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阆中人, 1916年出生于贫农家庭,原名蒋开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任少共赤北县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1934年任少共陕南、南江、巴中、巴州县委书记,参加陕南保卫战。长征途中,担任少共茂州、彰明、崇化、松潘县委书记。1936年入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总政治部青年科从事青年工作,被派往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工作,以八路军军事教官身份,在太原师范学校的集训班讲授我党抗日主张、革命斗争史和游击战战略战术。后到太谷县组建了一支抗日武装,发展到2000多人,是秦(基伟)赖(际发)支队的前身。1938年,任太行军区独立支队3大队政委、队长。1940年任太行军区独立支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40年任八路军129师新10旅29团参谋长,在百团大战中,指挥部队消灭日军200余人。1941年任新10旅参谋长,在护送炮兵团去延安的战斗中身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1942年任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副司令员。1943年精兵简政,任34团团长,参加了林南战役,组织了西夏城战斗,歼敌一个团大部。在水冶城战役重中,34团作为突击队,解放了水冶城,率部解放了鲁县。在上党战役中,34团是太行纵队的主力团。
1945年,率领由太行军区干部组成的干部团到达本溪,后进入吉林市,任吉林分区副司令员,部队扩大为一个旅。1946年,吉林分区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24旅,任副旅长,参加四平保卫战。年底任10纵29师副师长。1947年,他指挥部队在五尔汉堡子同时在两个方向作战,一方面阻击援敌,一方面堵击突围之敌。1948年,率领29师参加黑山阻击战,阻击敌人7天7夜,由阻击战改为追击战后,歼敌第62师。辽沈战役后,任47军140师副师长、代师长,率部歼敌一个团后,抢占金钟河铁桥歼守敌一个师大部,在新河镇又歼敌千余人。平津战役后任140师师长,率部解放安阳和新乡。1949年他指挥部队在宜昌强渡长江,在叁斗坪歼敌一个师。建国后,参加了任湘西剿匪,任湖南军区会同军分区司令员。1950年任47军副参谋长。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47军副参谋长、参谋长,负责抢修空军战斗机场。随后组织部队在天德山、月夜山防御,47军140师在天德山围歼美骑兵1师一个大队。1952年,蒋克诚任志愿军50军参谋长。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蒋克诚在战争年代负伤5次。1953年回国,1956年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分管训练和民兵工作。1961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2年毕业,。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文革期间,1967年兼任吉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主任。1970年任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去世。着有《刘伯承元帅研究》、《革命回忆录选辑》、《红军在镇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