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刁均宁

07-18

2858次

0人

2个

5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含弓戏形成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含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作者:刁均宁

  含弓戏原名含弓调,顾名思义,它是以曲唱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曲唱,分大曲和杂曲(小曲)。应当说,大曲起源于南曲。《南词叙录》(徐渭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卷三)云:“称余姚者,池.太用之”就是说,明代嘉靖年间,余姚腔盛行长江沿岸,覆盖了中下游大片地区,所有民间曲唱社团艺人,皆用此曲。可想而知,含弓调此时在余姚腔盛行的旋涡中,生存成长,和其他曲唱一样,无不受其艺术薰陶。因此,含弓调就形成了与余姚腔相似的典雅、古朴的艺术风格。不过在此之前,又有海盐腔来者,明代初年有人请朱元璋听曲,他反复审听之,说是依然[海盐],怎说是什么新创的[昆山]?实际上,朱元璋所说的海盐,已经过淮河而到了长江,其时,与含弓调相遇,无疑含弓调又接受海盐腔的艺术薰陶,吸收营养,丰富了自己,因为它们的艺术风格是如此相近。不过,海盐腔在安徽盛传,还出现了曲唱家,如今可考的有明代万历年间,戏曲家潘之恒作传记,记载有海盐善歌者,名谓金娘子(见<潘之恒研究>汪效倚编著),是歙县人氏,家住距城15里外的村庄,此证海盐在安徽流行之盛况,而含弓调吸收过它的艺术营养,是自然,也是必然的。然而,含弓调吸收昆曲艺术,虽然较晚,但接受其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余姚、海盐之上者。<南词叙录>说是昆山腔,只行于吴中;此证当时它还没有到安徽来,只限于流行在昆山一带地方。不过,它后来居上。今人考证,打破它在嘉靖年间固守一地的状况,是由于魏良辅等人,创造了“水磨调”新声(见<曲律>提要,魏良辅著)。潘之恒作<恒史>(见<潘之恒研究>)云:安徽人“能谐吴音”,可见其风行于时,至迟到明代隆庆初年,安徽已是它的盛行之地。由于含弓调艺术风格和语言的特点,和昆曲相同,或者近似,所以在曲唱艺术上,一拍即合。因此含弓调吸收昆曲艺术,同样可以说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不仅如此,它甚至把昆曲中牌子名曲,照搬照套的拿来为我所用。这样,含弓调在历经明、清两代,以及民国时期的漫长岁月里,接受南曲诸腔的再而三的洗礼,其曲唱技艺,也逐步完善起来。在曲目内容上,继承传统的忠、孝、节、义为主,但在表现上,讲究喜、怒、哀、乐之规范;其唱腔讲究高歌低唱,高歌则圆润嘹亮,低唱则沉吟委婉,缠绵悱恻。不过,含弓调经过长时间而形成,都是艺人们心血所凝结的,他们经过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才有继承和发展南曲的成就。不论在乡村和城市,受到广大群众欢迎,而且也受到有文化的人们喜爱,尤其它的足迹踏遍了官宦们相聚的场所,豪富人们的宏庐,在某些人眼里,似乎一跃而身价百倍。因此遂有文人,以及所谓风雅之士,逐渐参演学唱,于是含弓调,日益时尚而风行。除和、含、巢等地方以外,还渐渐地向长江以南地区发展,如南陵、繁昌、芜湖,以及宣城、郎溪、广德等地,皆是含弓调艺人出没之所。对于这一带地方的曲唱后生者,如泥簧、梨黄,以及湖阴、滩黄等曲唱,大多受过含弓调的影响而成长的。

  由于含弓调的发展与兴盛,早已受到全国曲唱界的关注。如八十年代初期,有河南省曲艺编辑人员,访问了安徽曲艺界,他们认为,河南某些曲种,与含弓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江西省戏曲研究人员,十分重视含弓调的渊源、流变的研究,曾多次到沿江江南作专访,他们认为:江西的古老弋阳调与含弓调的关系非同一般。如今弋阳调出现衰微之势,遗产散失,应到它的继承者曲中去找,而含弓调中存在古曲,应是要找的很好的对象。这样,江西同志认为,专访含弓调,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证明弋阳调对全国后生曲唱种类起着重要的抚育作用,历史功劳不可淹没;二是从含弓调中找回古曲,收集起来,补充弋阳调的唱腔,以达到复兴之目的。

  含弓调中杂曲,是另一部分曲唱。它吸取民间俗曲发展而成,其渊源也推至明代。《曲艺论丛》(<中国戏曲理论丛书>傅惜华著)曰:“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银绞丝]之属,这些曲牌名称,大多见之于含弓曲唱之中。”《中国戏曲志》(安徽卷)载含弓戏音乐名称:“曲牌据不完全记录整理的有七十余种,主要有[金扭(绞)丝]、[银扭丝]、[罗江怨]以及[红绣鞋]、[绣荷包]”等等,与《曲艺论丛》所记载是相同的。甚至宋代古曲[满江红]等,至今仍保存记录下来,但可惜有不少曲子,虽已记谱,却无牌名,因为艺人说不出曲牌名称来。至于大曲,能记出名称更是少得可怜,<戏曲志>仅分别记载为主腔、杂曲两大类;主腔分称[大曲]、[西宫词]、[对药调]三种,具体牌名却也没有载出。由此可知,含弓曲唱艺人,长期演唱大曲和杂曲,因无牌名而不受限制,于是以各种板式,代替曲牌固定唱腔的唱法,相互配合,又相互影响,在江北语言音韵的运用下,其地方化的艺术风格,也就统一形成,从而独树一帜。不过,含弓调已有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衰微,真正保存遗产的艺人,日渐其少。具有代表性的艺人,如韩文秀、夏荣珍、俞茂兴等14人,由于他们保留含弓调的主要曲唱遗产,为后人储蓄了艺术财富。但这笔财富,是经过含山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干部辛勤收集而得来的。他们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鼓舞下,四处奔走,寻找艺人,邀请返乡,通过回忆、座谈,获取材料;又千方百计的想尽办法,不放过任何有关含弓调的材料,经过长时间努力,以曲唱为基础而发展为戏剧形式,名之曰:“含弓戏”。   含弓曲唱,试改为含弓戏的工作,历尽艰辛,但经过几出戏试改后,仍觉戏味不足,及至《刘二姑吵嫁》搬上舞台,众人惊喜它脱颖而出,满座哗然!觉得曲唱别致,表演独到,风格奇特,耐人寻味。这种“异想天开”之举,居然获得成功,在江淮大地,可谓创举。因此,其影响与日俱增,于是惊动省城戏剧界,要求有关文化部门,将含弓戏调演于江淮大戏院,以便让含弓戏艺术,与全省人民共享。当此要求实现后,省城为之轰动,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评论,撰写文章,大加赞扬。由于省内外专家们推崇和媒体的介绍,于是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从此,它排列于中国戏剧360多个剧种之中。

  含弓戏搬上舞台的历史虽然较短,但它的曲唱历史很长,在它逐步发展过程中,曾做过很多很好的贡献。今天人们不论从它漫长的历史,还是在舞台上演唱具有现实意义的戏剧来看,都很值得重视和永久保存的。



作者:117.95.16.*   回复:0   发表时间:2009-07-30 09:18:44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