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逯姓为一家。逯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逯姓的姓氏读音因地方差异而有所不同:① 读作lù音;② 读作lǜ音,这是由于地方发音和历史上某种原因(如避祸)而形成。姓氏是本着“姓随主人”的原则,两种读音都正确,其姓源并没有特别的区分。
逯姓来源归纳起来有四大支系渊源,主要出现芈姓、嬴姓、少数民族基因的流入和仆随主姓。
【第一支系渊源】
源于芈姓,远祖颛顼,近祖季连,始祖熊绎。
出自芈姓,楚君同族之后裔,以邑名为氏。据《路史》上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楚国的王族中也有逯氏,楚国王族中的同族,后代中以邑名为姓者,称为逯氏。关于这个被分封的楚公族及其所封的具体时间地点已经不可考,应在今湖北省境内。春秋时期楚国的所在地,主要是在湖南、湖北全境及周围其它省的部分地区。望族居于广平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鸡泽县东。又据《姓氏考略》云:“楚公族有逯氏。”这一支逯氏是周代楚国公族的后代。芈姓逯氏的历史约有2500年左右。
[祝融八姓]
楚之先祖出自“祝融八姓”其一的芈姓。祝融八姓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颛顼本纪》记载,帝娶邹屠氏之女,生骆明、苍舒、隤獃、梼戭、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九人。骆明之后至禹,为夏后氏。苍舒与叔达等,世号为高阳氏之八恺;又娶胜溃氏之女,生卷章、穷蝉、梼杌三人。穷蝉之后,至舜为有虞氏。梼杌不才,为舜投之四裔。卷章之妻曰女娇,生子二:长曰黎,次曰回。重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诸多史书均称为“祝融八姓”。
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分别叫: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季连。六个儿子,长大了就是六个大家庭。若干年后,就是六个氏族,再过若干年后,就是六个部落联盟。
[芈姓熊氏族]
陆终的第六子季连,以羊为图腾的芈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也为春秋时楚人的先祖。夏朝时,季连的后裔芈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熊是荆楚的图腾。
楚君之名每带一“熊”字,“王名带着熊字,据《史记》记载,从最早的鬻熊起直至很后的熊悍,差不多每个王名开首都有一个‘熊’字……‘熊’也就是‘王’……北方认‘熊’为兽之长”。所以,自季连之裔孙穴熊以下的子孙,继承王位的,名前几乎都加一个“熊”字。
[芈姓楚国逯姓]
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楚国由周成王封熊绎(芈绎)于楚地开始,居楚地丹阳(今湖北秭归),从一个“蛮夷”附庸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强国,不仅有地千里,也发展出可与中原比拟的高度文化。其中分封同族也沿袭了周朝的制度,随着楚国的疆域不断扩大,芈姓王族中的后代,不断有人被分封到楚国各地。
据《路史》上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楚国的王族中的某个楚公族大夫被封于“逯”,其后代中有以邑名为姓者,称为逯氏。关于这个被分封的楚公族及其所封的具体时间、地点已经不可考,应在今湖北省境内。春秋时期楚国的所在地,主要是在湖南、湖北全境及周围其它省的部分地区。芈姓逯氏的得姓始祖因楚公族大夫生平与名无考,故尊奉楚熊绎(芈绎)为得姓始祖,芈姓逯氏的历史约有2500年左右。
[附:芈姓逯氏从得姓上朔至黄帝世系源流,此非世系,为源流演变]
黄帝→少昊(金天氏)→颛顼→称→卷章→吴回→陆终→芈姓之祖季连(芈姓之祖)→穴熊→鬻熊→熊蚤→熊丽→熊狂(芈狂)→楚熊绎(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居楚地丹阳,今湖北秭归)→楚熊艾→楚熊黑旦→楚熊胜→楚熊杨→楚熊渠→楚熊挚→楚熊延→楚熊勇→楚熊严→楚熊霜→楚熊徇→楚熊咢→楚若敖(熊仪,芈仪)→楚霄敖(熊坎,芈坎)→楚鼢冒(熊眴,芈眴)→楚武王(熊通,芈通,前740年—前690年楚国崛起)→楚文王(熊赀,芈赀,前689年即位,此后争霸)→楚昭王 (熊壬,芈轸,前515~前488年在位)→芈姓逯氏(楚公族大夫被封于“逯”)→逯姓(被封于“逯”地的楚公族大夫其后以封地名为姓)→世代传承至今……。
一、据史籍《路史》记载,在春秋时期,楚国王族中有公族大夫被封于付逯城。付逯城就是战国时期的野王城,地理位置在今河南省的驻马店市沁阳县一带。
二、战国时期秦国一个邑名,故址在今山西省的临汾市永和县。时有大夫被封食采于逯邑,于是其后裔子孙就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逯氏,世代相传至今。
三、芈姓公族贵胄后代族人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楚狂接舆”,是春秋晚楚国的隐士,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芈姓,名接舆,字逯通,一字陆通。在接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逯氏、陆氏、接舆氏,其中的复姓接舆氏后再分衍为单姓接氏、舆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支系渊源】
[源于赢姓,始祖公孙枝,远祖少昊]
出自嬴姓,以邑名为氏。据《风俗通》云:“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上古周代时,秦国有一位公族受封于逯邑,逯邑在现今陕西省境内,后来逯邑公族子孙就以封地为姓,世代姓逯。逯姓始祖原是秦国的公族,秦国公族姓嬴,所以说逯姓是出于嬴姓的,关于逯姓的来源,在许多姓氏古籍上都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所在地,主要是在今天的甘肃和陕西一带,当时的逯邑,也在这个地区。
古代春秋时秦国公族有大夫封于逯邑,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逯氏。较正统的说法是,春秋时期,秦国有一个邑名叫逯,因为有一秦国公族受封于逯邑,后来逯邑公族子孙就以封地为姓,世代姓逯。逯邑那地方,就在现今陕西省境内,而逯姓始祖原是秦国的公族,秦国公族姓赢,所以说逯姓是出于赢姓的,而赢姓作为秦国公族,出过许多了不起的人物。比如使秦国强盛,奠下称霸基础的秦穆公,姓嬴名好。嬴好重用百里奚等能人,扩展势力,雄踞一方。可是秦国风俗粗野好武,有些礼仪很野蛮,比如葬礼中盛行杀殉,秦穆公死时钉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子车奄息等三人是秦国人崇敬的贤良。后来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后,也排斥文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最早逯是一个地名,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有一个邑名叫逯(今陕西省境内),后来有一位秦国的大夫被封于此,其后人就以封邑名为姓,称为逯氏,世代相传。
[赢姓]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
嬴姓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源自远古中国五帝之一的少昊,少昊是东夷人的首领,是中国野蛮时代中期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他的名字,在中国典籍中五花八门,除“少昊”外,又写作“少皓”、“少皞”。少皋,此外又称“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左传》、《帝王世纪》都说少昊名叫挚。
《帝王世纪》又说:“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也是黄帝的继承人,曾经在位84年,建都于曲阜,享年100岁。据传,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的,飞落在少昊氏的院里,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少昊开始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来,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曲阜,并以所辖部族以鸟为名,有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汉书地理志注》和《说文解字》记少皞氏为嬴姓。嬴即燕的异字,且又同音,故嬴即燕。少皞氏初以燕(玄鸟)为图腾,故成为嬴姓的始祖。
确切地说嬴姓始祖是伯益,司马迁《史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伯益之父是禹以最贤之皋陶,打算将自己的帝位让给他,不巧他病逝。皋陶死后,“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
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继承了燕鸟图腾,仍以偃为姓。
皋陶的长子名伯益,伯益为秦赵之祖,继承了少皞氏的嬴。《帝王世纪》说:“伯翳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伯翳即伯益,舜帝赐他为嬴姓,只是命他继承了少皞氏担任嬴姓部落的首领。并非嬴姓自伯益时才开始有。
这样,从皋陶父子时始,嬴与偃两姓分开,而变成了凤凰家族的两大系统。偃姓奉皋陶为祖,他的后裔主要向南发展;嬴姓则奉伯益为祖,他的后裔主要留在山东,或南行淮水,或向西迁。
[赢姓秦国]
司马迁在《秦本纪》中叙述了“邑之秦,使后续嬴氏祀,号曰秦嬴”,“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而且东汉大学者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中就明确地说:“李、梁、葛、江、黄、阮、寥、诸葛、英、赵、秦、沈、徐,皆皋陶之后也”。皋陶之后有八支都为伯益的嬴姓十四氏。
秦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嬴姓(少昊氏之后),传说伯益的后人有个叫大骆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陇西秦亭为附庸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嬴。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西部,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其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早期它是一个不显眼的国家,直到秦穆公时代方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46年嬴政登基,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赢姓秦国逯氏]
秦国由周孝王封非子于陇西秦亭为附庸开始,从一个不显眼的小国家到前期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500余年的发展不断扩大化。其中分封同族也沿袭了周朝的制度,随着秦国的疆域不断扩大,秦国嬴姓王族中的后代,不断有人被分封到秦国各地。
据史籍《风俗通》记载,“逯”是一个地名,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个邑名叫逯(今陕西境内),后来有一个秦国的大夫被封于该邑,其后人就以封邑名为姓氏,称为逯氏,世代相传至今。
关于这个被分封的公族大夫及其所封的具体地点已经不可考,春秋时期秦国的所在地,主要是在现在的甘肃和陕西。故秦国逯氏的发实地“逯”应在今陕西省境内。嬴姓秦国逯氏但作为逯姓人的一个重要渊源所在,应是确切无疑的。其历史约有2300年左右。
[附:赢姓逯氏从得姓上朔至伏羲世系源流,此非世系,为源流演变]
伏羲→女娲→大庭→柏皇→中央→栗陆→骊连→赫胥→尊庐→浑混→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阴康→无怀→炎帝→神农→黄帝→少昊(金天氏)→皋陶→伯益→大骆→非子→秦襄公(前771年—前766年在位)→秦始皇(前221年赢政统一全国,国号仍用秦,自称始皇帝)→赢姓秦国大夫(前771年—前221年之间,时间无考,被封于“逯”)→逯姓(被封于“逯”地的赢姓秦国大夫其后以封地名为姓)→世代传承至今……。
【第三支系渊源】
[源于少数民族基因的流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数少数民族在与汉族长期交流中被同化,随汉族习惯来命姓,这种情形在姓氏学上称之为“变姓”。逯姓在历史上,少数民族基因的流入很少。
一、源于乌孙国
出自汉朝时期乌孙国王子趋逯,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乌孙国,是秦、汉朝时期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重要民族群体之一,乌孙国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以王号为氏。
公元前二世纪初叶,乌孙与月氏这两个民族均在今甘肃境内敦煌祁连山区游牧,北邻匈奴。乌孙国民是受塞族人影响很深的操印欧语系的古代民族,以游牧的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不务农耕,且养马业特别繁盛。为争夺牧场,乌孙与大月氏之间多次发生摩擦和争斗,乌孙国王昆莫•难兜靡因此被月氏国攻杀,其儿子猎骄靡当时刚刚诞生,遂由匈奴首领挛鞮•冒顿(冒顿单于,公元前?~前174年在位)收养,抚育成人,后在冒顿单于的帮助下得以复兴故国。因此在西汉早期,乌孙国一度归服于匈奴。
西汉文帝刘恒前元三~前元四年(公元前177~前176年),冒顿单于大举进攻月氏国,月氏国战败,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后匈奴首领挛鞮•稽粥(老上单于,公元前174~前160年在位)与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合力,联军进攻迁往伊犁河流域的月氏国,月氏不敌,再次南迁至大夏境内(今阿富汗),但也有少数人仍然留居当地。
在塞族人与月氏人大部分南下以后,乌孙国便放弃了位于敦煌地区的故土,转迁至伊犁河流域,集拢了留下来的塞族人、月氏人,共同发展游牧业,从此乌孙国日益强大起来,遂以昭苏为政治中心,逐渐摆脱了匈奴的控制。
昭苏,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是西北地区扼制东西陆路的交通要冲,有著名的夏塔古道、木扎尔特隘口,是中原经伊犁通往中亚、西亚各地以及南疆的交通孔道。昭苏地区出产良马,博望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曾到乌孙国,在其回程时,乌孙国王昆莫•猎骄糜曾派遣使者携带礼品以及良马数十匹前往中原觐见汉武帝刘彻,汉武帝一生好马,得到乌孙良马之后高兴万分,特地赐名为“天马”。
在西汉武帝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大汉王朝多次发动了以攻击匈奴为主的西北战役,包括西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战”、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的“龙城之战”、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的“渔阳之战”和“雁门之战”、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元朔五~六年(公元前124~前123年)的“朔方之战”、“高阙之战”、“定襄之战”、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皋兰山之战”和“祁连山之战”等,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著名的“漠北之战”中,基本上击溃了匈奴,取得了决定性的战役胜利,匈奴势力急剧衰落,部众离析,残部被迫向西亚和欧洲转移。至西汉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起,汉武帝再次发动新一轮针对西北匈奴残存势力的西北战役,包括太初二年的“浚稽山之战”、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的“大宛之战”、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的“天山之战”、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的“余吾水之战”、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的“燕然山之战”、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反攻匈奴的“朔方之战”,匈奴在西北地区的势力再次被极大地削弱。
到了汉昭帝刘弗陵执政时期(公元前86~前74年在位),汉昭帝又发动了两次以清除西北匈奴势力的大规模战役,分别是元凤元年(公元前79年)的“瓯脱之战”、元凤二年(公元前78年)的“张掖之战”,从此,匈奴在西北地区的主体势力基本上被汉朝扫除。
随着匈奴的衰亡,自西汉宣帝刘珣神爵元年(公元前60年)起,乌孙国就统属于大汉王朝在西域设置的西域都护府,但其仍基本上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
从西汉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起,乌孙国分裂,内讧迭起、变乱丛生,有了大小昆弥两个王统,分疆而治,为了彼此各自的利益,经常背着西域都护府与匈奴联系。终西汉王朝之世,西域都护府也一直在尽力设法为乌孙国排难解纷,这在史籍《汉书•西域传》中有记载:从乌孙分立两昆弥后,“汉用忧劳,且无宁岁”。
一直到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与东汉章帝刘炟建初八年(公元83年),乌孙国仍处于分裂状况,有大小昆弥之分。在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残余的匈奴挛鞮•屯屠何(休兰尸逐侯鞮单于,公元88~93年在位)为汉军左校尉耿夔所破之后,就曾逃至乌孙国隐匿,说明在东汉时期,乌孙国仍与匈奴时有联系。
西汉孝哀皇帝刘欣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农历10月,乌孙国王昆莫•卑爰疐侵盗匈奴西部边界。匈奴单于挛鞮•囊知牙斯(乌珠留若鞮单于,公元前7~公元13年在位)大怒,遣兵击之,杀乌孙人数百,还掠走千余牧民,强夺牛畜累万而去。昆莫•卑爰疐惨败后感到恐惧,赶紧将儿子昆莫•趋逯发配到匈奴为人质,乌珠留若鞮单于接受了这种大草原上传统的屈服方式,饶恕了乌孙国的“无礼”。然而此举使汉廷震怒,汉哀帝立即派出使者,责令乌珠留若鞮单于遣返昆莫•卑爰疐之子,并归还所掠人畜。乌珠留若鞮单于害怕大汉王朝的势力,受诏后立即将昆莫•趋逯送归乌孙国。昆莫•卑爰疐感激汉廷的帮助,遂派遣归来的儿子昆莫•趋逯率使团趋赴长安觐见汉哀帝,后昆莫•趋逯仰慕中原文化,遂留居长安不归。
到了公元五世纪初,乌孙国因柔然汗国的大举入侵而西迁葱岭地区,不久即为柔然汗国所灭。随后,大、小乌孙国人四散,一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后世哈萨克族的先民;一部分人迁往中亚,与塞族人融合;还有一部分人则反迁河西地区,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为后世的蒙古族、土族的先民之一。
在乌孙国王子昆莫•趋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尾音之谐音汉字为姓氏者,汉化称逯氏,族人后在王莽篡汉之际避战乱迁居陇西,世代生息繁衍至今,是为甘陇逯氏。
该支逯氏族人的得姓始祖实为乌孙国王子昆莫•趋逯。
二、源于鲜卑族
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步六孤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的记载:
东晋时期,代北(今天河北省蔚县以西,山西外长城以南,原平、五台山东北一带地区)鲜卑族中原有三字姓步六孤氏,亦称步陆孤氏、步禄孤氏。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北魏太和18~20年(公元494~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于494年,将步六孤氏改为汉字单姓逯氏。
到了西魏政权末位皇帝恭皇帝元廓执政时期(公元554~557年在位),颠覆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改元氏复为拓跋氏,同时竭力复辟鲜卑族原姓氏。
西魏恭帝拓拔•廓三年(公元556年),宇文泰之侄宇文护掌管国家大政,为大司马,后封晋国公。
第二年的西魏恭帝四年(公元557年)农历12月,宇文护迫使西魏恭帝禅位,改封西魏恭帝为宋王。不久,就杀了西魏恭帝。同年,宇文护扶持宇文觉称“周天王”,建立北周政权,是为北周孝闵帝。至此,西魏政权灭亡,西魏恭帝的文化复辟彻底失败,阻挡不了北魏孝文帝的影响深远的汉化改革。不久,鲜卑族人又纷纷复回汉姓,其中的步六孤氏族人一部分仍改回陆氏,一部分人则改称逯氏,还有一部分人改称禄氏,后皆融入汉族,是为洛阳族陆氏、逯氏、禄氏,同宗同源,世代相传至今。
三、源于其他少数民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满、彝、蒙古、鄂温克、女真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逯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逯氏,世代相传至今。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有一种传说:慈禧的父亲惠徵,当年曾任山西归绥道道员,归绥道驻地在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市,呼市新城有条落凤街,慈禧就出生在这里。她小时候有个乳母,是当地回民,人称逯三娘。
【第四支系渊源】
[源于仆随主姓]
迁居于青海省乐都县高店镇河滩寨的逯姓族人,自二世至十二世,均为皇封特授武略将军、世袭百户,在乐都县境内屯耕戊边,家大权重,其中有不少家仆改为主姓,世代相传。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逯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逯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查看更多讨论帖>> | ||||||||||||||||||||||||||||||||||||||
逯姓社区最新话题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