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ZE  

2008-03-06

60885次

4人

16个

5个

44人

10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姓氏由来:迮,以山名为氏,亦作窄、笮。风俗通义:战国时期,楚有笮伦。三国·吴志载,汉中有笮融,丹阳人。另以族号为氏,据姓氏考略云:蜀有笮夷,其后入中原者,以笮为氏。通志氏族略谓:吴郡有此姓。姓氏考略云:迮氏望出陇西郡。

       迮姓氏

  一: 由来:迮,以山名为氏,亦作窄、笮。风俗通义:战国时期,楚有笮伦。三国·吴志载,汉中有笮融,丹阳人。另以族号为氏,据姓氏考略云:蜀有笮夷,其后入中原者,以笮为氏。通志氏族略谓:吴郡有此姓。姓氏考略云:迮氏望出陇西郡。

  二 迮,普通话读 z é,方言念 z á。外地人都说没听见过“迮”姓,《百家姓》上也没有。一般字典上也没有注释为姓氏用字。吴江的芦墟、莘塔一带才有迮姓家族。

迮氏家族分支情况:
山东泰安迮氏家族
山东龙口迮氏家族
江苏迮氏家族
辽宁沈阳迮氏家族
新疆迮氏家族
安徽迮氏家族
上海迮氏家族
重庆迮氏家族
迮氏家族
迮原霖,明洪武年翰林院编修。
迮云龙,乾隆朝内阁中书。
帝王赐姓 元朝皇裔
“出镜率”极低的迮姓
  在我省龙口市兰高镇有一个叫迮家村的地方,这个村里绝大多数村民都姓迮,迮兴成就来自这里。迮兴成告诉记者,在他们村以外的地方,很少有人能认识“迮”字,这个字在很多字典里只作为一个姓氏存在,是一个“出镜率”不高的稀有姓氏。
  其实不然,资料显示,迮有很多含义,而这些含义与这个姓氏的演化渐进有着密切联系。据《说文》载:迮,迫也。从辵,乍声。标准读音为z é,在有些地方的方言中读作 z á。作为动词,其基本含义为*迫,如“邻舍比里,共相压迮。”(《后汉书·陈忠传》)同时迮还有压榨之意,如“迮取汁,如饴饧。”(《齐民要术》)除动词外,迮具有形容词词性,其一通“窄”,有狭窄之意,如“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三国志·张飞传》)另一个意思则表仓促,如“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迮乃御赐之姓

  “爷爷曾告诉我,在唐朝以前并没有我们这个姓,迮是一个皇帝御赐的姓氏。”迮兴成进一步介绍道:大概在唐朝末年,居住在云南一带被称为南夷的少数民族自觉天高皇帝远,意欲造反独立,皇帝派遣一员得力武将前往镇压叛军,“爷爷也不记得这个武将具体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范或者孙。”虽然朝廷浩浩荡荡的军队千里迢迢赶赴云南时作战力大受影响,可南夷在正牌军前仍显势单力薄,加之被钦点的武将指挥作战得力,终究顺利平息了叛乱。为了表示嘉奖,皇帝将这员功绩卓著的将军加封在云南,并御赐他以迮姓。“据说先前并没有迮这个汉字,唐末时盛行术士测字,种种因缘际会就造出了‘迮’这么个字,一个新的姓氏就从此产生了。”后来大概是因为政治派系争夺,迮姓官员携妻眷北上来到了今天的龙口石良镇的韩庄(当地发音同“中”)村一带。
  至于迮姓人后来又怎样从韩庄迁至兰高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是兄弟二人为寻生计迁徙而来,一说主仆二人为躲避祸乱迁徙而来。迮兴成认为第二种说法带有明显的封建尊卑观念,并且缺乏切实的证据;而第一种说法则在村志和碑石上有所记载,更受村里迮姓人的认可。

  “我们那里属于哪个辈分的就说我‘犯’什么,比如我是兴字辈的,就说‘我犯兴’。本来觉得这种说法很自然,后来才发现很多外地人都觉得很新鲜。” 迮兴成还告诉记者,在他们村,迮姓人是比较遵循辈分原则的。 

  迮与乍、笮、昨的渊源

  关于迮姓的由来和演变流传着几种说法,分别与乍、笮、昨三个形近字有着紧密相关。

  其中之一认为迮姓的祖先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旁支,原姓乍本读za。项羽乌江自刎楚军战败后,乍姓人四散奔逃,为了避患便将乍字加上“辶”,改读音为ze,暗喻了逃亡的命运。

  而以《姓氏考略》中“蜀有笮夷,其后入中原者,以笮为氏。”为依据,有人认为迮姓属于以族号为姓氏,而迮亦作窄、笮。迮兴成回忆自己多年前在苏州著名古镇周庄曾见到过一个以“笮”命名的庭院,据导游讲解,这里昔日正是一位迮姓富贾的府邸,可惜在破四旧时期遭到了严重的损坏。

  第三种说法则牵扯到了元朝蒙古族的皇亲贵胄。据说元朝末年,群雄纷争、农民起义迭起,战乱中元顺帝逃往塞北,在中原的蒙古族达官贵人也四散逃跑。河南有一蒙古显达家族逃亡至吴江而避居南莘塔村。为了隐身自保以防备不测,他们不得不放弃蒙古族姓氏。起先他们选择“昨”字作自己的易姓,寓意“不忘昨天”。仔细考虑觉得不妥,又联想到举家来到江南可谓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于是就去掉“日”字,取之以“辶”而形成了“迮”字。而家族被追剿*迫的遭际和仓皇奔逃的命运则十分恰切地暗合了“迮”字*迫、仓促的含义。


  迮姓来自何处?有一种与《迮氏家乘》不同的说法。同里陈去病 (1874 ~ 1933 年 ) 在《五石脂》 ( 第 304 页 ) 中说,元末农民大起义,群雄纷起,反对元蒙政府,元顺帝逃往塞北,在中原的蒙古族达官贵人也四散逃跑。河南有一蒙古家族迁移到吴江,避居南莘塔村。为防备不测,只得放弃蒙古族姓氏,改用汉字“迮”姓。据说,他们的祖先居住在中原近百年了,早已熟悉汉文化。起先选择“昨”字作姓,寓意“不忘昨天”。后来又觉得不妥,“昨”字易遭人猜疑。联想到全家族千里迢迢跋涉到江南,于是去掉“日”字,加走之底成“迮”字。而“迮”字本意逼迫、仓促,又有半个“昨”字。一个“迮”字隐含家族命运的几重意义,最恰当不过了。

  自元末明初至今 600 百年间,迮氏家族一直定居在莘塔、芦墟一带,少数后裔分居周庄、黎里等。史料记载的迮姓人物有:迮原霖,明洪武年翰林院编修。迮绍原,清初仗义安葬杨廷枢。迮云龙,居甘溪村池上,乾隆朝内阁中书;其族兄迮灏有《淮南倡 ( 唱 ) 和集》行世。迮尚志曾是陆 燿的老师。迮朗,嘉庆朝凤阳府训导。迮鹤寿,道光年以文名于乡。 

迮氏家乘前集: 八卷:[吴江]
迮氏家乘前集: 八卷:[吴江]
家谱名:迮氏家乘前集: 八卷:[吴江]
作 者:(清)迮鹤寿纂修
堂 号:
先 祖:先祖:[宋]迮千秋; 先祖:迮霖; 始迁祖:迮续; 始迁祖:迮宥
居 地:江苏迮氏家谱 > 吴江迮氏家谱
版 本:清道光17年(1837), 刻本
摘 要:先世千秋,宋室建炎南渡,以扈驾功赐地秀州华亭,遂世其家。历宋迄元,名公大臣继迹史书。明靖难之役,其裔原霖殉节,家人逃祸四方,迮氏不绝如缕。霖子续皏於高邮同宗,遇赦,更名宥,来居吴江之莘塔村,为吴江不祧祖。本集主要为敕命、奏章、图像、传志之类。内有张焘、杨庭枢、吴应盞、杨无咎、何焯等人所作序跋。


  郡望堂号:吴郡 ,金嵌世泽 宝善家馨

  姓氏家谱:迮氏家乘前集

  历史名人:笮伦, 笮融, 迮鹤寿 ,迮千秋

部分家谱排行:一种:永、德、思、恒(仁)、高(义)、良、善、啟、东、和

              二种:……振、玉、传、继、广、兆、荣、华、吉、祥

              三种:……学、祥、印……

              四种:……耀、基、德、信、立……

              五种:……川、书、元、山、甲、仁、义、礼、志、兴……

              六种:…… 长、保、永、广、锦、钧、静、臣 ……

              七种:……鹏……

              八种:……素……

              九种:……进……

              十种:……士……

              十一种:……广、文、明、兴……

              十二种:……方 、懋 、 基 、 德、  兴、  立……
 

标签:    ZE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迮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迮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查看更多讨论帖>>
点击 回复 标题 作者 最后回复 回复时间
651 0 祖先的烙印 zeyiqun zeyiqun 2015-09-11 10:57
988 0 江苏吴江迮盛报道 zes79 zes79 2011-04-13 16:13
1007 1 很高兴了解家族史 zexingbin213 58.216.150.* 2011-01-02 14:57
783 0 了解一下 114.243.99.* 114.243.99.* 2009-04-04 19:01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