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刁立春

10-22

3436次

1人

1个

2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康乐里小学静静绽放的京城名校之花

康乐里小学静静绽放的京城名校之花
来源: 北京晨报?2009-09-24     
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康乐里小学根据“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开放办学、科研兴校”的办学目标,开设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走进博物馆”、“走进剧场”。这一课程属于文化范畴的课程,它以学期为一个教学单元,一个学期内每个年级要确保安排全体学生参观一次博物馆、观看一场演出。课时集中使用,一个学期中“走进博物馆”共安排8课时(其中参观前课程1课时、参观6课时、参观后课程1课时);“走进剧场”共6课时(前课1课时、看演出4课时、后课1课时)。学校要求学生在6年的学习生涯中,至少要集体参观12个博物馆,进剧场观看12场演出。

  康乐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了学校文化构建的全面性,提高了学校文化育人的实效性,突出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时代性。

  以开发校本课程为契机,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本课程已开设一年,实施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关注教师到培养学生,从文化活动到校本课程,从课程建设到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阶段:从关注教师到培养学生

  “文化育人”的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教师的文化高素质便没有学生的文化高素质。为此,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参观中国美术馆馆藏画展,语文教研组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美术组教师参观“法国印象派画家画展”、年级组组织教师走进天文馆、海洋馆、科技馆等,工会小组组织观看芭蕾舞《天鹅湖》、话剧《李白》、《倾城之恋》、《一仆二主》、《麻花2》、《新年音乐会》等。渐渐地,老师们越来越喜欢欣赏舞台艺术、经典展览了,艺术鉴赏能力也有所提高。

  校长刁立春认为,走进博物馆与剧场也应该成为学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学生的活动注重思想教育的比较多,娱乐活动如春秋游比较多,但这些活动的文化韵味相对缺乏,而另一些属于文化类的活动又缺乏从文化的角度挖掘“文化育人”的因素。

  于是学校做了这样的尝试,先将学校社团、课外小组的活动向“文化”靠近。音乐组教师组织校合唱团学生观看我国顶级少年合唱团——杨鸿年先生指挥的“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的演出,前去观看的合唱团团员将近一半人看完演出后反响非常好。科技课外小组带组员去博物馆,学校还组织部分年级学生观看舞蹈演出、管乐队演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出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阶段:从文化活动到校本课程

  一段时间的尝试、小范围的实验后,学校看到了走进博物馆、走进剧场的初步效果。经过学校行政会讨论,确定开设“走进博物馆与剧场”的校本课程。

  过去,学校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看电影、看演出一类的文化活动,但和这一“校本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参观博物馆、观看演出作为“课程”来实施,它与过去的一般性学校文化活动相比,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把德育活动、美育活动、科技活动等纳入课程,有了时间的保证、质量的保证,克服了以往开展活动的随意性,使目标实现过程的针对性更强了。学校随即提出:要走进著名博物馆,要走进剧场,看专业艺术团体演出,并突出强调“著名、专业”这两个特点。

  第三阶段:从课程建设到文化建设

  康乐里小学的校本课程致力于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取向,实现审美客体创造审美主体的过程。学校努力利用校本课程所拥有的众多条件,把动态学校文化的构成看成学校育人的基本要求,看成教育文化发展的需求。

  “走进博物馆”课程让师生对“博物馆”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师生们纷纷表达对校本课程的喜悦之情——

  “我们要把走进博物馆作为一种生活习惯。”

  “到博物馆不是轻松的事,是艰辛的学习过程。”

  “我了解到了北京有126座博物馆,中国有2200多座博物馆,美国有17000多座博物馆。”

  “我知道了世界公认的五大博物馆是:中国的故宫、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馆。”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增强实效性,学校把课程分为三个环节,“前课-走进-后课”。前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参观博物馆、看演出之前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初步了解、设问探究、自学知识、激发兴趣;走进的过程是多方面收获的过程;后课的目的则是为了展示成果、交流互动、独立思考、提升认知。

  例如,上学期一至三年级学生观看“中国木偶剧团”新排的木偶剧《木偶奇遇记》,上“前课”的时候,通过师生找资料办展览、闭路电视宣传、升旗仪式讲话的形式学习进剧场的礼仪、介绍剧情、剧场、演出专业团体;又在学校展览中看到了主要演员的定妆剧照、演出海报和剧场外观照片。在整个看演出过程中,师生获得了艺术享受,剧目寓教于乐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剧终,老师带领全场学生起立为演员鼓掌,学生代表上台为演员献花合影,祝贺演出成功。学生们的收益是全方位的,包括剧情的感染教育、艺术熏陶,对他人付出辛劳的感恩等。这些内容在教师安排的“后课”汇报中也得到充分的展现。

  今天,校本课程的影响得以延伸,它不仅提升了参与者的文化品位,也提升了学校文化的品位。这一影响体现在硬件建设、制度建构、师生追求等方面。如,学校各楼层文化环境每一层一个主题,一层“关注校园新闻”,二层“传递奥运火炬”,三层“走进博物馆剧场”,五层“漫步艺术长廊”。四层正在设计中,主题为“探索科学奥秘”。学校静态环境的建设中,楼内环境布置体现师生参与。各专用教室按照使用功能在设计上别具特色。

  现在,干部教师不仅关注学校的校本课程情况,也关注社会相关信息。北京国际戏剧季演出信息、中国儿艺、北京人艺、中央芭团上演剧目、博物馆展讯等师生都热衷了解。师生们同时也关注周边学校师生的文化活动。康乐里小学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就应当把文化育人在活动中加以升华,以使文化育人的理念通过动态的活动内容加以体现,使校园处处充溢着文化的爱,从而让动静态的校园文化相依相生。

  以“绿色环保”创建学校德育特色

  “绿色北京”是康乐里小学全体师生的向往,学校把环保教育作为创建学校德育特色的重要载体。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收获的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环保意识,更多的是塑造“现代人”、“地球人”的品格。

  从2003开始,学校就组织学生开展了“绿色学校绿色情”环保系列实践活动,组织一张纸小分队、绿色小分队等环保特色小分队。

  “绿色环保”活动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年级结合加入少先队的队前教育,落实队章“入队前为人民做一件好事”的要求,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我是节约小标兵”系列活动;二年级开展创编“环保”提示语以及“环保”提示画活动;三年级开展“变废为宝”系列活动,请环保叔叔进课堂、举办环保讲座、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四年级结合学科课程和科技教育开展“动手缝制布书包,拒绝使用塑料袋”宣传实践活动和“生活中的环保”活动;五年级围绕“绿色环保”和家长一同开展各种社会调查,如“声音控制行动”;六年级挖掘社会资源和力量,走访环保教育工作者和环保专家,走进节水展览馆等。

  校内常年开展可再利用物品及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学校建立了“环保加油站”;每个中队设有“绿色银行”,每个办公室都有回收箱;班级每天都有环保回收活动,回收的物品包括废旧报纸、旧书本、包装盒箱、矿泉水瓶、易拉罐、寄宿生每天喝奶的奶盒,学生在每周一的回收日时间由小干部带领同学人人参加活动。5年来,师生回收的废旧电池已有1万多节,交回专业部门回收利用。“绿色银行”积攒下的回收款被学校命名为“绿色基金”由各年级的小干部统一管理。少先队大队每学期都用“绿色基金”,做以下一些事情:一是奖励在环保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学生,奖品就是再生纸、再生纸本、再生笔等环保型用品;二是用“绿色基金”帮助特困学生,为其购买学习用品;三是用“绿色基金”为学校添置绿色植物或花卉装点校园;四是用“绿色基金”帮助灾区的孩子们,学校将为他们精心挑选的书籍送到了四川省绵竹市紫岩小学伙伴们的手中;五是用“绿色基金”帮助北京SOS村的伙伴们。

  2009年,北京市水务局开展的节水活动宣传周中,还邀请康乐里小学的学生代表向全市少年儿童发出节水倡议。

  提升监控意识确保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规范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培养目标、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保障,学校力图通过学习、研讨、交流、反馈等方式,强化干部、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意识,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此落实各项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近5年来,学校每学期开学初,主管语、数教学干部和英语大组长都能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上一学期语、数、英三个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业水平。质量分析会上,一个个鲜活的数字、一件件具体的实例不仅验证了老师们已取得的成绩,更反映出老师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差距。清晰、透彻的原因分析,帮助教师们正视了工作中的不足;合理、可操作的教学措施为教师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可以说,每学期初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已成为学校落实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一条重要渠道。

  从2005年开始,学校便将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严把教学质量关作为教学工作研究的主题,并带领教师开展了自下而上的教学质量通报工作的校本研究活动。该制度已经在教师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教师的质量意识,为大面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学校教学干部除了从整体上加大教学质量监控的力度外,还将“权力下放”,充分挖掘各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的管理潜能,通过年级组展示活动,使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落实到位,落实到人。

  语文学科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了年级组的听课、评课活动,数学学科的“年级组展示”活动则更突出各组所研讨的专题。如:一年级数学组研究《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二年级数学组研究《低年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三、四年级数学教师则开展了《小数意义》的对比教学研究……

  不管是哪一个年级组、哪一门学科,教师们都力争在教研活动中展示本组教师学习的成果、研究的过程……这一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的质量监控意识,而且促使其真正把好教学质量关。

  6年来,康乐里小学将每年的4月定为教学研讨月,并召开一年一度的教学研讨会。在每一学年研讨会召开之前,教学干部都会向一线教师介绍研讨的主题。在为期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自下而上的研讨方式,研讨会准备的过程是学习研究的过程。比如:在人人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开展组内做研究课、在全校献课等系列活动。无论在哪一阶段的研讨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培训者,都力图借助研讨会的推动力,把物化了的教学质量监控的成果、学生在学习中的硕果汇报给同事,共同交流进步。

  教学研讨会让老师们尝到了教学质量监控的“甜头”。比如:学校安排有经验的老师介绍教学质量监控的措施,和老师们分享校本教研的成果;学校对长期以来教学质量普遍较高和稳中有升的教研组与教师进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

  老廖/整理

  老廖点评

  晨报老廖:关于教育的一孔之见

  http://blog.sina.com.cn/laoliao

  康乐里小学在北京的知名度应该更大些,它都比一般人想象中的更好。前几天,当我穿过窄窄的胡同走进这所学校,这里漂亮的校园、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让我为之振奋。2007年,童话作家郑渊洁在博文《康乐里小学是北京最好的小学之一》中对康乐里的印象与此相类——

  今天下午……我到北京康乐里小学演讲。我把学校分为三种,一种名副其实,一种有名无实,一种有实无名。在北京一线小学中,没有康乐里的名字。但我今天下午去后大吃一惊,这是一所有实无名的一线小学。从校长到老师再到学生,都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康乐里小学的身世不凡,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向西两公里处,是一所公立寄宿制小学,成立于1950年,是中国人民银行创建的一所寄宿制小学,1955年归地方政府管理,1979年被宣武区政府确定为区重点小学。学校现有1300余名学生,其中寄宿生600名。学校硬件建设在城区已算相当不错。教学质量更是“硬气”,此前听权威人士介绍说,康乐里每年的抽测成绩均位于全区前列。这一次,刁立春校长只是聊了聊学校“走进博物馆”、“走进剧场”的校本课程,聊了聊学校抓学生海量阅读的一些想法……这就够了,一所小学切入了博物馆这么博大、深邃而又熟悉的文化领域,通过阅读撬动了这根知识的杠杆,这里走出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还能差得了? undefined

作者:222.184.28.*   回复:1   发表时间:2009-10-22 16:53:48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康乐里名不副实

我自己的孩子在康乐里小学,那里有个别的老师(比如李艺老师)的确专业,而且人品能够为人师表。但是有很多滥竽充数的人,比如四年级五班的班主任(所谓康乐里教学骨干),完全不配当班主任。她连每月(甚至每周)都要交换座位,不说脏话,不尊重学生等基本道理都不懂,说明这个学校在人员管理上有很大问题,风气也不对。有时间,准备把这些在网络上晒出来。

作者:123.119.244.*   发表时间:2010-02-28 11:41:17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