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昌龄(1884~1954)字锡九。蠡县北高晃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被清政府拔为贡生,去京师国子监学习。翌年,清政府在保定创办直隶农业专科学校,广招天下举人才子应试,在1500名考生中,他考取第一名。在校攻读6年,潜心钻研学业,尤对农、林业造诣深邃,著有《蚕桑栽培新说》、《蚕桑学》等书。宣统三年(1911)毕业时,学校赐予“农科举人”,被清政府优先录用为候补知县,不久决定保送日本深造。
他认为中国应以农为本,决心钻研农科,以促进中国农业发展,毅然放弃东渡机会。他视教育为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石,热心教育事业,在吉林大学任教6年。1917年因母病辞职返乡。后在保定参与创办河北大学,自任蚕科主任,决心在蚕桑事业上做出一番成绩。他还兼任育德中学、保定第六中学的国文教员,刘少奇曾听过其讲课。1925年任直隶省农矿厅厅长。1929年兼任河北省第二林垦局局长,驻易县清西陵,在易县创办了河北省第八农业中学。当时易县县长冉东江(楚的同学)测量西陵地基时,企图从中作弊牟取私利,被他怒斥:“今日贪赃,明日-,什么东西!”(冉在抗日战争时期即投降日军,任保定道尹,日本投降后因罪大恶极被枪毙)。
1930年,旧政府改组,他辞职回乡,因其为官清廉,返乡后家境贫寒,有人劝他求助于军阀张荫梧(楚昌龄同学),他说:“甘守清贫死沟壑,决不乞怜张荫梧!”同年,县长陈锡畴聘请楚昌龄主持编纂《蠡县志》,并委任他为县建设局局长,同时招社会名流和学者陈兆梅、彭法三、曹承宗等人协助编修工作,历时6年,写出第一稿(因战乱遗失)。1933年,张荫梧上报省政府批复,欲将滹沱河、潴龙河二河挖通。他得知消息后,即与博野县马京南联名到天津高等法院告状,控诉张荫梧引滹入潴的10大害处,后法院批示:“引滹入潴,嫁祸于人。”省政府被迫收回成命,潴龙河下游人民免除洪涝灾害。
1934年,河北省政府调楚昌龄到邢台任省第五林务局局长。到任后,他带领当地群众大搞植树造林,改沙治碱,几万亩盐碱沙荒地变成良田。1937年,他调河南省任农业改进所所长,主持农业研究试验工作,引进优良品种,有斯字棉、托字棉、谷种、桐树、桑树等。后调任陕西省宜川农林改进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农林部参事,后在西安养病。
他多才多艺,善书画,工诗赋,撰写碑铭尤为常见。至今蠡县、博野等县不少地方还有他书写的碑文、条幅。
国民党起义将领、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楚溪春
楚溪春:(1896年-
他早年先后入直隶陆军小学堂、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8年(民国7年)毕业后,他加入阎锡山领导的晋军。1923年(民国12年),他升任陆军第20师主任参谋兼军官教育团大队长。1925年(民国14年),他任临时执政府卫队旅参谋长,不久回到山西省任教导团教育长。
东北易帜后的1927年秋,阎锡山任命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第7军少将参谋长,后来任左路军前敌总指挥参谋长。1928年(民国17年),他任北平中将宪兵司令,同年末任第125旅旅长。1930年(民国19年)11月,他升任第27师师长,并任北平警备司令兼平绥路护路司令。1931年(民国20年),他升任晋军第4军副军长。1934年(民国23年)他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2期学习。1936年(民国25年)8月他获授陆军少将衔,翌年5月被授予陆军中将衔。
抗日战争爆发后,楚溪春任山西民族革命同志会高级干部委员会委员、第二战区参谋长。1941年(民国30年)3月,他升任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后来任第二战区北区军总司令。抗日战争结束后,他任大同日军受降主官。1947年(民国36年)9月,他任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总参议兼沈阳防守司令官。同年12月,他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并兼任北平督察总监及保定绥靖公署主任。
1949年(民国38年)1月,楚溪春随傅作义参加北平和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他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参事、第2至4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央委员兼秘书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河北楚氏名人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河北楚氏名人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