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TAN  

03-07

430599次

5人

16个

364个

4632人

424部


[主楼] 皇明大學士譚孝峯記

皇明大學士譚孝峯記
(澧州谭家岭发现皇明大学士谭孝莑之道碑)

导语:“武节将军谭添麟”沐明朝宠眷,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移镇澧州慈利县九溪,奉旨立营堡屯田,驻守澧州九溪卫城(慈利县境)。赐澧州(澧县)青泥潭长河堰禄田数百顷,子孙奉旨落籍澧州,世受皇恩世袭百户、千户职(世袭职业军人)。传至谭钺,字·孝峯,应袭千户后弃武习文。明武宗朱厚照期间,谭钺由科第奉诏任名城柳州知府。尔后武宗诏入翰林恩赐翰林院主考两广入为东阁大学士。
皇明大學士譚孝峯記
《目录》
第一章、谭孝峯父亲武徳将军谭㻪
第二章、皇明大学士谭孝峯简介
第三章、谭孝峯儿时习武爱上习文
第四章、谭孝峯为后裔制定的家训四则
第五章、谭孝峯任职柳州知府时植柏树考
第六章、谭孝峯墓道碑考
皇明大學士譚孝峯記
第一章、谭孝峯父亲武徳将军谭㻪

谭㻪,1445年,明英宗(正统十年)出生于澧州(澧县)青泥潭。父亲谭涌取妻李氏(皇封宜人)生养一子,谭㻪。居澧州青泥潭老宅,嗣父职千户正五品,升签事签书指挥使。谭㻪父亲谭涌随总兵李震讨贵州、靖州叛苗,立军功,以功授签事签书指挥使,荫一子,千户职。卒,1487年,享年70岁,赠封宣武将军。葬澧州涔水河畔青泥潭长河堰,老祖祠旧址。谭钺父亲谭㻪,嗣职千户职,升签事签书指挥使。谭㻪领军随韩雍,征广西浔州獞猺立有军功,加升指挥使,荫一子为千户。谭㻪,迁移到澧州安福县官停乡谭家岭定居,位于九溪卫城-青泥潭祖宅之间古官道边上,离九溪卫城路程往返要近30公里左右。
谭㻪取妻黄氏(皇封宜人-淑人),夫妇生养二子,长子谭铠,次子,谭钺。谭㻪,卒于1515年明武宗(正德十年),享年70岁,赠封武德将军。谭㻪卒后先葬出生地澧州青泥潭平湖高岭堪上,后迁葬安福县官停乡谭家岭老宅边上的栗山坡与妻黄氏合冢长眠。
第二章、皇明大学士谭孝峯简介
导语:明代设置卫所军职为世袭制,自先祖,谭添麟追随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打天下任职千户之职,南征北战累建功勋。于明初奉旨驻守九溪建造九溪卫城(现慈利县境内),任职指挥使、兼职湖广省参政之职。其子孙历代世袭九溪卫百户、千户所正千户官衔之职。
《一》、谭钺简介

谭钺,字,孝峯,1490年明孝宗庚戌年(弘治三年)出生。原居澧州(安福县今改为临澧县)谭家岭后迁居慈利县官坪,应袭千户之职。
谭钺应袭千户职后弃武习文,明武宗朱厚照在位年间,由科第复录为柳州府。谭钺,奉诏上任历史名城柳州知府。后来由武宗诏入翰林受特恩,赐翰林院主考两广入为东阁大学士。谭钺,卒于1579年,明神宗己卯年(万历七年)赠大学士,享年89岁。卒后,归葬澧州安福县官亭乡谭家岭(今改名临澧县)。考古发现皇明大学士孝峯墓道碑,湘西北谭氏宗亲为谭钺建造有“钺公亭”永久保护墓道碑。

《二》、谭钺墓道碑奇迹地发现
在拓宽乡村古道改建乡村公路工程时,挖掘出了明代古墓道碑。经临澧县考古工作人鉴定,属于明代皇明大学士谭孝峯之墓道碑。
墓道碑通常立于古道岔路口,唐朝称整体为长方形的为碑,而环首形或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称碣。碑与碣的使用有着等级的区分;五品以上的官,可立碑(称:道碑)。七品以上的官,可立碣(称:碣碑)。碑、碣上刻有文字,用以记载逝者的事迹或颂扬其生前功德。
谭家岭区域皇明大学士谭孝峯之道碑,被发现挖掘出土重见天日,则是湘西北谭氏一大喜事。同时唤起谭氏子孙们念想,当初谭姓家族在明朝也曾辉煌十代人之久。原澧州青泥潭长河堰谭氏五大房宗室繁衍蔓延湘西北之地,荫袭与明祚胤相终始。官亭乡谭家岭“皇明大学士孝峯之道碑”,就是历史见证。谭氏先祖“墓道碑”古迹失而复得完整遗存,是谭氏家门祥瑞之兆。古代“墓道碑”虽是雕刻之物,碑顺则后人顺之。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发现古代“墓道碑”文物,则成为了先袓唯一留给子子孙孙无价的珍贵的财产和思念。
这次明代“墓道碑”的发现露面,为研究澧州安福县官亭乡谭家岭(今临澧县)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谭氏宗亲闻讯后立即捐款组织修建了“钺公亭”,钺公亭纪念亭建成后宗亲们将这块古迹“墓道碑”安放其内,进行了永久性保护在今临澧县和澧县交界地区。
第三章、谭孝峯儿时习武爱上习文
谭钺,字.孝峯,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出生于澧州安福县官停乡谭家岭老宅,谭钺儿时就展现出对练武习文的天赋,谭钺在兄弟俩人中最为聪明勤奋,深受父亲喜爱。谭钺,字.孝峯,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出生于澧州安福县官停乡谭家岭老宅,谭钺儿时就展现出对练武习文的天赋,谭钺在兄弟俩人中最为聪明勤奋,深受父亲喜爱。但他的父亲谭㻪,却希望他能够静心学习。

军人家庭的传承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它不仅传承了军人家庭的家风家训,更传承了军人家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练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习文可以修身明志”。谨父教导:谭钺从小就拜师习文弄武健身养性。儿时的他聪慧过人。古人曰:习武先是习心,其次是修德,然后才是习武。习武不是争强好斗,而是为国为民出力,是对身体和思想的一种挑战磨历的有效方式,也是完善自身人格的一种途径。通过练武习文磨练,谭钺唯独爱上习文读书,多次恳求父亲要弃武习文读书。在授文老师的帮助下说服了父亲谭㻪,但是只同意谭钺应袭军职后再重点习文,备战科举考试。
父亲谭㻪为助力儿子读书,并在九溪卫城周围的乡镇,为兄弟俩人分别购置房地产供练武习文。为长子谭铠购置房产,于慈利县东岳观镇。至今乃有谭铠后裔聚族而居东岳观镇、扬柳埔、庄塔一带。
为次子谭钺购置房产,于慈利县象市镇官坪(官坪离现慈利县城西六十里,溇水之北,有山名笔峰,俗呼为大尖山。其山雄浑厚实,巍然耸立,巅如笔峰,直刺青天,有“朱笔点天文”之气象。)至今乃有谭钺后裔聚族而定居象市镇“官坪、笔峰西麓毛湾”地区。
明代驻军驻地澧州九溪卫城在慈利县境地图

第四章、谭孝峯为后裔制定的家训四则
【一】、谭钺公遗训四则

柳州公曰:吾家“自添麟公沐先朝宠眷,世受皇恩,延及钺,身甫六代。蒙圣恩复取予入东阁,殊属旷典,不可谓非一门之幸。第恐子孙狃于宴安,以功名可幸得,富贵可亵取,淫佚骄奢,怀安败名。其何以丕先绪、启后昆。吾为此惧,姑作四则以示:
一、本忠厚以绵世泽。
周世卜年,全赖高山之作。国既如此,士庶人何独不然?钺见匹庶之家,祖宗一忠厚,子孙未有不日见昌隆。祖宗一残忍,子孙未有不日见凋谢。诗不云乎:本实先拨,枝叶无有害。《易》之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因知子孙之席丰履厚,无非祖宗一点丹心,不忍欺天、欺人之所致也。方今以后,我子孙必须体念。毋坏心田,毋藏暗箭,口是心非,匿怨友人。凡事皆留余地,则世胄可保矣。
二、睦宗族以培根本
宗族原属一本。虽枝叶纷披,歧流各别,其本源则一。昔范仲淹置家墪而满门朱紫,齐宴子减皮裘、省豚肩而望。举火者四十余家,痛庠相关,休戚与同,子孙荣贵,通显未艾。予心焉慕之。思捐宦囊,置义田,设家塾,择师之良者熏陶之。其子姓之秀者置于其中,幸入黉序登贤书等庆。凡属同宗,各送贺礼,轻重称情;以笃族谊,以励学行。其钝者,令各分下门长谨饬,令游惰顽法者,送户首罚,不许入祠。又有疲癃残疾颠危无告(者),于除夕前六日给米几升。不才者弗与。
三、尚俭朴以裕家计
勤俭为治家要务。奢侈则后将莫继。昔人有日费千金而无下箸处者,此也。吾家自护国府君以来,子孙无饥寒之忧。及钺任柳时,携童仆十余人日省羔豚,除素丝外,无妄费。及擢馆阁,服用如制,毫无侈靡。以故保有家业,延绵至今。我子孙递传奕叶,悉承先志。凡宫室、车马、衣服、冠婚、丧祭以及宾朋往来,概宜俭朴。汉人有言:“后世贤,师吾俭。”我祖宗百年来,积微累纤,毋敢纷华,正俭而可师者。
四、敦孝友以肃家政
我祖宗相传子孙,当舞象时必诵“世子”。“内则”《棠棣》等篇,以致孝友成性,阖卫称盛。一时同姓兄弟间,几见有借耰锄而厉色、取箕帚而谇语者乎?我子姓各宜猛省,毋令悲风木、废蓼莪,有身后之感。其父母存日,先意承旨;没时遇生忌日,致奠家堂,念所从生。自此递世相传,毋坠孝友家风。
【二】、纪念先祖辉煌业绩民间传承族联
谭添麟护国将军画像-谭钺柳州知府画像
追根溯源;不负祖先创业之艰,纪念先祖文治武功之丰功伟绩。湘西北谭氏把先祖丰功伟绩编录于家族谱中并编写成族联(祠堂供祖宗牌位处均悬挂此联)传承以勉励后代子孙励志勤学苦练,建勋立业。
湘西北谭氏家族谱传承族联
迪前光护国壮猷,
绍先绪柳州遗训。
这是湘西北谭氏家族的通用联;旧时祠堂里以及居家之堂屋供祖宗牌位处,均悬挂此联。上联;“迪前光护国壮猷”说的是先祖谭添麟,护国壮猷即赠护国将军一事。下联;“绍先绪柳州遗训”是说谭钺,曾经撰写有家族谱牒,但没有及时付梓成书,后因战乱,书稿遗失,仅存其所订族训四则,故称之为柳州遗训。
第五章、谭孝峯任职柳州知府时植柏树考
皇帝恩准省亲柳州知府亲手植柏尚存活成奇迹

古家族谱牒记载“官坪”古柏其树苗来自广西柳州,系钺公任职广西柳州知府回乡省亲(指归家探望父母,也指拜觐其他尊亲。)时从柳州所携,并由钺公亲手所植故居九层堂天井中。当初此柏树系植于天井内。岁月流转,光阴荏冉,钺公故居凋零,面目全非,旧时风光,依稀莫辨。现时古柏已至室外数丈焉。非是树能移步,实乃祖屋淍零破败所致也。古柏历经了“自然灾害之年”一次次凋零,枝枯叶死,无一根青枝,无一片绿叶。此后数年,柯柯杈杈,满目疮痍,不堪卒睹,令人唏嘘。如此逶迤到一九八○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亦即老百姓俗称之“包产到户、第二次土改”),从此中国农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民也得以步入致富之路,先温饱,后小康。官坪祖柏也焕发勃勃生机,先是新枝嫩叶,萌出满树绿色,继而生机盎然,雄姿英发一派旺盛景象。二○○二年,祖柏被列入慈利县人民政府挂牌保护的古树名单,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损坏,更是为祖柏打造了坚强的保护伞,再也不必担忧它的生存安全了。
时至今日;数百年后“官坪”现此地尚存钺公亲手植的古柏树,古柏树龄超过五百年之久,高二十六米八九,径大数抱,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以其旺盛生机,昭示我谭氏族运振兴,人丁发旺。观其“钺公”先祖亲手植的古柏树,确勾起谭氏子孙们念想,当初我们家族在明朝也曾辉煌十代人之久。澧州青泥潭长河堰谭氏五大房宗室繁衍蔓延湘西北之地,荫袭与明祚胤相终始。“官坪”古柏就是历史见证。至今古柏则成了追思先祖唯一留给子子孙孙无价的财产和思念。
第六章、谭孝峯墓道碑考

拓宽乡村古道改建乡村公路工程,挖掘出明代古墓道碑。经临澧县考古工作人员鉴定,属于明代皇明大学士谭孝峯墓道碑。墓道碑通常立于古道岔路口,唐朝称整体为长方形的为碑,而环首形或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称碣。碑与碣的使用有着等级的区分;五品以上的官,可立碑(称:道碑)。七品以上的官,可立碣(称:碣碑)。碑、碣上刻有文字,用以记载逝者的事迹或颂扬其生前功德。

临澧县(原澧州安福县官亭乡长乐村)谭氏祖祠—谭家岭,某年·月·日古道改建乡村公路施工中,挖出明代“皇明大学士谭孝峯之道碑”的消息被工友传出,“皇明大学士谭孝峯石道碑”虽然久经日月轮回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侵蚀,但文博人员还是辨认出石刻“皇明大学士谭孝峯之道碑”石刻文字。经临澧县(古为澧州府安福县)博物馆文博人鉴定该墓道碑后说;根据掌握的当地明朝为官资料显示,在九溪卫所担任军职的谭姓将军中只有一个支派,武德将军谭镌,出生于澧州府青泥潭后迁徙谭家岭定居后生养子女中。有官名:谭钺,字孝峯,曾仼柳州知府(后升职大学士官衔)。谭钺先后定居澧州官亭乡谭家岭(今临澧县)、澧州慈利官坪(今慈利县)两地。谭家岭是谭钺出生地(也是祖祠旧址),谭钺,字.孝峯,坟墓就葬在谭家岭,此地世世代代都有后裔子孙定居,数百年来谭氏宗亲都到祖祠祭祖。
编辑撰写:冰雪
撰写日期:2023年12月吉日完稿
统计字数

作者:谭晓平   回复:0   发表时间:2023-12-20 10:33:45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