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69405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刁姓辉煌显赫之家族』二刁彦能,刁衎,刁湛,刁约 四代南唐(937年- 975年)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南唐昭武节度使刁彦能,其子刁衎在南唐任官至直清辉殿一职,权势甚盛。刁彦能,天福七年壬寅,唐主拜为抚国节度使,即今灵济宫都统军使先锋刁元帅是也。南唐的刁衎,其子刁湛、刁湜、刁渭,亦中进士。《宋史》,卷四四一,〈刁衎传〉,页13051刁衎,字符宾。其父刁彦能,仕南唐为昭武军节度。刁衎仕南唐时,权势甚盛。父为藩帅,家富于财,被服饮膳,极于侈靡。入宋后,称疾假满,屏居辇下者数岁。太平兴国初,李昉、扈蒙在翰林,勉其出仕,因撰〈圣德颂〉献之,诏复本官,出知睦州桐卢县。宋有刁湛、刁约、刁献可,登科。【堂号】"藏春堂"刁约,字景纯,润洲人(今江苏镇江),湛子。天圣八年进士。宝元中为馆阁校理,历知宣州、越州(两浙路),入为刑部郎中,直史馆,治平中出知扬州(淮南东路),挂冠归。筑室号藏春坞,日游息其中。
作者:222.184.28.* 回复:1 发表时间:2010-01-17 21:31:52
(宋)刁约诗一首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京洛风尘弊客裾[1],故山归去有精庐[2]。 缀盂应供王城久[3],镂管赓吟友社余[4]。 衲拥兰芽新赐服[5],帙收贝叶旧翻书[6]。 萧然壁观芝岩上[7],从此身名与世疏[8]。 [作者简介] 刁约,宇景纯,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少卓越,刻苦学问,能诗善文,天圣年间进士。宝元中年任龙阁校理,后任直史馆,治平中年任扬州知事,后罢归。筑室润洲,号藏春坞,日游息其中。 [注 释] (1)京洛:京都洛阳,一般是指京城。风尘:风尘仆仆。指旅途所受之艰辛。弊:弊病。这里是指陈旧,不值钱。客:客地。裾:僧衣。 (2)精庐:学舍,亦称精舍,讲读之舍,精研学术之地。 (3)缀孟:精制的钵盂。缀是连接装饰。可以延伸作“精美”、“精制”解。应供:供奉。王城:京城。 (4)镂管:雕刻精美的管笛(乐器)。庚吟:不断地吟诗。友社:与朋友在一起结社吟诗称友社或诗社。全句的意思是:闲暇的时间,与友人们在一起结社吟诗。 (5)衲:僧衣。拥:拥有。兰芽:是指僧衣上兰花图案。新赐服:是皇上新赐的衣服。全句的意思是:拥有皇上新赐的兰花图案的僧衣。 (6)帙:装书的用具。这里是指经夹或梵箧。贝叶:贝叶经,印度佛经的形式。用铁笔在贝多罗树叶上刻写而成。 (7)萧然:寂寞、冷落。壁观:面壁修行。是佛教禅宗修持方法之一。芝岩:长有灵芝的岩石上。 (8)身名:身望和名誉。世疏:与世俗疏远。 [解 析] 这是一首记述梵才大师回归天台的述事诗。重点是回顾在京中的生活情景。第一、二两句是开首语,“京洛风尘弊客裾”写得很妙,通俗地说是:客居京城,风尘劳累,携身之物就是些破旧的僧衣。由此,想起故山天台有“精庐”可供稳居,便引起了自己回归天台之想念。第三至六句是回顾京城生活之情景。大师被召进宫中之后,“缀盂供应王城久”。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供奉和礼佛,一个“久”字,可以看出大师在京城呆的时间很长了。闲暇的时候与友人们在一起结社咏诗,更为荣幸地还受到皇上新赐的绣有兰花图案新僧衣。如今,大师已经决定回归,乃“帙收贝叶旧翻书”,作启程的准备,这段描写十分透彻和深刻,使人们对大师的京城生活,有了较多的了解。第七、八两句是结尾。是描写回归天台后的修行生活,“萧然壁观芝岩上,从此身名与世疏”。做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高人。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1-24 23:43:53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