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607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刁士琦艾滋病患者的朋友

临汾市传染病医院业务院长兼呼吸科主任刁士琦,在与会期间,不时到会场门口接打电话,因为他所在的医院是收治甲流患者的定点医院,10几个病情较重的患者正在接受治疗。这次会议上他被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工作中,他连续62天坚守在医院里,创造了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奇迹,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二等功。

2004年7月,临汾市传染病医院成立了专门收治艾滋病的病 区“绿色港湾”。刁士琦说:“患者中不乏经由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毒后出现并发症的儿童。他们大多在病情发作后,迫于身体原因和周围人的歧视,离开校园。看到这些孩子没有书读,我们又开设了‘红丝带小学’,不光免费治疗,而且生活费用也全免。”目前,14名孩子正在“红丝带小学”就读。
“建立之初,经费都是我们医院垫付的,现在‘绿色港湾’每年有100万的财政支持。”刁士琦说。

作为治疗组长,他坚持每周深入病房,了解病情,制定最佳治疗 方案。他主导研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方案,使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好转率较之以前单纯西医的鸡尾酒疗法,都有明显改观。

远在美国丹佛市的舅舅,经常为他搜集国际前沿的医学动态。另外,医院还保持与美国艾滋病基金会的合作关系,使“绿色港湾”艾滋病治疗工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刁士琦在医务人员中倡导“人文关怀”,成为全省四个定点医院的楷模,近四年来收住患者1000多例。

在“绿色港湾”,每一位医生都是心理治疗师。刁士琦说:“艾滋病不单单是一个医学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现在,国内通过性和吸毒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已经超过血液传播途径,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倡导每一位病人树立‘艾滋病到我为止’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大部分感染者都是无辜的,只有让患者感受到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没有抛弃他们,才能使他们调整心态,不会做出报复社会的行为。”他也号召全社会来关心艾滋病患者,给他们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源于《为家乡做事是责任——山西四代归国华侨回归路》 2009年12月21日

--------------------------------------------------------------------------------



作者:222.184.28.*   回复:3   发表时间:2009-12-21 08:34:58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刁士琦艾滋病患者的朋友

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刁士琦京城获殊荣

来源:临汾日报 2009年11月2日

临汾市政府门户网讯(记者 党雁馨 郝海军)10月31日,记者在市传染病医院获悉,我市医学专家、副主任医师、市传染病医院业务院长兼呼吸科主任刁士琦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大会上荣获先进个人称号。
刁士琦于1965年在北京出生,1989年从长治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在各型肺结核、非典型肺炎、艾滋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领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多年来,刁士琦作为医学专家和一名侨眷,不论在哪次突发传染病事件中,始终坚持钻研业务知识,以患者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医院的发展,为解除患者的痛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作为一个侨眷,他每年都会为60岁以上归侨侨眷免费体检。
无论是抗击非典一线,还是艾滋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预防与救治,刁士琦一直奔波在第一线。荣誉和鲜花总是垂青于辛勤的耕耘者,多年来,他的掌声此起彼伏,曾荣获多项荣誉和称号:“全国侨界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劳动模范”、“抗击非典工作中荣立二等功”、“山西青年五四特别奖章”、“医生标兵”等称号。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1-06 10:20:01

[回复] 回复刁士琦艾滋病患者的朋友

归侨侨眷的一面旗帜


记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刁士琦

刘晚 王辉耀

200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刁士琦获得了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位从病房里走出来的院长,他的感人事迹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二十一年如一日,坚守平凡,创造非凡的崇高精神,体现了平凡中的伟大。

福泽桑梓的赤子

刁士琦的父母都是某大学的教授,高级知识分子,他自幼就享受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他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9年8月毕业于长治医学院医疗专业的他,为了回报养育了他的这一方黄土地,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报名到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呼吸科工作。

在传染病医院工作后,他爱岗敬业,颇有建树,便连续擢升为科主任兼业务副院长。职务变了,但他为患者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始终没有变。刁士琦副院长的办公室只有五、六平方米,勉强着挤下一桌、一椅、一书柜后,就没有转身的地方了,就是这个简陋办公室,还是同科室办公室连锁在一起的。多年来,刁士琦一直坚持在科室一线办公,坚持参加每天早晨的常规交接班讨论,坚持每天的查房会诊,尽管担任了医院的领导,但他始终坚持在医疗救治的第一线,他的出色工作,赢得社会的青睐和赞誉,荣膺“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患者心中的“恩人”

我们总共见过刁士琦三次,第一次是在电视荧屏上,那是2003年的“非典”时期,他在隔离病区,穿着厚厚的隔离服,通过话筒和他的老母亲及家人对话,那次刁士琦给我们挥之不去的第一印象,他是一位舍已救人的天使。第二次是在一次饭局上刚拿起筷子的刁士琦,忽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绿色港湾”的两个孩子不慎被狗咬伤,只见刁士琦在电话里一面吩咐给孩子注射狂犬疫苗,一面又吩咐尽快处置咬了人的狗,然后放下筷子就径直离开,那次刁士琦给我们的印象,他是一名有责任心的天使。第三次是在传染病医院的六层会议室,当时因情况万分火急,病情就是命令,他顾不上我们的采访,把我们晾在一边,立马有条不紊的组织指挥有经验的医生护士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把医院的六层会议室顿时改成手足口病儿童的重症监护室,这次刁士琦给我们的印象是,他是一位称职的医院院长。

在医院里刁士琦如饥似渴的向书本、向前辈、向同行学习,特别是向那些富有临床实践经验的同志学习,潜心钻研医疗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与临床实践,他的医疗水平日臻成熟,一时间名声鹊起。襄汾县崇实村的村民段富奎在一次当地医院的检查中,被错诊为肺癌,这位在医学上被判极刑的人,整天心灰意冷,无精打采的过日子。邂逅朋友的指点,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慕名来找刁士琦诊断,经过刁士琦的精心检查,原来患者所染的不是肺癌,而是双叶肺结核,经过四十天的住院对症治疗,患者很快痊愈出院。段富奎的农家小院里又一次传来了欢快的笑声,亲人们的脸上个个都显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段富奎又回归到家庭顶梁柱的位置。他在寄给医院一张康复纪念照的同时,还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在信里这位勤劳质朴,老实巴交的农民,把刁士琦称为“恩人”

“绿色港湾”的“大使”

临汾市传染病医院是山西省治疗艾滋病定点医院之一,从2004年7月,建立“绿色港湾”起已累计收治了500人次的艾滋病患者,刁士琦作为省艾滋病治疗专家组的成员,肩负着医院治疗艾滋病组长的重任,刁士琦经常深入到病区为每一位患者检查制定治疗方案。来自晋南山区的患者小苗苗,年仅5岁,当刁士琦了解到小苗苗家境困窘的情况后,他每次到“绿色港湾”病区,都要给小苗苗买一些爱吃的零食,漂亮的花裙子,有趣的童话书,弥补孩子父爱上的空缺。另一名艾滋病患者阿红,正处在人生年龄的黄金段时期,她也曾拥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但却不幸因输血感染艾滋病毒,当时的阿红无论如何也不能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和心理上的落差,一度产生过轻生的念头。通过刁士琦院长耐心的心理疏导,阿红不但极倏地从阴影里走了出来,还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通过参与各种治疗艾滋病的学术交流活动,刁士琦总结出了许多治疗艾滋病的经验弥足珍贵,他还先后撰写发表了《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治疗分析》、《艾滋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治疗的机会》、《艾滋病心理护理治疗模式探讨》等学术论文,对我省乃至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抗击非典的“功臣”

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疫情,临汾市传染病医院,靠自身过硬的疫情防御和治疗水平,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作为分管业务的副院长,刁士琦在第一时间参加了抗击非典的战斗,奋不顾身地走进了隔离病区。他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每天都要亲自为非典患者查体温、查病情,由于非典所具有的突发性特点,在当时还没有足够病例资料的情况下,他每天都要交流、沟通、取经。作为传染病医院的领导,他严格要求自己,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他要求参战人员一定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确保每一位非典患者病情稳定,不发生交叉感染、不死亡。二是要保证每一位医护人员不被感染。经过五十五个昼夜的鏖战,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的他,不但积累了许多治疗非典的宝贵经验,而且在这场战斗中,还获得了温家宝总理的表扬。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他荣立了省政府颁发的二等功。非典肆虐过后,他没有躺在荣誉的功劳簿上居功自傲,他以自身人格的魅力继续带领治疗传染疾病的一班人,顽强地战斗在第一线。

甲流感应急处理中的“掌门人”

经过非典考验的传染病医护人员,在近两年的手足口病、甲流感突发公共卫事件中,应急处理能力日臻成熟,深得临汾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信赖,而这信赖的背后,是缘于这支医术精湛的医疗队伍中,有一个技术过硬、视患者如亲人的“掌门人”刁士琦副院长。

2009年初冬,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临汾市也同全国一样出现了感染患者。作为救治各种法定传染病的专科医院,作为救治医疗专家组组长的刁士琦副院长,整天战斗在医疗第一线。人们经常看到,他嘶哑着嗓子将会议室改造成重症监护病房;他手举CT片、X光片,在聚光灯下看个不够,生怕因误诊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他深入病房,查体、问讯、会诊不断;他在办公室兼宿舍里一呆就是一星期,不回家……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太累了,太负责了,太有爱心了。

当一位16岁的女甲流危重患者需要献血的时侯,他立即向院党支部、院委会建议,向医院职工发出献血倡仪,并第一个捋袖向患者献血。经过血站遴选确定,四名医护人员的血浆输入了这位患者体内,孩子及父母的脸上都淀放出了幸福的笑容。

经过刁士琦为“掌门人”的医护人员救治,到2009年底,传染病医院共收治甲流发热病人3134人次,住院治疗313例,重症治疗11例。由于有刁士琦一班人的尽职尽责和努力工作,临汾市的甲流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又一次得到了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表彰和信赖。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1-06 10:23:34

[回复] 回复刁士琦艾滋病患者的朋友

山西省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简介
www.shanxiql.com 2005-05-31 山西侨联



刁士琦,男,1965年5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侨眷,大专学历,主治医师。现任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兼呼吸科主任。
1989年7月从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工作,历任呼吸科医师、主任、医院副院长。2002年2月被临汾市卫生局授予“医生标兵”称号;2003年5月被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青年联合会授予“山西省青年五四特别奖章”;8月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二等功”;9月被临汾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6月被国务院侨办、中国侨联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12月被临汾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人才”称号。2004年3月在《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发表论文《SAR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1-06 10:29:55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