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LIU  

03-08

1549795次

6人

10个

558个

37063人

1649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刘姓维吾尔人  [精华]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有刘姓维吾尔人,原来的姓氏为维吾尔语的Qiya,汉译为“悬崖,高大,崇高”,有维吾尔文化促进协会,有维吾尔小学。刘(Qiya)姓维吾尔人以农业为主。北京“民族”画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新疆青年”,“天尔塔格”杂志和维吾尔文的www.berqi.com,www.anatilim.com,www.yashlar.com,www.orkhun.com,www.gulistan.com,www.izdinix.com等网站都有相关的信息。

作者:杨力云   回复:11   发表时间:2008-08-12 09:05:40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刘姓维吾尔人

wo shi baba

作者:117.8.95.*   发表时间:2008-10-07 15:02:37

[回复] 回复刘姓维吾尔人

作者:194.44.74.*   发表时间:2008-12-21 23:02:41

[回复] 回复刘姓维吾尔人

作者:222.69.205.*   发表时间:2009-01-04 16:10:36

[回复] 回复刘姓维吾尔人

厉害啊

作者:60.174.138.*   发表时间:2009-01-08 08:39:32

[回复] 回复刘姓维吾尔人

刘漫天(Qiya.mantian.1906~1951年),维吾尔(Uyghur)族。渑池县东关人。早年肄业于河南大学,黄埔军官学校四期毕业,后在庐山训练团、留学美国步兵军校高级班学习。历任国民党军队副官、科长、参谋主任、营长、团长、旅长、处长、师长。1937年,在第五军八十七师任团长、旅长时,曾参加“淞沪战役”,抗击日军对上的侵略。1945年,任北平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   1949年,任国民党二四五师师长,同年9月22日在甘肃酒泉起义,为解放西北作出了贡献。   1950年5月22日,组织分配他到西北军官学校学习,后调到天水高级步兵学校作教学工作。   1951年4月肃反运动中,由于天水高级步兵学校工作有些失误,他本人对党的政策不理解,自杀身亡。1983年3月17日,兰州军区政治部复议决定;恢复刘漫天起义将领荣誉,除发给生活困难救济费外,其遗属享受病故军人家属待遇,地方政府给予抚恤和优待。
刘韶华(Qiya.shaohua.1973-),男,维吾尔(Uyghur)族,河南省渑池县人.

作者:222.80.98.*   发表时间:2009-05-18 22:15:36

[回复] 回复刘姓维吾尔人

作者:58.30.161.*   发表时间:2009-05-19 10:31:00

[回复] 回复刘姓维吾尔人

甘肃靖远刘氏,先祖名讳从二世起为可、志、一字讳、步、思、贤、永、兴,二世亲堂弟兄五人,其一支于清末迁居新疆北疆的一个叫刘猫湾的地方居住,知情者请联系,谪讨本族续谱事宜。电话:13034152993

作者:125.74.103.*   发表时间:2009-05-28 21:10:15

[回复] 回复刘姓维吾尔人

维吾尔(uyghur)族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先令、车勒、回纥、回鹘。人口众多,仅次于汉、苗。至宋代后期,始以畏兀儿(uyghur)名义,参加了蒙古(mongghul)大军,与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同为“色目人”(rengdarkozlukler)进入内地。《元史》记载,名人辈出。仅海牙(qiya)氏一支,就有大将阿里海牙为鄂州留守,后又转战江南,为元代名将(sanghun)。大政治家廉希宪,父阿鲁海牙,以廉访使官名为汉姓廉氏,署为“廉孟子”, 道德文章,为元代佐命重臣,有兄弟十人,子侄五十人。又如中丞蛮子海牙,翰林学士承旨阿不海牙等名人不少。当时与汉族融洽。元亡后,多留居内地,据我们所知,有湖南翦伯赞一支。因原奉伊斯兰教,致有以教为族,故“五族共和”时,有回无维,可是无维,可是八大岭石刻中就有畏兀尔文,现在又是人数较多的民族,故解放后,正名为“维吾尔族”,把原新疆省划为维吾尔自治区。
渑池县的维吾尔族海牙氏,是宋末随蒙古人进入内地,据《刘氏墓志铭》记载:第一代名刺真海牙,为永宁、灵宝、陕县、渑池、宜阳五县达鲁花赤(darughach),遂定居永定(瑞洛宁兴华公社水洪浴村),并与当地大族刘姓结为婚姻。第二代名脱列海牙,授思南(贵州)宣尉。第三代名阿的迷失海牙(弟勃罗都海牙、小去失海牙),历任阌乡、渑池、新安、茶陵州(湖南)三县一州达鲁花赤。并迁家渑池,定居城东。第四代名忽都海牙,初授江西知印,次偃师县达鲁花赤,终河中府(山西)判官。至公元一三六八年,明洪武改元,遂以祖母刘氏为姓,更名仲 。第五代名刘瑾(明末宦官与他同名,但晚二百年)字瑜贞。初授湖南长沙湘潭知县,继调北京文安县知县,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升授广东右布政使,次年丁母忧解职,服满调福建布政使。县志载:“宽厚文雅,有古大臣风”,卒祀乡贤。第六代名刘志沌,任陕西布政使经理。其后谱谍散失,难以世叙。至明末有庠生刘谦,拒贼殉难,赠忠义候,入祀忠义词。祖茔原有县城东南角,老火车站东闸口处,传说经喇嘛住扎,夷为平地,冢坟不辨。清末宣统三年八月间,洛潼铁路经过,征地公用,乃迁茔于一里河村北岭上,以横开槽沟法,依次迁入新茔,其后车站把整片挖低,又发现坟墓,遂时通知族人,迁葬于大茔之东南角。民国二年近葬告竣,余资在东河南村买水旱地三段,共十亩作为祭田,每年收益,供扫墓时开支费用,直到土改。新茔坐北向南,长宽各二十步。民国六年在茔中前方树立三碑:中碑题:“明中奉大夫刘瑜贞墓表”。右碑重刻“渑池刘氏墓志铭”,左碑记迁茔 经过略。刘瑜贞墓中,无棺椁明器,展卧土坑上,前摆饭菜碗盘一席。想是按伊斯兰教仪式,或者大乱初复一切从简的。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合族齐集扫墓,老少欢庆,昭穆有序。1982年并分世次摄影。现在刘姓后裔,分居于渑池的城里、东关、一里河村、东河南村、北鱼池村、北西阳村、南坻坞村、刘果村、八里寨村于圪塔,和陕县观音堂公社的南葛条沟村、柴坡村,另有义马市千秋街北的刘沟(现讹读为略沟)原系刘姓创建,现已无人,仅存大冢两处。人口据1982年人口普查,共计五百六十二口,约百余户。实际普查时处婚女子多未列入,居留外地如西安的未列入,葛条沟、柴坡未列入,总计当在六百口以上,约占渑池总人口二十八万的千分之二强。受高等教育的十一人,中等教育的十人,除参加农工商副业外,在党、政、军、教、交通、水利、卫生的十七人,各守岗位,共作建国大业。关于族事,连年经族长刘曰白、民族代表刘天才分头查访,挨定世次。并自十八世纪起酌订字次三十个:其、志、永、长、官、元、书、章、学、天、文、武、彦、洪、俊、良、敬、英、贤、明、公、德、成、广、庆、贞、祥、兰、芳、纯,分告族人,以后按字起名,亲睦助扶,永延族谊。渑池维吾尔族,自天山迁入中原,七百余年,经历艰辛,幸得繁荣滋息,数典纪族,勤谨不敢怠荒。解放以后,得到政府正式承认,并准选出代表,参加县人代大会,深感荣幸!经河南期刊《今昔谈》(1982年第二期)发表,又经《河南日报》、《民族画报》社来函询问。现在新维区《天尔塔格》,《新疆青年》等杂志都有相关的论文。对于族史情况时间仓促,开缮难免挂漏舛误,遗羞祖誉。近拟选解简略,即成小册,一面分给族人,一面分案各处,供史家参考、方志择录、为收藏作资料,与各兄弟民族取连系,并借查访各地的维族通音闻,也查询本族在各地之政绩懿行、遗物轶事,增加信心与力量,供大家庭中这一小支,得安福永延,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完成族人的夙愿。
(刘曰白(qiya.yuebai)馔稿)

作者:124.118.146.*   发表时间:2009-06-01 13:32:46

[回复] 回复刘姓维吾尔人

作者:刘东付   发表时间:2010-12-04 00:52:34

[回复] 回复刘姓维吾尔人

博白县水鸣镇联合村刘氏到此

作者:刘东付   发表时间:2010-12-04 00:54:04

1 [2]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2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