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2853次
0人
2个
宋希濂为其题写墓碑 彭劢16岁时,正值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湖南。彭劢在大革命的历史潮流中中,报名参加了北伐军,从此投身军旅,开始他的戎马生涯。 1941年,彭劢调至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奉命赴昆明转滇西抗日前线。当时彭劢告别刚生下二女儿京璞的妻子,立即开赴前线。到昆明后,被任命为十一集团军参谋处处长,不久调任预备第二师参谋长。 1944年5月,中国军队举行怒江大反攻,升为预二师副师长的彭劢,率部翻越天险高黎贡山,直插敌后,阻击敌援。随后,攻占日军经营数年之久的坚固要塞——腾冲城南来凤山。为收复腾冲奠定基础。美国国会为此授予顾葆裕和彭劢军功团勋章。 1949年11月,宋希濂部在人民解放军追击之下,退至大渡河。彭劢与宋希濂在牛喜场彻夜长谈,彭劢劝宋希濂向左转,以免生灵涂炭,但宋希濂未予采纳,彭劢只好以心脏病为由,辞职离伍,临别时,宋希濂赠送彭劢黄金20两治病。 离开部队后,彭劢带着妻儿,回到长沙东乡老家,过上解甲归田的生活。1952年镇反,彭劢因“宋希濂派遣特务”的错误罪名被误杀,1992年4月,经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调查落实,彭劢被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身为全国政协常委的宋希濂特为其墓题书“抗日将领彭劢之墓”的墓碑。 《凉秋时节黄花黄,大好英雄返故乡》
作者:119.134.179.* 回复:0 发表时间:2009-09-14 23:03:23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