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史》记载:”齐太公后有角氏“;《姓氏考略》记载:”卫无君角之后。东汉时关中有角氏”。姜太公子牙受封营丘为齐国。齐国在今山东省益都县以西至历城,聊城两县之间,以及河北省沧,景诸县,东南至海的一大片地方。这是角氏发源地。角氏既是姜太公之后裔,也就是炎帝子孙。
角汝昌 男,1941年6月生马龙县人,小学文化,中共党员。1986年任民政局副局长分管婚姻登记工作,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婚姻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和《婚姻登记管理办法》,及时帮助婚姻登记人员解决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全县的婚姻登记工作有条不紊,1996年3月被云南省民政厅授予"婚姻登记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
角述礼 中学一级教师。1939年9月出生,云南昆明人。
角兴敏 1977年生,老家云南曲靖珠街角家村,角姓人较多,现重庆工作。有同姓的与我邮件联系:jiaoxingmin1996@163.com,短信:13452051288。
角照泉 1973年生,老家昆明禄劝角家营,现云南安宁工作,现角家营泉字辈,有同宗的来电话联系:0871-6815470。
角志涛,河北唐山人氏,老家在唐山滦县大闫营,现在在北京工作,由于这个姓氏很少,所以我积极的为寻找角姓而努力。我这里有滦县的族谱。我的联系方式:手机:13366283732 Email:cnjiaozt@163.com。
角志刚,河北唐山滦县人,现在陕西西安工作,希望同宗人多多联系,我也知道有一个家谱。我的联系电话是:13572182126 Email:jzg_jbk@sina.com
角志鸿,1991年生云南曲靖人,现在在昆明上大学,希望与更多角氏家族的人联系,QQ:827555976
探源角氏家族
第一章 角姓概论
角姓是一个历史悠久,渊源众多,人口较少,分布较广的罕见姓氏。历史上,在《宋代百家姓》中未有收录,直至在《百姓源。缘》一书予以记载,在其姓氏收录中排序为896位。目前根据千家姓中的姓氏排名,角姓排在了1008位,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角姓的人口数量在姓氏中排名还没有进入全国前500位。根据《广钧》、《姓苑》、《元和姓纂》、《路史》、《姓氏考略》、《中华万姓谱》、《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中国姓氏大辞典》、《藏族人姓名研究》、《蒙古族人姓名研究》等书籍的记载,角姓有读Jue音,、lu音、,jiao音三种,且源头也有些不同。后来角姓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直到现在,只形成了二种,即读jue音与jiao音。值得说明的是,现在国家政府在户籍管理及姓氏解读中,都是念jue音,在现在的角姓族人中,因世俗习惯而误读,大多数读jiao音,特别是在云南省的角氏都读jiao音,从角姓的历史发展,人口迁徙,姓氏演变(包括读音)来看,无论是读jue音,还是读jiao音都没有错,都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角姓的渊源很多,但从历史的相关记载来看,角姓的起源归纳起来有四大渊源:第一、出自姜姓;第二、出自姬姓;第三、出自官位和地名;第四、出自少数民族的融合。远祖炎帝,近始祖齐太公(姜尚),始祖公子角(姜角)。
在当代,角姓仍是一个罕见的姓氏,但在全国仍有一定的分布,全国各地都有,呈南多北少的格局。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南,湖南、山西、山东、陕西、河北、湖北、江苏、安徽、北京、天津、广东、福建、海南、吉林、辽宁、黑龙江、新疆、内蒙、西藏、台湾等地区。
第二章 角氏渊源的分类
第一节 第一大类的渊源
角氏第一大类渊源,源于炎帝姜姓后裔。炎帝后裔在商末有齐太公,助周文王,武王灭商建周,因功封于齐,史称齐太公。自太公下传第23代君主是齐顷公(姜无野),齐顷公有一个庶子叫公子角,其后裔孙遂以王父之名为姓称角姓。
一, 炎帝姜姓
1, 炎帝姜姓的概述。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约4000多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陕西宝鸡地区),他与黄帝结盟打败了蚩尤,随后逐渐与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形成了华夏族,这才有今天的炎黄子孙。
炎帝与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省武功县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省宝鸡市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因此,他们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俩个血缘关系相近的兄弟部落首领。据《史记》等古籍的追记,俩部落在后来为了争夺领地,发生了阪泉之战,炎帝战败,两个部落渐渐的融合成了华夏族。从《史记》等古籍记载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炎帝与黄帝不是同母所生,而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据历史记载,黄帝是少典与附宝所生,炎帝是少典与女登所生,《说文》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姬姓也,母曰附宝,炎帝母曰娇氏女名女登,是少典正妃,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2,阪泉之战
炎、黄之争,阪泉之战。目前在史学界产生了好多的争议和疑问,特别是对战争发生的原因?炎帝战败后与黄帝合并形成华夏族的史实情况?为此,我们就对此次战争作进一步的研究论述。在黄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6世纪,双方在阪泉(今河北省逐鹿县)展开了战争,根据《史记》等古籍记载,两个部落是为了争夺领地而战,但从历史角度来看,炎帝与黄帝是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且又是两个部落的首领,因此,史学界多数认为此次战争是炎帝与黄帝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据史籍记载,阪泉之战,炎、黄俩部落没有兵戎相见,而是通过庙堂的论战来判定输赢,据说,炎帝和黄帝双方一边都有一个土池,每一个论点谁赢了,谁就在面前装水的木具之上放玉石雕刻,木具倾斜,木具之上的水就会流入倾斜的一方,直到谁的池水先满,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当然,在此次论战中,炎帝部族输了,其部落联盟的首领就由黄帝来当了。最后,炎帝的小宗归为黄帝的大宗,后称炎黄部落,逐步形成了华夏族,这才有了今天的炎黄子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始祖是多么的智慧和伟大,不愧于是华夏族的始祖,其功绩将流芳千秋万代。
3,炎帝世系
第一世,炎帝,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公元前3077年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约公元前3076—公元前年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约公元前2996—公元前2937年
第四世,第明,在位49年,约公元前2936—公元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约公元前2887—公元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在位48年,约公元前2842—公元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在位42年,约公元前2794—公元前2753年
第八世,帝蒸
第九世,名器
第十世,祝融
帝十一世,术器
帝十二世,句龙
第十三世,名垂
第十四世,共工
第十五世,伯夷,著名贤人,在尧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即是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吕尚,角氏始祖即是其后。
4,炎帝姜姓角氏渊源的演变
角氏渊源历史悠久,并且源头复杂,炎帝是角氏远古始祖,近古始祖是齐太公姜尚。我们要理顺角氏与炎帝及齐太公的历史渊源,在此,我们把角氏源流演变的历史排序,只从炎帝起至齐太公为止。
少典—炎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来—帝裹—帝蒸—明器—祝融—术器—句龙—名垂—共工—伯夷—吕侯壤—吕侯发—吕侯—吕侯洐—吕侯远—吕侯我食—吕侯孙藏—吕侯伯陵—吕尚(姜太公)
二, 姜姓齐国角氏
1, 概述:
炎帝姜姓传至共工,伯夷二代辅助大禹治水有功,因源于炎帝之后,共工复赐姜姓。大禹治水成功,伯夷功高被封邑于吕城(今河南南阳),其后人即以吕为氏。再数传至姜子牙,本是姜姓,名尚,字子牙,俗称姜子牙,因先祖伯夷封吕,又称为吕尚,后来封齐,后人称齐太公。姜子牙生于公元前1156年,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6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2, 吕氏齐国世系
吕氏齐国自太公吕尚立国至康公吕贷失国,传20世,共32位国君,享国665年,后田氏代齐。
①齐太公—②齐丁公—③齐乙公—④齐葵公—⑤齐哀公—⑥齐胡公—⑦齐献公—⑧齐武公—⑨齐历公—10齐文公—11齐成公—12其前庄公—13齐厘公—14齐襄公—15齐前废公—16齐桓公—17齐中废公—18齐孝公—19齐昭公—20齐后废公—21齐懿公—22齐惠公—23齐顷公—24齐灵公—25齐后庄公—26齐景公—27齐景孺子—28齐悼公—29齐简公—30齐平公—31齐宣公—32齐康公
①齐太公—②齐丁公—③齐乙公—④齐葵公—⑤齐哀公—⑥齐胡公—⑦齐献公—⑧齐武公—⑨齐历公—10齐文公—11齐成公—12其前庄公—13齐厘公—14齐襄公—15齐前废公—16齐桓公—17齐中废公—18齐孝公—19齐昭公—20齐后废公—21齐懿公—22齐惠公—23齐顷公—24公子角—25角氏—26角姓世代相传
从上述世系排列中可以看出:我们角氏是齐太公第二十三世孙齐顷公之子公子角后才称角姓的。据史籍《路史》等记载:齐太公后有角氏。说的就是角氏上述历史渊源的记载。在典籍《庄子·杂篇·则阳》中记载:“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角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浮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这里的角氏,就是指文明之国、之民。史籍《吕览·八月纪》中记载:“正钧石,齐升角。”齐国,是角氏的发源地,角氏是炎帝子孙,齐太公的后裔,史称角氏正宗。又据史籍《姓考》等书记载:春秋时齐顷公之子公子角之后。齐顷公去世后,由其子吕环继位,为齐灵公,多字益为齐孝武灵公。齐顷公有庶子公子角,因系庶出,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祀和承袭父祖的地位。《百姓。源。缘》等古籍记载:嫡子,古称正妻所生之子,也专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增韵。释嫡》记载:正室曰嫡,正室所生之子曰嫡子。曰嫡,敌也,言无可敌也。嫡子有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利,其在社会上的地位,庶子不能与之相比。庶子:古称妾所生之子,也指正妻所生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庶子的地位较嫡子的地位低,不能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利。为此,齐顷公之子公子角别为一族,其后裔遂以其名角为氏,是为姜齐角氏,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史称角姓正宗。但角氏族人大多尊奉齐太公为得姓始祖,所以说角氏是齐太公之后。
第二节 黄帝姬姓后裔角氏
角氏的第二大类渊源,源于黄帝姬姓后裔,其又分为2个支系。一支出自战国末期姬姓卫国君主卫角君之后裔,以先祖名字为氏,称角氏;另一支系是吴太伯之后裔有周术,为秦末汉初人,因居所地名为氏,史称角里先生,其后裔以角里为氏,改称角氏。
一 ,黄帝姬姓角氏
1,黄帝概述
(1)黄帝:传说中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本姓公孙。生长于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之滨,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陕西省武功县),故号轩辕氏。少典之子(少典:一说是部族名,一说是人名)。以土德王,土色黄,故称黄帝。《易·系辞 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孔颖达疏:“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号有熊。”司马贞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其生卒年份传说为公元前2697—公元前2599年。
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其孙高阳立,即颛顼帝。颛顼死后,黄帝曾孙高辛立,即帝喾。喾死,子放勋立,即尧。尧死,舜立,舜是颛顼的六世孙。黄帝,颛顼,喾,尧,舜即是五帝。所以说黄帝是五帝之首。
黄帝与炎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因此,炎黄二帝都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2). 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指中央之神。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史记。天官书》:“黄帝行德,天夭为之起。”张守节《史记正义》:“黄帝,中央含枢纽之帝。”宋高似孙《纬略》卷八:“《洛书》曰:苍帝起,青云扶日;赤帝起,赤云扶日;黄帝起,黄云扶日;白帝起,白云扶日;黑帝起,黑云扶日。”
黄帝所居为姬水,黄帝以姬水成——《国语·晋语》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
黄帝:姬水成以土德王天下,土色黄,故称黄帝。
父亲:少典(名为祁昆)(据《史记》载的《五帝本纪》和《秦本纪》记载都涉及“少典”,提及时期相差几代,《史记》的少典是指部族。)
母亲:附宝
妻子: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方雷氏女,名女节,次妃彤鱼氏女,次妃名嫫母,班在三人之下,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
子孙: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苍林与姬同姓。唐尧(长子玄孙)、虞舜(次子八代孙),以及夏朝、商朝(子姓)、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都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这样一来,虽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却已经不多见了。姬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黄帝和炎帝并称华夏民族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我们的血脉祖先。以他首先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2,角氏与黄帝的渊源
史籍记载:黄帝正妃嫘祖她生了2个儿子,一个叫昌意,一个叫玄器,姬姓角氏就是从玄器这一支系传承下来的。玄器,又称青阳氏,因他曾为青部落国家首领,并获得青阳的称号。
3,黄帝姬姓角氏的历史演变
黄帝—玄器—娇极—帝高—周弃—古公顫父—太伯—姬昌(周文王)--姬发(周武王).角氏源于姬姓,远古始祖黄帝,玄器,近古始祖周弃,周武王。由于黄帝姬姓后裔姓氏太多,其历史脉络非常的复杂,对于角氏的历史记载也非常少,我们只根据历史古籍的记载来概述,当然,可以肯定的确定角氏与黄帝姬姓是有历史渊源的。
二, 姬姓卫国角氏
1概述
姬姓卫国的角氏,源于姬姓卫国,远祖黄帝,近祖周武王,始祖卫角君(以祖名为氏)。卫国,周王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据典籍《辞源》记载:卫,古国名,武王帝康叔封地姬封,康氏、卫氏、子南氏、冷氏始祖康叔为卫国第一代国君。卫国地域大致在黄河北岸,太行山脉东麓壁、新乡附近。
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以弟弟康叔封为卫国诸侯,分殷商之民,护卫周王室。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赐同母弟封康邑,史称康叔封。周公旦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封,让康叔迁徙至殷商故都,建立卫国,定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为康氏最早的发源地。
周公旦摄政时期,管叔、蔡叔作乱,而周公勘定内乱,命齐、鲁、燕诸侯平定夷狄之人,将原本管蔡监管的殷商之民迁到卫,立康叔封为伯,治理卫国。周公旦对这个弟弟十分的照顾与爱护,亲自写了康诰、酒诰、梓材等治国的条陈文章,交给康叔封,让他据此治理卫国之人。康诰称“命尔侯于东 土”,又云“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可知康叔封是卫侯。周成王执政后,以康叔封为司寇。
康叔封薨,子牟立,是为康伯。可见,康,并非康叔封的谥号,不然,父子同谥,不合常理。而《世本》则说康伯名髡。宋衷说“即王孙牟也,事周康王为大夫”。
自康叔封开始,卫国就是侯,但是康叔封几代人都为方伯为监察诸侯,因此自康伯起,六代卫侯都称伯,是为方伯之伯,而非侯伯之伯,没有降爵,可见史记所载卫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不准确。实际上,并不存在卫顷侯贿赂得侯的可能。至于卫顷侯不继续称伯,是因为他失德,只好降称本来的爵位,卫侯。
卫国是当时生存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立国前后共计838年,传44君。康叔立国时,定都朝歌。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时,占卜说可以在这里立国300年,后来帝丘(卫迁于帝丘及改名濮阳)果然成了卫国的福地,卫国人在此立国达388年。随后,卫元君十四年卫国被秦国迁到野王县,又生存了几十年。在众多曾经声名赫赫的诸侯国纷纷被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卫国却奇迹般地躲过无数次灾难,生存到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到秦二世时才灭亡。
2, 姬姓卫国世系
① 卫康叔—②卫康伯—③—卫考伯—④卫嗣伯—⑤卫疌伯—⑥卫靖伯—⑦卫贞伯—⑧卫厘顷侯—⑨卫厘侯—10卫共伯—11卫武公—12卫前庄公—13卫桓公—14卫前废公—15卫宣公—16卫恵公—17姬黔牟—18卫懿公—19卫戴公—20卫文公—21卫成公—22卫中废公—23卫穆公—24卫定公—25卫献公—26卫漡公—27卫襄公—28卫灵公—29—卫出公—30卫后庄公—31姬斑师—32卫后废公—33卫悼公—34卫敬公—35卫昭公—36卫怀公—37卫慎公—38卫声公—39卫成侯—40卫平侯—41卫嗣君—42卫怀君—43卫无君—44卫角君。
3, 姬姓卫国角氏的历史演变
,①卫康叔—②卫康伯—③—卫考伯—④卫嗣伯—⑤卫疌伯—⑥卫靖伯—⑦卫贞伯—⑧卫厘顷侯—⑨卫厘侯—10卫共伯—11卫武公—12卫前庄公—13卫桓公—14卫前废公—15卫宣公—16卫恵公—17姬黔牟—18卫懿公—19卫戴公—20卫文公—21卫成公—22卫中废公—23卫穆公—24卫定公—25卫献公—26卫漡公—27卫襄公—28卫灵公—29—卫出公—30卫后庄公—31姬斑师—32卫后废公—33卫悼公—34卫敬公—35卫昭公—36卫怀公—37卫慎公—38卫声公—39卫成侯—40卫平侯—41卫嗣君—42卫怀君—43卫无君—44卫角君—45角君氏—46角氏—47角姓世代相传
4,在史籍《姓氏考略》等书中记载:角氏,卫角君之后,东汉关中有角氏。卫国第44代君主卫角君被秦二世贬为庶人之后,史书对他再无记载。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连同爵号为姓氏者,称角君氏,后又改单姓名为角氏,世代相传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三,姬姓角里氏
1, 概述
, 角里先生,姓周,名术,字元道,号角里先生,别号霸上先生,河南汝阳人,是被孔子称为至德的姬太伯之后,他是秦、汉之际非常著名的商山四皓之一。商山四皓指的是2000多年前秦朝的四位博士:即角里先生(周术)、吴实、崔广、唐秉。四老人皆因品行高洁,银须皓首,避秦焚书坑儒而隐居商山,世称“商山四皓”。
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唐秉、甪(lu)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他们宁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便遵照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就继续保留其太子之位,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角里先生本姓周,其后裔以先祖名号为氏,后改称角氏。在史籍《后汉书。冯义传》里所记载的角宏据研》中的角宏,据说就是角里先生的后裔,在王莽时期随起义军造反后,角宏战据了扶风郡(今陕西宝鸡地区),成为割据势力的首领。后依附于豪强称王,结果,被汉光武帝派大军征讨,兵败投汉,后史书对他就再无记载。
3,角里先生后裔的角氏历史演变
太伯—虞仲—季么—吴仲雍—吴季简—吴叔连-吴周章(吴国周氏下传至秦)-—周术-(角里先生)--角里氏—角姓—世代传承。
第三节 第三大类的渊源:源于官位和地名
1, 源于官位
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角人,以官职称谓为氏,其后裔称角氏。角人,西周时期的官位,就是一种猎物收集的官吏,负责向猎户收集野味,毛皮、山果、草药等,专供王室君主、贵族们享用,角人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这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角人掌以时收齿角,凡骨物于山泽之农。
角,与爵同音,即古岳切,也是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可用以温酒和盛酒。西周时期,礼制繁复,饮酒用具有严格的规定,周王用尊(鐏、樽),公爵用爵(穱),侯爵用角(觼、触),子爵用觥,男爵用觚。其以下,卿用盉,大夫用斝(籦),民用盅(锺),再以下的无身份地位之人,如奴、仆、婢等,所用的就称作杯(柸)。
齐国中侍奉君侯饮宴的侍从,称角人,或角侍(觼侍),多为君王亲信,地位比车右(侍卫长)还高许多。其后裔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称角氏。
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君王走马灯似的乱换,弑君以代的事件频频发生,期间不乏被毒害者,所谓“弑必用角”,就是指收买君王亲信中的角人,在酒中投毒以弑。
在角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 为姓氏者,称角人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角氏,称角氏,世代相传至今。
2, 源于地名(其有3个支系)
第一支系,出自春秋时期卫国的羊角城,以居邑名称为氏。羊角,是春秋时期卫国一座城的名称。在史籍《左传。襄二十六年》中已有记载,在卫国羊角城的百姓中,很早就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羊角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角氏,称角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支系,出自南北朝时期角陵县,以居邑名称为氏。角陵,是南北朝时期南齐政权下设置的县名,故址在今湖北省,天门市地区。其在史籍《南齐书。州郡志》中有记载:角陵县,属南新阳左郡。在角陵的百姓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角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支系,出自宋朝太祖赵匡胤之后裔,以居邑名称为氏。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5年)农历10月,宋太祖崩,吉凶仪仗等并依永安陵之例。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农历4月,葬太祖赵匡胤于永昌陵。赵匡胤离奇逝世,其弟赵匡义即位宋太宗。关于赵匡胤之死因,官修宋史均是语焉不详,其原因恐怕是自宋太宗赵匡义以后,北宋皇帝均是由赵匡义一支族人继承有关。
在赵匡胤的嫡亲族人中,有远离廷政迁居护守永昌陵者(今河南巩义),皇陵位于巩县西南二十公里的訾乡邓封村,即今西村乡常封村,西依篙山少室山脉之阴,东踞青龙山,南抵金牛山和白云山,北傍蜿蜒东流的伊洛河水。陵园坐落在比较平缓的黄土岗地北坡,地貌呈南高北低、东弯西垂之势。
宋朝时期流行“五音利姓说”,赵姓属于角音,对应“五行”中的木,木生东方,阳气在东(今河南开封),赵氏帝族必须在西方安葬,且陵地需要东高西下,所谓“东高西下为之角地……南高北下为之徵地,角姓亦可居之”。
赵匡胤一支守护皇陵者,以地势称谓为姓氏,改赵为角,称角氏,寄托了不服太宗朝政之意,其后世代守护皇陵。由于其角氏一族守护皇陵,责大如天,宋太宗一族历代皇帝对其也莫可奈何,人数虽不众,但仍为洛阳族中的重族大姓。
第四节 第四大类渊源:源于少数民族的融合
一, 源于蒙古族,出自大蒙古汗国蔑儿吉角氏部族,以氏族名称为氏。
蔑儿吉角氏,即泰亦赤兀部,后简称为八邻部(巴邻部),是大蒙古汗国的核心部族之一,但不属于蒙古黄金家族,因此不是元朝皇室正统。虽然如此,其族人多有在蒙古汗国何其后大元帝国中任要职者,也是一个曾经十分显赫的家族,其代表人物就是蔑儿吉角·伯颜。
蔑儿吉角·伯颜,公元1236~1294:著名的元朝蒙古军事家,以深略善断著称。
蔑儿吉角·伯颜的曾祖父蔑儿吉角·失儿古额秃原臣属泰亦赤兀部首领,后臣属成吉思汗。其祖父蔑儿吉角·阿拉黑、祖叔父蔑儿吉角·纳牙阿都是成吉思汗的开国元勋,分别担任千户长、中央万户长。其父亲蔑儿吉角·晓古台和他本人则忠心臣属于成吉思汗第四子孛儿只斤·托雷家族。
宋理宗赵昀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蔑儿吉角·伯颜跟随孛儿只斤·旭烈兀(托雷之子)西征。宋度宗赵禥咸淳元年(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他作为伊利汗国使团的成员拜见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忽必烈汗将他留在身边。元至元四年(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蔑儿吉角·伯颜任中书右丞,同知枢密院事,主持伐宋的军政大事。
元至元十年(宋咸淳十一年,公元1273年),元世祖任命蔑儿吉角·伯颜为伐宋军最高统帅。次年,蔑儿吉角·伯颜率二十万大军向南宋进攻,农历9月,在攻下鄂州(今湖北武昌)后,继续挥军南下,在元至元十二年(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农历3月攻占建康(今江苏南京),然后由长江东下,在元至元十三年(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农历3月攻破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谢太后、宋恭帝等,灭南宋王朝,而后返大都(今北京)。 之后,蔑儿吉角·伯颜长期在北方蒙古以西的海押里地区与孛儿只斤·窝阔台的后裔海都作战,并彻底粉碎了孛儿只斤·海都的势力,维护了大元帝国的统一。
到了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元世祖逝世,蔑儿吉角·伯颜强硬遵行元世祖的遗言,扶持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尔即位于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二十公里闪电河北岸),同年腊月,蔑儿吉角·伯颜病故。
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蔑儿吉角·伯颜被追封为淮安王。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再追封为淮王,元朝廷御著有《丞相淮安忠武王碑》以志其功。
蔑儿吉角·伯颜的后裔在元朝后期多率军驻扎在西南地区,主要在今云南、贵州一带。明朝初年,所部十余万大军被明朝大将军沐国公沐英率军击溃,族人四散,纷纷改姓而匿,其中有以原部族称谓“蔑儿吉角”之末音取谐音汉字“角”为姓氏者,称角氏,逐渐融合于各民族之中,今多居云南、广西地区。
二,源于藏族,汉化改姓。
根据《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藏族人姓名研究》,《中国姓氏大辞典》等记载:藏族中有角姓。角丁,藏族姓,即觉登氏,绒朗色氏,也作觉当氏,在20世纪 西藏主要贵族家族名。其后汉化有角姓,该支角氏的姓氏都作jue。
第二章 角氏家族的得姓先祖
一,得姓远祖
1, 炎帝,与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角姓主要出自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居地为姓,姓姜氏。其后姜尚周初封于齐,姜姓角氏尊炎帝为得姓远祖。
2,黄帝,中国古代人物,与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受到全世界华人的尊崇和信仰,是中国宗族文化的标志性人物。炎黄后裔,炎黄子孙,也成为中国人称谓。按今天的观点看,炎帝及黄帝可能均为远古部落联盟共主,据史籍记载,黄帝有子25人,的姓者14,为14姓。姬姓及其分支所出的角姓都能追溯到黄帝,角氏与黄帝实为同源,故奉黄帝为得姓远祖。
二,得姓近祖
1, 齐太公,姜姓,名尚,字子牙,因是商末吕国人,又名吕尚,炎帝后裔。是商末周初最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垂钓于渭水之边,被周文王礼聘为辅助大臣。武王伐商时,任统兵师氏(简称师),被尊为师尚父,号太师尚父。在牧野之战中,因指挥破敌立功,是周朝的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授以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地位在各封国之上,春秋时期,齐国王族公子角之后以祖名为氏,称角姓,尊姜太公为角姓得姓近祖。
2, 古公顫父,是周王朝的奠基人,被称为周朝的太王,他积德行意,国人皆戴之,是历史上的著名贤王。由于他的远见卓识,太伯,虞仲奔吴,建立起强大的吴国。而季么得以继位,后传位于周文王昌,再传位次子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完成了复兴周族的大任,建立了历史上最长的周王朝。故古公颤父为姬姓角氏的得姓近祖。
3, 周弃,周文王,吴太伯,周章,卫康叔,齐顷公(前面已有阐述),都为角氏的得姓近祖。
二, 得姓始祖
1, 公子角,姜姓,名角,是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顷公之子。齐顷公去世后,由其子姜环继位,是齐灵公。公子角,因是庶子,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祀和承袭父祖的地位。后裔遂以其名角为氏,别为一族,是为姜齐角氏,史称角姓正宗,为角氏始祖。
2, 角氏得姓始祖还有:卫角君,角里先生,赵匡胤,蔑儿吉角。伯颜等(前面已有阐述)。
第三章 角氏的郡望
郡望:是一个家族在发展繁衍过程中,后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某一历史时期,通常是作为一个追根溯源的里程碑。郡:古代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现代的县。望:古时称,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即为名门望族。据史籍记载:角氏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以洛阳,开封,歧阳等为郡望。
一, 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 ,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 。
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中、嵩京、中京、西京。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核心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尧、舜、禹等神话传说多传于此。同时,洛阳也是中国5000年文明历史中最为古老的帝都王城,华夏,中华,中土,中国,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洛阳二里头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代。1960年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被认为是夏朝都城所在。
洛阳共经历二十二个建都朝代,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累计建都史达1500年以上。同时,洛阳也有“九朝古都“九朝”之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也有虚指“多”、“最多”之意,洛阳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历代帝王贵胄、文人骚客等均对洛阳的都城地位有着极高评价。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汉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汉班固曰“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唐太宗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韦应物说“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宋太祖曰“吾欲迁洛,以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司马光曰“欲知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汤、武定九鼎于河洛,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伏羲,作为人文始祖,发现了“河图”与“洛书”,发明了“八卦”,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老子著有《道德经》,杜康造酒、洛阳杜康名闻天下,苏秦佩六国相印,纵横游说于六国之间,才子贾谊博怀济世文章,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汉书》,许慎著《说文解字》,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蔡伦发明造纸术,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等,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的。程颐、程颢兄弟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阳”。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 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
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 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
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 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
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 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 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 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
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很可能是唐朝中后期设置的),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 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 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 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 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 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
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1938年6月,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政府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二开封
开封古称东京(亦有汴梁、汴京之称),简称汴,位于河南省东部,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相传夏代第七世帝抒迁都于老丘(今开封附近),直至第十三世胤甲才迁至西河,共历6世,成为当时政治、经济中心。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春秋时期,郑庄公(前743一前701)为向中原拓展,在今城南朱仙镇附近古城村构筑城邑、取名启封(汉初因避景帝刘启讳、改为开封)。此为开封故城。今开封城春秋时为仪邑,战国时为大梁。战国时期,魏国为争霸中原,惠王于六年(前364)由安邑迁都大梁,此为开封有史可考的第一次建都。
魏在大梁共历6君140年,在秦统一战争中于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为秦所灭。秦将大梁改置浚仪县。以后、开封各为县治,互不隶属。直至东魏天平元年(534)设梁州,以浚仪为州治,辖开封县。
隋汤帝通改济渠,使其与黄、淮沟通,发展水上运输,汴州地位日益显要。唐延和元年(712)开封县并入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列为附郭首县,原古城村的开封城,遂日趋废弛。唐兴元元年(784)宣武军节度使治所由宋州)移来汴州,成为唐王朝最强大的藩镇。唐末,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先是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最终废弃唐帝而自立,在开封建立后梁政权。朱温称帝后,升汴州为开封府,称东都,洛阳为陪都,称西都,长安则降为雍州。从此,开封府不断扩大管辖范围,后梁时辖15县。右图为开封保存完好的城门。
至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相继在开封建都,开封府亦扩大,辖18县24镇。开封、浚仪称赤县,其余各县称畿县,浚仪县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称祥符县。开封最繁盛的时期是北宋,建都长达167年。公元1127年,为金人所破,毁于兵燹。金人先后在开封扶植张邦昌、刘豫两个傀儡政权,终因人民唾弃而夭折。
金人将开封降为汴京路。海陵王于1153年以开封为南京,作为南进的基地。至1214年宣宗完颜洵受蒙古逼迫,迁都于此,仍称南京。蒙古灭金建元,在全国设立11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中原地区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这是河南称省之始,元末刘福通率农民起义军于龙凤四年(1358)攻占开封建为国都,仅维持了一年零三个月,在元军围攻中又退回旧都安丰。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朱元璋攻下开封,改汴梁路为开封府,改开封为北京作为陪都,不久又撤销开封县并入祥符县,从此结束了一城由二县分治的局面。洪武十一年(1378)又撤销了开封北京称号,并封五子朱棣为周王,镇守河南。此后一直是河南的省会,清代继之。
1913年废府改道。祥符县改为开封县,属河南省豫东道、开封仍为省会,并为豫东道治所。1914年改豫东道为开封道。1927年废道,1929年成立开封市,市、县同城不相属,开封仍为河南省会。1938年6月,日军占领开封,省会西迁。翌年3月,日伪河南省会由安阳迁来开封。1945年日寇投降,开封复为河南省会。194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开封, 11月成立开封特别市,仍为省会。开封县政府仍设在市内,1949年5月,开封县政府迁往朱仙镇。1954年10月,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 开封变为省辖市。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实行“市带县”体制,开封专员公署撤销,原辖5县属开封市领导。
三,歧阳郡(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
宝鸡市古名陈仓”,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西部工业重镇。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美术之乡”美誉。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首府)城市的中心位置,是通往祖国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辖3区9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宝鸡古称陈仓,据《三秦记》记载,陈仓以古陈仓山(今鸡峰山)得名。宝鸡之名始自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 757年),沿用至今。
早在新石器时代,宝鸡就是先民们活动生息的地区之一。宝鸡共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数百处,其中最著名的北首岭遗址,据《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记载,早期遗存为公元前5150~5020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7150多年,是早于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的一种文化遗存。
宝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周秦王朝发祥地。公元前ll世纪,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 《史记·周本纪》),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国家组织。古公亶父被后世尊为太王。周在古公亶父死后的季历和文王时期,国势发展很快,先后征服了西落鬼戎、始呼、翳徒之戎,邻近的许多部落和方国也归附于周,巩固了周族在渭水中游的统治,为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础。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以秦襄公攘夷,护送平王东迁之功,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从此,建立了秦国。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在“汧渭之会”(今宝鸡市眉县附近)建立国都。秦宪公二年(前714年),为备战攻戎,秦将国都由汧渭之会徙往平阳(今宝鸡市东阳平村),并建有封宫(《史记·秦本纪》)和羽阳宫(《汉书?地理志》)。以此为政治中心,至秦武公十一年(前689年),西起甘肃中部,东至华山一线,整个关中及渭水流域,基本为秦国所控制。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国迁都于雍(今宝鸡市凤翔县)。此后,秦国先后有十八位国君以雍为国都,共历时294年。秦穆公(前659~前621年)在位期间,“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由一个落后的诸侯国,跻身当时最先进的国家行列之中,为以后东向攻灭六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宝鸡属内史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属雍;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改为中地郡;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又改属内史;景帝分属右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仍因之;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右扶风,为三辅之一。献帝时(189~220年),省扶风都尉,置汉安郡。曹魏(220~265年)为扶风郡。晋惠帝时(290~306年),改为秦国。北魏太武帝时(424~452年),置秦平郡,兼置岐州。西魏(535~556年)改秦平郡为岐阳郡。隋初,置岐州;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废州置扶风郡。唐初置岐州;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改为扶风郡;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改为凤翔郡,不久又改为凤翔府;代宗宝应年间(762~763年)因之,属关内道。五代属关西道。宋属秦凤路,为风翔府。金置天兴军.属陕西西路。元初立凤翔总管府,后更为散府,先后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明仍为凤翔府,隶陕西布政使司,分属关西道。清初,仍沿旧制为凤翔府;康熙九年(1670年),裁关西道,分隶西安粮盐道;乾隆九年(1744年),改隶驿盐道.为分巡凤邻道。民国2年(1913年),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22年(1933年)撤道,由省直辖宝鸡各县;民国27年(1938年),在凤翔设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辖宝鸡,凤翔、千阳、陇县、麟游、岐山、扶风、眉县、武功、周至;民国30年(1941年)2月,第九区督察专员公署迁至宝鸡。
1949年7月16日设立宝鸡市,以宝鸡县的城区及郊区为其行政区域;设立宝鸡分区,驻宝鸡市,属陕甘宁边区政府,辖宝鸡市和宝鸡、陇县、汧阳、凤翔、歧山、凤县、扶风、郿县8县。11月,宝鸡市的虢镇区划归宝鸡县,蔡家坡区划归歧山县。
2003年3月,撤销宝鸡县,设立宝鸡市陈仓区,将原宝鸡县的胡店乡、虢镇、天王镇、拓石镇、坪头镇、贾村镇、县功镇、阳平镇、桥镇、千河镇、周原镇、香泉镇、凤阁岭镇、慕仪镇、新街镇、磻溪镇、赤沙镇、钓渭镇划归陈仓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虢镇。将原宝鸡县的金河乡、陵原乡、硖石乡、蟠龙镇划归宝鸡市金台区管辖,晁峪乡、八鱼镇划归宝鸡市渭滨区管辖。
角姓是一个古老的罕见姓氏群体,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秋时期的齐国(今山东半岛一带),是角氏的发祥地。历史上角姓以洛阳,开封、歧阳为郡望。角姓得姓后,于历史上历汉晋、南北朝、隋唐至宋朝,发展缓慢,一直处于罕见姓氏状态。元明清时期角氏得到稳步的发展,其期间角氏向全国各地迁徙发展,值得说明的是,角氏有一支系在明朝初年随军到云南,开创了云南角氏新纪元。在新中国成立后,是角氏的大发展时期,角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在已活跃在了社会的前沿上。
当代角姓的分布:当代角姓仍是一个罕见的姓氏,人口也相对较少,但仍有一定的分布,南北方都有,呈南多北少的格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昆明、禄劝、安宁、宜良、石林、嵩明、晋宁、东川、曲靖、麒麟区、马龙、富源、罗平、宣威、楚雄、大理、保山、隆阳区、德宏、陇川。河北省的唐山、滦县、滦南县、围场、大城、曲阳。河南省的洛阳、汝阳、息县。广东省的广州、湛江、潮州、汕头、潮安、登海。陕西省的西安、宝鸡、韩城。山西省的晋城、大同、太原、新疆的乌鲁木齐,塔城。湖南省的益阳。江苏省的南京、启东、无锡。安徽省的的淮南。福建省的福州、泉州。海南省的海口、儋州市。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西藏的拉萨。还有北京、天津、湖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辽宁、广西及台湾省的云林县等地。
角姓在国外的有:缅甸、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瑞士等国。
第五章 角姓的家乘谱牒
家乘谱牒:是中国家族姓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记述某一姓氏家族世系传承演变和人物活动的书,也可以说是一家一族的历史专书。中国自古就有编修家族谱牒的传统,早在商朝,已有谱牒档案,官府设置掌管谱牒的官员。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名 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角氏的家乘谱牒:因角氏为较罕见的姓氏,据调查在目前全国的图书馆中尚未发现收藏有角姓族谱,民间也少量收藏。民间收藏保存比较完整的有河北唐山滦县的角氏族谱,其族谱是:“自得良从宝,天廷文玉世。志远宏有端,竞国建家邦。炜广盛春景,远定永安康。”其他地方的角氏也收藏了一些族谱,由于不够完整,我们本着科学严谨,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此就没有予以收录,欢迎有角氏族谱的族人能提供,以便完善角氏族谱的资料。
第六章 角姓宗祠联典
角姓宗祠四言通用联:炎黄苗裔;春秋渊源。注释:角氏是炎黄后裔,在春秋时期,齐太公第24世孙公子角之后有角氏,全联典出角氏的得姓历史渊源。
角姓宗祠五言通用联:源自公子角;望出开封府。世代源流远;孙支奕祀长。注释:角氏的得姓始祖是齐太公24世孙公子角,公子角是角氏的始祖,开封府属于角氏的郡望,全联典指角氏的渊源和郡望。
角姓宗祠七言通用联:太公华渭声名远;齐国公子德泽长。祖力永扶家道盛;宗光常照子孙贤。注释:全联典指角氏的得姓源流。太公即姜子牙,齐国公子指公子角。
弟七章 角姓历史名人
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了历代角姓名人,排在名人姓氏的1140位。
记载的有:
角宏,东汉初期人,新莽末拥兵割据,称将军,后投汉。
角善叔,后汉名人。
角念,南北朝人,南北朝时的将军。
角严,明朝金乡人,宣德年间,利港巡检。
角璆(音qiu), 湖南辰阳人,在今天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辰阳镇,明朝万历年间书法家。
角巴东主, 1950年12月生,青海共和县人,藏族,大学本科, 现任青海省文联副主席,省《格萨尔》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格萨尔》学会副会长,中国藏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民协会员,青海省《格萨尔》学会会长,青海省政协委员,青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青海民族学院藏学系《格萨尔》硕士生导师。
1972年开始从事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在《章恰尔》、《西藏文艺》等报刊上发表了200余篇小说、散文、诗歌、民间故事等作品。
从80年代初开始从事《 格萨尔》的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至今。出版的作品有:《格萨尔新探》、《〈格萨尔〉疑难新论》 、《神奇的〈格萨尔〉艺人》、《角巴东主论文集》、《〈格萨尔〉遗迹遗物传说》、《〈格萨尔〉文学语言辞典》、《藏族哲理诗》、《爱的泪》、《〈格萨尔〉儿童文学丛书》(六本)等30多部书。其中 专著《〈格萨尔〉新探》的出版,填补了无藏文版《格萨尔》研究专著的空白。主编的我国第一部《格萨尔》儿童文学丛书(六本书)于1998年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的出版,又填补了我国无藏文《格萨尔》儿童文学丛书的空白,并荣获1998年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入选奖。
角汝昌, 男,1941年6月生马龙县人,中共党员。1986年任民政局副局长分管婚姻登记工作,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婚姻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和《婚姻登记管理办法》,及时帮助婚姻登记人员解决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全县的婚姻登记工作有条不紊,1996年3月被云南省民政厅授予“婚姻登记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
角述礼, 男,1939年9月生,云南昆明人。196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本科。现为昆明市第三中学一级教师,昆明市物理学会会员、云南省电子学会会员、中国国际名人协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教育家协会会员。会员证书颁发《中国教育家协会会员》铜质证书(铜匾)和精美证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篇。论文《洗耳球在U型压强计中的妙用》一文入选香港《当代教育名家论坛》世界发行,福建《全国优秀教育教学论文集》、北京《中华教育教学文丛》、武汉《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国内外发行巨著。论文《中学物理实验室高低压电源的安装与调控》一文入选长沙《实验教学与仪器》国内外发行、香港《中国跨世纪教育学术成果论坛》国内外发行、秦皇岛《华夏教育文集》、《跨世纪华夏教育人才大典》等国内外发行巨著。传略入编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编辑,泰国华夏国际交流中心、北京世录文化公司国际部协助,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和世界人物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大型国际交流系列辞书,入编证书颁发《世界优秀专家人才》铜质证书,世界发行;入编中国外文局中国世界语出版社主编的《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由图书出版、音像制作、网络服务三大工程组成,中英文版,国内外发行。
角振通,男,黑龙江海伦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同泽书画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辽宁画院特聘画师,沈阳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创作员.
1995年 《战地黄花》入选首届全国环渤海杯美展
1996年 《长白雪魂》入选纪念西安事变六十周年全国美展
1997年 《高山上的花环》入选阎宝航诞辰100周年全国美展
1998年 《亲恩》合作入选98抗洪精神赞全军美展
1999年 《金秋》入选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军美展
2000年 《太阳雪》参加东北大区域美展,获银奖
2000年 《苏宁》,《袁隆平》,《候殿禄》入选全国百年中华英烈颂美展。
第八章 云南角氏
云南角氏是在明朝初期随军到滇的,从1381年随明朝军队征讨云南定居下来后至现在(2011年),在云南已有630年的历史。
一,云南角氏移滇的历史背景
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军征讨云南。朱元璋亲自安排进军路线,谕先取曲靖,出奇制胜,说:“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拼力于此,以抗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沐英随傅友德等率主力逼曲靖。元梁王闻讯,派平章达里麻率十万众前去抵御。沐英等率兵冒雾前进,“出奇制胜”,迅速到达曲靖。明军突然出现,达里麻大惊。当时达里麻军列阵白石江一岸,明军临另一岸。傅友德欲即刻渡江,沐英不同意,说敌方已兵陈对岸,扼制水面,这样渡江于己不利。于是只摆出渡江的样子,临江而立,另派数十人从下流潜渡,到达对岸后鸣金吹角,大造声势,致使这里麻军阵势开始动乱,明大军趁机渡江。沐英以勇猛善泅者先行,登岸后破敌前锋,达军后撤。明军渡江毕,与达军展开大战。沐英纵铁骑直捣其中坚,战数合,达军大败,达里麻被俘。沐英将二万被俘士兵悉数放还,各归其业,明军声威大振,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讯自杀。沐英、蓝玉率兵直逼昆明,不攻而下。“自九月朔出师,迄下云南,仅百余日”。盘踞云南的残元势力被消灭。
云南西部大理一带,存在段氏割据势力。段氏世据大理已数百年。大理依点苍山,面洱海,号称天险。洪武十五年(1382)闰二月,沐英随蓝玉将兵西攻大理。段氏聚众守下关(点苍山有上、下二关,又称龙首、龙尾关,守此二关大理可确保,下关尤为重要)。沐英、蓝玉遣王弼攻上关,自率兵攻下关,形成犄角之势;另派一旅攀点苍山背后而上,居高临下策应。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水没马腹,将士随之,莫敢后,遂斩关而入”。段氏不知背后虚实,阵势溃乱,兵败被俘。攻占大理后,沐英、蓝玉或分兵其他地区,或下谕招降,云南西部大部归附明朝。沐英、蓝玉又取得平定云南西部的胜利。
七月,沐英率师返回滇池,和傅友德合兵镇平一些复叛地区。九月,当傅友德、沐英再次领兵征服一些地区时,土官杨苴散布明大军已回,纠众二十万攻昆明。当时守昆明的是冯诚(冯国用子)。城中缺粮,士卒多病,形势危急。沐英闻讯,率兵返回,和冯诚合力,打败段军,确保了昆明,稳住了局势。
洪武十五年春,明廷就在云南设置都指挥使司、云南布政使司,建立起统理云南的军政机构。地方置卫、所,辟筑驿道,形成一套统辖系统。以后分云南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县,民政系统亦趋完备。沐英治理云南,大抓屯田,解决粮食问题。洪武十九年(1386)九月,他上疏朱元璋,说“云南地广,宜置屯田,令军士开耕,以备储蓄”。朱元璋同意了沐英建议。沐英令军士且戍且屯,既解决吃粮又稳固驻守,一举兼得。沐英还招携省外人来滇屯田,朱元璋命外省军人到云南屯田,一时云南屯田大兴,粮食收获大有增加。沐英还以屯田的增减考察官吏的政绩,赏罚官员。主滇九年,屯田总数百万余亩,促进了云南的农业发展,云南开始稳定了下来。
在沐英所带的明朝军队中,有我部分角氏官兵带着家属随往,有些角氏官兵则与云南的当地人通婚,从此开荒垦地,生儿育女,世居云南。我们要说明的是在云南角氏的许多后裔中,都不知道角氏移滇的真实历史事实,往往都说我们的先祖是在明朝犯罪后被充军到云南的,这是对我们角氏先祖的侮辱。从明朝的法典《大明律》规定刑种来看,流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严厉刑罚,判流刑者,就流放到边远地区去做劳役。的确,在明朝云南的移民中,有一部分是带罪被流放的犯人,他们的后裔也世居云南,但我们角氏并不是被流放到云南的,而是随沐英征讨云南时留下的,我们是明朝军人的后裔。根据《明史兵志》,《云南通志》,《史地理志》等史籍的记载,在沐英所率的30万大军中有我角氏将士,在平定云南后就永久的留了下来,后代世居云南。在此,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我们云南角氏是征讨云南时随军过来的,并不是犯罪被充军流放过来的,我们是明军的后代,我们云南角氏为云南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过伟大的贡献。
二,云南角氏的祖籍
走遍云南所有的角氏,只要询问云南的角氏族人来自哪里,大多数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对于云南的角氏族人是来自“南京柳树湾高石坎”的传说,虽然历史学家们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和定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祖籍关系讲,现今居住在云南省内的角氏族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古代吴越地区,即今天的江浙一带。因为从云南角氏族人与江浙地区风俗习惯上有很多相同之处,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就连所供的家堂:天、地、国、亲、师、位,云南的角氏,都和今天的江浙一带角氏的家堂相似。
世居云南角氏的人家,许多人都说祖籍是南京应天府。从家谱、族谱和祖坟的碑刻墓志,还可看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柳树湾大石坎”、“高石坎”等记载。“应天府柳树湾”成为云南角氏后人谈论祖籍时提起最多的地名。应天府,宋为建康府,元为集庆路,朱元璋建明王朝定都于此,永乐后定为南京。应天府就是南京,但柳树湾在南京何处?就是到了南京询问,一般人也说不出来;南京的市、县地图也无此地址。
据南京史学界考证发现,明故宫遗址内有一块明万历四十年(1612)立的石碑,碑文中有柳树湾地名的记载。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加上碑面被灰浆涂抹,难以从头到尾通读。但是经仔细辨认,还是找到有“东城兵马司首下口口行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等字样;碑末的立碑时间是清晰的:“明万历四十年九月初一建立。”碑文说明,在明代确有“柳树湾”这个地名,但具体方位在何处,只能从地方文献中去进一步查找。幸好这两通碑的碑文录文还能找到。从全文看,碑文内容讲的是水利建设中的“疏通沟渠”问题。把这两通碑内出现的小地名连起来,再从南京的水道资料及《应天府城内坊厢图》对照,判断出柳树湾就在“标营”、“太医院”、“大中桥”一块弧形区域内,具体位置在当年太医院的上游,东城兵马司的下方,即今天的蓝旗街、御道街一带。现在该处尚遗留有“石门坎”的小地名,云南流传的“高石坎”、“大石坎”均为口传之误。如果祖籍是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的云南人到南京“寻根”,只能到南京明故宫遗址的东南角这一片为止,现在这里已经是繁华的闹市区了。
方位虽然已经找到,但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需要探讨:难道明代数以几十万计的移民来滇,都是南京人?并不一定全是。柳树湾位于明故宫东南角,当年是皇城前的宫禁要地,是中央行政机关所在地,六部除刑部以外,吏、户、礼、兵、工部都在这个地区,兵部的兵马司是部队集中驻地,还有个大校场是训练兵士和比武的地方。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遣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征云南,从南京出发的部队集中地就在柳树湾,随沐英征滇的皇家直属部队“羽林军”就驻扎在柳树湾。朱元璋的部队组成和兵源并非全部来自应天府一地,安徽、江西、江苏、两湖的都有,所以只能理解为征云南的军队系从柳树湾集中出发。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实行军屯,留在云南的官兵有的带“随君家属”,有的与当地人通婚,几代之后就只知祖籍是“南京应天府”了。还有另两种情况:一是因为洪武后期中央机关多建在柳树湾,官员中因“有罪遣戍云南者”不少,就是民间说的“充军”,还有富商和令朱元璋认为“不放心”的人,被加上罪名强行发配来云南,往往是连家属甚至家族都被“扫地出门”。这两类人的籍贯是以江苏为多,并不确指柳树湾。不论哪一种情况在明代来到云南的“应天府”的人,他们在云南扎根,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当地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对云南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总体上说,云南明初的移民主要来自陕西、四川、湖广、江西以及南京等地。沐英部队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山西、河北、江苏,浙江,河南士兵。我们云南角氏的祖籍到底在哪里呢?据调查考证,在明朝初期,明朝史籍及南京地方志都没有角氏的相关记载,就是说我们角氏并不是真正的南京人,有可能是,在当时,我们角氏的将士被征调到应天府柳树湾的地方与大部队集合,誓师出兵征讨云南。到云南后,角氏后人就把其先祖出发时的地方当作了祖籍地,世代相传至今。在元末明初,在江浙一带有角氏的相关史籍记载,到现在,这一地区的角氏族谱中都有角氏子弟当兵到云南永不回籍的记载,又据《云南通志》及各地的地方志也有角氏是江南人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肯定云南角氏是从江南或江浙地区到云南的。那么云南角氏的真正祖籍在哪里?从角氏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来看,大多认为最早是在山东和山西一带,后有洛阳,陕西,河南,这些地方都是角氏的发祥地,云南角氏的始祖追溯到姜子牙即齐太公(其24世孙有角氏),姜子牙是角氏正宗,有齐升角的说法,齐国也是角氏的发祥地。因此大多数历史学者认为我们角氏的祖籍应为山东籍,齐国地,这样更能反映角氏的辉煌历史,也符合历史的记载。
三,云南角氏的分布
角氏到云南后,其分布大多居住在滇中和滇西地区,族人居住较为集中,居住地方多以角家营,角家村为地名,全省有五个叫角家营的,叫角家村的更是甚多。主要分布在:昆明市、禄劝县、安宁市、宜良县、石林县、嵩明县、晋宁县、东川区、曲靖市、麒麟区、马龙县、富源县、罗平县、宣威市、沾益县、楚雄市、武定县。大理市、保山市、隆阳区、德宏州的芒市、陇川县等地。
第九章 云南禄劝角氏
禄劝角氏是云南角氏移滇后留下的一个支系,角氏到云南后,大多随军驻扎在曲靖,直至清朝初期,另一角氏支系从曲靖迁徙到了昆明(应属于调动),有人说是到了昆明今天的顺城街,据多方考证,可能是在今天的金马坊附近。到了清朝中期,昆明角氏的一个支系迁移到了禄劝县屏山镇定居下来,后来叫角家营。到了清朝后期,大约在1826—1840年期间,禄劝角家营角氏的一支迁徙到了翠华以它地,就是今天的以它地角氏。
以它地角氏的迁徙路线:江浙或江南—南京--云南—曲靖—昆明—禄劝角家营—翠华以它地(黑桃箐)
以它地角氏的世谱:照、开、天、永、兴,旺。角氏到以它地的开山老祖至现在共7代,现在第7代的世谱是兴字辈。
角氏家谱: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记载,待后人发掘考证,整理再定。
第十章 角姓家训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 等。
简言之,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家谱中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
(一)、注重家法、国法
(二)、和睦宗族、乡里
(三)、孝顺父母、敬长辈
(四)、合乎礼教、正名分
(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角氏家训有:
一, 耕读:田必力耕,书必勤读。不耕不读,不如犬畜。
二, 教子:家有子第,教之成人。若任游荡,必害终身。
三, 安分: 为人在世,各安本分。利己损人,终必无用。
四, 贸易:公平交易,童叟莫欺。奸谋巧诈,害己损人。
五, 交接:与人交接,务必正人。此须茶酒,切莫吝惜。
六, 嫁娶:男婚女配,为理之常。慎择贤否,门户相当。
七, 慎真:交母丧亡,早宜思量。不称有无,尽孝尽忠。
八, 追元:祖宗虽然,祭祀必诚。清明冬季,不是闲临。
九, 修身:严以待己,恕以待人。花街柳巷,谨步莫临。
十, 谨训:家训至此,句句格言。子孙恪守,世代相传。
后记
中华民族姓氏繁多,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繁衍、迁移,由最初的氏族部落,演变成至今逾24000个姓氏,称之为“盛氏中华”。随着姓氏的演变、分化、迁移,原本同一个祖先的族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甚至被区域同化。但这其中始终有一个“根”联系着人们,“根”源自于血缘关系,是一种剪不断的情思,也是亲疏观念的体现,在潜意识中,人们唤起对寻根的需求,渴望与族人紧紧相连。
百家姓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
中国人,特别是汉族社会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在汉人眼里是一种很强的关系纽带。而姓氏,则是我们血缘的河流,溯流而上,我们可以追寻到自己的祖根,追访到自己的故乡。
中华姓氏起源,可追溯到距今约5000余年的伏羲氏时期。伏羲是中华古史传说时代的远古帝王,在中华民族族谱大系列中,位居三皇五帝之首,冠居百王之先,被中华民族誉为人文始祖。
同姓氏在汉人眼里是一种很强的关系纽带,这种微弱的关系以亲情把人与人之间联系起来。通过寻根,把已失散的亲情寻回;通过寻根,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通过 凝聚亲情寻根,把家族史完善继而延续下去。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其形成与文明发展进程有紧密联系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范围往往会有一个模糊概念起着作用。比如:因为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所以我们相亲相爱;天下同姓是一家,所以我们更应该互相帮助;因为在同一片土地共饮一江水,所以我们团结奋进……就是这种微弱的感情把人凝聚在一起。而寻根恰恰是把这种存在的感情展现出来,以完成人们的心愿。
角氏家族,得姓较早,从历史来看,其发展缓慢,氏族较小,属罕见姓氏,为此在角氏的大多数族人后裔中,并不知道其先祖的出处,不知其根,也不知其源。此次,我们对角氏家族的探源,目的也是寻根问祖,为角氏寻其根,探其源,正其名。使角氏后裔能了解先祖的历史,传承家族文化,发扬家族传统,在新的时期里,再创角氏新辉煌!
在探源角氏家族的过程中,得到了全国各地的角氏族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了云南省图书馆、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的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也感谢我的工作团队,他们参阅了很多的历史资料,谢谢大家!(云南昆明2011年12月11日)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角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角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查看更多讨论帖>> | ||||||||||||||||||||||||||||||||||||||
角姓社区最新话题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