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着《敕勒歌》走来的家族
——关于斛姓的点点滴滴
一
斛姓为斛律、斛斯等复姓所改,而斛律、斛斯均为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姓氏。多种资料上介绍,斛姓在唐、宋以后才有;我认为不妥,因为在《北史》和《北齐书》中均提到一位叫斛字慎的大臣,由于只有一处记录,所以没有被以后的写作者加以认真考虑。我认为南北朝斛姓与斛律、斛斯等复姓并存,只是没后者更显赫罢了,待到唐、宋,随着民族大融合的深化,后者才逐渐改为单姓斛。(另外,北魏有一位叫斛兰的天文学家,与另一位天文学家在412年发明了铁浑仪)
其中斛律姓,《通志 •氏族略•代北复姓》记载:“斛律,代人,世为部落统帅,号斛律部,因为氏”。在一本书中,有“其先居广牧,世袭莫弗大人,号斛斯部,因为氏”的记载。据《姓氏录》上记载斛粟氏后该为斛斯氏。《唐书》上有关于斛薛(与“斛萨”同)的记载。
下面几节将介绍斛律、斛斯两大家族中的显赫人物。
二
首先不得不提到斛律金,因为他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不可忽略,虽然对于大多数治文治史的人来说比较陌生。斛律金(公元488-567年),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今山西朔州城区、平鲁区一带),他的高祖(曾爷爷)是当时敕勒部有名的部落首领倍侯利,凭借壮勇驰名塞外,后来率部落投奔北魏。祖父幡地斤,任殿中尚书。父亲大那擐,任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天平年间因其显贵,追赠为司空封公。斛律金曾被北魏政府任命为“第二领民酋长”,秋天到京城朝见,春天又回到部落,号称“雁臣”。
斛律金性格耿直,善于骑射。长于用兵,是北魏有丰富军事经验的名将。战场上,他观察一下地面,就可以判断出敌军的远近;他望一望飞尘,就大致知道敌军骑兵、步兵的大致人数。他对儿孙们要求很严格,每次他们打猎回来,他一定要两个儿子交猎物。大儿子猎物不多,却得到夸奖;小儿子猎物不少,却受到斥责。他向不理解的人说:“老大射在猎物背上,而老二却随便乱射,数量岁多,技艺却比他哥差远了。”有一次,他把儿孙们召集来聚会射箭,看完后竟哭了。他说:“明月,丰乐射箭不如我,诸孙儿又不如他们。我们家族这样下去将回衰败的。”
公元537年,西魏与东魏会战与沙苑。东魏不敌精锐的西魏,而东魏的高欢仍执迷不悟,硬要发动进攻,不论斛律金如何规劝,他还是忧郁不决。而此时,敌军一全面逼近,斛律金当机立断,用马鞭狠狠抽高欢的坐骑,才一块儿迅速撤退,否则可能全军覆没了。公元546年9月高欢率军为攻西魏的玉壁(进山西j鲡 山县西南),但久攻不克,苦战五十多天,死伤严重,只好退兵。在撤退期间,因讹话高欢被射死而导致人心惶惶。为了稳定军心,高欢便出来与大家会面,为了激励大家的情绪,便叫斛律金唱《敕勒歌》。也正是这位老将使这首敕勒民歌传了下来,才有我们今天中学课堂上的朗朗背书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这位老将是位文盲,而后世有的作家认为他是诗人,这是错误的。他只是将这首歌译为汉语(可能通两种语言),起了文化传承的作用,但仅仅这点,也值得我们去纪念。
高欢临死时,叮嘱儿子一定要信任和重视斛律金。高欢的儿子高洋与公元550年建立了北齐,斛律金被封为咸阳郡王,不久又加封太师。后来在抵御柔然进攻北齐的战争中,取得胜利,被封为丞相,高洋晚年昏暴,任意杀人。有一次高洋骑马捉矛,三次欲刺斛律金,斛律金强忍悲愤,岿然不动,毫无惧色,高洋只好缩手。
斛律金一家在北齐可以说荣华显贵之至。他官居丞相,大儿子斛律光为大将军,二儿子斛律羡和其它孙子都是镇守外地的大将。他的孙女有的当了皇后,有的当了太子妃,他的孙子娶了公主。他虽不识字,但详知历代兴亡事,对自己富贵已极的家族很是担忧。而让老将军担心的事还是在他仙逝世五年后发生了,由于奸臣进谗,皇帝昏庸,遂使忠良遭诬,斛律金家满门被害,只剩下一个未满15岁的孙子斛律钟(金之幼子),实在令人可惜。而让人可喜的是,由于失去了栋梁,腐败的北齐很快就被北周所灭。(参考周国杰先生在网上的一篇文章)
关于斛律金的墓地,曾有一段误会。在太原市郊区的王郭村发掘出一座南北朝坟墓,被误认为是斛律金之墓,1979年经专家考证,认定是北齐娄睿的。但斛律金的墓地在太原晋祠周围,只是没有被发掘或者可能被破坏了。
三
斛律光(公元515-572年),字明月,斛律金的长子,斛律光自幼擅长骑射,武艺超群,被称为中国十大猛将之一,与霍去病等将领齐名。他以军功先后任大司马、左丞相、封咸阳郡王。他在整个南北朝可以排得进前五位,与韦睿、刘裕、韦孝宽、陈庆之等并列。公元564年,北周大将达奚成兴侵齐平阳(临汾),斛律光大败之,于是宇文护亲自挂帅率病10万攻打洛阳,斛律光杀周将王雄,宇文护后又围攻洛阳,斛律光在败之。光在玉壁营筑了华谷、龙门二城,宇文护不敢妄动,光又营筑南汾城,胡、汉民众万余人守之。571年,斛律光筑平陇,周柱国普屯威,柱国(官名)韦孝宽进攻平陇,战于汾水,周军大败。
北周的韦孝宽因多次被斛律光打败,于是他利用北齐皇帝昏庸,奸佞祖廷又与斛律光不和的有利条件,使用反间计来消除斛律光。韦孝宽叫参军曲严编造歌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溃。 槲树不扶自竖。”(这里的升,原指旧时容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百升影射斛律光的斛字。北齐皇帝姓高,“高山”影射北齐皇帝;“ 树”影射斛律光)。韦孝宽令间谍们把写有这些歌谣的传单,散发到北齐的京城邺(河北临漳)。祖廷见了这些传单,又添枝加叶渲染扩大,并让孩子们在大街小巷传唱,传的满城风雨,然后把情况报告给王高纬。高纬不辨真伪,于是听从祖廷把斛律光骗进皇宫,让刘桃枝(杀人高手)从背后杀了,当年五十八岁。接着,斛律光家族中凡年满15岁以上者都被同时杀害。周武帝听到斛律光被杀,大为欣喜,在境内大赦。后来打进邺城,追赠光为上柱国、崇国公,并指着这个诏书说:“此人如果健在,朕岂能到邺城。”
斛律光有五个儿子,长子斛律武都,历任特进、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梁 二州刺史,所到之处并无功绩,专事搜刮,侵渔百姓。光死后,后主派使者到州里把他斩首。次子是斛律须达,任中护军、开府仪同三司,死在光前。三儿子是斛律世雄,任中护军、开府仪同三司,四儿子是斛律恒伽,假仪同三司。
老三、老四都被赐死。小儿子斛律钟。因年少得以免死,在周韩裘分封崇国公,隋朝开皇年间做到骠骑将军后去世。齐王高纬的皇后斛律氏,也受到牵连,被废后迁居别官,后来又嫁给一位平民。
斛律羡是光的弟弟,金的次子,字丰乐。任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刺史。因受牵连,被杀,再临刑前自叹道:“富贵至此,女为皇后,公主满家,天道恶盈,怎得不败!”遂从容受刑,五个儿子都被杀。羡不仅是一名武将,他还是一位诗人,流下一首诗《哥》,诗句为:“朝亦饮酒醉,暮亦饮酒醉。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诗中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可惜为国为民的良将良臣们却遭到如此的下场,我们除了愤怒,别无他法。
斛律光的墓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邓庄乡斛冢村,这是我们斛姓寻根问祖的唯一地方。
斛律钟去世时应该是中年以上,我推断他可能为斛律家族留下了后代,只不过没有什么名望,无资料可查,这只是我的推断。但我们仍得把斛律金当作斛姓的始祖之一。
80年代在山西太原西南郊沙沟村发掘一处墓志,盖称:故崇国公墓志,是斛律彻墓志,专家推测为北齐斛律光之孙。
另外,同时期在北齐还有斛律羌举和斛律孝卿父子较出名。其中孝卿担任过侍中、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位,他们父子俩都得以善终,也今天斛姓来源的重要一支族系。
四
斛斯氏一家要在北魏以及后来的北周,隋王朝比较显赫,主要经历了四代,以后逐渐衰落。他们也是斛姓来源的重要一友,只是没有斛律氏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声大。但我认为他们的后代更多于斛律氏,因为他们没有遭遇灭族,只是斛斯政被隋炀帝杀了,并没有牵连到他家人的记录。
首先应介绍斛斯足,应为他到这时,才改为姓斛斯。斛斯足,又名斛斯敦,他的先人为莫弗大人,广牧富昌人。另有资料“河南斛斯政“的记载,所以广牧应在今天的河南周围。足在明帝时当过左牧令,庄帝时任车骑将军、扬州刺史。
斛斯足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椿,小儿子元寿,都在朝中(员寿出任过豫州刺史)为官。斛斯椿,字法寿魏太保、尚书金、常山文宣文。在投靠尔朱荣平叛河西暴乱中有功,升为中散大夫,掌握了一部分军权。椿性格“ 佞巧”,颇得尔朱荣的信任,军中大事,都让他参与。庄帝初期,出任尔朱荣府上的司马。后又出任东徐州刺史。当尔朱容死后,他有些忧惧。当时南朝梁以汝南王悦为魏主,“资其士马次于境上。”斛斯椿于是放弃徐州,归附悦。悦授与他尚书左仆射、司空公,封为灵丘郡公,又出任大行台前驱都都督。恰逢尔朱兆进入洛阳,悦明知不敌,便向南方挺进。斛斯椿又背叛了悦归了尔朱兆,好一个投机取巧之徒,那儿有利便往那儿跑。归兆合,“认参立节谋,拜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逢城阳郡公。寻加开府。”当时他父亲斛斯足先在秀容,又听说死了,椿请求减少他的尊位给他父亲。后来得知足仍活着,皇帝又诏回复其官位,仍让他担任车骑将军、扬州历刺史。斛斯椿一生投机取巧,几度易主,又进谗诬陷好人,与同僚争权夺利,名声相对不好。斛斯椿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悦、恢、微和演,历史行都有记载,但 没有椿出名。其中恢任过散骑常侍、新蔡郡公。最后不得不提斛斯政,他是斛的孙子,恢的儿子。政悟性很高,有才能,开始时担任亲卫,后来因军功而被授仪同,特别被杨素器重。大业中,担任尚书兵曹郎。斛斯政“有风神”,每次向上奏事,没有不称边心意的。隋炀帝很欣赏他,慢慢的委以重任。杨玄感和他的兄第都与政有深交。杨玄感叛隋炀帝有斛斯政的参与。以后杨玄纵等逃命,也是斛斯政的计谋。隋炀帝要惩罚杨玄感及其余党时,政便跑到了高丽(今朝鲜)。第二年,隋炀帝又一次东征高丽,高丽请求投降,并以返送斛斯政为条件。炀帝答应,把政送回来。到了京师,用政祭告祖先,左翎卫大将军宇文述上书说“斛斯政的罪恶,天地所不能容纳,人和神都愤怒。如果用一般的刑法,那么贼臣逆子怎么能陈压住呢?请改变常法吧!” 隋炀帝答应了。于是将斛斯政绑到金光门外大柱子上,“公卿百僚并亲击射,脔割其者,多有啖者者。啖后烹煮,收其余骨,焚而扬火。”多么残忍啊。斛斯氏的最后辉煌竞以此告终,从而也告别了斛姓人士在整个历史中的辉煌。
五
斛家在经过北朝、隋的灿烂历史之后,在唐、宋逐步没有了声音,既使有,也是在别人的笔下一笔带过。主要有:李白的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下宿置酒》,诗中的斛斯山人是位隐士,也是李白的朋友;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有“走觅南邻爱酒伴(原注“斛斯融,吾酒徒),《闻斛斯六宫未》中斛斯六官是位“卖文为活”的书生,到南郡去“索作碑钱”,但没回来,“翻令室倒悬”,《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中的斛斯先生也是杜甫的朋友;杜牧《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中的斛斯处士可能也是一位文化人士,所以才和诗人杜牧是深交,并值得杜牧的寄诗。
斛律后世在以后变得无声无息,而斛斯后世也变得消沉了,他们的汉化比他们的先人更进一步了,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因为和三位诗人是朋友,绝对不是一般人士和村民野夫或者官僚阶层。也许是大唐、大宋帝国的维持用不着这些鲜卑人了,也许是斛氏后代的才能有限,也许是经历了大屠杀后斛氏后代不愿为封建王朝卖命了,总之,他们基本在历史上没有地位了。在大宋只有绍兴年间汀州判事斛继善有记载,也是一笔带过。而明、清以及近代斛氏后人都是默默无闻,在平凡地生活。
六
回到现实,主要介绍一下斛姓在全国的分布。根据有限的资料,我了解到只有三个省有斛姓分布(可能还有其他地区有分布),主要是我生活的山西,另外两省是甘肃和湖南。其中山西主要分布在吕梁和晋中,根据山西经济出版社《山西人口姓氏大全》(1991年版),全省有斛姓人口952人,吕梁620人(中阳289人,柳林256人,石楼20人,交口14人,离石5人)、晋中253人,(介休236人,平遥9人)、临汾地区36人(隰县30人、永和5人)、忻州地区是偏关35人以及太原的5人。具体分布在吕梁市中阳县的武家庄镇天神庙村,暖泉镇冯家屹台村,柳林县留誉镇的苗吾村,寺坡村以及惠家坪村,晋中介休市的义安镇义安村,三佳乡东湛泉,西湛泉村,临汾市隰县城南乡上友村,偏关县城空地街。甘肃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只从网上获知有一位海南师院2001级的斛伟同学籍贯兰州,还有兰州集团公司中一位斛永富先生。湖南是斛建宁先生,他是湘潭县射埠镇林业工作站站长,于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与全国林业工作站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从这些我推断另外这两个省有分布,因为发出去的咨询信没有收到,所以这只是推测,具体情况有待我以后的进一步留心与关注。
在本文准备过程中,得到我的同乡,上海宝钢战略管理部副部长斛丕明先生的鼓励与支持,使得这一想法没有夭折在我的脑海中,因此才有今天这篇介绍姓文章。另外,当我从网上获得我们斛姓人士中还有许多优秀者时,更加强了我写这些文字的信念。这些优秀者有2003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中国建行山西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斛文锋先生,吕梁高专物理系2003级学生、因勤工俭学被各大网络媒体报道的斛燕武同学,在九久读书网上发表作品的文学爱好者斛继斌先生等以久默默无闻地在各个岗位上工作的普通大众。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斛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斛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