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ZHAO  

03-06

71670次

7人

51个

105个

164人

29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招河汉的留言

编辑:招东山

作者:121.33.247.*   回复:46   发表时间:2009-12-27 14:13:07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盼相逢

我是金湖唐港招家营,招氏仁寿堂十九世裔孫,招启平.你的大名在唐港老家伴有传奇色彩,我毎年清明回老家参加祭祖时,都常常询问我们招氏宗親探听你的情况,结果都是扫兴,今年八月份才听招启桥讲了你及全家的情况.希望你在回国时,抽一点时到祖籍的老家走一走,看一看.和宗亲们見见面.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2-27 14:29:56

[回复] 赞招煊巨著

招姓古今出伟人,氏族当今应得名。鸿沟架桥连天下,跡印四海寻祖根。巨作梳理宗亲系,著书揭开招姓源。招氏由此大沟通,煊公懿德扬万年。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2-27 14:30:32

[回复] 迎客

广东佛山招氏访亲团8月7日抵达金湖,正逄金湖举办第九届(荷花美食)节.金湖城乡以崭新面貌,优美的环境迎接招氏宗亲的到来.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2-27 14:31:08

[回复] 热烈欢迎亲访团

喜荻广东佛山市招氏,以招河汉兄弟为首的招氏宗亲访亲团,于8月7日抵达江苏金湖,在金進行为期三天考察走访,五题为:加強两地招氏多层次的广泛交流,加快两地宗亲联谊,促進两地招氏家族共同发展進行有益探讨.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2-27 14:31:47

[回复] 寻祖有感

近几年,两下广东寻根问祖,2006年农历九月初六至初十在佛山,拜访和膽仰了好多招氏大宗祠,拜見许多招氏兄弟姐妹。今年阳历六月十二至十三日又在湛江瞻仰洪屋村招氏宗祠,走访有招氏居住的村庄,見到不少的招氏兄弟姐妹。两次寻祖虽未有果,但感受颇深,千言万语也难以道尽。归纳起来核心有二:一,心理感应现象。不论在哪里見到招姓,双方内心第一反映,就是象心目中想象的招家人,一見面就象久别重逄的亲人一样,言谈融洽,其乐融融,那样相见恨晚,牵手难分的感觉和场景使人难以忘怀。二,笔划源缘现象。我收集了佛山丶清远丶湛江和江苏招氏多本族谱,拜访十几处招氏招宗祠,一个奇特现象就是,我们祖先都把招字的刀部写成“”这样笔划,且各地招氏宗祠门匾字体都那样苍劲饱满有力。年湮数百,隔朝换代,字划变革,间距千里,唯有各地招氏宗祠这四个字如同一模之脱。我觉得也是招氏渊源的不解之迷。以上感受发表出来供招氏大家分享。  

在此要特别感谢,湛江招南丶招宝兴,佛山招河汉丶招伟标四兄弟为首和两地招氏兄弟姐妹们的热情接待。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2-27 14:33:07

[回复] 认祖归宗

在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大学的招玉春你好: 我是金湖人,唐港招家营是我裔胞之地,听说你也是不知真假?如是请回复。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2-27 14:33:49

[回复] 踏上寻根路

江苏金湖仁寿堂招氏裔孙一行三人,今天早晨,踏上湛江寻根问祖路.13号在湛江探访哪里的招氏宗亲,交流两地招氏渊源.他地招氏如有其意者,可前往一聚.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2-27 14:34:23

[回复] 相見恨晚

在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大学的招玉春你好: 我是金湖人,唐港招家营是我裔胞之地,听说你也是不知真假?如是请回复.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2-27 14:35:28

[回复] 金湖招姓起源略

一,金湖招姓的来由 今日金湖,十有八成的姓氏族谱中,记载着他们的祖先是洪武赶年间,从苏州阊门迁徙而来的这段历史,招姓更无例外。金湖县,在明清年代间属扬州府宝应县,一九五九年,新建为金湖县. 洪武赶散又称“红巾赶散”“红蝇赶散”,发生在明代初期,当时,朝廷从江南迁移大量人口到苏北一带进行垦荒,历史学家称之为“洪武赶散”,因朱元璋的部队头扎红巾,故民间称之为“红巾军”、“红军”,“洪武赶散”也被称为“红巾赶散”或“红军赶散”。“红蝇赶散”则是“红巾赶散”的讹传,可能是出于对红巾军的不满而将其暗喻为红蝇瘟疫的缘故。“赶散”亦被称作“赶汉”。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占领淮河两岸的大片地域。同年,置淮安府,领海、泗、安东三州,山阳、清河、沭阳、盐城、桃源、赣榆、天长、盱眙8县。旋又以泗州、盱眙、天长改隶风阳府;并降安东州为县,仍隶淮安府,以邳州、睢宁、宿迁县改隶淮安府。时淮安府共辖二州九县。战乱使淮安及其周围地区人口逃毙殆尽,亟待移民充实。同时,江南地区的豪強地主,有很多依附称为吴王的张士诚。朱元璋灭张后, 故明朝初年,政治上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进行强制性的大规模的移民,原吴王张士诚领地必成迁散重点。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迁苏、松、杭、嘉 、湖诸府之民4000余户至临濠垦田。洪武七年,又迁徙江南富民14万户于风阳府。洪武廿二年,又迁苏州等江南各地富民5000余户填京师。(1368一1393)年,陆续将江南人口迁徙扬州府和准安两府境内的人口至少57万人,洪武廿十六年间,扬州府74万人口中,民籍移民及其后裔约50万人,民籍移民中占一半人口来自江南及苏州,落户于泰州丶盐城丶宝应等六县移民至少32万人。因此,在长江以北的苏北一带,他们的祖先是由明初从苏州阊门赶散而来的传说家喻户晓。本地大多姓氏,都认为祖先是洪武赶散期间由苏州阊门迁徙而入,这种原籍附会苏州的情形,是苏北移民普遍都有的特殊现象,也是金湖招姓来由的見证。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2-27 14:36:16

[回复] 金湖招姓起源略

堂虽二,起源   据招氏家族历代相传,金湖招氏起源于大明洪武间(约在一三九三年),从苏州阊门迁徙而来(亦称之洪武赶散)。  族谱铭序:大明洪武年间,洪水泛滥,地处洪泽湖下游,惨遭洪水吞沒,天绝黎庶,成烟稀地芜茫茫湖畔,莽莽沼泽之域。朝廷降旨,迁散富稠地民与此垦荒屯田实施救荒。吾世祖硕德讳公因身授洛阳王之武职,官衔加二品,应命帅部统领江南移民由苏州阊门迁徙扬州府宝应湖西(今日金湖县)唐家港,札根招家营,堂号仁寿堂,军家。世辈传承至今,每年腊月廿三祭送灶神上天廷言事,民间有军三,民四,囚五之传说。長久印伍,经数百年之久,吾宗世辈立基於此,恪守耕读二字,习文修武,以仁德为本,以忠孝为先,爱国齐家代代有贤。先祖历代均以农工商渔为生计之源,因常遇水患,宗祠屡遭损毁。吾宗奔于避洪,祖傳宗谱也难免失傳。直至民国廿三年间,有十五世祖長富公元献房产,建立宗祠,当有十六世祖,明庭丶明仪倡导修谱,事末未就不辛长辞而逝世矣。直至躬逢盛世,水患根除,民众安居乐业。本散居地广,而人丁兴旺,门户林立,先人遗叙班辈字序,业已载满。唯恐世后起名字序溯源讳之,特延立三十二辈字序铬成於谱,以传后啟,遵从而行。予等之文墨有艰,幸尔草就惟希后起之秀,精于文墨者,其光誉莫大焉。 三,实据 招氏仁寿堂宗祠虽屡遭洪水损毁,幸于遗存民国廿三年刻载一至十五世祖名讳的漢白玉祖碑丶刻有苍劲有力招氏宗祠四字的汉白玉额匾和宗祠漢白玉门忱,已安置于新建宗祠。祖碑名讳经艰难辨认:元世祖碩德公。二世祖世成公,金氏。三世祖锋公,李氏。四世祖翔公,刘氏。五世祖岑公,姚氏。六世祖加德公,益氏,七世祖從玉公,纪氏。八世祖永周公,冯氏。九世祖豋逢公,冯丶吴氏。十世祖曰千公,林氏。十一世祖讳從公,崔氏。十二世祖自明公,郭氏。十三世祖春逄公,何氏。十四世祖彭斌公,闵氏。十五世祖長富公,冯丶吴氏。祖碑名讳灵位两傍,刻滿辨现已认不清的碑志铭文。 四,仁寿堂字序 (一),始遗字序:碩丶世丶锋丶翔丶岑丶 加丶从丶永丶登丶曰丶 讳丶自丶春丶彭丶長丶 明丶锺(富)丶毓(桂)启丶秀: (二),延立字序:仁丶立丶国丶文丶学丶 应丶效丶凤丶廷丶继丶 庆丶崇丶厚丶广丶耀 书丶大丶帮丶振丶荣丶 瑞丶为丶晓丶安丶定丶 保丶太丶秉丶义丶同丶朝。 五,开技和分布 招家营仁寿堂祖居裔孫已有廿三世,人口有3500人,集中居住在秦庄丶外滩丶新淮三个 村。开枝至金南镇,招氏堂名调梅堂,人口500多人,分布在三个村。开枝至洪泽县仁河镇朱坝村,招氏广德堂,人口200多人。 据了解从金湖招氏仁寿堂开枝异地还有安微和本省各地散居的有2000人左右。 六,古祠门联:洛陽世澤 仁壽家声
?

作者:121.33.247.*   发表时间:2009-12-27 14:37:04

第一页 [1] 2 [3] [4] [5]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5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