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64607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长山刁氏与刁通  [精华]

文登市西郊米山镇的长山村,背靠长学山,南有309国道通过,村子不大,仅300多户人家,但名气不小。据当地人讲,长山村的名气与历史名人出生在这里的元代将军,被称为第一位抗倭将军的刁通有关;  
“村子里的姓氏很杂,刁姓也算不上大姓,但是年代确实比较久远,至少在元朝就已经在长山村繁衍了。”长山村支书刁同良告诉我们,本来他手里曾保管着一套刁氏家族的宗谱,但是被河南郑州的一位名叫刁文的同村人借走,一直没归还,这也让我们一睹家谱真容的想法落了空。

刁同良说,按照这个谱系记载,长山刁家从刁通的前三代先祖开始到现在的谱系一点都不乱,算起来到他这一辈,应该是刁通的第十七八代子孙了。不过据陪同我们采访的米山镇文化站老徐介绍,他们在见到这套刁氏家谱时曾拍照保存,家谱是用绫质材料制作,棕色,长约2米,宽约1.3米,是村里另一位刁通后人在“文革”期间偷偷保存下来的。

对于这位700多年前的先祖,长山村的刁家人谈起来充满了自豪感。“刁通作为武将,一辈子没打过败仗,最后所做官职也很高,所以他死后得到了皇帝亲下圣旨立碑的待遇。”刁同良说。

而对于现代的文史工作者来说,他们对刁通感兴趣,还在于他是文登历史上第一位领导抗倭的将领,而文登史志部门的研究则认为,刁通是文登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将军。

根据刁氏后人的介绍,刁通出生在南宋末年,当时文登已属元朝,所以他长大后就加入了元朝军队,因作战英勇,刚刚20岁就当上了从征冯翊校尉(相当于团级军官),因不满长官滥杀无辜,愤而辞职还乡。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元军攻取襄樊二州后,刁通又应征参战。丞相阿术让刁通任先锋,选精兵三百余名让他总管,先后克樊城,定镇江,夺淮南,屡立战功,5年后升为进义校尉,6年后升为武略将军,管军千户,赐银牌;7年后升宣武将军总管,兼管领东征汉军招讨使司事,佩戴金符,镇守扬州。

据《元史》记载,刁通用兵如神,战术变化莫测,从湖北一直打到琼崖诸岛,并东渡对日作战,历尽艰险,从征三十多年从未打过败仗。元顺帝年间,由于倭寇常来山东东部沿海一带抢劫,时任招讨史的刁通奉旨东征,在文登安营扎寨御倭,扎寨的地方就是现文登市环山街道办事处的西寨。刁通死后就葬于长山村西北的一处向阳坡地。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个关于刁通后人的传说。据说其后人由于被人密告欲谋反而招致灭族,有一个小孩在大水泊姥姥家出门,躲过了搜捕,后来改姓于,所以有“真刁在大水泊,假刁在米山”的传说。刁同良对这个传说也未置可否,只说是这个小孩后来在元朝灭亡后还是恢复了刁姓。

在去往村后刁通墓遗址的路上,几块大石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就是前年从地下挖出来的刁通墓碑。”刁同良告诉我们。

墓碑共有四块,看得出是被人为劈开的,若是合在一起该有2米高,可以想象当年此碑竖立在墓前的时候还是很高大的。如今,石碑静静地躺在路旁小河沟上,周边杂草丛生。尽管经过了多年风雨的侵蚀,碑身正面看上去依然平整,上面密密麻麻的碑文也清晰可辨。在一块石碑上,断断续续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文字:“述之公讳通,字叔达,文登长孝山阳人也,世以农业为生……”“天兵南下,仗剑从征”“为家尽孝,为国尽忠,古之制也,丞相大悦。曰,塞因拔都也……”等非常工整的阴刻楷体字样。

刁同良说,石碑本来是安置在村北墓地里的,“文革”期间被以破四旧的名义劈成四块当成铺路石,时间一久就沉没于地下了。“石碑在墓地上的时候,上面还曾经有一个碑头,上面刻有‘圣旨’两个字,下面有石雕的龙环绕和负碑的石龟。除了碑额被文登市文物所收藏外,其它东西还在村后的古墓遗址上。”

刁同良的一番介绍让我们看到古墓的心情变得更加迫切。当我们顺着泥泞的乡间小路来到墓地遗址的时候,看到的只是茂密的庄稼和草丛,草丛中还散落着几个据说为守墓的石狮的大石块,其模样看上去依然生动。经过指点,我们看到在被垒成挡土墙的石块中,包括当时用来负碑的“赑屃”以及在墓地甬道上的石狗、石人等残缺不全的雕像陆续呈现在眼前。其中一块残存的龙纹石刻石雕,据说是碑体的一部分,上面的龙鳞龙爪以及扭动的龙身子看上去清晰而生动。刁同良向我们描绘起他曾了解的墓地:占地面积大约40亩,墓前有石门,甬道两侧依次是石狗、石师和石人,然后是墓前竖立的两块大理石石碑,碑额刻有“圣旨”两个大字,碑体正反两面均有字,墓碑后面是刁通的坟墓。

地下的墓穴又在哪里?里面有没有出土过有价值的东西?刁同良说,经过这么多年,也没曾听说出土过什么古物,而且由于墓地处于山坡上,地下岩石地形也难以开挖,目前他们将一个已知的洞口用石块封死了。
来源:威海新闻网
发表时间: 2009-07-25

作者:117.95.16.*   回复:79   发表时间:2009-07-26 07:08:14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长山刁氏与刁通

我有大伯在台北 他的电话是00886492339357刁如垚先生 希望你们能认识

作者:刁联通   发表时间:2010-06-24 21:42:02

[回复] 回复长山刁氏与刁通

刁 通:(生卒年待考),字叔达;长山人(今山东威海文登米山镇)。著名元朝将领。
元朝年间,米山镇长山村有一青年姓刁名通字叔达,聪明好学,文雅孝顺,宗族邻里称赞,时值天下荒乱,慨然从军,初投李憛部下,授忠竰校尉,共事后不满李憛的所为,因而辞职还乡。
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元军攻取襄樊二州,刁通应征参战。元朝阿术丞相选派骁锐精兵三百余名,付于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刁通,充任先锋部队。
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农历2月,刁通于湖北省襄阳府方北县与南宋军队作战,驰马突击宋兵,斩宋兵百余人,宋军溃乱大败。
公元1292年3月,刁通付将张九元率部攻克樊城,歼灭宋军万人。
公元1274年复从伯颜丞相,攻破沙洋新城,渡江提升进义校尉。
公元1275年2月与宋将孙虎臣战逐江内,虎臣逃走,升为武略将军,管军千户,复攻通泰等州,以功赐银牌,仍管千户。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刁通至扬州生擒李制,置姜都统筹,擢升宪武将军总管,兼管领东征汉军招讨使司事,佩戴金符,镇守扬州。
刁通用兵神机莫测,战术变化无常,或先正面攻击而后奇袭而胜之,东逾日本,南抵琼崖诸岛,历渡艰险,皆默忍于心,从征三十年来未尝败北。
刁通逝世后,其长子刁怀宝世袭招讨使。

作者:刁品安   发表时间:2010-06-25 09:53:26

[回复] 长学山刁氏家族的发展事记

长学山刁氏家族的发展事记

一,「刁培海珍藏家族绫制挂谱」

据长山村党支部书记刁同良介绍,几天前,刁培英将刁培海珍藏多年的一张挂式宗谱交给他保管。该宗谱为绫质,宽约1.3米,高约1.9米,整体感觉古色古香,手感丰润;画面底色偏黄,主色调为红黛青;字体颜色大多为黑色,中间有套红“刁氏三代宗亲”字样。宗谱记载了刁通先祖以后的十余代刁姓族人的名讳和亲眷的姓名。从宗谱排序可以看出,刁通弟兄五人,他生有八子。这与2006年5月20日出土的刁通残缺墓碑上雕刻的部分家谱完全一致。

  据刁培英宗亲介绍,该宗谱原来一直悬挂在村西北的刁家祠堂,两侧还配有竖联,文革除四旧时,培海宗亲冒险将宗谱偷偷扯下收藏,遗憾的是,由于太过匆忙,竖联以及记录更为全面详尽的谱书没有得以保全。

二,「长山村刁氏家族分为二支」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刁通的后人被灭族,幸有一小孩 徇公出门去大水泊姥姥于家,躲过了搜捕,后来改姓于,所以人们传说“真刁在大水泊,假刁在米山”。现在长山村人还这样说:『刁于不分』或『活于死刁』的说法。

去大水泊姥姥家的小孩 徇公长大之后,繁衍生息,到了清康熙年间,其子孙 瑞公返回长山村重建新村,隔代另有子孙 礼公于清干隆年间到了牟平马山寨村发展,文登长山刁氏从此分为长山村分支与马山寨分支。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7-15 23:56:19

[回复] 感谢 培海 宗亲

培峻北京山东寻根之旅

长山村宗亲大家好

这趟北京山东行,可以与我们宗亲相会,甚感欣慰!
更感谢刁其玉、刁飞宗亲的热情款待,此情永在心中。

长山村寻根之行,因我的疏忽与不熟悉山东,买车票这事就打乱了我计划的所有行程,因此在长山村只停留了半天,甚觉遗憾。

长山村之寻根探访,有遗憾也有收获。

培英宗亲年事已大,记性不如以前,很努力用心的在说明。
同良宗亲则不太清楚过往事迹,许多其它宗亲更是知道的不多。

失望之余,在村里闲逛(离同良宗亲住处不远),恰有位正在晒小麦的一位宗亲与我们打招呼,也就这样聊起来了,这位是培海宗亲(染房支系,年纪64),没有家室,不会写字,原来他正是当初偷藏「刁通挂谱」者,是他后来将挂谱交给了培英宗亲。
培海宗亲也请培英宗亲帮忙写了他自己家的简易挂谱,竟然全村人都不知,包括同良宗亲。

从培海宗亲的家谱中,可以解释部分迷惑。
是意外之喜!还是祖上显灵!
培海宗亲真是位有心人,也是我此行感觉「最动心」的一位宗亲。

是否村里还有许多像培海宗亲这样的宗亲,希望下次(尽快)再探访时,必须花更长时间慢慢查询,我想一定还有许多家谱讯息潜藏在许多宗亲的家中。

这趟回来,非常疲累,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慢慢整理,整理之后,马上转寄给您作参考,这趟只是开始(破冰之旅),千头万绪,很难追寻,希望我们有心的宗亲们,大家同心协力,也在此万分感谢长山村的培英、同良、培海、国振等宗亲的协助与提供家谱讯息,相信终有一日可以写一本象样的「长山村刁氏家谱」。

在此再一次感谢培海宗亲的有心,虽然只记录了部分自己单一支系的家谱,我们还是很敬佩他,也希望大家向他学习。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7-16 00:16:43

[回复] 探访长山村

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7-18 02:16:01

[回复] 回复长山刁氏与刁通

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

作者:117.95.16.*   发表时间:2010-07-18 05:54:13

[回复] 探访长山村(修改)

站在祖先站过的土地上
抚摸着他们留下的烙印

感受到步伐振荡在内心
彷佛是身历其境在眼前

或是赶赴沙场
或是逃避他乡

酷热的七月天
有着几分无奈

六百多年前的灭族之灾
幻化为子孙茁壮的能量

在离村庄不远的山脚下
一朵朵的红花正在绽放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7-19 00:11:09

[回复] 探访长山村/作者:刁培峻


站在祖先站过的土地上
抚摸着他们留下的烙印

感受到步伐振荡在内心
彷佛是身历其境在眼前

或是赶赴沙场
或是颠沛流离

酷热的七月天
有着几分无奈

六百多年前的灭族之灾
幻化为子孙茁壮的能量

在离村庄不远的山脚下
一朵朵的红花正在绽放


作者:114.238.54.*   发表时间:2010-07-19 21:20:47

[回复] 「长山村刁氏」大连分支


长山村刁氏发生灭族之灾时,在四散逃亡的人群中有一对亲哥俩从海路坐船逃来到了现在的大连庄河鞍子山乡。长兄名为刁玉林,二弟名叫刁则林。他们在那里安家落户,并繁衍生息,随之便有了如今的刁家屯。

可是长兄刁玉林这一支却始终人丁不旺,没有断了香火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了。后来他的后人又从庄河搬迁到了安东市的东沟县(现在的东港市)新农乡,来到新农乡的先祖还是以务农为本。要想种好庄稼,当然是离不开水的浇灌,再加上当时水患频发,常常祸及作物,于是,他们便建了座小型的水库。这就是今天还算有点名气的刁家坝水库的原身。当然了,我的祖先当时建筑的堤坝并不是今天这样如此大的规模,应该就是个简单的土坝而已。真正的刁家坝水库是1943年在原址上正式建立,猜想应该是日本占领中国时期建成的。

刁家人世代务农,直到我的祖父刁希山成年在安东(今天的丹东市)开了间皮铺,家道才开始逐渐富裕起来。但我的祖父不是会理财之人,家中的财物任由他人挥霍,再加上当时时局动乱,日本占领了东三省,便难以使家业繁荣昌盛。

从我曾祖父那代算起(往上无法得知),家庭经济状况虽然一般,但无论男女都识文断字,不管是否进过学堂,都可以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

我的二大爷刁守德,在乡里当了一辈子的会计,为人正直,有口皆碑。

我父亲读书不多,二十几岁便在省报和市报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只可惜因为家庭成分有点高,无法入党,也就影响了仕途。更为遗憾的是他在三十几岁的年纪便因脉管炎而双腿截肢,再也无前程可言。

大连庄河刁家屯的后人应该比较有发展,但因目前尚无法联系,而不敢妄言。

--辽宁省丹东市 刁艳华提供--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7-20 14:00:41

[回复] 失落的长山刁氏



自从明初刁通的后人被灭族后,到明末清初之间,约270年,在这期间,幸存的长山村刁氏后人,不论是改姓发展或是远走他乡发展,也繁衍了十代左右,多般是在山东与东北地区。

然而因当时的通讯不便,或是大环境艰困,长山刁氏后人多般是到处迁徙而延续发展,经过了270年后,也就形成了许多分支,后来有部分族人开始返回老家长山村,或是与老家联系,大部分族人则失去与老家之间的来往,各自形成了一个刁氏族群。

再经过清朝到现在又360多年,长山刁氏族群与后人已经很难再估计了,尤其是经过2~3次以上迁徙的族群,现在根本就很难再寻根备查了。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7-29 12:54:07

第一页 [1] [2] [3] [4] 5 [6] [7] [8]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8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