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刁文鲳

03-01

17060次

0人

8个

16个

1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中医刁氏脊椎病论症四归椎诊断标准

摘要:鉴于国际医学界对脊椎病的诊断没有统一的标准,误诊误治率很高,本文根据大量实验和临床经验,科学而系统地从四个方面对脊椎病诊断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认识论意义上,透过中西医理论的结合解析了脊椎病相关病症的发病机理;在方法论意义上,论证归椎、触诊归椎、X线归椎及核磁共振归椎的综合运用,既为脊椎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了新的维度更为现代医学的分科诊治起到了去弊纠偏的作用。
? 关键词:脊椎病;诊断;论证四归椎;标准
? 为了研究脊椎关节紊乱错位与脊髓神经、椎动脉的关系,为了找到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昏、眩晕、头痛、偏头痛、神经衰弱、过敏性鼻炎、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的病理机制的合理解释,我们对枕寰关节和寰枢关节进行了上万次的模拟试验,确立了“枕寰枢关节错位可以压迫第三段椎动脉造成扭曲,而导致的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理机制,同时也深入研究了人体脊柱的四个弯曲和有限度可动的脊椎134个椎关节与椎管、椎间孔的关系。
? 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大系统,人脑的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以及由脊髓分支出来的31对脊神经,属于人体总系统的“上层建筑”,而四肢百骸、五官、五脏、六腑、皮肉、韧带、淋巴、内分泌等,属于人体总系统的“经济基础”。而脊椎作为运动系统的主要部分,既承担着身体的重量,又是头部、五官、四肢、肌肉、韧带、骨骼和脏腑器官的稳定与相互联系的中心,有保护脊髓、脊神经、颈动脉窦、椎动脉的作用。所以,脊椎既属于人体总系统中的“经济基础”部分,又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或者说它是连接两者的桥梁。我们在长期的脊椎病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把人的脊椎与31对脊髓神经、椎动脉之间的空间位置有机的联系起来,提出了椎间关节错位压迫脊神经和血管引起病症的学说,打破了中西医分科诊疗的形式,总结形成了一整套以脊椎节段为诊断、治疗、康复、保健、预防脊椎病的新中医学科。
? 脊髓31对神经从椎管伸出来,经过脊椎间孔穿行,分布在各脊椎关节、四肢肌肉、韧带、五脏六腑、血管、五官、腺体分泌、免疫系统……由于脊神经系统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经 络系统形成了不受意识所支配的自主自率调节统一的机制,从此人类的脊椎作为高级生命形式的标志已经确定。
? 中医任、督二脉与脊髓神经系统一样重要。中医手三阳、足三阳经络均交会与督脉,尤其十二正经(大周天)的俞穴、募穴、夹脊穴全在脊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脉上,与督脉紧密关联。比如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气血不通,会造成拇、食指麻痛,从西医解剖解释是由于颈5、6椎的关节错位压迫脊神经所致;又如: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神经衰弱、眩晕、后头麻木、心、心动过速、过缓、胸闷气短,心绞痛、房颤、呃逆、哮喘、胃痛、肋胁痛、腹泻便泌等病症都与中医的督脉、西医的脊髓神经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从此中西医学就给中医古代“骨错缝”导致病症的临床病例找到了生理解剖的科学依据。
? 人体颅脑内血和氧的供给,是由椎动脉和颈动脉输送的。全身的脊髓神经系统是沿着椎管上行下达传导,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是从胸段脊髓灰质的侧角出发,节前纤维必须经过椎间孔才能抵达各个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元,然后再分布到各内脏器官上。由于椎间关节紊乱、错位,势必压迫脊神经和椎动脉而导致许多病理改变,其病症反复发作,从量变到质变。中医《脊椎病学》诊断学中的“论症归椎”是从脊髓神经的角度,根据脊椎病的病因、病理来进行理论诊断。“触诊归椎”是坚持以中医督脉、膀胱经脉、脊椎病变处的检查为核心诊断:“X片归椎”、“M R I归椎”是以脊椎新影象科学为依据的诊断。
? 鉴于国际医学界对脊椎病的诊断没有统一标准,误诊误治率很高,本文根据大量实验和临床经验,科学而系统地从四个方面对脊椎病诊断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认识论意义上,透过中西医理论的结合,解析了脊椎病相关病症的发病机理;在方法论意义上,论症归椎、触诊归椎、X线归椎及核磁共振归椎的综合运用,既为脊椎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了新的维度,更为现代医学的分科诊治起到了去弊纠偏的作用。填补了世界医学空白,它即是实践的产物,同时也为脊椎病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应当说明的是:多年的研究与医疗实践证明,将本标准与我们挖掘发展的五点一线手法复位术相结合,是提高脊椎病及相关病症治愈率的保证。因此对两者的推广普及不仅会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同时对中西医诊断学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 德、美、英、法、日等国家在20世纪成立了国家一级“脊椎矫正”学院,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病因、病理、诊断、影像、治疗的理论与手法。但事实证明,以中西医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医脊椎病诊断标准及脊椎关节五点一线复位术,无论在诊断与治疗上都已经领先于西方。时不我待,相信有政府和医界的大力支持,中国人在国际脊柱医学界的话语权地位必将获得全面提升。

作者:刁品安   回复:0   发表时间:2009-08-18 20:35:05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