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HAO  

03-09

212799次

4人

5个

100个

1234人

117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西安历史地名的由来

西安历史地名的由来

雍州
  最初为黄河中游西部一个包括今日西安市在内的自然区域名称。《括地志》云:“四山所雍翳,故曰雍。”据《竹书纪年》:“唐帝尧八十七年初建雍州。”《尚书·舜典》:“肇十有二牧”中有雍州;《尚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其范围包括今秦晋分界的黄河段以西至甘肃张掖黑水①。夏朝时,启率军征灭了渭河流域的有扈氏,已经有了奴隶社会国家。西周时置雍州,已具有国家行政区划性质。《周礼·职方》,“河南曰豫州,正西曰雍州。”《尔雅·释地》,“河西曰雍州。”西周时,州之牧伯为一州之长,雍州的行政机关在镐。秦人都雍,是以其名暗示拥有九分天下;《吕氏春秋·始览》说:“西方为雍州,秦也。”汉武帝恢复州制,分天下为雍等十三州,是监察区性质。东汉兴平元年(公元94年)复置雍州,此后,三国魏、晋、前赵、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后梁等朝代的雍州均为行政建制。西晋末,关中成为许多部族争夺的焦点,西晋王朝的雍州牧,不得不率领其下属郡县官民十七万多人逃亡到襄樊,建立了侨雍州,直至东晋、刘宋、梁以后才被消化。由于历史上雍州与长安关系密切,“雍”被视为长安代称,如北宋《雍录》、明《雍大记》等便是。

  骆国
  位于周至县骆峪乡今西骆峪口一带。骆明氏是传说中原始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时期的一个部落。它是早期姒姓的夏侯氏部落中的一支。据《重修盩厔县志》:“盩厔盖古之骆国也。”罗泌《路史·各国记》:“骆,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谷,故盩厔地。”《广两曲志》:“五帝时,鲧父骆明封干骆,为骆国。商兴,郝存,骆废。”今西骆峪入峪后在水库南侧,有巨石相磊为台,传说为骆国城。

  郝国
  位于户县祖庵镇郝村。是传说中原始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时期的一个部落。据雍正《陕西通志》:“商郝国,太昊弟郝骨氏后。右扶风盩厔也。”《重修盩厔县志》:“盩厔于商为郝国。”《广韵》:“商帝乙之弟期,封干郝,今之郝村。”《路史》:“太昊弟郝,省氏之后,右扶风盩厔也。”解放后郝村随祖庵镇划入户县。

  崇国
  位于户县中部偏北。据罗泌《路史》:“鄠县古崇国也。夏,有扈氏国;商为崇国。商之崇邑,今永兴鄠北二里有故城。”郑樵《通志》也说:“崇在夏为扈,在商为崇。”其位置在今甘亭镇北汉代户县故城。商代《连山易》说:“鲧封于崇,故谓之崇伯。”《国语》称鲧为崇伯。《史记集解》引皇甫谧云:“夏鲧封虞。夏、商、周皆有崇国,崇国盖在丰镐之间。”在这里,虞指今户县、周至一带(参见“夨国”条),“封”是指氏族间以平等地位划分活动区域的协议。鲧是传说中夏侯氏部落的领袖,其活动范围很广,有的古籍记载崇曾在今河南嵩县西北一带。许多古史界认为“崇”就是城墙。原始氏族部落居住区的防御设施最初均为沟壕,而崇是我国最早建造的地面上凸起的城②。商末,崇侯虎是商王朝在渭河流域最大的亲信,他将周文王积蓄力量准备灭商的情况告于商,商王纣便囚文王于羑里,周人用黄金、美女、马匹赎回文王。“西伯归三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当时崇又称崇墉,有高大而坚固的城墙。《诗经·皇矣》描述文王攻打崇墉的情况,“崇墉言言,执讯连连”,“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意思是:“竟管崇墉的城墙非常高大,还是连连得到俘获”;“当踊跃攻城的时候,崇墉却是那样坚固”。《左传》记载“文王伐崇,三旬不降”,后来收买了崇国的人,才从内部攻破,这些是我国最早关于城墙在战争中作用的记载。崇后来作为周的方国到春秋时仍然存在。公元前608年晋国大将赵穿率军侵灭崇国,引起秦晋焦获、栎邑两场大战。

  有扈氏国
  位于户县中部。是部落联盟后期与夏启同姓姒而组成黄河中游部落联盟的“十二牧”之一。亦称扈国。当时由于私有制的发展,氏族制瓦解,氏族联盟的军事首长在频繁的掠夺战争中转变为专制君主。夏禹传给子启,开始了家天下。有扈氏对此不服而进行了武装对抗,启与有扈氏战于甘,在甘作《甘誓》,有扈氏被灭,整个家族作了启的牧奴。今日户县即古扈国。《括地志》:“雍州南鄠县,本夏之扈国也。”姚察《汉书训纂》云,“户、扈、鄠三字一也。”原来“扈、鄠”都是“户”的古字。又据《元和郡县志》说:“古鄠城在县北二里,夏之扈国也。”有扈氏之国与古崇国所记载的位置一致,均在西汉鄠县故城,即今甘亭镇旧城北1公里西韩村,该村所谓“韩仙冢”即一段城址。

  甘、甘亭
  位于今户县甘亭镇。甘,夏代一地名。为夏代一小方国。罗泌《路史·各国纪》“甘,夏世侯伯炎后姜姓之国。”亦名甘盘之国。在公元前21世纪前或初期,渭水中游的有扈氏反对夏启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实行武装割据,启率领军队来到甘,在这里作《甘誓》,与启决战。由于和历史发展方向相背,有扈氏战败,族人也作了启的牧奴。这次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由原始社会转变为奴隶社会中划时代的一场战争。甘的具体位置大体在今户县甘亭镇。明《鄠县志·邑名》:“秦为甘亭”。宋敏求《长安志》“甘亭在县西南五里。《续汉书》曰:“甘亭在甘水之东长水乡,汉有营校之地,胡骑所屯。”清《周至县志·甘野图》夏之甘在古户县城西南,也就是今日的甘亭镇。

  女娲氏之国
  位于今临潼县骊山。是我国古籍中记述的最古老的一个母系氏族部落,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并且形象地概括为一个人,尊称为骊山老母。我国古代将开创我们民族的三个始祖称为始皇,秦王嬴政就是利用三皇五帝为民族至尊将自己称做“始皇帝”的。《三秦记》载:汉代时骊山巅就有始皇祠。元代的《类编长安志》记始皇祠俗称人祖庙,清雍正《陕西通志》说:“三皇祠祀伏羲、女娲、华胥,盖伏羲、女娲为华胥氏所生,故祀之于故里。”近代,人祖庙已讹传为仁宗庙了。另外在西绣岭上有老母殿,塑骊山老母像,手托五色补天彩石,慈祥庄穆。殿旁曾出土了汉代的女娲氏浮雕石像。宋《长安志》载:早在唐代就有骊山观老母殿。去年,归国台胞在此仿塑老母像36尊请回台湾,以便分敬于各地,表思祖之情。
  关于女娲氏,罗泌《路史·各国纪》载:“女娲氏灭共工而迁于中皇山之原,所谓女娲山也。继兴于丽。”因女娲氏在三皇中居中,故名中皇山,在今陕西省平利县,现亦名女娲山,上有女娲氏庙,西连伏羲山,中有中皇原。《路史》所说的“丽”,即今骊山。本名丽山,“马”字旁为后人所加。又据《山海经·大荒西经》,女娲氏国为上古中国西部的一个方国,其周围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帝俊生后稷)、轩辕之国、王母之山沃之国等。古籍记载,女娲氏与伏羲氏同为华胥氏所生,兄妹相婚而产生了人,后来他们又制定婚礼禁止兄妹相婚,这和西方关于亚当和夏娃兄妹相婚产生了人的传说何等相似!这些传说反映了原始时代由族内血缘婚进步到族外胞族婚的历史过程。当然,骊山老母是女娲氏部落中的许多代领袖人物的合称,不一定是一个人。由于女娲氏是这块大地的开拓者,相传她劳苦功高,特别在一次天崩地陷中(或者是古代的一次大地震,因骊山处于地震活动带上),她炼石补天,又填平地陷,杀死猛兽,制服洪水,重建家园,世代受到人们怀念。今老母殿东的山谷称女娲氏峪,老母殿西麓蓝田华胥镇有女娲氏庄(又叫阿氏庄)。

  丽山氏、丽戎国
  位于临潼县骊山镇一带。丽山氏是由定居在丽山这个地方的著名的原始氏族部落女娲氏相沿来的一个母系氏族部落。清乾隆《临潼县志》:“丽戎国,古女娲氏,继兴于此。”雍正《陕西通志》也说:“长安志云:骊山有女娲治处,又临潼东二十四里有故丽城,商为郦国。”丽山氏国在商代为郦国。西周时仍然存在,当时将自己以外的西北各族加戎字以区别,故称为丽戎国。《论语·秦伯》中所述帮助武王伐商的功臣中一个妇女就是丽山氏。据《竹书纪年》载:“成王三十年离戎来宾。”离戎即丽戎。当时丽戎氏接受了西周封爵,其爵男,随周的姬姓。《汉书·律历志》也说:“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春秋时还保留落后的母系氏族制度,被人们加“马”字旁以示卑视。《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晋献公率兵征灭骊戎,俘骊姬为妃,迁其族于太行少水,并为之立了丽县(今晋城西南)。清《陕西通志》:“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魏献地于秦,置丽邑。”秦统一全国后改丽县。骊山,古代《吕氏春秋》等书都写作丽山,裴骃《集解》:戎居丽山因名丽戎,宋《长安志》却说:丽山“丽戎来居此山故以名”。《水经注》“丽山,丽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华胥氏国
  位于骊山西麓一带,中心在今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亦称赫胥氏,是传说中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定居在骊山一带的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据《帝王世纪》说,华胥氏是女娲氏与伏羲氏之母,女娲氏与伏羲氏兄妹相婚而有了人。《列子》记载,黄帝梦游华胥,见到华胥之国“其国无师长,其民无嗜欲,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顺向,故无利害。”这种原始社会景象实际上是生产力低下所决定的,然而在残酷的阶级压迫中,人们往往把这种景象作为追求的理想,所以“华胥之梦”这一成语便作为一种至高无尚的理想。在日本,“华胥之梦”或“梦”就干脆作“理想”一词来译。《帝王世纪》描述赫胥氏说:“其民鼓腹而游,含哺而嬉,莫知作善而作恶,无长幼男女之分。”由于当时华胥之名早于汉字,故有几种不同写法。许多古籍记载,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最大的部落女娲氏、伏羲氏为华胥氏所出,反映了华胥氏是一个强大的更为古老的部落。定居在骊山沿山的华胥人,在进入父系氏族联盟时期,是关中最大的一个部落。《庄子·天地》中的“尧观于华”华封人对尧作三祝。所谓“封”在当时只是氏族联盟间划定活动范围的界线。到春秋时,黄河中游的人就被泛指为华夏了。

  金山
  位于蓝田县北部骊山南侧。中心在今金山镇。《陕西通志》,“金山,在蓝田东北三十里。昔风后逐蚩尤有功,后封为金山之神,土人立祠焉。”风皇、风后,古籍记载为黄帝的相,助黄帝征灭了蚩尤。风后即女娲氏,位于陕、晋、豫三省交界有风陵(黄河渡口名风陵渡),《水经注》曰“风陵即女娲陵。”今骊山北麓女娲氏谷下方,仍称风皇沟。古丽山亦名金山,以其阴出黄金得名。今日骊山东部北麓称小金山,南麓称金山,有金山镇。

  丰、丰京
  位于沣河下游西岸,今马王、秦渡二镇一带。由于遗迹湮没,具体位置尚难断定。明末《户县志》和清雍正《陕西通志》认为户县秦渡镇为西周丰京故址。秦渡镇西门古代石匾上书“丰京胜地”四字。近代在马王镇发掘了西周车马坑,周人墓葬区距住地很近,因而认为丰京在马王镇一带,与镐京只是一河相隔的双子城。丰作为地名,早于丰京。这一带分布了许多新石器村落遗址,据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根据考古专家们在沣河下游两旁所作的发掘工作看,在不到七公里长的区域内,就发现了38处村落遗址,平均不到一公里就有一处,比现在的村庄还要稠密。”在上古,部落名称往往就是地名。丰这个部落曾经活动在这里,据《路史国名记》丰,本商一小男国,后来“丰师”曾是武王征伐殷商的联军之一。在西周统一全国后,这个部族定居在今陕南山阳县一带,作为方国存在到春秋时期。《诗经·文王有声》有“既伐于崇,作邑于丰”;“筑城伊淢,作丰伊匹”;“王公伊濯,维丰之垣”等句。“淢”是城沟,“垣”是城墙,是西安最早出现的城池。开创了我国城邑形制格局。丰京的确切地址向为人所关心,反映在地名上是较多的,如沣河西岸的长安县灵沼乡,灵沼、灵台、灵囿就是丰京郊外的设施。户县小丰村、周宫坊、丰桥(兆丰桥)都与丰京有关(参见秦渡镇和西周丰宫条)。

  镐京
  位于沣河下游东岸、长安县斗门镇北侧花园、普渡、上泉、落水等村,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4公里的范围内。1985年在斗门镇北侧发掘出部分镐京宫城的建筑遗址。大约在公元前1030年前③武王姬发以国力进一步扩大,因“为四方来朝者,丰不以容之”的原因,便在丰京东隔丰水筑镐京,作为都城。丰镐并称双子城。镐京不但是全国的中心城市,而且全国各地城邑不能超越镐京宫城的规制,对于我国城市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春秋时齐国官书《考工记·匠人营国》介绍镐京有九经九纬的街道,是西安作为国都时最早的街道。与镐京有关的地名,如丰镐村、镐京乡等,都是后代因其位置而名的。

  西周丰宫
  位于户县甘亭镇东侧小丰村与周贵坊之间。是西周时位于丰的一个高级官员住宅区,也是西周初期一些重要文件处理中心。《春秋大事表》、《方舆纪要》和《类编长安志》均载:“户县东南五里有丰宫。”《关中胜迹图志》载:“丰宫在户县东五里小丰村。”丰村之名与丰宫有关。而周贵坊,《重修户县志》说:“今兆丰桥东三里许有村曰周贵坊,或即周宫坊之讹欤?”《书序》载:“周公老于丰宫,成王还归丰作《周官》。”《逸书》还说:“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王命作《丰刑》。”《书序》还载:“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周官》是西周初期关于政府体制的文件,《丰刑》是西周的刑法,《策》是西周制定的大政方针。显而易见,尽管镐京是当时处理朝政的地方,而丰宫仍然是西周决策中心。西周城邑靠近墓葬区,小丰村西3公里的陂头有文王之父季历陵墓。附近又有三处西周文化遗址,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记载丰宫即丰京。

  樊、樊川
  位于长安县滈、涌、t00805_00AA.jpg、洨四河交汇地区,为神禾、少陵、白鹿三原相接间的川地,包括韦曲、杜曲、王曲“三曲”在内。自古为长安城南风景名胜地。樊是西周时的地名,西周宣王时将殷民七姓中樊的一部分迁此定居而得名。樊是樊侯仲山甫的封邑(后迁封于齐)。罗泌《路史》,“尧支孙仲山甫采邑,今京兆杜陵有樊乡。”今樊村南侧村名山甫衙,相传为仲山甫所居。秦为杜之樊乡。《史记·樊哙传》:“高祖至栎阳以将军樊哙灌废邱功最,赐哙食邑于杜之樊乡。”(清雍正《陕西通志》认为樊哙封于许昌之舞阳县樊乡。)以樊乡为中心的河道水网地区称为樊川。《三辅黄图》、《水经注》与《三秦记》均称樊川。唐代,一些皇亲贵族、官员名士纷纷在樊川建造别墅、山庄。宰相杜佑“城南樊川……亭馆林池,为城南之最”。同时在樊川还兴建了香积、兴教、牛头、华严等名寺(后人称樊川八大寺),因此樊川成为长安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诗人杜牧生于涌河岸的瓜洲村,他生前讴歌樊川美丽如画的景色,死后留诗四百首,揖为《樊川集》。

  杜、杜伯国
  位于雁塔区杜城村。西周成王八年(约公元前1017年)汾水下游的唐人叛乱,成王灭唐,迁其民于杜,立杜伯国,领有今西安市区大部、长安县北部。杜,西周初已有地名。《左传集解》,杜预为鲁襄公二十四年晋范宣子作注时说:“唐、杜二国名。殷末,豕韦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于杜为杜伯国。杜在京兆杜县。”西周《散氏盤》称城杜。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宣王妃女鸠欲与杜伯恒私通,恒不从,被女鸠反诬,宣王囚杀杜伯于焦,杜伯的儿子t00805_00AB.jpg叔逃奔到晋。三年后,宣王被一个身穿红衣自称杜伯的人射死。后来,杜人在东周初期曾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国家汤杜亳国。后为秦所灭,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1年)置杜县,是我国最早的县之一。出土秦杜县虎符,错金铭文:“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反映了称王前的秦就实行了严格的中央集权,体现出“县制”的优越性。至西汉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迁改杜陵县。1984年3月4日,雁塔区人民政府举行杜城有史三千年纪念会。

  汤杜、亳国
  位于渭河中游。杜人于公元前782年射死周宣王,12年后周平王为躲避不断受到周围的袭击而东迁洛邑,以秦襄公护送东迁有功,将岐以西地赐秦。当时秦尚无力领有丰水流域,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汤杜。汤杜亦写作荡杜、唐杜。汤杜之名因汤起于亳,故汤杜国号为亳。《路史·各国纪》,“毫在杜(指杜城)南。”清代翻刻古版《水经注》附泬水篇图,杜京在杜城南今郭杜镇一带。亳国的疆域南至南山,北至北山,控制着渭河中游两岸,阻挡了秦人东进的道路。秦宁公二年(公元前714年)伐汤杜。次年,秦与亳再战,灭亳国,亳王逃奔入西戎。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1年)在原杜伯国城邑置杜县;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在原汤杜人聚居地置荡杜县(今三原县杨杜村)。历史上的亳国存在67年。

  夨国
  夨(音ze)位于周至县终南镇一带。是西周早期一个势力较大的家族。《散氏盘》载:夨与散两个卿级贵族在豆(今周至豆材)会商解决疆界争端的事。盘铭中记载了夨和其他家族的情况,并有城杜、雩、渼原等分布在今户县、周至的一批周代地名。周康王时封其子系虞侯夨于宣(今江苏南部)。出土的《宣侯夨簋铭》记载康王赐夨和其他家族的情况,以及土地和农奴的情况。《史记集解》引皇甫谧云,虞“盖在丰镐之间。”这个家族以虎为图腾,重要一支迁于宣(今宜兴),成为春秋时吴国的前身。《散氏盘铭》所说的散邑,也在终南镇附近。宋敏求《长安志·盩厔》载:“先生姓尹名喜,周康王时为大夫,领散关长,遇老君说《道德五千文》付先生。”作为散关长的尹喜故居草楼即今著名旅游地楼观台,散邑也可能在这一带。

  函国
  位于西安市西北郊未央区范围内。函是西周时封国,函伯是京畿内诸侯的爵位。在“中廷北乡”,即在镐京之北。《中国历史地名词典》“函国,西周封置,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荣国
  位于户县余下镇西南一带。为西周成王卿士荣伯所居,其邑称为荣。《风俗通》及《姓氏考略》荣,“以邑为氏。”《路史·国名记》,鄠南,周有荣伯氏。《史记·周本记》载:“息慎来贺,李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息慎是当时居于今东北的少数民族,荣伯受命接待息慎族来朝的代表。至共王世,荣伯仍为周王朝重臣。

  弭国
  位于蓝田县蓝关镇以南。弭(音mi)西周懿王封国,弭侯受封于此。《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弭国,西周封置,在蓝田南。”古蓝田在今城西北,故弭邑在西周师永盂出土地蓝关镇以南。

  

作者:郝运江   回复:0   发表时间:2023-02-17 23:40:37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