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简史:
封氏,本为姜姓,属黄帝后裔支系之一。夏代有封父为诸侯,领地为河南封丘,故称封氏。至周代失国,其后人为齐国大夫,遂迁居条。东汉、两晋时,条县隶渤海郡,故封氏人物在社会上多自谓渤海人。缘此,后虽隶属变化,但仍相沿称“渤海封氏”、“渤海条人”等。“条”即今河北景县。
自东汉起封家渐兴,人丁日众。时有封岌,曾任侍中,出为梁州刺史。至晋代,岌之八代孙封释,任至侍中,东夷校尉等。十六国时,释之子孙出仕者众多,在前燕、后燕、南燕几个王朝中,任至卿相者就有十数人。封家位显权重,名声雀起,至北魏,达极盛,与高、冯、崔三家有“三大名门望族”之称,其威名一直维系至隋唐,持三百余年。
景县城东18里后村北有“十八乱冢”,坟茔掩于禾稼果林间,占地二百余亩,坟丘突兀,数里外可见。“乱冢”为百姓俗称,“十八”亦非确数。墓中所埋,系北朝时期之显贵,封氏家族成员。共和国成立后,“乱冢”定名为“封氏墓群”。于1961年3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河北省人委特制汉白玉标志碑,立于墓区中央。县政府勘定墓区范围,于四周埋植水泥界桩,墓间空地辟为果园。1982年9月,又重新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8年,当地农民曾掘开部分墓穴,取出许多随葬器物。人民政府闻讯,及时采取措施,搜集起文物270多件。1955年12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派员来景考察,群众又献出文物30多件。已被收集的文物计有:铜器11件,瓷器35件,陶俑195件〔人型167件,兽型28件),玻璃碗2只,玛瑙珠48粒,铜印3方,墓志铭5盒,墓志盒盖1只。
墓志铭其一:“魏故使持节平东将军、冀州刺史、渤海定公封使君,名魔奴,渤海修人。北魏太和七年十一月九日卒于代京,享年六十八。”其二:“魏故侍中、司徒、尚书左仆射封公,讳延之,字祖业,渤海修人。”其三,封延之之妻崔夫人墓志铭。其四:“齐故尚书右仆射,冀州使君封公,讳子绘,字仲藻,渤海条人。”其五为子绘妻王夫人墓志铭。
墓中随葬之铜、瓷、陶器,可供研究当时的美术工艺及文化制度等。尤其瓷器,为研究北方瓷器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其青瓷质量不但可与南瓷媲美,且极具北方风格魅力。中有一莲花尊,型体为一仰一复二莲花,上有飞龙、飞天浮雕,形象生动雄奇,制作工艺精细,足以代表北魏时期北方青釉瓷器水平。此件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距景县城南5公里、封氏墓群西南30公里有一封庄,古名封家庄。现有封姓150余户。据《封氏支譜》记载:封氏“自后汉凉州刺史仲山居景州,历晋燕北魏以至隋唐,簪笏相继,未尝迁徙”,“自唐中叶迄明初”,虽屡经战乱,“然聚族而居仍未尝迁徙也”。
渤海封 E-mail:bohaif@126.com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裔。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夏朝时,封钜的后代于封父(今河南封丘封父亭),为诸侯国,后人曾经称他为封父,实际上是以地名为人名。周代,封父之国灭亡,其国人分两姓,一为封姓,一为封父姓。 2、北魏时,有复姓是贲氏改姓封,其后世子孙亦称封氏。
二、郡望堂号【堂号】 "平卢堂":唐朝时封敖历任平卢兴元节度使,平寇有功。皇帝命他替皇帝写一个《告慰边疆将士》的圣旨。其中两句"伤居尔体(伤虽然在你们身上),痛在朕躬(但我却亲身感到疼痛)"深得好评。【郡望】: 封氏望出渤海郡。西汉置,在今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一带。治所在浮阳,在今河北省沧县东关。
三、历史名人
封 衡:三国时魏国道士。据《后汉书》记载,他入山修道150余年,还乡时,像20多岁的人。著有《养气术》、《隐形法》、《卫生经》等。
二十五史[北史]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二
封懿,字处德,勃海蓚人也。曾祖释,晋东夷校尉。父放,慕容吏部尚书。兄孚,慕容超太尉。懿有才器,能属文,与孚虽器行有长短,而名位略齐。仕慕容宝,位中书令、户部尚书。宝败,归魏,除给事黄门侍郎、都坐大官、章安子。道武引见,问以慕容旧事,懿应对疏慢,废黜还家。明元初,复征拜都坐大官,进爵为侯。卒官。懿撰《燕书》,颇行于世。
念,
事长
煊
,宽
曛
。元
。释
亍V
娌卧
有宄
蕉
≈
先达
锍J
一士
以祖
性颇
苎
恿眨
撸
炙
醚В
堂、
人重
S催
夤臁
俊C
宝夤
《麟
晃薹
俳
著称
封城壁 唐初丞相
封德彝(568年—627年),名伦,渤海郡人。其舅卢思道每言曰:“此子智识过人,必能致位卿相。”最初在遂朝任内史舍人,被重臣杨素所器重,常跟他议论天下事。一日,杨素摸着他的床说:“封郎终居此坐。”便把从女(兄弟的女儿)嫁给了他。
大业年间,封德彝依附隋炀帝宠臣虞世基,败坏朝政。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后,封德彝随宇文化及北上,官拜内史令。李神通率军围聊城,封德彝与宇文士及在济北征督军粮以观察变化。宇文化及被窦建德俘杀后,宇文士及与封德彝于武德二年(619年)二月从济北归降唐朝。高祖拜宇文士及为上仪同。但责封德彝身为隋臣而谄巧不忠,不予授官,遣送回家。后来封德彝向唐高祖上秘策,被用为内史舍人,不久又升为侍郎。武德六年,以本官检校吏部尚书,甚获当时之誉。武德八年,进封道国公,不久徙封密国公。萧瑀常向高祖荐封德彝,高祖任封德彝为中书令。
封 孚:南燕名臣。初仕慕容宝,后入南燕,仕慕容超,外总机事,内参密谋,谦虚博约。晚节尤伉直。
封延伯,字仲琏,渤海人也。有学行,不与世人交,事寡嫂甚谨。州辟主簿,
举秀才,不就。后乃仕。垣崇祖为豫州,启太祖用为长史,带梁郡太守。以疾自免,
侨居东海,遂不至京师。三世同财,为北州所宗附。豫章王辟中兵,不就,卒
封 肃:后魏尚书。有文思,博涉经史。著有《还院赋》,其辞甚美。
封隆之:后魏吏部尚书。奇谋妙算,历事五帝,四为侍中,再为吏部尚书,始终完名,世称博大长者。
封常清:唐朝安西节度使;岑参诗文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四、河南省南阳地区的封姓现在大约有千户以上,主要分布在内乡、西峡两县。始祖封肇,原籍山东曲阜,明洪武初年到内乡县任教谕之职,卸任后定居于内乡,传世八代,繁衍三百余户。明末匪猖。张献忠、李自成从陕西经商洛由武关入豫,烧杀抢劫,内乡首当其冲,受害最重,不少姓氏,无一幸存。封氏族众死亡惨重,百不留一。直到康熙年间,十世祖封遇昌统计,仅有一十三户。我们已经在一九九七年修编了“内乡、西峡封氏族谱”,由于条件有限,无法编写十世以前的祖系,更不能接续山东之根。希望从南阳外迁的封氏族人和山东的本家,能为我提供信息,使我在有生之年重修族谱。电子邮箱:fda1943@yahoo.com.cn 封德安
五、陕西省长安区炮里乡伯夷坊封姓人家现在大约有一千户左右。该村地处西安市东40华里处的白鹿原(亦称首阳山)上。北临鲸鱼沟,风景秀丽,民风古朴。据传是商朝伯夷不食周粒的隐居地,伯夷死后便葬于此。伯夷的后人从此定居此地,生息繁衍。据封姓人讲,他们便是伯夷的后裔。周天子为纪念他,在此处修建伯夷庙,此处从此称为伯夷坊。每当雨过天晴,头枕在庙门前的门槛上便可以看到长安城东门(现在仍可看到西安市)。这便是民间盛传的“卧看长安”。原上关于周朝的传说甚多,当地许多地名均在二千多年左右。庙前便是风景秀丽的鲸鱼沟。相传周天子欲在原上建都,鲸鱼闻后,怕担负不起城池的重量,顺沟向西逃跑。逃跑途中,鲸鱼怕被发现,便化成一个寨子,即现在西安市南郊的“鱼化寨”。玉帝发现后,用铁索将其缚住,关押在长安城下,并在上建都城,以防鲸鱼逃跑。传说钟楼下有一水眼,与大海相通。解放前,二虎守长安时,西安城内十分缺水,人们在城中钟楼附近井内打水时,打到一条很长的铁链,众人将铁链拉上一半时,顿时地动山摇,打水人赶紧把铁链扔入井中,方的安宁。每到春、夏、秋是鲸鱼沟内风景最好的时节。林壑优美,风景宜人。有清泉、竹林、桃林、杏林、等多种果林,沟底有条河,名叫“鲸鱼沟河”其末端与浐河汇聚,此河是古镐京(今西安)的主要水源之一,古称“长河”。周平王打猎至此饮马时,闻此传说即命此河为“鲸鱼沟河”(史书中有记载),从此二千年多年未变。河中游有一天然大潭,传说是鲸鱼的藏身之地。潭内鱼种很多,尤以草鱼为盛,最大的草鱼有两米多长。站在原上,向南望去,秦岭北麓的终南山依稀可见,山势起伏,十分壮观。相传,秦岭里的动物每年古历六月(麦收时节)都要来此朝拜,每次朝拜都有一种动物在此地迷失方向。解放后,原上曾有豹子、狼、鹿等动物出没,鹿出没尤多,关于鹿的传说很多。相传周平王在此打猎,发现一只白鹿,随后追赶,赶到一村前,白鹿没有了踪影,派人包围村子,仍无踪迹,便命名该村为“迷鹿村”,该村沟内产灵芝。现在仍有“迷鹿村”、“神鹿坊”等村名。白鹿原亦因此得名(史书中有记载)。从太空中看,白鹿原如一条东西走势腾空起伏在八百里秦川腹地之上的巨龙,十分清晰。此处虽距西安市四十余里,但是地势较高,无交通要道通过,非本土人士稀至。因此两千多年来,未遭战火侵袭,地貌经久无大变化,村中有千年古槐数株。至今,当地人十分重义,崇尚读书。据当地老人讲,清末此地有一句顺口溜“上了八里坡,伯坊的秀才比驴多”(伯坊,伯夷坊的简称)。现代著名戏曲艺术家封至模、著名画家封五昌便是该村人士。 电子邮箱:f2188@sina.com.cn
六、广东、广西两省清远、雷州及容县、北流、岑溪、宾阳等地有封氏族人合计约2万多人,系南宋于河南祥符南迁,后至容州落籍,至今已29世。若有祥符封氏族人,或先祖亦河南祥符的封氏族人,请联系QQ469454370
七.湖南衡阳一带也有封氏分布,但是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衡南三塘附近.
八.湖南省新化县白溪镇约有封氏族人1万多,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很多迁移四川、云南。联系email:987654321china@126.com
九.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封氏(渤海郡光裕堂)始祖唐朝封爵,字尚仁,广东省潮州刺史,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塘.如有爱好封家历史者请与我联系QQ:371272758,加我时请注明是封家的人即可. 邮箱:fengjun19930104@126.com 我是光裕堂三十九世孙封朝俊
十.安徽定远县封庄村,封氏后裔(渤海郡,紫泥堂)我们这个支系的一世祖是封起还。起还公之前的亲缘关系无只字片言司供追寻。因此认定起还公为一世祖,当时符合唯物史观的。起还公原为李总管幕僚。明末崇祯年间即公元一六四四年前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加上满清入关,全国各地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为避战乱起还公随李总管从江西瓦砾坝迁至庐州(今合肥市)。后庐州被起义军张献忠部攻破,起还公又带伤避乱隐居于合肥东北乡下。建立了封家土叚(即今封土叚)村起还公从此投笔务耕,其子即二世祖~祖源~祖远~祖暹~祖德也随之而来。由于起还公善理农功,家计渐饶。又新购田产,建封沟埂村,供祖远公及其后裔居住经营;建封家庄(既今封庄村),供祖暹公及其后裔居住经商。而祖源,祖德二公仍留在封土叚及附近繁衍生息。据后来的发展推断,祖源,祖德二公家族的的重心逐步转移到今天的封大郢。迄今封大郢是本支系保持百分之百纯封姓族人居住的唯一自然村落。二世祖兄弟四人分别在封土叚,封大郢,封沟埂,封家庄(今封庄村)等处繁衍生息,至同治五年即公元一八七零年前后,以达七十余户,数百人口,百年之后的今天,(包括未入本次三修谱的外地人丁)已曾加到今千户,三千多人口。从一世祖起还公算起,已繁衍到第十九代。
- 我一直在追寻我始祖根在何处,从江西什么地方迁移到合肥的到目前为止我安徽封氏没有一人知道,如那位宗亲知道点资料请联系我,微信18913227292,邮箱zxcvb6682@126.com 紫泥堂第十四世孙封来纯
十一、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封庄村,有我族人联系我,QQ245986084,邮箱aixin407291@sohu.com
十二、现居住在贵州省境内的封氏,起源于南京福州府仙居县,祖公封龙、封虎将军。根据族谱原序:
大明已丑年芒夷作乱。皇太后追功臣正总兵何卿问叛逆之罪,一复征平。明太祖洪武高皇帝,辛酉年秋九月诏颖川侯付友德为征南将军,协同牟国公英代,并陛侍卫封龙封虎封武兄弟为付将军之聀,一同征讨云南,赴贵州。癸亥年夷蛮渐次荡平,至冬十二月进兵戌守普安,为云贵咽喉要地,夷党安靖,迨至甲子年,奉旨加封付公友德为颖国公之聀,回京听用。吾祖封公讳龙字云骑,智勇足备,身先士卒,敇封飞龙将军加镇国忠良将之聀,防守贵州,在宛温西门住箚。封公讳虎字德威敢战无敌,臂力过人,加封飞虎将军,护国付都统之职,防守滇南大板桥,后扎平彝县,此系滇南要隘之区,舍尔兄弟,担当此任。此即吾祖支派之由来也。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封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封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查看更多讨论帖>> | ||||||||||||||||||||||||||||||||||||||
封姓社区最新话题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