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ZHAO  

03-06

71300次

7人

51个

105个

164人

29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下朗

我是下朗的~!

作者:116.20.194.*   回复:25   发表时间:2009-11-12 00:04:27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中国姓氏知多D

2001年统计郑1014万人占总人口0.78%

中华姓氏文化节在河南省周口市举办,缘于三皇五帝之首的太昊伏羲氏统一华夏诸部落“都宛丘”。“宛丘”即今周口市的淮阳县。在这位人文始祖功德中——“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乃华夏姓氏制度的创始源头。

? 自古以来,华夏姓氏的个数成千上万,有不少姓氏的历史已愈数千年之久,有不少姓氏的发源地不止一、两处,有不少姓氏的发展轨迹曲折迂回,有不少姓氏在海内外分布不一,这只是单个的姓氏产生的源头和历史。六千多年前伏羲氏统一华夏地域,画八卦、造书契、作甲历、造琴瑟,以龙纪官,自命“风姓”,“正姓氏”——第一次对各部落必须各有称谓作出规定,才有了今日华夏姓氏成千上万个。各个姓氏虽各有自己的历史和源头,但是所有姓氏产生于姓氏制度的确立,是伏羲正姓氏才播才下了姓氏制度之根,全人类最为枝繁叶茂的华夏姓氏这棵大树、当今华人各个姓氏归属于同一个根——万姓同根、根在伏羲、根在宛丘、根在周口。

古往今来,共出现华夏姓氏约有15142个;当今仍在通用的华夏姓氏约有3050个。目前,究竟有多少人在使用华夏姓氏?是只有汉族人使用吗?少数民族使用不使用?是只有中国人使用吗?外国人是否有人使用?是只有在中国通用吗?在其它国家是否通用?问题并不复杂,情况却不简单;答案可以探求,想有个准确数字却难上加难。

全国汉族人口为116893.56万人。截止2001年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27627万人(不含港澳台),其中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59%,达到116893.56;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41%,达到10733.43万人。上千万人口的姓氏有:

李10322万人占总人口7.94%

王9633万人占总人口7.41%

张9191万人占总人口7.07%

刘6994万人占总人口5.38%

陈6500万人占总人口5%

杨4004万人占总人口3.08%

赵2977万人占总人口2.290%

黄2899万人占总人口2.23%

周2756万人占总人口2.12%

吴2665万人占总人口2.05%

徐2158万人占总人口1.66%

孙2002万人占总人口1.54%

朱1638万人占总人口1.26%

高1573万人占总人口1.21%

林1521万人占总人口1.17%

何1521万人占总人口1.17%

郭1491万人占总人口1.15%

马1365万人占总人口1.05%

胡1]00万人占总人口l%

罗1118万人占总人口O.86%

梁1092万人占总人口0.84%

宋1053万人占总人口O.81%

郑1014万人占总人口0.78%

按人口数量多少往下排列的姓氏是:谢姓936万人,韩姓884万人,唐姓845万人,冯姓832万人,于姓806万人,董姓793万人,萧姓767万人,程姓741万人,曹姓741万人,袁姓702万人,邓姓702万人,许姓702万人,傅姓663万人,沈姓650万人,曾姓650万人,彭姓637万人,吕姓611万人,苏姓611万人,卢姓611万人,蒋姓611万人,蔡姓598万人,魏姓546万人,贾姓546万人,丁姓546万人,薛姓546万人,叶姓546万人,阎姓533万人,余姓533万人,潘姓533万人,杜姓520万人,戴姓507万人,夏姓507万人,钟姓507万人。

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姓氏还有: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常、武、乔、贺、赖、龚、文。

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使用汉姓的约有8800万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为10733.43万人,从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角度讲,各个少数民族本民族独有的姓氏和已经汉化的姓氏均属华夏姓氏的范畴,然而权以汉化的来概算会更妥当。

一直使用本民族姓氏的如维吾尔族有721万人,藏族有459万人,哈萨克族有111万人,柯尔克孜族有14万人,塔吉克族有3万人,乌孜别克族有1.4万人,俄罗斯族有1.3万人,等等还有一些民族。这些民族中一般按民族习惯使用姓氏,但其中也有人因种种原因使用本民族姓名的同时,另起一个汉族姓名,成为双重姓氏。


2006-4-11 06:21 回复
219.134.217.* 2楼


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姓氏汉化非常普遍。历史上的几次疆域统一、几次战争、几个兴盛朝代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冲突融合、几次人口迁徙及其联姻,是少数民族姓氏汉化的主要原因。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华夏、东夷、荆蛮、百越、三苗五个族系,促成了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西汉汉武帝赐匈奴休屠王姓金。匈奴人纷纷弃奉姓改汉姓,刘、卜、乔、康等姓都有一些分支源于少数民族。北魏的孝文帝本为鲜卑族,下令族人改成汉姓,自己的“拓跋”改为元,把达奚氏改为奚氏,贺类氏改为贺氏,独弧氏改为刘氏,有144个鲜卑姓改为汉姓。唐朝盛世自有外邦异族前宋朝供,国姓李氏被冠于异帮首领原名之前以示尊荣,族属士民争相效仿。五代十国时的少数民族国君皆是少数民族,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其姓名上已难见祖籍印痕。金代完颜氏主动改成王姓,朝野闻风而动,至金末有31姓换成汉家招牌。汉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迫使元末统治者从化,既有大批蒙古族人从此定居内地而汉化,也有少数汉人追随皇室返回漠北草原而蒙化,形成蒙中有汉、汉中有蒙的趋势。明朝朱元璋先是大赐外族人以汉姓,继而下诏命外族人改用汉姓,赐本无姓氏的傣族的贵族为刀姓,任用维吾尔族的哈巴十平定湘西土司叛乱功成赐翦姓,促使回族人士依经名译音取汉姓——穆罕默德原译马哈漠德——而出现马姓人数在回族中占绝对多数。满族深受汉文化影响,清朝初期就有不少人改成汉姓,或多音节改为单音节、或在原名中取谐音、或意译,如董鄂氏改董氏、佟仟氏改佟氏,如瓜尔佳氏改为关氏、布尔察氏改卜氏,如阿古占是响雷的意思而改雷氏,满族八大姓在关内成员基本上改为姓金、王、佟、关、马、孛、舒、齐、富、那、费、郎、溥等,雍正皇帝还要求按汉名的字辈方式为后代起名字,到末代皇帝溥仪的溥是第七代。联姻有汉傣通婚出现固姓、刘姓,汉瑶通婚出现冯姓,汉族男子做瑶家招郎婿的后代为谢、韦、谭等。

姓氏基本汉化或相当一部分汉化的少数民族,大致有:壮族1548万人,满族982万人(关内关外还有没汉化的),回族860万人,土家族570万人,苗族739万人,蒙古族480万人(还有没汉化的,有的是双重姓氏),瑶族213万人,朝鲜族192万人,布依族254万人,白族159万人,黎族111万人,哈尼族125万人,侗族251万人,傣族162万人,等等。

港澳台人口为2955万人。据2001年年底资料表明,香港人口为672万人,澳门人口为43万人,台湾人口为2240万人。台湾人口中98%为汉族人,台湾人前三十名大姓为:陈、林、黄、张、李、王、吴、蔡、刘、杨、许、郑、谢、郭、赖、曾、洪、邱、周、叶、廖、徐、庄、苏、江、何、萧、罗、吕、高。

分布在五大洲的华人、华裔约有3650.35万人。国内某机构统汁亚洲(中国及港澳台除外,下同)有华人2817.57万人,印尼731万人。泰国610万人,马来西亚528万人,新加坡229万人,越南190万人,菲律宾220万人,缅甸200万人,日本17万人,印度13万人等。台湾某机构统计亚洲华人有2736万人,分国家统计的数目与前述有出入但大数一致。

国内某机构统汁非洲有华人约13.68万人。台湾某机构统计13.2万人,南非4万人(南非金矿开采史早有华人前去淘金的记载),毛里求斯3万人,马达加斯加2.8万人,留尼汪2.5万人等。

国内某机构统计欧洲有华人约161万。台湾某机构统计有95.5万人,英国27万人,法国22万人,荷兰13万人,德国10万人等。

国内某机构统计大洋洲有华人约57.06万人。台湾某机构统计有63.1万人,澳大利亚44万人,新西兰13.5万人。

国内某机构统汁美洲有华人约357万人,台湾某机构统计有595万人,美国290万人,加拿大111万人,秘鲁130万人,巴西14万人,巴拿马12万人等。

亚洲的华人、华裔不少是客家人,前许多代迁去的、因战争留下的、因社会原因出走的、投亲靠友的、出洋经商的等各有其故,但有一共同点,都是华夏子孙,仍然用华夏姓氏(有一部分双重姓氏,另取一个当地民族当地语言的名字)。欧、美、大洋洲及非洲的华人,留学、经商的居多,容易洋化一点,但老机宗难忘,大多是洋名用在洋、中名用在中,尤非见同胞是王乔治,见洋人是乔治王罢了。

使用华夏姓氏的一些国家的人口约14846万人。主要指与中国历史、文化、民族、区位等方面有紧密联系的国家新加坡人口的76%是华人,华语华文是官方文字语言之一,姓氏本来就是华夏姓氏,当地民族也懂也通用华夏姓氏。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国人口中华人比例少一些,但都有华语广播电台、华文报刊,华侨联合会、华人商会、某个姓氏的寻根问祖联谊会处处可见。

我们知道,朝鲜人、韩国人、越南人一直在使用华夏姓氏,尽管语言、文字各异,但金正日、金大中、范文同……这些名字是原汁原味的中国姓名,当然不见得全部人口在使用。公元二、三世纪,中国汉字传人朝鲜半岛被广泛使用,到十五世纪朝鲜世宗大王执政才创造了韩语字母,目前朝鲜人、韩国人的姓名译过来大多与我们的姓氏同属华夏姓氏,金、李、朴、崔为四大姓氏。越南家族姓氏140个,其中只有30个源自越南语,大部分来自中国,常见的有阮、潘、范、陈、黎、孔、卢、童、陆、兰等。

朝鲜人口为2214万人,韩国人口为4764万人,越南人口为7868万人。如果加上虽不是人人叫中国名字、但在交往中既懂又用中国名字的新加坡、泰国等国的人口.数量就更大了。前边直接使用华夏姓氏的主体部分、间接使用和一定区域内通用华夏姓氏的重要部分的数字合在一起是147144.91万人。这只是在难以详尽统计、占有专项资料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得出的大致数字,笔者自知难以准确,但说有14亿人在使用华夏姓氏应小夸大。

因学习中文、热爱汉学、参与中国友好活动的外籍人使用华夏姓氏的人数难以统汁。不少国家高等学府的汉学研究者,大多起一个中国名字,如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的白彬菊教授,如来华落户的洋专家,如外国来华留学生,如外国设立的对华友好组织的工作人员,如许多国家的中文翻译人员等,他们有的对中华文化有兴趣,对华夏姓氏情有独钟,起个汉化的名字来抒发情感、丰富阅历、增添智慧,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全人类至少有十四亿之众在使用华夏姓氏,可知创立华夏姓氏制度的伏羲文化实在是树大根深、渊源流长,可见弘扬伏羲文化确能让遍布五大洲的华夏子孙司根认阻、永结同心,可望河南周口举办中华姓氏文化节定会使黄皮肤黑头发们额手称庆。


2006-4-11 06:21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1-13 13:36:59

[回复] 下朗村百科

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1-15 14:34:49

[回复] 招姓百科

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2-03 14:48:32

[回复] 招桂章

招桂章,字文犀。广东南海人。幼入广东黄埔海军学校。业成,历任广东海军副司令、广州要港司令部司令等职。授海军中将衔。抗战中,广州陷,出伪职,历任汪伪广东江防筹备处处长、伪广东江防司令部司令、伪广东广州要港司令、伪中央海军部次长多职。倭乱平,被捕,囚于狱中,未及判,红朝立鼎,趁机走港,年六十四,卒于埠外。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10-03-05 14:34:38

[回复] 广州市横沙区招氏

横沙是白云区一个古老的行政村,行走在这里,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传统的气息。在古香古色的招氏宗祠旁边、赫然立着几十块“功名碑”, 据了解,横沙招氏诗书传家,英才辈出,族人参加科举考试,多有中举, 这些碑刻上面记载了历史上二十多名招氏先贤的功绩。著名的书画家招子庸就出自横沙招氏一脉。

中举贤才,勒石流芳

横沙村村民招永南告诉记者,但凡招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中举之后,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到祖宗祠堂祭奠祖先。这一天,族里的人都会聚集到祠堂来,打开中门,放大炮,拜祖先。然后会把中举的情况刻进石碑,比如什么朝代,中了什么级别的功名。这块碑刻会被树立在祠堂门口,并升起一面飘扬的旗。这一方面是为了永久纪念,另外一方面是为了激励后人,以此为榜样,努力读书考功名。

招家贤才辈出,年积月累,招家祠堂门口纪录功名的“功名碑”林立,大大地光耀了招家门楣。

为抗洪涝,功名碑成了奠堤石

横沙村就在珠江干流岸边,时常会遭受红潮袭击。50年代的时候,为了防洪,招氏宗祠门口林立的功名碑一块块被拆下来,被抬到珠江边,筑成了坚固的大提。

随着岁月流逝,江堤逐渐受洪水冲毁,奠在堤下的碑石逐渐显露出来。随着横沙村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滨江公园的修建,在修建的过程中,曾经被遗忘的“功名碑”逐渐从堤下被挖掘出来。为了保护碑文,横沙村成了了文物修复工作小组,对碑文进行集中保护,2007年1月,在祠堂旁边辟了空地,重新树立起来,共村人凭吊瞻仰。

“现在树立的碑文数量大约是原来碑文六七成而已,还有一部分没有寻回来。因为当时填堤的时候,这些碑文是填在不同的堤段的,因此剩余还有一部分是在堤底。”招永南先生说。
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10-07-23 11:55:20

[回复] 蒙古族招氏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云南通海兴蒙蒙古族乡祠堂建筑的文化分析

2000级 戴世莹

[摘 要]本文在学术回顾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通海兴蒙蒙古族乡祠堂建筑形成原因的说明,及对其特点的分析,比较祠堂建筑的历史和现状,进而探寻体现在祠堂建筑中的文化适应与变迁。本文采用整体论的方法研究祠堂建筑,关注在祠堂建筑之后的祠堂文化和祠堂观念的变化,并扩展到与祠堂相关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其它方面,力求更好地理解环境、人类和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蒙古族 祠堂 建筑 文化

引  言

林耀华先生的《边疆研究的途径》一文阐述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变迁对民族发展的调适作用,指出:“人类社会无论在什么区域,或在什么时代,都包括三个要素的交互作用。这三个要素是什么?它们是环境、人类和文化。” 兴蒙蒙古族乡的蒙古族先民从遥远的草原来到云南,落籍河西和通海坝区以后,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从牧民变为农民,从游牧改为定居,并开始使用固定的姓氏。随着人口的繁衍,从家庭扩大到家族和宗族,并建立属于家族和宗族的固定祭祀场所——祠堂。本文就试图从建筑的角度,透视一个游牧民族在新的环境下体现在祠堂建筑中的文化适应与变迁。

一、兴蒙蒙古族乡建筑

(一)兴蒙蒙古族乡建筑的起源

1、鲁班和旃班的传说

农历四月初二,兴蒙乡在外地工作的泥、木、石、瓦等建筑工匠,无论远近都要赶回家参加一年 一度的聚会。如果不赶回来聚会的就会被认为是不尊师、不重道、不懂规矩礼仪的弟子——这就是兴蒙乡有名的“鲁班节”。关于兴蒙乡建筑业的兴起,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鲁班有个蒙古族的徒弟叫旃班,由于旃班吃苦耐劳、聪明好学,只用两年的时间就学成出师。鲁班在四月初二这天把自己一生的研究的结晶《木经》传授给了旃班。后来旃班为纪念鲁班,就选在每年的这一天招收蒙古族徒弟,旃班也就成为蒙古族人们心目中的建筑始祖。为了纪念旃班,兴蒙乡蒙古族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纪念建筑祖师的“鲁班节”。每年的鲁班节由上一年选出来的十二位头人主持和操办,这一天各村要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杀猪宰羊,搭台唱戏,祭拜鲁班像,并选举出第二年操办鲁班节的头人来庆祝鲁班节。

2、建筑业的兴起

据《元史·兀良合台传》①和《元人文集滇事摘抄》之《大元光禄大夫平章政事兀良氏先庙墓铭》②的记载兴蒙乡的蒙古族是1253年随忽必烈大军兵分三路,从宁夏经甘肃、四川进入云南的。蒙古兵征服云南以后,建立了元帅府及万户府,其下有千户百户,并派驻蒙古军队,委派蒙古族贵族为“云南王”、“梁王”,对云南实行全面军事管制,一时间在云南形成了强大的蒙古族势力。1368年元朝灭亡,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拒守不降,1381年明朝大军进攻云南,击败蒙军。梁王自尽,失败的蒙军再没退回故地,落籍云南。大量蒙军散居到云南各地,大部分逐渐融入到其他民族中,只有通海县兴蒙乡的蒙古族聚族而居,形成了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乡。

兴蒙蒙古族乡的地理环境带有比较典型的云贵高原特点,与内蒙古草原的情形极不相似。在离开大草原,进入一个全新的高原之后,在杞麓湖畔新的自然环境下他们先后学会了捕鱼,并辅助以农耕。元至明洪武年间,杞麓湖水不断下降,人们只有在滩地上开发,经过多年的经营,把杞麓湖西岸的荒滩开发成河西有名的粮食生产地,从此开始了以农耕为主兼营渔业的生活。伴随农业经济的产生,固定的居所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避风港,建筑也就应运而生。兴蒙蒙古族乡的蒙古族从别的民族那里学来了建筑的手艺,从普通的泥水匠做起,从建造自己的房子开始,并把这种手艺代代相传,走上了“建筑之乡”的道路。

(二)兴蒙乡蒙古族祠堂建筑概况

1、全乡祠堂布局

自1381年明军入云南后,驻守在曲陀关、通海城、河西等地的蒙古族官兵逐渐迁移到凤凰山脚下、杞麓湖畔聚居。“他们择地建房,多以一姓相聚为一个村落,整个民族成一个大的聚居区”。③现在兴蒙乡全乡共有自然村五个,由西到东依次是中村、白阁、下村、交椅湾和桃家嘴。五个自然村中中村、白阁、下村和交椅湾依次相连,大概呈 “一”字型排开,分布在红旗河的北侧。红旗河紧邻玉通公路,桃家嘴则位于玉通公路的南侧,整个蒙古族乡由乡里的公路和土地将其紧密地连成一体。

至于兴蒙乡的祠堂自然就是在这种地缘基础上形成的,以姓氏维系的主要的宗族特征之一,而祠堂建筑又是这种特征最直接的体现。兴蒙乡蒙古族的姓氏是在1352年以后,由曲陀关都元帅府阿喇帖木耳提倡建儒学、行汗礼时从蒙古族的传统名字逐渐改变而来的,从此人们就以姓氏建宗祠、排子辈。现在的主要姓氏有旃、官、王、招、赵、奎、期、华、禄、杨、普等11姓。④

五个自然村里,除早年从白阁分出去的桃家嘴之外,几乎每一姓在本姓人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都设有自家的祠堂。其中中村有普家祠堂、王家祠堂和杨家祠堂;白阁有赵家祠堂、官家祠堂和招家祠堂;下村有华家祠堂、奎家祠堂、王家祠堂和期家祠堂;交椅湾有一个杨家祠堂。这些现存的祠堂中,普家祠堂是保存较好的祠堂之一;中村的王家祠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是村里的办公地点,现在大门紧锁,只看得到侧门上还清晰地留着“为人民服务”的横批和一副残缺的红色对联;中村的杨家祠堂已经分给私人圈养牛马;白阁的官家祠堂开始是归生产队管的,现在分给了私人;招家祠堂也已经分给私人使用;期家祠堂是保存比较完整的祠堂之一,现在为兴蒙乡的幼儿园所在地;奎家祠堂和华家祠堂现在是生产队的办公地点,保存也较好;下村的王家祠堂收归生产队后,生产队在里面盖了两个烤房,后来烤房没用了,就在祠堂里面放了些杂物;下村的赵家祠堂和中村的杨家祠堂一样现在被私人用来圈养牛马;交椅湾的杨家祠堂也已经被分给了私人使用。在全部的11个祠堂中,保存较为完整的祠堂只有中村的普家祠堂、白阁的赵家祠堂和期家祠堂以及下村的奎家祠堂和华家祠堂。

2、典型祠堂建筑介绍

在现存保存较好的几个祠堂中,中村普家祠堂、白阁赵家祠堂和期家祠堂以及下村华家祠堂的建筑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普家祠堂位于中村的西部,紧接凤凰山,坐北朝南,前高后低,始建于清朝,经过几次加建和修建,已经没有了原有的庄重和威严,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房梁、楼梯、耳房也已满是灰尘。房屋结构沿袭了兴蒙乡建筑的一贯风格:土木结构,木架,立柱,土坯墙壁和瓦顶,瓦顶还有翼角向上伸开。普家祠堂的堂屋,由三个宽14、16和14沟的房间组成,耳房则稍小,由左右各两间共四个房间组成。堂屋、耳房与倒八尺之间围城一个天井:形成这里典型的“三间四耳倒八尺”的建筑风格。祠堂的堂屋没有楼层,间架结构很高,正中间靠后墙的空间用来安放神龛和祖板,堂屋檐口柱的上半截有固定的绘画和书法木框,下半截原来是一道由花格、美女框和万字花组成的雕花大门,两个檐口柱中间悬挂的牌匾已经认不出字样。房檐由马步梁和檐口柱正前方的灯笼柱支撑出去,和耳房的房檐及倒八尺相对,顺势伸向天井的中心,即保护了整个院子的安全又保证了堂屋里有足够的光线。祠堂的前面搭了一个戏台,是化大革命时为了普及样板戏而建的。耳房也被楼板隔成两层,用来堆放集体财产。大门被从中间移到了祠堂的左侧,中间加盖了两间水泥的房子,用来做队里的办公室。现在祠堂外面又形成了一个四尺见方的小院子,院子里种了许多植物,茵茵郁郁的样子,院子里还有一口很大的井。一面墙是原来的大门的位置,西北角有七级扇形的台阶通向里面的祠堂,其余的三面墙建成两层木结构的房子,楼上有供人休息的桌椅。新建的门外也挂起了“兴蒙乡中村老年学校”和“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中村老年人协会”的牌子。

白阁的期家祠堂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位于凤凰山脚下三圣宫的左侧,现在是兴蒙蒙古族乡幼儿园所在地。现在的期家祠堂已经被改建过,大门封了,整个院子的房间被连成一体,分为上下两层。从侧面的大门进入祠堂就可以看到不大的院子中间有一个十五级的楼梯通向堂屋,被改建的大门下层变成两间给孩子们上课的教室,上层和耳房相连,现在是孩子们中午休息的房间,耳房的下层没有使用,放着一些孩子们用来游戏的转车。顺着楼梯走上堂屋,房檐下的房梁被用原木的木雕装饰着,至今还清晰可见。整个房梁的木雕被分为三段,中间由鹦鹉头形的圆雕隔开,每一节的木雕又分前后两层,前面的比后面的窄,主要是万字花,后一层则是各种花鸟和动物组成的浮雕图案。楼梯左右两侧各有一根木质的灯笼柱,石质的底座形似灯笼,与其他几家祠堂的灯笼柱底座稍有不同。堂屋原来的大门已经被新建的石墙封住了,从左侧新开的门进入堂屋,墙和顶都经过改造,已经看不到房屋的大梁和原来摆放神龛的地方。堂屋的左右两层各有一道门通向耳房,紧接着现在幼儿园的休息室。站在堂屋被封的大门前,就可以看见耳房上修的窗子和护栏,虽不华丽,却制作精良。

华家祠堂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现在已经成为兴蒙乡第二村民组的办公所在地。祠堂同样坐北朝南,前高后低而建,没有照壁,院子大门开在整个院子的中间,正对村中的道路,大门顶的三条边形成两个翼角向上方延伸。从村中的道路左侧走上三级台阶,跨过门槛就进入华家祠堂。祠堂也是“三间四耳倒八尺”的格局,堂屋由三间宽分别为16、18和16沟的房间组成,四间比堂屋稍矮并被分为两层的耳房,整个院子比普家祠堂和期家祠堂的院子宽敞、明亮。天井里通向堂屋的台阶有六级,抬头望去可以看见中梁上清晰地写着祠堂修建的日期,只可惜这里早已没有了神龛和祖板,就连原来的雕花大门和大门上方的装饰都已经不见了,高高的房梁空空荡荡,四周的墙壁像是不久前刚粉刷成下灰上白的颜色。耳房的上层堆放着队里的桌椅板凳,下层右边新修了一个很大的灶台,左边是两间生产队的办公室,天井里还晒着些刚收回来的油菜籽。和村里的其他祠堂一样,华家祠堂从文化大革命时期就收归生产队了,不再用来祭拜祖先,后来只有逢年过节或村中有红白喜事时才会向生产队借来,用以聚会或者请客吃饭。

(三)兴蒙蒙古族乡祠堂建筑形成的因素

1、影响祠堂建筑的自然因素

建筑首先是一种自然的产物,从自然环境出发,不难看出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差别就基本上决定了他们的建筑特别是民居建筑的不同”⑤,祠堂建筑自然也就不会例外。兴蒙蒙古族乡位于海拔1800米的云省南中南部玉溪市通海县西北坝区,杞麓湖西岸,距通海县城12公里,距玉溪市39公里,距昆明129公里。在东经102°39’至东经102°41’ 和北纬24°8’至北纬24°9’之间,全乡总面积4.77平方公里。兴蒙蒙古族乡地处四季如春的湖盆区,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背靠凤凰山,有充足的降雨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凤凰山盛产木材,所以当地房屋的建筑材料基本以当地出产的松木为主,地面则用石材铺设,以防止潮湿,河西生产的板瓦、筒瓦和沟头瓦组合则用来铺盖屋顶,防止雨水的侵蚀。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兴蒙蒙古族乡传统的生产方式以渔业和农耕为主,兼有其他副业,而副业中最发达的就是建筑业。村中的人告诉我们,在农闲的日子兴蒙乡每天出外搞建筑的人接近一千多,而根据兴蒙蒙古族乡2003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在全部5565人当中,农业人口有5327人,其中从事建筑业的就有1016人,占全乡农业人口的五分之一。⑥

2、影响祠堂建筑的社会因素

除了自然条件以外,七百五十年来居住在兴蒙蒙古族乡的蒙古族从牧民到渔民的转变、从渔民到农民的转变,以及他们与其他民族的交往等社会环境给兴蒙蒙古族乡建筑带来的影响同样很大。1253年元军进入云南时还带来了随军后勤人员,至元二十年,驻扎在杞麓山的蒙古族军队及其后勤杂役,向当地的民族学习使用各种渔具,开始下湖捕鱼。从此,由北疆的牧民变成了杞麓湖畔的渔民,这里也因此被人们称作“三渔村”。元至明洪武十三年(1341-1380),杞麓湖水不断下降,人们只有在滩地上开发,经过多年的经营,把杞麓湖西岸的一片片荒滩开发成河西县有名的粮食生产地。杞麓湖畔以渔业为主的蒙古族又改变成以农为主,兼以渔业的农民。⑦在我们走访村中的一位老教师时,他也告诉我们兴蒙乡建筑的兴起实际上是缘于生活的原因。他说以前住的地方都是海(即杞麓湖),当海水退后,没有了河里捕鱼的来源,人口又不断增加,地就不够种了。于是蒙古族就围海造田,几年后全乡一共造了三千八百多亩地,从渔民转变成为农民。但是,当时河西和通海的地主恶霸却霸占了他们的两千多亩地,使本族的很多人失去土地变为佃户或是另寻出路。而在所有的出路里,最简单的就是干不需要本钱,只要有力气、有双手就可以干的建筑工。⑧这样“云南的蒙古族人民为了生存,根据社会的需要,从其他民族劳动人民那里学会了建筑房屋的技术,此后,又精益求精,成为通海一带技术较高的土木建筑者。”⑨

自然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居所建筑同样也与自然环境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建筑必然要适应环境;其次建筑也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状况。此外,人类的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建筑在人类社会主要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出现的,它必然受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其实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相互依赖的,每个民族也不是只有一种建筑形式,除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以外,影响一个地区建筑形式的还有很多其它因素,如相邻杂居民族在建筑上的相互影响;建筑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当地的生活需求和经济水平;人们的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渊源等。

作者:58.248.85.*   发表时间:2010-10-08 17:39:16

[回复] 招建

我是广西田东的,不知今年村庆筹备如何了?哪位懂呢?

作者:58.248.85.*   发表时间:2010-10-09 18:22:50

[回复] 硇洲招氏

朗溪招氏(上朗)您好!在你留言:招成万,硇洲房人,招氏十九世孙,乾隆帝钦命镇守福建,闽粤、漳潮、南澳等处地方总兵,官加三级,授武显大夫,是清朝正二品武官,总戎公位至封疆重臣,为“念本追源”,于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回朗边谒祖,并为南海榕洲井深五世祠(上朗分支),题写“招氏家庙”书法真跡,该真跡现存于井深村五世祠。我今年元旦的时候去过找过我村始祖招成万公题写的牌匾,但是因当时村长没有空,我时间又匆忙,没有详细的了解过,现我想问下能否通过邮箱发给我几张照片,让我们能够看看。据你的留言,我们招成万公招氏十九世孙,根据这样的记载,宗源应该是从上郎分支出来的,你们的族谱中是否有记载呢? 麻烦了。谢谢了。我的邮箱:zhaozhaicun@163.com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10-10-28 11:18:15

[回复] 请大家踊跃申请

希望有出色的招姓人士能够申请【族谱录——招氏社区】的站长和管理员。该网站经已运作2年的时间啦!很多谢大家支持招东山先生为全世界28万招姓同胞所昨出的重大贡献!本人也很希望很有钱的招姓人士能够赞助广西同胞招世良先生的【招氏论坛】,他的网站只运作了2个月的时间,因资金短缺而逼迫要撤。招世良是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他的网站也得到很多招姓同胞们的赞赏。

作者:112.94.59.*   发表时间:2010-11-25 16:30:25

[回复] 摘要

始祖名逊、字国谦、号谦所。朗溪招氏族谱原序,始祖记,珠玑巷来历事迹,一至十世祖开枝图示,朗溪招氏宗枝落籍概况,朗溪招氏宗系分枝图示,上朗村各房字牌顺序,上朗村原有祠堂名称、原有里名、地点、原有田产记要。

作者:58.248.85.*   发表时间:2010-11-27 09:42:03

1 [2] [3]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3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