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彭汝霖:汝砺之弟,字岩老,进士及第。因为曾布推荐,为秘书丞,擢殿中侍御史,升为御史。后来因布失位,被滴仆州团练副史。
摘要: 彭肇洙,字仲尹,清代丹棱县高桥翠笼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桂香阁)人,1699—?,约清高宗乾隆年间在世,文学家彭端淑孪生兄弟。 彭肇洙出生于一个富庶家庭。其祖父彭万昆为明未怀远将军,清初任
摘要: 湖北省麻城县人杰地灵,古往今来出了不少人才,其中不乏彭姓人物。 明万历年间的彭好古等兄弟三人就是典型的例子。 彭好古,号熙阳。万历丙戌(1586年)进士,知歙县,擢
摘要: 彭浚(1769~1833.10.7) 号宝臣,清湖南衡山县黄子堂(今衡东县珍珠乡黄梓塘村)人。嘉庆十年(1805)考取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曾一度做过时为太子后为道光皇帝旻宁之师,故有“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之说。道光元年(
摘要: 彭瑞毓,字子嘉,号芝泉、姜畦,他与两位兄弟彭崧毓、彭泰毓全部金榜题名,被称为"翰林三兄弟"。他则是咸丰二年传胪二甲第一名进士,散馆后授编修,咸丰八年1858提督山西学政,后转云南督粮道。 彭端毓同治二年戊午科山西正主考官加三级记录,山西道监察䘖史,饮命四川绵龙茂兵部道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督办全省防务、军需。
摘要: 大清咸丰至同治年间有一个著名的“翰林三兄弟”:彭瑞毓,彭松毓,彭泰毓。同治进士彭泰毓系湖北江夏人。同治四年,题榜二甲,第三十五名进士。
摘要: 彭定求(1645-1719)康熙十五年(1676年)状元。字勤止,一字南畇,号咏真山人、守纲道人。长洲(今苏州吴县)人。康熙中会试廷对皆第一,援修撰,历官侍讲,因父丧乞假归,遂不复出。幼承家学,曾皈依清初
摘要: 彭君谷:字贻孙.溧阳人,同治2年进士,选庶吉士,任新会县知县。擅长书法,喜诗词,著有《洮湖渔隐词钞》,本书收集《思敬堂》三字是其为溧阳“铁木厅”所书。 光绪十年(1884年),知县彭君谷重修,有大雄宝殿、汉白
摘要: 彭子升,名悦,真定人。幼明悟过人,倜傥有立志,读书为文悉得其妙处﹔进士出身,知冀州﹔晚登一第,则到官未满而亡,仅予随夺,得不偿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