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记”等史料,开发江南、传播南北文化,揭开无锡历史序幕的第一人为泰伯。无锡是先古文化的发源地,在3200多年前,这里建立了三角洲的第一个文明古国—“勾吴”(即吴国),其国都在梅里(今锡山市梅村镇),创建古吴国的始祖是泰伯。孔子在《论语.泰伯》篇云:“泰伯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司马迁在“史记”中把泰伯列为“世家”之首。
据《新唐书》所载,我阎氏家族乃黄帝之裔,黄帝至周武王的子孙原属『姬』姓,武王伐纣灭商创建西周,封泰伯的曾孙仲奕阎乡为爵。从仲奕始以地为姓,此乃阎姓的开始。武王封仲奕是为祭祀泰伯,所以阎姓的第一世应是泰伯,即泰伯为我阎姓始祖。
有关始祖泰伯的许多美妙传说与故事,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千古不灭。当时在陕西渭水流域,岐山下周原地方(今陕西省岐山县)的周太王古公亶父(黄帝三十七代孙约公元前十二世纪)有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泰伯勤奋好学,为人宽厚,孝敬父母,和睦兄弟。季历之子名昌,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深得周太王的欢心和宠爱,太王想把王位传给小儿子季历,再传给姬昌。曾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史记》卷四《周本记》)。
泰伯闻太公之言,为成全父亲的心愿,避免龙蛇之争的祸害,决定让位于三弟季历,并说服了二弟仲雍,准备了马匹、行李和一些干粮,趁父亲有病之时托言王衡山采药,离开周原,行三千里路,来到了长江以南太湖之滨的无锡梅里(今梅村镇)避居下来(史称第一让)。不就周太王病逝,泰伯与仲雍奔丧回来,季历与众臣要求泰伯接位,泰伯不受,丧毕仍返江南。周国仍由季历继位(这是二让),后来季历被商暗害二死,泰伯又返岐山奔丧,群臣和侄昌再次要求他继位,泰伯仍不受便有其侄姬昌继承(即第三让)。史称『泰伯三让天下』。梅里人民尊称泰伯为『让王』,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从此中国进入了八百年的周朝。
泰伯在梅里住下后,引导当地人民挖河渠,兴水利,养蚕桑,种稻谷,断发文身,开发荆蛮,使梅里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泰伯教化乡民改『半生食』为『全熟食』,改『搭棚为窝』为『建村立巷』,建立了江南第一村------『荆村』和江南第一巷『蛮巷』。人们采用『以石为纸以炭为笔,以歌为教』,创作的《公刘》、《七月》等著名诗歌,成了《诗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无锡梅里一带各方面都出现了飞跃发展的局面。泰伯备受当地居民的爱戴和尊敬。经过一段时间的议论与准备,大家一致拥立他做了国王,建立了一个号称“勾吴”的蛮夷小国,开创了吴国的历史。“史记”中“吴泰伯世家”记载:“泰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泰伯。”于是,江南第一国雏形开始形成,世称“勾吴”国。
泰伯让王的崇高德行,深受历代朝野文人学士骚人墨客敬仰。唐代诗人皮日休写了七绝一首:『一庙争祀两让君,几千年后转清芬,当时尽解称高义,谁敢教他莽卓闻』。明初建文帝被其叔父永乐赶出南京,来到泰伯墓时感慨万分,写了《题泰伯墓东壁》诗八句:『远隐停骑泰伯乡,仰瞻墓宇法先王,避荆不为君臣义,采药能全父子纲,八百周墓无足贵,千秋俎豆有余香,深惭今日争天下,遗笑勾吴至德邦。』三千多年来,歌颂泰伯及梅里,勾吴的诗歌有记载的不下三百首。
泰伯四十岁到梅里,教化乡民四十九年,九十五岁寿终,泰伯生于农历正月初九,卒于农历三月初三,为纪念他『三让』高风亮节和开发江南的丰功伟绩,从汉代起人们分别在泰伯建吴和开拓的梅村镇以宅为祠和庙,在铁山上建造了泰伯墓-----皇墓,在伯渎巷南立庙,称泰伯生日与忌日,一二十万村民从四乡八镇敢游泰伯庙焚香参拜『让王爷』家家户户置办酒肴,赴泰伯坟前祭奠。周武王克殷后,大封诸侯,寻找泰伯后裔,得泰伯曾孙仲奕封为阎乡为爵,以后以乡为姓,随姓阎,因此阎姓应尊泰伯为阎姓始祖,距今已近三千一百年矣。
泰伯葬在铁山,人们把铁山改为“古皇山”。泰伯墓又称泰伯墩、皇陵。据传,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墓地建过一块汉白玉墓碑,上刻着五绺长发的泰伯神像。刘邦御笔题写“至德吴公泰伯神像”八个篆体阴文。吴族对碑奉为珍宝,防人偷盗,暗把白玉碑埋葬土中。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就下令由吴郡太守糜豹修建泰伯墓,扩建为皇陵。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2年)时,在墓南建庙。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重修。泰伯墓坐北朝南,朱黄色的护墓围墙,逶迤四面,气垫宏伟。墓区前为东西狭长的“月牙池”。池北是棂星门(即墓门),是座花岗石坊,面阔三间,石坊上有云头、云尾和冲天柱。明间绿色花岗岩石做成的绦环板上,镌刻着宋哲宗元祜七年(公元1092年)御书“至德墓道”四个正楷字。中门的上面放有椭圆形的火焰珠,其中嵌篆体“古皇山”三字。传说泰伯墓内设有地道,直通常熟虞山仲雍之墓,为兄弟来往之通道。第二进是戟门,即供祭祀用的泰伯享堂。堂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面阔三间,单檐歇山式,砖木结构,顶覆筒瓦,吻兽屋脊,享堂中泰伯刻像现已恢复了塑像。中门堂上高悬清高宗乾隆题“三让高踪”匾额,红漆为底,包有金花龙纹。前廊的石柱上刻有金匮知县齐彦槐撰写的一副阳文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享堂后面拾级布为拜坛,再上为月台,正中屹立明朝刻的阴线双钩“泰伯墓”三个篆字的四棱石碑,周围包云龙纹,两测面镌有两篇《泰伯墓碑记》。再进,为石砌茔域罗城。大门左右设望柱两根,顶端各塑蹲狮一只,居高临下,双目怒睁,显出它们履行守墓职责之严厉表情。正中为青石筑砌的封土墓墩,现改水泥封顶,墓高一丈四尺,周围三十五步”。墓南立青石碑,刻阴文楷书“泰伯墓”三字。墓由下而上,用平台、台阶、砖街将各个单体建筑和石刻等连结一体,全墓占地约三市亩,该墓历代都有维修,现保护较为完好。一九九八年秋鸿声镇人民政府在上级同意及国内外吴氏宗亲支持下,着手扩建泰伯墓工作。以围山河为界,复建平行三顶“香花桥”、石牌坊“戟门”为头山门,入内左右排列石翁仲、石羊、石马、石龟等。在甬道中间建造一座19.99米(象征1999年)高的“仰止阁”,内铸造一尊巨大的泰伯铜像。两庑间还建造“宗会堂”、“怀德堂”及“御碑亭”等,宗会堂内塑“至德”、“济阳”、“六桂”三堂中包括吴泰伯在内的十二名姓氏泰伯后裔先祖像。墓区面积由原来的3亩扩大到23亩,基本恢复唐代盛世时的原貌。泰伯墓为国家及太湖风景区内的一个重要景点,江苏省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将争取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泰伯庙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在泰伯旧宅建庙,是汉桓帝刘志敕令即为祠。北宋元祜七年(1092年)诏以“至德”额其门。据“吴氏统谱”载:“明洪武十年(公元1387年),为了方便祠事,将泰伯庙迁建于无锡内娄巷,简称“娄庙”。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知县姜文魁以庙貌弗称,乃募集这里仗义者,得相助,仍将庙复建于梅里旧址,清代也多次修建。1983年-1986年,无锡县人民政府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并重建大殿与武门之间的甬道,立一万年宝鼎与香炉,庙宇焕然一新。
梅里泰伯庙位于梅村镇伯渎港南岸。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重建德洽堂时,仍保持了明代古建筑的形制,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有楠木柱十四根,石柱二十四根。石柱裸露,木柱皆饰朱漆,壁内嵌有历代碑记十三块。正中有泰伯塑像,高4.5米,头戴冕冠,身穿十二章纹汉以前帝王服饰。殿前月台上置有万年宝鼎。两测东西塑有泰伯以后二十五位吴王像和五名与吴有关的历史名人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庑,庙内有泰伯井,棂星门前有单孔青石牌坊一座,上刻孔子为泰伯庙题写的“至德名邦”四个大字。乾隆皇帝为泰伯庙正厅横匾书写了“三让高踪”。历来人们把山东的“孔庙”称为北方第一府,而把江苏无锡的“泰伯庙”称为南方第一家。另外,苏州阊门内也有建造的泰伯庙,但现已失踪。
改革开放到现在,国内外有60多家报刊近300次报道了无锡梅里的泰伯和吴文化。多年来,到梅村、鸿声等乡镇朝拜吴泰伯,考察吴文化的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一国际组织近万名官员、专家也曾前来考察、参观。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联合国一国际组织近万名官员、专家也曾前来考察、参观。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日本等国有以“泰伯”、“梅里”等命名的厂矿、商店和文化团体。美国唐人街有“泰伯店”和“泰伯俱乐部”。泰伯的英名、梅里的声誉,不仅传遍了五湖四海,而且传响了五大洲四大洋。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泰伯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泰伯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