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与曹朋被民间称为“开县始祖”。宋宣和五年(1123年)追封为灵卫候,建祠水南,历代均有修葺。
注:旧《沙县志》称,邓光布与曹朋“谋徙县治”。曹在沙县任职时间在邓光布战死之后,恐有误,录以备考。
邓氏入闽始祖邓光布
据《剑沙三元邓氏(革房)家谱》记载:南阳郡邓氏得姓第47世祖为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的高密侯邓禹(字仲华)。邓禹一脉传至第29世邓静。邓静有4个儿子,分别叫光布、光天、光化、光日。四兄弟约在唐末分别从老家河南省固始县徙迁南下,“一子分过南红州;一子分过抚州;一子分过留州赤水县;一子分过南剑州沙县马坑荆山。”
邓光布(?-878年)是邓静的长子,字明远,唐乾符元年(874年)出任崇安镇将,驻守沙县。
乾符年间,战事烽起,社会动荡不已。邓光布作为一方的军事首脑从地方安全考虑,便与当时的汀州司录兼摄沙县事曹朋商议将县治从琅口古县迁到凤林岗杨篢坂(即今凤岗镇),这样可以据险固守,使百姓免遭土寇屠戮。
乾符五年,山东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率领十多万农民起义军,转战淮南,再渡江进攻虔(江西省赣州市)、吉(江西吉安市)、饶(江西波阳县)、信(江西上饶)等州。唐王朝任命高骈为镇海节度使(时治润州,今镇江市),负责率军阻击、镇压起义军。黄巢大军被迫转入浙东。起义军进入浙东后,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自衢州至建州,开仙霞岭山路七百里,攻入福建。黄巢军主力沿衢州直插建州(即今建瓯)后,继续南下直抵南平、沙县。起义军一路摧枯拉朽,打败唐朝的各地方武装。唐朝廷急忙通令全国乡村“置弓刀鼓板”,以阻挡农民起义军入境。据《沙县志&S226;军事》记载:“唐乾符五年(878年)冬,黄巢起义军入闽途经沙县,崇安镇将邓光布率部堵截,在洛阳(沙县人称为豆士溪,位于仙洲与古县之间,即今洋坊附近)桥头中箭身亡。”
邓光布死后葬于沙县南阳乡大基口村虹仔窠。
中和四年(884年),曹朋遂完成县治迁移任务。从此,杨篢坂成为沙县历代县治的所在地。民间称邓光布与曹朋为沙县“开县始祖”。
宋宣和五年(1123年),邓光布被追封为灵卫侯,并在位于沙县城关水南的凤凰山下修建祠堂;因此,邓光布祠堂又称灵卫侯邓公祠。
据《三元邓氏族谱》记载:邓光布有两个儿子。长子邓顼袭任舅舅罗石的职务,任建州将军。次子邓舜袭职为剑州将军。他率部属和族人在归仁里(今三元区荆东)田猎,并购置宅屋,安居乐业。经世代繁衍,邓氏后裔播迁福建、江西、广东及港澳台各地;因此,福建大多邓姓都尊邓光布为入闽始祖。
附:
邓光布入闽时间考证 折叠 编辑本段
福建邓氏入闽始祖邓光布入闽时间有两种说法:一、1992年,新编《沙县志&S226;人物》载,邓光布“字明远,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才智谋略出众。唐朝乾符初(874年)任崇安镇将。……乾符五年(878年)黄巢起义军攻进福建,邓光布率众抵御,中流箭而亡。”新编《三明市志&S226;人物》也有相似的记载:邓光布“唐乾符初(874年)任沙县崇安镇(驻地杨篢坂仙洲)将。……乾符五年(878年)黄巢起义军南下闽粤,于进军福州途中路经沙县时,邓光布率众抵御,中流箭而亡。”两书基本认定邓光布入闽时间在唐乾符元年(874年)。二、1992年第六次重修的《三元邓氏家谱》认为,邓光布是随王绪入闽。《家谱》载邓光布入闽有两处:一是三元后路邓氏金房第36世孙邓焜自撰的“家谱自序”中说:“布原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人,于唐末僖宗时,偕八姓随节度使王绪入闽。绪卒,王潮之第三弟王审知为闽越节度使,封布为崇安镇将;迨梁太祖篡唐,封审知为闽越王,而审知乃改布为剑州路将军。巡视沙邑,与浙寇斗,为流矢所中,没于油皇枋洛溪桥头。”二是“灵卫侯南津公传”中载:邓光布“唐僖宗时,由殿中侍御史,同王绪入闽;初为福州侯官县,继为崇安镇将,后为剑州路将军。”虽然两处叙述入闽时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入闽时间都一致,认为是“随王绪入闽”。王绪入闽时间,据《闽国史事编年&S226;王潮篇》载:王潮、王审知兄弟是“中和五年(885年)正月,随绪入闽。”也就是说,《邓氏家谱》认为邓光布入闽时间是中和五年(885年)。两种说法,时间上相差12年之多。谁是谁非呢?因为邓光布即为邓氏入闽始祖,影响较大,其事迹常为学者论著所引用;而引用时往往各说各异,相当混乱,有必要进行一番考证。
笔者认为《邓氏家谱》所载疑点颇多。要说清楚邓光布入闽时间,首先得理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一、“偕八姓入闽”之说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上中原汉人名门望族南下,是有过“八姓入闽”之说。据《三山志》载:“西晋永嘉二年(308年),中原板荡,江左衣冠士族入闽者八姓:陈、林、郑、黄、詹、邱、何、胡是也。”虽然,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如谭其骧先生认为,当时门阀制度盛行,名门望族南迁时携家奴、乡民聚集一起,往往要建立侨置州郡,而闽中并无侨置州郡之设。)但,中原汉人入闽,甚至入明是事实。三明境域中现存的许多族谱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如明溪雪峰《渤海郡欧阳氏族谱》载,“三国时期,五姓云扰,欧阳诠随元帝(260-264年)入闽晋江;”宁化水茜《下邳郡余氏族谱》载,其先祖于“景耀四年(261年)迁闽之延平。”明溪雪峰《梅溪陈氏族谱》载,“汉太丘长实之第六子,传子湛有,永嘉元年(307年)自固始入闽。”所以,有的研究者指出当时的情况是:“仕宦的人家,多避难大江南北,当时口号曰‘渡江’,又曰‘衣冠避难’,而一般平民则多成群奔窜……青徐诸州流人,则多集于今日江苏南部,旋复沿太湖流域徙于今日浙江及福建北部。”(《福建方言》)《三山志》所载是历史上最早,也是惟一的一次记载中原汉族“八姓入闽”的史事。但这次南下与《邓氏家谱》所载其先祖入闽时间上相差五百多年;而且这次“八姓入闽”中恰恰没有邓姓。据《邓氏家谱》载,偕同入闽的八姓为“罗石、曹朋、胡运平、李是、何如、陈某、卢某、邓居一”。邓氏中没有邓光布。我们查遍《邓氏家谱》,邓居一并非邓光布一族。如此说来,如果邓氏入闽是唐中和五年的话,那么入闽始祖应为邓居一,至少邓居一是与邓光布同时入闽。唐代是有过两次中原汉人大规模入闽。据《三明史略》一书记载:第一次是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官兵及家眷入闽,征剿泉潮间畲族“啸乱”。随同陈氏父子入闽的有8000官兵(及58个姓氏);至景龙三年(715年)才剿灭“獠蛮”。之后,陈氏官兵留守漳浦一带,“男生女长通蕃息,五十八氏交为婚。” 第二次是唐大顺三年(893年),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进军福建后,共有3万余官兵民吏及36姓氏定居闽地。注意,这里写明是36姓氏,而不是“八姓入闽”。不管是36姓氏还是8姓氏王绪军中一些著名将领都应是其中之内。据史料记载,王绪军中有一些重要的杰出将领,如刘行全。据《闽中录&S226;王潮别传》载:“光启元年(885年)正月,宗权责租税于绪。绪不能继,宗权欲发兵击之。绪惧,悉举光、寿二州兵以刘行全为前锋,转掠江、洪、虔州,入临汀,陷漳浦。”《三山志》有同样的记载:“王姓刘氏,讳行全,唐末事其妻兄王绪为将。绪为宗权所逼,拔其军南徙,以王为先锋。至漳州,绪忌而杀之。忠懿有国,悼其死非罪,为立庙州北,乾宁四年(897年)奏封武宁侯。”刘行全是举家随王绪入闽的,随同在军中效力的还有其弟德全、待全。随同王绪入闽的还有一位在历史上颇有名气的将领邹勇夫。据《八闽通志》载:“邹勇夫,固始人,随王审知兄弟入闽。及审知王闽,勇夫为陈大义,奉梁正朔。时南唐有并闽意,而归化镇适当要冲,审知遣勇夫镇遏之。”如果邓光布也是同王绪入闽,又与刘行全、邹勇夫同为军中效力,以刘、邹两人在军中的地位以及又同是固始人,八姓中不可能不列。而《邓氏家谱》中所例“八姓”恰恰没有他们,可见邓光布与他们并非同时入闽。
二、邓光布职务之疑 折叠 编辑本段
《邓氏家谱&S226;灵卫侯南津公传》说:邓光布“唐僖宗时(即873-888年)由殿中侍御史,同王绪入闽;初为福州侯官县,继为崇安镇将,后为剑州路将军。”侍御史一职在秦代已有,是个朝官。汉沿秦置,在御史大夫下或给事殿中,或举劾非法,或督察郡县,或奉使出外执行指定任务。唐代,殿中侍御史属殿院,掌殿廷仪卫及京城的纠察。据《历代职官表》所载,唐代殿中侍御史为从五品。而王绪入闽时也只是一个光州剌史。剌史“汉初之制,本以郡守为地方行政最高长官,当时地方无常设军备,郡守不须带有军权。惟尚恐郡守、县令有违法溺职之事,故遣剌史分行巡察。……但剌史虽有纠察郡守之权,而不能干预郡守、县令之事。”(《历代职官表》)东汉末期为镇压农民起义,提高地方长官权力,复改剌史为州牧,后渐成地方割据政权。至南北朝则新设州郡日益繁多,往往郡只辖一、两个县,州只辖一、两个郡,州剌史与郡守之间已没有什么区别。唐代,唐玄宗时曾改州剌史为郡守,不久仍复故。可见州刺史也仅是郡守之职,即为从五品,与殿中侍御史同级。邓光布既为殿中侍御史,就不可能随同王绪入闽。如果随同入闽也应是以监军、督察之类身份同往,不可能是从属关系。更何况王绪入闽并不是朝廷委派,而是“宗权发兵攻绪。绪窘,乃率光、寿兵五千,并携吏民南奔。”(《闽国史事编年﹒王潮篇》)作为朝廷命官,是不可能与“叛军”一起逃窜的。再说,邓光布既为殿中侍御史,更不可能待王审知为闽越节度使后,“封布为崇安镇将”。按《新唐书&S226;兵志》载:“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品秩与县令相等。”即为正七品。邓光布的职务反倒越来越小了?同样,邓焜《家谱自叙》中说“迨梁太祖篡唐,封审知为闽王,而审知乃改封布为剑州路将军”同样不可信。剑州建置设于五代南唐保大六年(948年)治所在剑浦(今南平市);辖境当为今南平、顺昌、沙县、尤溪等县地。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名南剑州。可以说,唐至宋都设有剑州路的建置。至元代,才有了第二等地方行政区划——州设路,置总管府,隶属于省;明朝即废。王审知又何来封邓光布为剑州路将军呢?“绪卒,王潮之第三弟王审知为闽节度使,封布为崇安镇将;迨梁太祖篡唐,封审知为闽越王,而审知乃改布为剑州路将军”,同样经不起推敲。王绪军入闽并不是直接进入福州的。王审知在闽活动时间,据《闽国史事编年》载,:“唐僖宗中和五年(885年)正月,王潮昆仲随王绪入闽,克漳浦”。“八月,王潮囚杀其帅王绪,自为军中主”。“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八月拔泉州,杀剌史廖彦若。……是岁,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为泉州剌史”。“唐僖宗光启四年十一月,唐敕授王潮为泉州刺史,加检校右散骑常侍”。至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正月陈岩死后,“王潮以从弟彦复为都统,弟审知为都监,将兵攻福州。”这前后长达七年时间。也就是说,邓光布根本不可能“同王绪入闽,初为福州侯官县”。在福建设威武军是在乾符三年(896年)九月,“唐以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闽越(应为威武军)节度使”则是在乾宁五年(898年),即乾宁四年十二月“王潮卒,审知自称威武军留后,上表于唐。”次年三月,“唐以审知充威武军节度留后,加检校刑部尚书”。十月,“王审知受命为节度使”。(《闽国史事编年&S226;王审知篇》)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四月初五,“梁封王审知闽王,赐号忠勤守志兴国功臣。”如果按邓焜的说法,邓光布岂不是入闽13年后(898年)才为崇安镇将,入闽24年后(909年)才为剑州路将军吗?
三、邓光布死于何人之手 折叠 编辑本段
《邓氏家谱》为了要把邓光布入闽时间记为“偕八姓随节度使(注:王绪并未任过此职)王绪入闽 ”,不可避免的要碰上两个很难自圆其说的问题:一是邓光布死于何时;二是死于何人之手。邓焜《家谱自序》中无法回答这两个问题,只能含糊其辞地说:已为剑州路将军后,“巡视沙邑,与浙寇斗,为流矢所中,没于油皇枋洛溪桥头。”洛溪,沙县人称为豆士溪。即沙县的龙泉溪、源溪与洛溪会合后,由南向北,经罗布从洛溪桥注入沙溪。洛溪桥就位于仙洲与古县之间,即今洋坊附近。邓光布中箭身亡的地点各方没有疑义。《沙县志&S226;军事》也说:“唐乾符五年(878年)冬,黄巢起义军入闽途经沙县,崇安镇将邓光布率部堵截,在洛阳桥头中箭身亡。”但是,在其死亡的时间上分歧就比较大。邓焜认为邓光布是为剑州路将军后,“巡视沙邑,与浙寇斗,为流矢所中”,即是909年以后的事。可是,《沙县志》和《三明市志》都认为邓光布是死于乾符五年。
既然邓光布是死于“御敌”,这就与当时的县治所在地有很大关系。
新编《沙县志&S226;大事记》上有两条记载值得注意。一条是:“唐乾符年间(874-879年),驻仙洲的崇安镇将邓光布首倡将县治由古县迁往杨篢坂(今沙县人民政府驻地)”。另一条是:“唐中和四年(884年)汀州司录兼沙县事曹朋在邓光布战死后完成县治迁移。”新编《三明市志》认为“唐乾符初年(874年),……邓光布便与当时的汀州司录兼沙县事曹朋共商将县治从琅口古县迁到凤林岗杨篢坂(即今凤岗镇),以利据险固守,使百姓免遭屠戳。……中和四年(884年),曹朋遂完成县治迁移任务。”两地志书均清楚指出沙县县治迁移完成于中和四年;而邓光布是死于县治迁移之前。其实,对这次迁移县治的时间,《邓氏家谱》也认可的。它在“灵卫侯南津公传”中也说:“ 中和四年,与汀州司录参军摄沙县事曹朋谋,徙县治於杨坂之凤岗山下,据险固守,贼不敢窥。”此说法,显然是沿袭旧《沙县志》的记载。正好无意中否定了邓焜“王审知为闽越节度使,封布为崇安镇将;迨梁太祖篡唐,封审知为闽越王,而审知乃改布为剑州路将军”的说法。但是,它说对了沙县县治迁移的时间却糊涂了邓光布入闽和任崇安镇将的时间。因为,它忘了中和四年王绪军还在河南光州;中和五年元月,王绪才被迫退走福建。邓光布又如何能事先当上了“剑州路将军”,“巡视沙邑”呢?从邓光布死亡的地点看(他死在古县附近)他死于县治迁移之前的说法,比较符合逻辑。因为作为一县的军事将领的邓光布驻守仙洲才有可能清楚知道旧县治之地无险可守,难以御敌,因此才会提出迁移县治的主张;正因为无险可守,他才会在与黄巢义军对阵时中流箭而身亡。
那么,邓光布死于何人之手呢?说是“浙寇”是个模糊的说法。作为一县军事首领亲自领兵对阵,而且阵亡。显然是一次比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我们查遍所能涉及的史料,后梁开平三年至往后数十年这一时期沙县境域以及周边区域均无重大兵事。更没有“浙寇”侵境的记载。唐末,浙江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据韩国磐的《隋唐五代史纲》载:大中十三年(860年)浙东裘甫领导农民起义,连攻上虞、余姚、慈溪、奉化、宁海等县,“声震中原”。起义军虽有“遣刘从简以万人循海而南,袭取福建”的计划,但终因军中有人反对而未付诸实施。以至起义失败。唐乾符二年(875年)王郢领导农民起义,“很快就聚集到上万的人,攻克苏、常二州,又乘舟往来,由江入海,进入浙东,影响所及,至于福建”。但这次农民起义也仅仅是波及福建与浙东相邻的部分地方,并没有深入闽中地区。还有一次农民起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乾符元年(874年)黄巢起义。起义的地点虽然在山东境域,但是在乾符五年(878年)黄巢为冲天大将军后,即“率河南、山东义军共十余万,转入淮南。再渡江进攻虔(江西省赣州市)、吉(江西吉安市)、饶(江西波阳县)、信(江西上饶)等州”。“于是唐朝调高骈为镇海节度使(时治润州,今镇江市),镇压起义军。黄巢大军因而转入浙东,发挥了高度战斗精神,‘刊山开道七百里’,打通仙霞岭大道,由浙东进入福建,攻克福州。”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也有相同的记载:“黄巢攻浙东,自衢州至建州,开山路七百里,攻入福建,夺得福州。”《邓氏家谱》所言及的“浙寇”,极有可能就是黄巢起义军;因为那一时期,只有这支起义军攻克福建,并且进入过三明境域。我们从《中国通史简编》的“唐末黄巢行军图”上可以看出,黄巢军主力沿衢州直接南下至建州(即今建瓯),继续南下直抵南平境域(当时含沙县地域)转向福州。南平距沙县仅数十公里,起义军的十万之众,主力两翼涉及周边州县是完全可能的。黄巢起义军进入福建,对三明境域的影响之大,我们从新编《建宁县志》上也可以看出。《建宁县志&S226;人物传》“陈岩”传载:唐乾符五年,黄巢军入闽后“唐政府要全国乡村‘置弓刀鼓板’以阻挡农民起义军入境。就连远离黄巢军行军路线的“黄连镇(今建宁)聚集数千人的队伍,号称‘九龙军’,镇守黄连镇。”更何况紧依黄巢军主力行军路线的沙县呢?因此,“黄巢起义军入闽,福建各地方武装都被打败,惟有地处偏僻的九龙军得以独存。”当然,这“各地方武装都被打败”也包括沙县的邓光布部。所以新编《沙县志》、《三明市志》认为邓光布是乾符五年率众与黄巢起义军作战时,中流箭身亡才符合史实。
其实,邓光布是不是王审知部将,他是不是死于黄巢起义军之手,我们从王审知对其之死的态度也可以得到佐证。虽然王绪军是否隶属黄巢军,在史学上存有疑义;但王绪起兵属农民起义是清楚的史事。《闽国史事编年》载:“先是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十月,黄巢率农民起义军自岭南返师,渡淮河攻长安。江淮间诸种势力乘时蜂起。有寿州屠者王绪,,与妹夫刘行全亦聚众起事,据霍丘县自为镇使。”王潮、王审知兄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入义军的。王绪起义军是同情和支持黄巢起义军也是毫无疑义的。王绪军之所以退走福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秦宗权召王绪兵会击黄巢,绪迟留不行。宗权发兵攻绪,绪窘,乃率光、寿兵五千,并携吏民南奔。”同样的记载还可见于《闽国史事编年》、《新五代史》和《十国纪事》等史书。王潮、王审知拥有闽地后,“悉心治郡,招怀离散,均赋缮兵,兴贤养士,保境安民,颇著嘉声”;对一道起兵入闽的将士,也委以重用。如光州固始同乡张睦,“从王氏入闽。审知封琅邪王,授睦三品官,领榷务”;中原旧族刘山甫“随王氏入闽。审知既为节度使,署山甫为节度判官。”邹勇夫被封为仆射等。对死去的将士也优厚有加。如为“以宣府校尉从太祖入闽,平汀寇,有功。未几,镇雁石,卒”的邹磬立庙,让“民怀而祀之”;封刘行全为武宁王等等。但对敌视黄巢农民起义的人,则冷眼相待。《闽国史事编年&S226;王潮篇》的“按”记录了这样一条史事:“闽人周朴,于黄巢义军入闽时,尝被搜获,问其能从义军否?朴答云:‘我尚不事天子,安能从贼。’遂被诛杀。”周朴可谓是唐的忠臣,故黄巢军退离福州后,有人在福州乌石山立祠祀祭。“王氏主闽时,尝大封境内诸祀,惟于周朴不予议封。致宋人张浚叹曰:‘处士死节,三百年未有庙额可激励当世。’” 王潮、王审知为什么不为周朴议封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是被黄巢军所杀,而王氏兄弟支持和同情黄巢军。同样的道理,为什么邓光布战死沙场,而得不到闽国的议封(邓光布被封为五里侯是宋代的事)呢?解释这种现象惟一理由就是说邓光布不是随王绪入闽的部将,而又死于黄巢义军之手。
因此,关于客家将军邓光布何时入闽,我认为新编《沙县志》、《三明市志》的观点比较合理:即邓光布入闽时间应为乾符元年(874年),早于王绪。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邓光布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邓光布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