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71890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小蜗牛”做成“大文章” 2009-10-29 信息来源:庄稼院 记忆中,蜗牛给人的印象总是慢腾腾的,温柔而充满毅力。如今,这种可爱的小动物被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养殖蜗牛的人也多了起来,不过过去人们听说养殖蜗牛的大多都是外在的,如今在沈阳市新城子区也有人养起了蜗牛,而且养殖的劲头还挺足,小小的蜗牛被他们家作出了大文章。今天我们就带你去认识一下养殖蜗牛的石长洪、刁素香夫妇。 当我们来到石长洪、刁素香夫妇的家时,正是隆冬季节,但在他们的大棚里却感受不到一点寒意,夫妻俩正在和两个工人一起忙着给蜗牛喂食、为蜗牛捡卵。 别看石长洪现在介绍起蜗牛的养殖技术头头是道,可在几个月前他还是一个对蜗牛知识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在养蜗牛以前,他和妻子已经养了9年的鸡,刚开始养鸡的时候效益还挺好,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病害的增多,效益大不如从前。石长洪决定改变一下养殖品种,走特种养殖的路子。 养了这么多年鸡,突然要转行了,而且是要养殖从来没有养过的蜗牛,亲戚朋友都觉得风险挺大,妻子也觉得有些拿不定主意,但石长洪挺执着,他亲自到市场上调查需求情况,在沈阳的海鲜批发市场一站就是一天。 石长洪夫妇饲养的蜗牛叫白玉蜗牛,这种蜗牛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价值高,目前在国内市场销路比较好,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很快石长洪就找到了为自己提供技术的技术人员,但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他们夫妇面前,那就是资金问题,在国内,每只成年种蜗牛的价格是15元钱左右,要想大规模养殖,引进种蜗牛和建设养殖大棚的资金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夫妻两又为资金的问题犯起了愁,这时村委会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找到了养殖思路,解决了资金问题,2005年8月,石长洪夫妇的蜗牛养殖事业正式开始了,他们从上海引进了1700多只种蜗牛,改造了原来的养鸡场,在里面放上了蜗牛养殖箱。由于蜗牛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夫妻俩白天和工人一起饲养蜗牛,晚上还要起来给蜗牛大棚烧炉子以保证里面的温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逐渐掌握了蜗牛的生长规律和习性,蜗牛生长繁殖的也非常快,到2005年底,他们已经销售种蜗牛4000多只,商品蜗牛近300斤。 由于蜗牛养殖在国内还很少,而且蜗牛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不断被开发出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进行蜗牛养殖,山东、吉林、长春、松源等各地的客户也纷纷找到石长洪夫妇,想与他们签订长期供货合同。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石长洪夫妇的蜗牛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除了销售出去的蜗牛外,他们已经有养殖箱80多箱,蜗牛30多万只,其中种蜗牛5000多只,本来210平方米大棚也要扩大到420多平。 由于蜗牛只吃绿叶蔬菜和胡萝卜,新堡二村又是一个蔬菜村,所以在这里养殖蜗牛的成本并不高,家家户户大棚里卖剩下的蔬菜就够蜗牛吃上一阵子了,看到石长洪家养殖蜗牛有了效益,新堡二村的村民们也开始着磨着养殖蜗牛了。 最近,不断有村民到石长洪的养殖大棚里参观,面对乡亲们的养殖热情,石长洪并没有感到竞争的压力,而是看到了更广扩的市场前景。 小小的蜗牛,被石长洪、刁素香夫妇做成了大文章,我们相信他们在发展特种养殖的道路上一定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作者:222.184.28.* 回复:1 发表时间:2009-10-29 15:26:07
来源:庄稼院 作者:张凤云 播出日期:2006-01-13
作者:202.108.26.* 发表时间:2010-11-02 06:51:34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