,细审情节,总计平反案狱四十余件。为了振兴久已废弛的吏治,征得巡抚诺珉的同意,提出六条禁令:一、禁止人命株连;二、严禁拷问过于苛刻;三、取缔聚众要挟官府的不良风气;四、禁止贿取仵作之弊(假证);五、禁止包揽讼词,挑唆罪犯;六、清查田土卷契。积弊很快清除,全省吏治一新。大学士朱轼,兵部尚书卢洵、巡抚诺珉交相上疏荐举。朝廷下旨,召高成龄进京陛见。到京后,雍正皇帝召见三次,高成龄对奏很多建议,全部受到赞许或采纳,并赏赐了很多物品,回来后,高成龄升任山西布政使。
在布政使任上,高成龄突出的政绩是首创了“养廉银”制度。以前,上级官衙的日常消费取自下司。下司取自随课税征收的“羡余”(即“火耗银”),而火耗银又没有限额,多的竟达正税的一半,少的也不下十之二三,“民甚苦之”。高成龄提议,把火耗银定为正税的十分之一,提取后全部上交布政司,再由布政司分派给各府县,做为“养廉银”,诺珉把这一建议上奏给朝廷。因事关重大,朝廷建议再三,没有定论。高成龄再次上疏,“排众议而伸己见”。最后,雍正皇帝裁断“期于必行”。初在山西试行,很有成效,遂推广到其他省,“均感到公私两便”,于是“养廉银”之法成为制度,坚持下去。
高成龄在山西布政使任上呆了五年,其间代理总督一次,代理巡抚四次,山西“一切陋例裁汰殆尽”,而他自己,除薪俸养廉之外“毫无所染”。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因受诺珉库银亏空案牵连丢官,在山西“羁居”八年。乾隆元年(公元1738年)遇赦归里,十二年(公元1748年)无病而终,寿80岁。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2年)平反昭雪,复原官,诰赠通奉大夫。高成龄著作有《澄怀堂文集》4卷。
高成龄以后直至清末(十五世),任丘梁召高氏家族入闱或出仕为官者,世代不乏。
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之三——任丘刘氏家族
任丘市青塔乡陈王庄刘氏家族,祖籍古北口外小兴州(今承德滦平大屯乡兴洲村),其先人刘兴于明永乐中迁任丘陈王庄居住,后被刘氏称为始祖。
陈王庄刘氏家族第三代刘赋,授官扬州巡检。
刘赋之孙、五代刘蓁,因孙元震、元霖贵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工部尚书、通议大夫、礼部左寺郎,正三品。刘蓁,字士美,精通经史,但不求功名,宽忍好隐,乐善好施,有求必应,而对家人则严持勤俭之风,从不浪费一文钱一粒米,故被乡人称为 “天乡公”。
刘蓁次子、六代刘勃(1522—1603),字仲安,号柱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江西新建知县、户部主事、河南按察司佥事。因子元震、元霖贵赠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太子太保。
刘勃生子元震、元霖、元霈(早卒)。后长子元震位少宰,次子元霖位中丞。由于元震、元霖兄弟在京城为官多年,名声显赫,加之明清两朝刘氏家族中又有多人在朝为官,故被世人称之为“任丘八大家”之一。
刘元霖(公元1555—1614年),字元泽,号用斋。陈王庄刘氏家族七代。刘勃次子。元霖幼年瑞敏,稍长有伟度,善文词。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八年(公元1580年)两科进士,初授安阳令。当地民俗野蛮好斗,不易治理。元霖到任后,施政简易平恕,乃大治。期满晋升为吏部铨选曹官。上任后,他虚心纳言,不耻下问,“澄纲清纪”,明断是非,洁身自持。所选用的官员,多为当时在德才方面深负名望者,“绅士翕然归之”。在任八年后升清卿,督“四夷馆”。不久,晋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受命巡抚浙江。浙江严重的灾害是海汛,而兵饷及课赋,织造之役更甚。刘元霖尚未到任,历年积累的难题和奸狡蛀虫早在那里“凛凛待命”了。
他到任后,“持大体不责纤细”,抓住肃吏治振颓风为要政,使吏民有所感动而发奋。初见成效又出现兵饷供应不足的问题,刘元霖感叹道:“民如空虚之锅,兵若挑吃拣喝的骄贵之子。怎么能以空锅养骄子呢!”于是淘汰冗兵,核实名额,取消虚报冒领之弊,使兵饷减额十万五千多两,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军饷也不再亏空,又在沿海一带加强军务,以防东倭侵扰。他说:“不备不虞不可以为帅,战备不加强我不能一日安寝食也。”兵部发来部队将帅调防的公文,以天津将调浙江,以浙将调蓟。刘元霖认为:“将不习兵,功于何有?”于是上请兵部,指出两次追赶倭寇转徙逃亡,都是浙将统兵以赴。接着他又提出“倭变修兵务六事”,并绘制沿海城垣木寨官兵闭守图,提交兵部参考,兵部接受了他的建议。
他任浙江巡抚八年,“上筹国计,下恤民生”,节省费用百余万两。父亡,元霖“持服归哀毁骨”,以未得见父面含恨不已,立志侍奉老母,不想进京赴职,在母兄竭力劝说催促之下才进京上任。任职后即掌管部务,不久,晋升工部尚书。在任时,他裁汰奸党“益额靡料”的不良风气,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万历皇帝第三子朱常洵晋封福王,在洛阳大修官邸,派人到川、湖、贵等省采购木料,大事铺张。经刘元霖固执奏请,皇帝出面阻拦才作罢。
刘元霖为官清正,从政节俭,居官三十年,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6年)因病卒于官,年59岁。朝廷赠太子太保,赐祭葬。刘元霖著有《抚浙奏疏》6卷。
刘元震 (1541—1621),字元东,号复斋。陈王庄刘氏家族七代。刘勃长子。隆庆五年(1571)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神宗时历国子监祭酒,累迁吏部侍郎,掌詹事府。在父母年逾八旬之际,元震为孝敬双亲,曾十余次上奏,请求回家方允。侍奉双亲,乡居二十年,终年年八十一岁。刘元震与刘楚先合著有《新刻乙未科翰林馆课东观弘文》10卷。
陈王庄刘氏家族十二世刘牧(1740年前后在世),为清经学家。雍正七年副榜。十岁能属文,授礼记。与纪晓岚、边继祖、戈岱、李中简、边连宝、戈涛并称为“瀛州七子。一生作学问,临终前说,我生平心事如是,言毕而逝,年68。著有《大学石经古本解略》1卷、《诗经朱传补义广或说》4卷。
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之X——XXX氏家族正在编写中,欢迎祖籍古北口外小兴州的朋友提供相关资料。
联系人:邓秀军13932401839 袁舒森1383165288 QQ:596499383

作者:114.238.249.*   发表时间:2018-06-18 10:19:06

[回复] 回复小兴州—历史上的移民圣地

追寻“小兴州”作者:徐水信息网 李新锁 马晓增/文 在保定的广大地区,一些民众对于“小兴洲”这个地域名称,应该说是一种有关祖宗和家园的历史记忆。随着社会进步、和谐与稳定,人们日益关注自己祖先、家族的寻根探源的文化现象悄然兴起,著书记述、修续谱牒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小兴洲,这个跟人们关联已久的地方究竟在那里,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迁移,什么时候迁移的,都去了哪些地方?现在看来,无疑是个很重要也是非常有趣的话题。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修竣的新城县龙堂村李氏族谱记载:远祖思明公,在明朝永乐年间,从北直小兴州迁至保定府新城县白沟河东十八里龙堂村…… 类似的记载,曾经散见于乡村家族谱牒和墓志碑刻,由于对小兴洲的隶属(例如“北直”)不是很清楚,又由于这些资料的散佚和湮没,使得人们对于小兴洲的地理记忆产生了茫然甚至偏差,有的则把小兴洲指向了山西洪洞。比如一位先生在致信山西洪洞某机构时称:“我老家是河北蠡县鲍墟公社榆林村,与本省的同口村是从山西洪洞小兴洲迁来的。”还有人称:“原籍河北省保定地区清苑县良寨村,本村姓张的占半数,是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老鹳村小兴州迁来,张家祠堂原有石碑三块,有两块记有移民情况。”徐水县政府网竟也有类似的记述:明永乐二年(1404年)山西小兴洲移民迁此定居,因旧城五(当为“无”字)民户,又建村落后,取名“空城”至今。…… 基于这种关乎祖先的模糊状况,本文就我们手头掌握的一些资料,跟大家做一些简要的也是必要的探讨,希望能够澄清一些原委,对当事者有所帮助,也希望方家指正。 *关于小兴洲的地理历史方位 兴洲位于滦平县城北偏东十公里处,地处兴洲河西岸。春秋时为东胡地,战国时为燕国地。秦属渔阳郡。西汉为渔阳郡白檀县,北魏属安州广阳郡广兴县,西境为御夷镇地;后并入厍莫奚。隋唐因之,属饶乐都督府辖。辽为中京道北安州兴化县地,西境为奚王府地。金为北京路兴州兴化县、宜兴县地。据《钦定热河志》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今承德市滦河镇治所)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化县白檀镇,泰和三年(1203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此为小兴州。”新修《滦平县志》载:中统四年(公元1370年)将兴洲划归中书省上都路(今内蒙古多伦境),领属兴安县(至元二年改兴化县为兴安县)、宜兴县。据天历年间(公元1328~1329年)在滦平县建的太平王德胜碑文载:“天下既定,奉升县为洲”,即至和元年(1328年)8月升宜兴县为州,史称宜兴洲,俗称小兴洲,治所在今滦平县兴洲乡小城子村。又载:明初,沿元时州县制。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以古北口外兴洲隶京师永平府,三年三月隶于北平府,四年罢兴洲。洪武二年(1369年)在兴洲兼置宜兴卫,(三年)六月改宜兴卫为宜兴守卫千户所;永乐元年(公元1457年),废所。 据《明史》:永乐元年三月,改北平行都司(府)为大宁都司,移治保定。 查《中国历史地图集》,在现在的承德市西南位置,滦河中上游,元明时期有个地方叫做“兴州五卫”,地名称哈喇河套。在兴州五卫的西北处,即宜兴所,地名为小兴州。此一地理名称,只存在于金元时期,明初以后,再没有出现过;同时,中国其他地方再没有第二处。(金、元时所说的兴州,即后来的兴洲。“州”字演化为“洲”字)。 解读以上资料,我们会很容易弄清这样几个问题: 小兴洲做为一方古地,位于今滦平县境内,别无歧义;小兴洲地理位置重要,得以由县升州,可以折射出居民的辐辏心理与强化其地理记忆;几经沿革,终废于明永乐元年,小兴洲的上属北平府改行都司再改大宁都司,稍后移治保定府。 *小兴洲移民 位于河北北部的小兴洲古地,是长城古北外第一重镇,也是历史上和山西洪洞齐名的八大移民基地之一。金辽以前,由于征战、掳掠和逃荒等诸多原因,山后(由于小兴洲所处位于太行、燕山、尤其军都山以北,金元时期将这一广大地区特称为“山后”)的多民族融合就已经开始,河北、辽东乃至山东等地的汉民族军民人口,已经初步融入了山后诸部族群体。明朝建立后,为防止元遗存势力和其他部族入侵,曾在长城以外的广大地区屯兵,还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将口外(长城古北口外,与“山后”概念同)所谓降民编入当地社籍,充实人口,增强内线守卫。永乐皇帝登基后,又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万将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随军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围和河北各州县。这些移民来自河北北部、内蒙古、辽东、山东等地的多个民族,总人数超过十万之多。另外,屯守的将士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于河北保定地区落地生根,这些人通常也称自己是小兴洲地方迁移而来。 最后一次移民当在永乐元年,属于背井离乡、拔锅卷席的一次大规模内迁。从此,小兴洲便在地图上消失,成为了记忆。 考其此次移民原因,最主要的也是相互关联的当有三点:一是当时朝廷为酬谢“靖难”有功的兀良哈三卫,割大宁地与兀良哈做游牧之所;二是以保护“边民”为借口将口外众多治下百姓迁往内地,分散后便于同化和治理;三是充实腹地人口,使因战乱而荒芜的土地得以尽量多的耕种、恢复生产。 *小兴洲记忆的尴尬 前面我们提到,关于小兴洲的记忆很长时间以来就已经出现了许多偏差。 新城县龙堂村李氏族谱关于北直小兴洲的记载,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小兴洲当时属于北平府管辖地,当时人们或许习惯于这样称呼。同为清朝光绪年间形成的家谱,博野南桃墟村马家却将小兴洲记载为“山西大槐树镇附近”。 从明永乐元年到现在,已经550年了。期间,社会变迁、家族兴衰、自然灾害、战争动乱,使得民间的大量相关的文字资料丢失。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代,在破旧立新的狂热中,存量已经不多的资料甚至碑刻又一次被损毁殆尽。关于小兴洲在普通老百姓中的记忆,剩下的几乎只有口传的零星信息了。 又由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存在,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集散地——洪洞的宣传影响持续而深远,客观上主导了移民后代已经茫然了的记忆指向。而小兴洲古地名已不存,现辖区地方缺乏相关的某种意识,只是近些年来才逐渐地关注起这种寻根问祖现象,其知名影响也便无从谈起。 另外,也有专家撰文认为,所谓山后移民是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被迁往保定府的,且洪武二十六年(1393)之前由政府组织的迁民均获得当地户籍,永乐年间又重新编审过社屯,洪武移民可能已编人了土著民社,故在以后的自然村中很难看到当时山后移民包括小兴洲人的痕迹。即便有记载者,也多为大宁都司内撤保定时随迁的小兴洲军籍人口。《清苑县志》(清同治12年版)所记载似乎与此吻合:“明永乐初,迁大宁等卫军实内地,故旧家多自北口外来我。” 无论什么原因,将自己祖先源头来龙的方位弄错,也是一种尴尬。 据悉,承德滦平有关部门正在中国历史上八大移民基地之一的小兴洲古地,开发和建设以寻根问祖为主题的旅游观光景区及设施,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去探访个究竟了。 (承德滦平县的胡廷荣先生,曾来信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在此致谢。)

作者:114.238.249.*   发表时间:2018-06-18 10:22:59

[回复] 回复小兴州—历史上的移民圣地

史上八大移民出发地和集散地
中国历代移民和姓氏迁徙,大都发生于社会激烈动荡的历史时期,因而呈现出时间相对集中,数量相当巨大,流向较为明确,地域相对固定等明显特征.尤其是明清以来,由于版图扩大,幅员增加,以及战争频繁等多种原因,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官方移民,形成了八大著名的移民出发地和集散点,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报本溯源的朝宗圣地
1、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一脍炙人口的民间俗语,极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在我国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炎黄子孙对洪洞大槐树的眷恋之情。
  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的专家学者调查考证,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有组织的官方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公元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时期(公元1736~1795),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六百余年。移民次数在20次以上,有确凿文献记载的即有18次。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次数最多(10次),规模最大,移民量达80万以上。移民姓氏,几乎涵括了北方常见的一百多个姓氏。
  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官方组织的强制性移民。每次移民都发给川资、路引,并在安置地根据人口,发给土地、种子、耕牛、农具,并免除三至五年的钱、粮税收,是历代移民中最为成功的范例。
洪洞大槐村移民,多来自太原、平阳、泽、潞、辽、沁及汾州、代州等府州各县。移民流向主要是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而后辗转迁徙,播向神州大地。使洪洞大槐树成为中国历史上移民次数最阳为眷恋的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
   2、苏州阊门
  苏州阊门是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据史籍、方志和族谱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元末明初,当时群雄并起,割据称王,张士诚据苏州与朱元璋争衡天下。及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遂 “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苏州阊门遂成了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于是扬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海以至于连云港等地,都有了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如宝应县之刘氏、乔氏、王氏,兴化市之顾氏、张氏、朱氏、周氏、姚氏、杨氏,泰和县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后裔。大名鼎鼎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来自苏州。
  3、江西瓦屑坝
  江西瓦屑坝也是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是当今安徽安庆一带众多姓氏所公认的始迁祖籍。元朝末年,群雄并起,烽火连天,地处南北要冲的安庆府即成为群雄逐鹿的必争之地。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你来我往,征伐攻杀,致使安庆一带战乱不已,屡次易帜,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相形之下,江西饶州路之鄱阳、万年、乐平、景德镇则较少受战乱波及,人口稠密。明政府为鼓励向人口稀少的地区移民,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饶州路贫民纷纷北迁到安庆所属各县,形成一股移民浪潮。
  此次移民,虽然史无明文记载,但在方志族谱中却有大量资料足以证明。如安庆市图书馆所藏36种族谱中,迁自瓦屑坝和鄱阳县的姓氏即达18个,迁自饶州和江西的达26 个,占72%以上。因此,安庆民众多把江西瓦屑坝视为自己的始迁祖地。由于历史的变迁,江西瓦屑坝的确切地址已难以确考。据移民史专家葛剑雄等调查考证,今江西鄱阳县之瓦燮岭即为当年瓦屑坝故地。
  4、湖北麻城孝感乡
  “湖广填四川”是流传于四川民间认祖寻根的俗语,意即四川民众来源于湖广。“湖广”一词为明代“湖广布政使司(即行省)”的简称。大致相当于今湖南、湖北两省行政区域。但元末明初迁入四川的移民多来自湖广北部,即今湖北。
  元末之际,湖广一带是反元义军徐寿辉、彭莹玉等红巾军活动的主要区域。元至正十七年(1937)徐寿辉部将随州人明玉珍率部西征,相继攻占重庆、成都。至正二十年徐寿辉为陈友谅所杀,明玉珍遂据蜀称王,国号为夏。明玉珍所部多为湖北人士,徐寿辉被杀后,其旧部多入川投奔明氏政权。明氏政权在四川轻徭薄赋,保境安民,又吸引了大批湖北民众入川。
  及至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之后,纵兵烧杀,四川更成为湖北百姓避难的乐土。明洪武四年(1317),明将汤和、傅友德率兵入蜀,攻灭明氏政权,多次移民入川,大批湖北人相继入川,遍布四川各地。
  明清之际,四川再次遭受严重破坏,人口锐减。于是又有大批移民陆续入川。其中大部分来自湖广,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基本格局。由于湖北麻城孝感为移民入川的集散之地,故四川民众多把麻城孝感视作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而当年的麻城孝感今属何地,尚无定论,有的直指今湖北孝感市,也有的考证说是在今湖北红安县城关镇一带。' S. h;
  5、山东枣林庄
  山东枣林庄是中国移民史专家葛剑雄、曹树基先生近年来实地调查考证中新发现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在当今山东兖州县城北七里之遥的安邱王府村,据明代石碑所载,该村原名枣林庄,明鲁王裔孙安邱王分封于此,始称安邱王府庄。
  该村位于兖州东部丘陵山区,地处兖州府城郊,正当济南各州县南下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虽然在官方文献中未曾发现有关移民的记述,但在安徽濉溪县志中却发现了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迁民本县的记载,并标明占本县人口80%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为山东移民。笔者近年来在从事姓氏、族谱研究中,也曾多次收到辽宁、吉林等地民众的咨询电、函,称其祖籍原系山东枣林庄,清初移民加强边疆,迁居关外,要求帮助查证山东枣林庄的确切位置和迁徙史实。这也可作为山东枣林庄为明清移民点的旁证。
  6、广东南雄珠玑巷
  广东南雄珠玑巷是宋元时期北方移民迁徙岭南的集散之地,是珠江三角洲众多姓氏念念不忘的发祥祖地。在众多的族谱资料和民间传说中,都大同小异地反映了南雄珠玑巷移民的历史事实。
  据说,珠玑巷原为北宋京城开封府的一条巷名。当宋室南渡时,南迁臣民落足南雄之后,为表达对故都的怀念,将自己的聚居之地取名珠玑巷。这是效法东晋以来,偏安江南的历代王朝,侨置郡县的传统作法。
  当然,珠玑巷作为幅员有限的弹丸之地,不可能会有大量人口以供迁移,但其地处南下岭南的交通要塞,自然而然会成为岭南移民最为眷恋,印象最深的集散之地。据曾昭璇、鲁宪珊两位先生对家谱、方志等有关资料的统计和实地考察,列出珠玑巷移民家族多达797支。因而珠玑巷也就成为无数岭南人精神上的故乡,成为维系他们桑梓之情、宗族之谊的根之所在。
  7、福建宁化石壁村
  宁化壁,原名玉屏,也名石碧,由22个自然村组成。它位于武夷山脉东麓,福建省西隅,北连江、浙,南接粤、桂,四周山环水绕,中间是开阔的平原盆地,物产富饶,环境幽雅,堪称世外桃源,是历代南迁士民避乱求生、繁衍栖息的理想之地。因而早在秦汉之际,就有中原士民避乱迁徙于此。此后,在西晋永嘉之乱、唐末五代,宋室南渡及明清之际,每当中原动荡,社会激烈巨变之时,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大量移民涌入石壁,繁衍栖息,并由此而分迁闽南、闽西、粤东、台湾,及湘、桂、川、黔等地。据史、志和族谱记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先后曾有106个姓氏在此生存栖息,并由此播向东南沿海,繁衍海外。
  由于宁化石壁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社会历史激烈变动的唐末五代,各割据势力均鞭长莫及,成为较为安定的世外桃源,凝聚了众多的北方移民。据史书统计,宁化在唐末人口仅万余人,到南宋时已达11万之多,其中土著仅5000余人。由于高山的阻隔和战乱频繁中断了与中原的联系,在封闭的世界里,他们以自己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语言、习俗,与当地土著的民风习俗混合在一起,渐渐产生出一种新的、独特的、既有中原古文化的遗风,又有区别和创新的文化,即客家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客家民系,并随着子孙后裔的播迁繁衍,洒向各地。而客家各姓氏族谱记载姓氏源流时,大多把从宁化石壁外迁的第一祖先尊为家族始祖。因而福建宁化石壁被誉为客家文化的摇篮,客家民系的朝宗圣地。
  8、河北小兴州
  河北小兴州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官方组织移民的又一集散之地。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遁,元朝灭亡。元朝残余势力虽然退居漠北,但仍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对明王朝北边构成很大的威胁。为此洪武初年到洪武末年,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东西两千余里,南北数百里的广大地区,屯兵卫戍。同时,为恢复和发展北平地区因战乱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多次从燕山以北广大地区(俗称山后)向北平附近移民。3 J% _" 
  及至永乐皇帝登基,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北平地区社会经济,确保京城安全,先后抽调长城以北27个卫所的将士圴5万人,在北京附近屯边戍守。同时,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于良乡、顺义、平谷、大兴、宛平、通州、蓟县、宝坻、香河、遵化、卢龙、武清、丰润、清苑、容城、新城、安国、徐水、任丘、涞水、霸州、定兴等地区和河北各县,移民总数达数十万之多。涉及到张、王、李、刘、梁、孙、崔、邓、杜、魏、邢、徐等数十个姓氏。
  由于小兴州是长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镇,位于辽东、内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也就成为历次移民的集散中心。由于年久日深,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上原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的集散之地视作先人故籍祖地。因而在河北、山东、东北一带现存的众多族谱家乘中,追溯家世渊源时,多称其“先世自小兴州,徙至XX地”。久而久之,小兴州成为河北、内蒙古、山东、东北等地众多姓氏寻根问祖的朝宗祖地。
  上述八大移民祖地,北起关外的小兴州,南至广东的珠玑巷,东起山东枣林庄,西至湖北孝感乡,基本上涵括了清代以前汉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反映了姓氏迁徙的大致脉络,是不同地域的家族姓氏寻根溯源的重要依据,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谒祖的人文景点。

作者:114.238.249.*   发表时间:2018-06-18 10:23:59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