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RAO  

03-07

174643次

9人

12个

204个

932人

101部


站长: 饶有武 管理员: 饶曾国 饶国平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利川饶氏归宗祭祖  [精华]

利川饶氏归宗祭祖
上官人庄饶有武撰
蒲圻饶氏十四世宏观公,自山脚下迁入利川三百余年,已传承十二代,现有裔孙一百六十来人。他们早与蒲圻失去了联系,不知祖籍何地。数代人寻根无果,只得将祖辈留下的点滴信息,代代相传。二十三世楚章公临终前将寻根问祖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后代,希望他们完成自己的愿望。经过饶邦珍、饶硕姑侄不懈的努力,终于在2009年完成了前辈的嘱托,实现了几代人的愿望,找到了祖籍地----蒲圻望湖畈山脚饶家。2014年清明,饶邦珍、饶邦安、饶邦德姐弟三人,带着祖辈的遗愿,踏上了寻根问祖的旅途,来到了梦寐已久的故乡。
2014年4月4日,晴空万里,和风拂面,春意正浓,他们到达了赤壁。中午我带他们姐弟三人来到蒲圻石城迎薰门拍照留念。迎薰门是古城楼六座城门中保留下来的四座之一,俗称南门。“迎薰”可以理解为迎接南来之和风,也可理解为点燃薰香,迎接贵客。迎薰门之照既有故土欢迎他们回归之意,又有游子重踏故土之情。
下午我和有能,他们三姐弟及巫山来的邦元公,一行六人乘上去新店的班车。车窗外春光明媚,远山如黛,公路旁桃红柳绿,群芳争艳。大家的心情都很好,特别是邦珍姑、邦德叔晕车,现在也不晕了。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故土之行不晕车。

作者:饶有武   回复:11   发表时间:2020-05-24 10:21:38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利川饶氏归宗祭祖

山脚下位于望湖畈望湖山山脚之下,因此而得名,也叫山脚饶家。望湖山高不过百来米,是一座小山。古谱上记载:“登峰四顾,湖光耀目”,意思是说,登上望湖山的顶峰,向四周看去,只见湖水波光闪闪,耀人眼目。可见现在的田畈在古代应是湖泊,沧海桑田,变成了现在的良田。站在望湖畈上,极目远眺,只见一马平川,万顷良田,畈上沟渠纵横,流水汩汩,滔滔不息。潘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从畈中穿过,奔向太平口,汇入长江,河对岸就是湖南省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进行过土地平整,本来就很平坦的土地,经过土地平整后,田块更是方方正正,整齐划一,如棋盘一般。背靠青山,茂林修竹,面对良田,流水如带,真是一个好地方!
山脚饶家东有京广铁路、107国道,西有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公路。还有正在修建的武深高速公路,将从屋后的茶庵岭经过。门前有一条县级公路。一条笔直的水泥组级公路,把村庄与县级沥青公路连接起来。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下图:姐弟三在山脚饶家留影
下午两点半,我们来到了山脚饶家。事先联系好的楚臣公在村口迎接我们。楚臣公是市畜牧局退休职工,老家在山脚饶家,退休后在老家做了一栋漂亮的小洋楼,主体已经完成,还未装修。他把我们带到他借住的房子中休息,又找来了本村的金城公陪同我们。
山脚饶家原来居住了第七世琢与瑰两支饶氏后裔,琢的后代除外迁的外,其他已无后人,现在居住在山脚饶家只有瑰的后人,两百来人。去年联系到迁重庆云阳县的可远支,听说有好几百人。外迁的原因很多,但外迁者一般都是有胆识有作为的。原居地人口增多,赖以生存的土地等生产资料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他们想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远走他乡。他们大多是族中精英。到迁居地后,努力创造生存的政治、经济环境,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且使族群得到发展。据现有资料,迁巫山三堰坝的蒲圻饶氏后裔人数是原居地白水畈人数的近八倍。 迁居外地者人数大大超过居本土的人数,而迁居外地者大多与蒲圻失去联系。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24 10:22:53

[回复] 回复利川饶氏归宗祭祖

我在村中转了一圈,大部分房子都是新建的。近三十多年来,农村有的已经将房子重建过三次。最初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将居住了几百年的老房子建成假两层的砖木结构的住房。所谓的假两层是二楼没多高的空间,一般二楼没有天花板,勉强可以住人,内墙白灰粉刷,外墙不粉刷,水泥地坪,钢栅玻璃木窗,多是木楼板,有的盖机瓦,有的仍是布瓦,有的还用了部分泥砖。比过去的老房子有进步,但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房子现在虽说有的还保留下来了,但基本上没住人了。九十年代末再次改建,这时所建的房子是真两层,砖混结构,内外粉刷,仍是水泥地坪,有的是平顶,有的顶上盖机瓦,钢栅玻璃木窗,再不用泥砖了,外无装饰,内不装修。与老房子比较,这些两层小楼房有了根本性改变。进入廿一世纪后,所建的房子则有了颠覆性的改变,用了罗马柱等装饰件,欧式风格,有的还讲究造型。正面墙用瓷砖装饰,色彩多样;铝合金窗或塑钢窗,不锈钢防盗网,封闭式阳台,钢制防盗门;有的还有隔离层,甚至是全框架结构,全现浇;内墙乳胶漆,厨卫瓷砖到顶,铝塑板吊顶,抽水马桶或蹲便器,抽油烟机,厨卫来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地坪是瓷地板砖或木地板;空调、太阳能热水器随处可见。在山脚饶家,这三个时期所建的房子都能见到。这些建筑是中国农村住房改变的一个缩影,是中国建材工业水平及农民经济实力逐步提高的见证。
房子虽说建得漂亮,但多数人家关门闭户,很难见到中青年人,老头老太太也不多见。跟全国各地一样,青年人几乎都在外打工,在家种田的全是六十岁左右的老年人,没有年青人种田。年青人不愿意过着先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的田园生活,而愿意在更具现代文明的都市中生活,哪怕那块土地现在还不属于自己。年老的一辈过世后,土地真是没人耕种了,所以土地流转是必然的,土地的使用最后要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中国农村土地近几十年来几次从集中到分散,又从分散到集中,三番五次的反复,看似在转圈,意义上却有本质的不同。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24 10:24:05

[回复] 回复利川饶氏归宗祭祖

我将利川及云阳的吊线图交给了金城公,以便下次续修家谱时收族。坐了一会儿我们在村中转了一圈,他们踩踏着宏观公曾经的足迹,感受着宏观公留下的气息,想象着历代先祖的音容笑貌。怀着对先祖的无比敬意,对故土的无比眷恋,离开了山脚饶家,前往赵李桥。
蒲圻种茶有悠久的历史,距离赵李桥八里路的羊楼洞是一个古老的小镇,兴于明盛于清,是著名的松峰茶产地,“洞茶”曾名扬海内外。来羊楼洞做生意的以晋商为主,还有英、美、俄、德、日等外国商人,当年羊楼洞有茶叶加工作坊、茶庄、钱庄两百多家,烟囱48个,年砖茶出口价值达白银一千五百万两,有小汉口之称。不过这已是古话了,羊楼洞现在只剩下一条窄窄的石板街,斜阳照古道,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光。赵李桥是羊楼洞进出口的必经之地,往北可到新店,与长江沟通,经过赵李桥的公路、铁路将羊楼洞与外界联系起来。羊楼洞的繁荣带动了赵李桥,使赵李桥成为了蒲圻的一个较大的镇。
我们住在福星酒楼,住宿条件一般,要价却不低,标准间80元,讲价到70元。这样的客房在赤壁市50元都没人住。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了这里也没办法,只得随行就市。上街吃晚饭,全是漫天要价,最后来到铁路边的一个餐馆,碰到我30多年前的一个学生万宏良,200元有吃有剩,啤酒管喝。邦珍姑来之前,我就与原双修领导班子的人商量好了,他们来蒲的吃、住、交通全由我们负责,可他们却不让我们结帐,最后变成了他们负全责。我们没有尽到地主之谊,很是不好意思。他们要结帐,有他们的想法,我们要结帐,有我们的想法,也许我们的想法都是对的,但让他们结帐,我们总是觉得心中有愧,觉得对不起他们。要是千二公九泉有灵的话,一定会批评我们的。幸好四号中午在我家吃饭,虽说他们没吃多少,总算让我心里好想一点。
五号清明节,八点钟我们去了离住地约三里路的千二公的墓地。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路旁一片嫩绿,大地一片生气。各色花儿竟相开放,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墓地在胡家塘尾牛头山上。当地人称为牛形山,实际是一鱼形山。山上树木葱郁,水面青山倒映。山峰雾气萦绕,虚幻漂渺。风水之法,得水为上,枕山面水,确为罕见的风水宝地!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24 10:26:47

[回复] 回复利川饶氏归宗祭祖

我们先来到祖奶奶李老孺人的坟墓。祖奶奶的墓地山体长约一公里,从卫星图上看,山形酷似一条鲶鱼,长长的身子,大大的脑袋,宽宽的嘴巴,特别是那圆圆的大肚子,恰似身怀六甲,呼之欲出,活灵活现。坟正在鲶鱼的嘴巴上。千二公葬地也为一鱼形山,穴星也在鱼嘴上。鱼头相邻,双双嬉水,亲密无间。左有胡家塘水库,右有田家大塘、小塘,如鱼得水,名副其实的“鲶鱼上水”阴宅地。祖奶奶墓坐北向南,千二墓坐西北向东南,旺山旺向。两墓地相隔约五、六十米,隔水相望,一条堤坝相连。
我们在坟前插花、撒纸、洒酒,点香作揖叩拜。德叔将他父亲楚章公的遗像捧在手上作揖叩拜,代父寻根祭祖,完成了他父亲终生的夙愿。他们的虔诚,使我感动不已,不禁两眼含泪。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24 10:28:26

[回复] 回复利川饶氏归宗祭祖

楚章公幼年失去双亲,由伯父振荣公抚养成人,成年后抚育八个子女,人生的艰辛困苦自不必言。虽说生活艰难,但他老人家却念念不忘寻根问祖。他的八个子女不但儿子取派号,连女儿也全是派号,以示不忘先祖。临终前给子女们作了寻祖的最后嘱托后,才抱憾西归。值得欣慰的是子孙们都争气,事业有成,且不忘他的遗嘱,找到了祖籍地,这次肩负着几代人寻根的历史使命回乡祭奠先祖,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年近古稀的邦珍姑老伴患有心脏病,随时需要陪护,儿子身体也不好,需要照顾,她自己晕车,路行千里,实属不易。如邦元公所说,她是寻根问祖女中第一人。德叔虽说年轻一点也是年近花甲,且有晕车的毛病。安叔前不久车祸伤腿并未痊愈,仍拄着拐棍艰难行走。他们克服困难代父寻根祭祖,是孝中之大孝!
祭拜完后,他们在祖奶奶的坟脚下栽种了两棵从利川带来的水杉树。利川谋道镇凤凰山有一棵号称天下第一杉的古水杉树,树岭六百多年,有水杉活化石之称。上世纪四十年代,利川水杉树的发现,就如找到了恐龙,引起了世界震动,推翻了“水杉早已灭绝”的定论,具有非凡的科研价值。这次他们在祖坟旁种下从利川带来的树苗,意在让水杉代表外迁的子孙,守护先祖,意义更大。愿这几棵水杉茁壮成长,见证蒲圻与利川血肉相连的同根之情。
上图:千二公坟上的蛋窝。
祭扫祖奶奶坟后我们来到了千二公墓地祭扫,在千二公墓旁栽种了三棵水杉苗。德叔将利川带来的一小袋土撒在祖坟上,又从祖坟上取去几把土,准备带回利川后撒在他父亲的坟上,算是向父亲汇报,也让蒲圻和利川水土相融,从此紧密联系起来。他们的敬祖之心,不忘故乡之情,言于溢表。叩拜完后,在千二公坟下焚化了楚章公的遗像,让他老人家落叶归根,伴祖长眠。在墓地邦元公、邦德公、邦昆公等人,对各自了解到的外迁各地的蒲圻饶氏后裔的分布情况进行了交流,使祭祖的意义进一步扩大。
(因本网站上传图片艰难,故图片不上传)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24 10:30:34

[回复] 回复利川饶氏归宗祭祖

马口湾有武在砍千二公坟上的柴草时,发现了坟左有一窝鸡蛋,一声大叫,引来了大家的围观,我正站在坟头上挖树坑,回头一看发现千二公坟的右侧也有一窝鸡蛋,一数有十五个,两窝蛋共28个,我大叫“儿发,儿发!”,这是山神给祖宗的供品,巧的是正好28个,与“儿发”谐音。大家感叹不已,都说我们的家族还要发达!鸡寓意凤,祖坟引来金凤凰,看来确是风水宝地!蒲圻饶氏必然子孙绵长,人才辈出。不管这些了,祖宗的供品是可以分享的,我将28个鸡蛋带回家给宸子吃,让他也沾一些祖宗的灵气,得到祖宗的庇护。28个鸡蛋个个新鲜,我说这是从祖宗的坟上拿回来的,宸子连呼“好吃”,并吵着要去祖坟上捡鸡蛋。
邦珍姑三姐弟蒲圻之行,完成了三百多年十几代人寻根问祖的历史使命。从坟山上下来后,他们怀着对故土的眷恋,怀着完成使命的轻松,愉快地踏上了返回利川的旅途。
2014-4-6上官人庄饶有武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24 10:31:38

[回复] 回复利川饶氏归宗祭祖

利川楚章公碑文资料
寻根记
上官人庄饶有武撰
利川饶氏入川三百余年,早与迁出地失去联系,不知祖籍何地,始祖何人。数代人寻根无果,只得将祖辈留下的点滴信息,代代相传。楚章公忧患不忘问祖,困苦不忘寻根,终因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未能如愿,带着遗憾,给子孙留下了寻根问祖的重任,撒手人寰。2009年8月,楚章公裔孙饶硕先生与我取得联系,始知祖籍蒲圻,遂将信息告诉其姑邦珍。邦珍先生在网上数遍查阅资料,确认祖籍蒲圻而归宗,圆十几代寻根之梦。她在利川查看祖坟碑文,走访宗亲,广泛联络族人,凝聚宗族之情,并自费编门谱印六本,散发各房,利川饶氏始有首修家谱。2014年清明,邦珍、邦安、邦德姐弟三人,带着祖辈的遗愿,来到了梦寐已久的故乡蒲圻,访问山脚饶家,祭拜始祖千二坟,完成了三百多年十几代人寻根问祖的历史使命。饶硕先生不忘先祖遗愿,锲而不舍寻根,为利川饶氏传承作出了贡献。邦珍姑巾帼不让须眉,寻根问祖的执着精神与敦本睦族的仁孝行动,前无古人,为万世敬仰之典范!
蒲圻谱载,宏观公由蒲圻望湖山山脚下迁利川县,外迁地址录上载利川土桥地名,而利川饶氏数代与土桥冉氏联姻,土桥是最初的落脚点,继而散迁利川各地。利川饶氏使用的字派是蒲圻饶氏独创的字派。据此确认利川饶氏祖籍地是蒲圻。
二零一四年冰月
(511字)
说明(红色字体是说明文字,不是碑文):
1、“先生”既可称呼男性,也可为对年长且有知识的女性的称呼。
2、读者面对碑文,从左至右的顺序:
①《寻根记》位于第一块(最左的一块)
②孝子孝孙 位于第二块。孝子包括子、女、儿媳、女婿,孙包括孙子、孙媳、孙女、孙婿、外孙,还有曾孙、玄孙等。
③中间是主碑,墓主名讳、生卒时间、原葬地,迁葬时间
④《墓志铭》位于第四块
⑤《祖籍地简介》位于第五块(最右的一块)
如右图所示:

特别说明:请下载于电脑,刻碑时不要重新录入,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转录,不光是可以节省时间,更主要是可以避免录入错误。切记!
墓联(主碑两边):
三岁失怙依伯父 七旬艰辛裕后昆
解释:三岁失去了双亲,由伯父抚养成人,七十年艰苦奋斗,造福子孙后代。这是对楚章公生平的概括。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29 20:56:58

[回复] 回复利川饶氏归宗祭祖

墓志铭
高祖之墓,葬于木直。祖父振华,英年早逝。
姑姑年幼,卖与他人。远走他乡,杳无音信。
吾父三岁,痛失怙恃。伯祖振荣,抚养成人。
家境贫寒,饿食鲜笋。童年习商,以补家用。
及至成婚,立锥无地。夜宿小庙,苦雨凄风。
穷则思变,十年奋斗。铢积寸累,利川置房。
为了养家,父做苦力。重事累活,不拣不挑。
长年辛劳,伤病累累。从不叫苦,默默承担。
困难时期,挖蕨当粮。儿女吃粉,他食蕨渣。
送儿上学,荫及子孙。忠厚恭谦,乡梓传名。
母冉贞秀,土桥人氏。碧玉年华,与父成亲。
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虽未上学,聪慧过人。
生意往来,记帐于心。商品价格,不差毫分。
心灵手巧,精于女红。五谷杂粮,皆成佳肴。
正直善良,和睦邻里。养育八儿,倍尝艰辛。
居家以俭,饮宾必隆,相夫教子,懿德永存。
父逾古稀,母过鲐背。鹤算绵绵,长寿善终。
高风亮节,启迪后昆。勒石于墓,永留德音。
孝女邦珍泣泪顿拜
二零一五乙未开岁谷旦
上官人庄饶有武代撰

解释(红色字体,供阅读参考,不是碑文):
木直:木直山。
英年早逝:很年轻就去世了。
痛失怙恃:父亲为怙,母亲为恃。失去了父母的意思。
习商:学习做生意。拿着粑粑,沿街叫卖。
及至成婚,立锥无地。夜宿小庙,苦雨凄风:一直到结婚成家后,仍田无寸土,屋无片瓦,没有立锥之地。晚上住在火神庙,境遇凄惨。
铢积寸累:一点儿一点儿地积攒。
乡梓:家乡。
碧玉年华:十六、七岁的女子。
女红:女子做针线活。红读“工”。可以将女红改为“女工”。
五谷杂粮,皆成佳肴:即使是五谷杂粮,也能做出很好的味道。形容妇人心灵手巧,厨艺高超。肴音“遥”。
饮宾必隆:热情地招待客人。
父逾古稀,母过鲐背。鹤算绵绵,长寿善终:古稀指七十岁,人生七十古来稀;鲐背指九十岁,鲐音“台”;鹤算指寿命。这句的意思是:父亲活了七十多岁,母亲活了九十多岁,他们的寿命都很长,寿终正寝,死得其所。为了通俗,可以将鲐背改为“九旬”。
后昆:后代。可以将后昆改为后代。
懿德:好品德。 德音:音容笑貌。指美好的品质。
泣泪顿撰:顿是跪着。流着眼泪,跪着撰写。
开岁谷旦:开岁是年初的意思,谷旦是吉日的意思。2015年是乙未年。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29 21:01:37

[回复] 回复利川饶氏归宗祭祖

祖籍地简介
赤壁上官人庄 饶有武 撰
赤壁市,故名蒲圻,别名莼川,出自“蒲草千里,圻上故垒,莼蒲五月,川谷对鸣”。赤壁市是湖北南大门,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具有1700多年沿革。万里长江经蒲圻西北滚滚东逝;蜿蜒曲折的陆水河,奔腾于深山峡谷,饱览两岸秀丽,流淌于平原沃土,欢歌鱼米之乡。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武深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京港高铁,长江、潘河、陆水河等黄金水道,车水马龙,四通八达。蒲圻竹品远销海外,洞茶扬名天下。陆水湖、西凉湖碧波荡漾,湖光山色。赤壁之战名留千古,火光犹存。江山如画,人文荟萃。
山脚饶家位于望湖畈望湖山山脚之下。古文云:“登峰四顾,湖光耀目”,意即登上望湖山顶峰,向四周看去,只见湖水波光闪闪,耀人眼目。可见现在的田畈在古代应是湖泊,沧海桑田,变成了今天的沃土。站立望湖畈,极目远眺,只见一马平川,万顷良田。畈上沟渠纵横,流水汩汩,滔滔不息。望湖畈与西北的蒲首畈组成一个小平原。潘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从畈中穿过,奔向太平口,汇入长江,河对岸就是湖南省。廿世纪七十年代,进行过土地平整,使平坦的田块更是方方正正,整齐划一,如棋盘一般。背靠青山,茂林修竹,面对良田,流水如带。这就是利川饶氏的祖籍地——湖北省赤壁市新店镇望湖村山脚饶家。
二零一四年冰月

(511字,与寻根记对称)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29 21:03:06

[回复] 回复利川饶氏归宗祭祖

利川饶氏源流
利川饶氏,源远流长。发祥平阳,绪衍西江。派出蒲圻,祖藉不忘。
始祖宏观,康熙迁川。历年三百,传世十二。蕃衍益盛,世代荣昌。
自古至今,移民不断,迁徙无常。迁蒲始祖千二公,宋朝末年由江西分宁迁蒲,卜居马口湾水大垅双塘,人丁兴旺,棋布星列,后裔分迁于八省八十六县,现有人丁一万四千余。清康熙年间,十四世祖宏观公从蒲圻山脚饶家,迁至利川土桥落业,遂开拓于土桥,创业于利川,历三百余年,传承十二代。据饶邦珍二零一零年统计,现有裔孙一百六十余人,分居于利川城关、木直山、岩洞湾、大龙潭、教场村等地。勒石于斯,喻嗣铭记!
蒲圻上官人庄饶有武撰
二零一四年仲冬

重要说明:
此文已刻于冉孺人墓碑,本文中黑字是更改后的文字。原来是“乾隆”,因时间仓促,未能仔细检查而致错误。请改刻为“康熙”。请将已刻的碑文中的这四字磨平重刻。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29 21:04:10

1 [2]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2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