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广义有关的史实、传说及推断
文-图:苗润斌
关键词:本文从历史、传说和现实考证出发,希冀从历史长河追寻与苗广义有关的点点滴滴,还原一个在改朝换代时叱咤风云,事成后又平安归隐,造福乡里的传奇故事
一、史实
苗广义,名训,字广义(又一说光义,925至997年) 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宋初大臣。师从陈抟老祖,善天文占候术,以谋略见长。早年结识赵匡胤,曾于营中预言赵匡胤陈桥兵变。
据二十四史之《宋史》本卷一.本纪一记载,“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太祖引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
又《宋史》卷四百六十一.列传第二百二十记载,“苗训,河中人,善天文占侯之术。仕周为殿前散员右第一直散指挥使。显德末,从太祖北征,训视日上复有一日,久相摩荡,指楚昭辅曰:此天命也。夕次陈桥,太祖为六师推戴,训皆预白其事。既受禅,擢为翰林天文,寻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年七十余卒。子守信。”
根据宋史记载,苗广义是河中府人(今运城永济人)由于社会动荡,乱世灾祸,其应是在华山学成之后,云游各地时发现今山西省潞城市店上镇宋村,地理环境临岭傍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旱时河川下湿地有收成,涝时水淹不了的丘陵地有收成,旱涝保收。比之远超自己的出生地永济,遂选择定居此地,成为这里的苗氏始祖。
平日里,苗广义在柳叶镇(今长治潞州区黄碾镇,距宋村4公里)耍金桥搭边一简棚,算卦相面,坐诊看病。有人请看阴阳宅时,就实地近看远观,根据天上的星宿、地上五行,用指南针定方向、方位,确定地点、朝向;有人请定红白喜事日子时,就根据天干地支,生辰八字,确定日子、时辰。因相面准确,算卦料事如神,诊病精准,在当地名杨四方,故事流传至今。
二、传说
据说苗广义少年时很有抱负,西上华山,拜当时著名道士陈抟为师。由于他聪颖好学,才智过人,深得恩师喜爱,对他格外倾心教诲。数年的刻苦努力,苗广义已学得文韬武略,满腹经纶。老祖陈抟曾说:“我一生教了众多弟子,将来成大器者,唯广义也”。 他出师后,周游天下寻师访友,虚心求教,使自己的学识更加渊博,胸怀更加宽阔,看问题的眼光更敏锐独到。
现在,宋村附近的几个村庄都有苗广义辅助赵匡胤的传说。当年在苗广义柳叶镇,算卦相面,坐诊看病。一日,在江湖上闯荡的赵匡胤路经柳叶镇,见卦棚前人头挤攘,便翻身下马,将马栓在桥旁柳树上,分开众人走进卦棚探视究竟。苗见赵匡胤紫面丰颐,气宇轩昂,有帝王之相,忙起身相迎。待一交谈,更觉其胸怀博大,志存高远。二人交谈很是投机,相见恨晚,都有平定社会,了结五代十国大分裂,统一国家,重建伟业的鸿鹄之志,遂结伴出征,报效社会。
苗广义故里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赵匡胤制造了辽和北汉联兵入侵后周的消息,迫使后周七岁小皇帝派其出兵迎敌。正月初二下午,大军到达离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在周围军士中很有名望的苗广义指着太阳对众人说:天上有两个太阳,并煞有介事地对赵的亲信幕僚楚昭辅说:一日克一日,要出新天子,这是天命,两人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既形象又逼真,周围兵士很快一传十、十传百,流传整个兵营。
苗广义的“一日克一日,当出新天子”的神秘预言,经过楚昭辅的大肆渲染,在天象和传言的蛊惑下,在广大的军士眼里,赵匡胤俨然天意有赐,授命有兆。
第二天早上,一大批将校在苗光义、楚昭辅的鼓动下,赵普、赵匡义将赵匡胤拥出寝室,齐声高呼,军中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并将一件象征天子的黄色上衣披在他身上,众将校统统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接受拥戴,返回京城,在京城亲信石守信等人配合下,迅速控制了局势,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后周天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宣布国号为“宋”,改元为“建隆”,他成了宋王朝第一位皇帝,封苗光义为护国大军师兼司天台正。赵匡胤与所有皇帝一样,对旧臣宿将放心不下,于是上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好戏,一大批有功将领都卸甲归田。苗广义想到平定社会,天下一统,这一目标已达到,再在朝中伴君凶多吉少,决心效法范蠡、张良功成身退,于是多次上奏,以多病为由回归故里。赵匡胤见挽留不住他,准于归乡养病,为表恩宠,除赠送一大笔金钱外,以国号宋,赐苗广义家乡魏家庄为宋村,沿用至今。
三、推断
苗广义回到家乡宋村后,见乡亲多数还处于贫穷饥饿状态,特别是没文化常受到欺凌。目观此况,他决心创办义学,为父老乡亲办善事,拿出朝廷赠送的银两,购建房屋做校舍,请来塾师,办起义学,在宋村及附近村庄招收学生,免收学费,特别困难者,提供学习用品。义学的兴办,对于当地普及民间教育,培养人材,推动社会进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手绘图
从地形角度看宋村东部位于浊漳河南源向北流出的第二个大湾处,像河流环绕的半岛,南部、西部是漫坡的土岭,且位于上党盆地最低处,符合水聚之处即是聚财之地,符合风水的依山傍水的理念,傍水即是傍财,依山不怕涝灾,且河流东岸地下有铁矿的“汞石”西部小寒山下有露头煤炭,食物温暖生活都可保障。在靠天吃饭的古代,这是个最好的选择,旱时河边地有收成,涝时土岭有收成,还可炼铁铸造保障生活。
宋村地图
苗广义运用自己见多识广和知晓天文懂地理的知识,想办法,出主意,在一段时间内,他站在西部高高的小寒山上,观看宋村的山势地貌,心中暗想,村中虎山高,龙山低,阴山高,阳面低,前岭拥,村中空,如何化解?他根据山川地势河流小溪的走向,选择把村庄设计成葫芦形状作为解决之道,村东部分是葫芦底部的大头,村西部分是葫芦顶部的小头,村中自西南流向东北的小溪和小桥是葫芦颈,在小葫芦的顶部是葫芦芭,“称金线吊葫芦”,并只有一条路通向外界,俗称葫芦把。堪舆学称;“葫芦把出医卜筮之人,进朝为相,退则为知天文,懂地理”村里现在仍有葫芦芭这个地点。
在葫芦大头,有苗姓的东、西、前、后四门,他们的子孙都很旺盛;在葫芦小头,有苗姓老七股居住繁衍。苗广义还把姓氏暗含有互助都仔细安排,如魏姓在葫芦中的腹部,张、苗姓安排在了葫芦芭,都有益于“苗”成长;对于其他杂姓,如董、韩、郭姓安排葫芦之外的董芳沟。正好位于河流下游的左右两个村庄为“兔”,分别是“东白兔村”“西白兔村”,有“兔子不吃窝边草(苗)”之义,巧妙借用,利于发展。
同时,动员村中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小寒山的矿藏和矿石资源,开展了开煤窑挖矿石,炼铁铸造,由于百姓的持续坚持发展,把原煤逐渐炼成焦炭和矿石混合化成铁水,铸造各种机件,兵器、大小铁锅、车辆、农具和家庭生活的各种配件和工具,造福乡民。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宋村可用煤炭炼焦,年底工分就是比邻村高出1倍多。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及村民开办有几个煤矿、大批村民利用煤炭开煤矿炼焦,富裕一方,可谓是苗广义荫及子孙后代。
只是现在村庄四面扩大,宋村的葫芦形状已不像从前了,全村3100多口人,苗氏人口813人,占四分之一。村里有5棵大国槐树,2009年经省林业厅专家考证,确定的树龄都达1000年以上,还有观音堂、后土庙、玉皇庙、窑神庙等庙观,证明了村庄的悠久历史。如今柳叶镇(今长治郊区黄碾镇,已分为黄南、黄中、黄北三个村民委员会)的耍金桥已被拆毁,改建为健身小广场,耍金桥下的河道已建成地下暗涵道,但仍是镇里的繁华所在。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苗训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苗训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