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梁羽生

2009-02-02

4654次

1人

1个

1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梁羽生【人物简介】
  梁羽生(1924年3月22日—2009年1月22日)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于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岁。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生于广西蒙山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写诗填词,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教育。1945年,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很受教益。
   抗日战争胜利后,梁羽生进广州岭南大学读书,学的专业是国际经济。毕业后,由于酷爱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报》作副刊编辑。一九四九年后定居香港,后侨居澳大利亚悉尼(一名雪梨)。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梁羽生从小爱读武侠小说,其入迷程度往往废寝忘食。走入社会后,他仍然爱读武侠小说,与人评说武侠小说的优劣,更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文史知识,加上对武侠小说的喜爱和大量阅读,为他以后创作新派武侠小说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众多的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赏白羽(宫竹心)的文字功力,据说“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变化而来的。
  七绝——悼梁羽生
   京华虎斗复龙争,武侠新派自羽生。
  白发悲歌东逝水,要待江湖后人评。
  悼梁公诗二首
  (一)
  绝塞惊闻变,
  牧野陨大星.
  萍踪随逝水,
  侠影永存心.
  云海锁玉弓,
  广陵萦余音.
  挑灯看剑处,
  长留天骄名.
  (二)
  南国消剑气,
  青天坠长星.
  文成三足鼎,
  笔开一代风.
  长歌惊宇内,
  浩气传古今.
  桐枯凤已逝,
  抚书更伤情.
  七绝 挽梁羽生
  东燕斋主人
  说侠慕羽有陈公
  廿百千字卅六东
  星沉西海成绝响
  侠影何处觅萍踪
  吊梁羽生
  ——— 白狼流水
  惊闻噩耗泪涔涔,
  牧野流星划血痕。
  弹指惊雷犹未尽,
  萍踪侠影尚余温。
  冰川天女悲不止,
  塞外奇侠意更沉。
  云海玉弓忽已断,
  霓裳白发落纷纷。
【初入江湖】
  梁羽生出身于书香门第,熟读古文、擅于对联,8岁就能背诵《唐诗三百首》。在广西桂林中学年轻时的梁羽生读完高中,在中学时就喜欢写词。因日军侵扰返乡,适逢数位粤籍学者避难蒙山,遂依礼拜简又文为师。而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曾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后随师返穗,考入岭南大学 (今广州市)国际经济专业。1949年定居香港,经校长介绍,于《大公报》任副刊助理编辑,迅即提正,并成为社评委员会之成员。次年底,调入附属《大公报》的《新晚报》工作。1954年初,因“吴公仪与陈克夫国术表演暨红伶义唱筹款大会”轰动非常,顺势撰写《龙虎斗京华》,是为“新派”武侠小说之源头伊始。此后笔耕不缀,至一九八三年《武当一剑》止,共连载武侠小说三十三部,又《绝塞传烽录》与《剑网尘丝》出版时均被一分而二 ,《武林三绝》仍在修订之故,今传者三十四部。封笔前后并曾推出部分小说的修订本,但均未得以出版。他的作品多次被改编成电视或电影,自认《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传》及《云海玉弓缘》三书是代表作。 
  1954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后来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以决雌雄。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为了门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脚相争。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而轰动香港。陈文统的朋友《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触动灵机,为了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报上预告将刊登精彩的武侠小说以飨读者。第三天,《新晚报》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龙虎斗京华》是新武侠小说之始。随着《龙虎斗京华》的问世,梁羽生──梁大侠初露头角,轰动文坛的“新派武侠小说”已有雏型。因为他写随笔的名字是梁慧如,平时又心慕白羽,故名梁羽生。
【退隐江湖】
  从1954年开始,到1984年“封刀”,30年间,梁羽生共创作武侠小说35部,160册, 1000万字。除武侠外,梁羽生还写散文、评论、随笔、棋话,笔名有陈鲁、冯瑜宁、李夫人等,著有《中国历史新活》、《文艺新谈》、《古今漫话》等。
【作家地位】
  梁羽生的功绩,在于开了武侠小说的一代新风。“新派”不仅是他们自命的,也是得到社会承认的,旧武侠小说虽也热火朝天,但自始至终为新文学所瞧不起,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当时自命为大雅的报纸和自命为大报的报纸,都不屑于刊登,武侠的读者,还缺少知识分子,而主要是下层的“识字分子”。当时武侠小说的地位,犹如流浪江湖的卖解艺人,看的人虽多,却始终算不得名门正派,梁、金一出,局面顿时改观,各大报也都以重金作稿酬,争相刊登,读者也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港、台、新、马,一时风起云涌,开创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世纪。随后,关于武侠小说的专门研究也渐成热潮,与纯文学相比美。
  梁羽生在评武侠方面也是大家。1966年香港《海光文艺》上发表过一篇署名佟硕之的《金庸梁羽生合论》,其实就是梁羽生所写,他说:“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 ‘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则较重。”这个观点至今仍响。
  1977年,他在新加坡写作人协会讲《从文艺观点看武侠小说》,提出了 “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的观点。1979年,他在英国伯明翰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相遇,华老刚刚看完了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便当面向梁羽生提出了武侠小说无非是“成人童话”的观点。梁羽生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出席过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会上慷慨陈辞。为武侠小说的一席之地大声疾呼。有人为梁羽生作过一首诗: 金田有奇士,侠影说羽生。 南国棋中意,东坡竹外情。 横刀百岳峙,还剑一身轻。 别有千秋业,文星料更明。 “金田”是太平天国起义的金田村,就在他的家乡蒙山附近。“侠影”是《萍踪侠影录》。“棋中意”说他善于写棋话。“竹外情”取自苏东坡“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肉”,说梁羽生爱吃肉,而且爱吃肥肉,“还剑”取自他的《还剑奇情录》,也说他金盆洗手,封刀挂剑,不写武侠了。“别有千秋业” 说他准备写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小说。 另外,梁羽生在散文、杂文的创作上已有很深的造诣,曾与金庸、陈凡(百剑堂主)合著《三剑楼随笔》。
  梁羽生作为新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是以一腔正气创造了武侠小说新的格调,后来,他移居澳大利亚,潜心于历史。
【梁羽生与金庸】
  金庸、梁羽生一直被并称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创始人,但是,两人境遇颇不相同。虽然两人曾一梁羽生起在香港《大公报》做副刊编辑,并因为投入武侠小说创作而一举成名,但是,金庸创立《明报》,在事业上成就斐然;其十几部武侠小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被改编电视剧次数之多,梁羽生都难以与其比肩,尽管根据梁羽生作品改编的电视剧《萍踪侠影》、电影《七剑下天山》影响巨大。数年前,两人先後封笔。
  所不同的是,封笔之後的金庸并不寂寞,修改原作、赴英国读博士等事件屡屡成为媒体的关注点,而梁羽生先生则更像是淡泊名利之後的归隐。
  曾几何时,梁羽生和金庸的关系,一度成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此前曾有报道称,梁羽生对於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让宋人黄蓉唱元曲的写法不以为然。
  而梁羽生1994年在雪梨作家节武侠小说研讨会上的发言中表示,“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今天在座的嘉宾金庸先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作者中,最善於吸收西方文化,包括写作技巧在内,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的作家。有人将他比作法国的大仲马,他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时隔10年之後,梁羽生在香港接受了《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陈静的采访。在那次采访中,他回忆说,1966年,《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让自己写了《金庸梁羽生合论》,後来用“佟硕之”的笔名发表。这篇文章谈到了两人的不同: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较重。“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其时,“文革”刚刚爆发,香港的左右翼对立,让他承受了莫大的压力。而最大的压力来自左翼的高层,他们认为梁羽生对金庸评价过高。
  梁羽生也再次评点了两人的写作,“金庸写‘恶’、写坏人比写好人成功,写邪派比写正派成功,《书剑恩仇录》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张召重,写四大恶人,一个比一个精彩,但写好人君子,段誉啊,不够精彩。我自己写邪派怎麽样写,都不够金庸那麽精彩,我写名士风流比较有一手。”
  在《笔花六照》中,梁羽生先生多次谈到了自己写武侠小说缘起,新旧武侠小说的差异等等。但是对於“侠”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定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梁羽生表示,“我与金庸先生都同意‘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至於怎麽定义‘侠’这个概念,并不是三言二语能解释清楚的。你们可以从我的作品中去理解我的想法。”对於两人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的区别,梁羽生说,“关於这个问题,内地武侠文学研究家陈墨先生的专论中有过阐述,我建议您去找出陈先生这篇文章读读,当有启发。”
  有人问到,在他和金庸之後的古龙、卧龙生、温瑞安、黄易等武侠小说家中,他最喜欢谁的作品时,梁羽生说,“我自从在武侠文学写作上‘封笔’之後,就多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譬如撰写聊话,最近刚刚推出的《名联观止》修订版就是我写作的文集,近年来因身体的原因,注重休息,静养,没有心情与精神去读您说的这些作品,所以未敢言评。”
【创作年表】
  
  书名 发表时间 连载报纸名(均在香港)
  龙虎斗京华 1954年1月20日至1954年8月1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草莽龙蛇传 1954年8月11日至1955年2月5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塞外奇侠传 1955年至1957年 周末报
  注:又名“飞红巾”
  七剑下天山 1956年2月15日至1957年3月31日 大公报·小说林
  江湖三女侠 1957年4月8日至1985年12月10日 大公报·小说林
  白发魔女传 1957年8月5日至1985年9月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萍踪侠影录 1958年1月1日至1960年2月16日 大公报·小说林
  冰川天女传 1959年8月5日至1960年12月1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还剑奇情录 1959年11月1日至1960年5月 香港商报·谈风
  散花女侠 1960年2月23日至1961年6月22日 大公报·小说林
  女帝奇英传 1961年7月1日至1962年8月6日 香港商报·谈风
  注:又名“唐宫恩怨录”
  联剑风云录 1961年7月3日至1962年11月25日 大公报·小说林
  云海玉弓缘 1961年10月12日至1963年8月9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冰魄寒光剑 始于1962年,不知终于何时 正午报
  注:又名“幽谷寒冰”
  大唐游侠传 1963年1月1日至1964年6月14日 大公报·小说林
  冰河洗剑录 1963年8月24日至1965年8月22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龙凤宝钗缘 1964年6月25日至1966年5月15日 大公报·小说林
  狂侠天骄魔女 1964年7月1日至1968年6月23日 香港商报·说月
  注:又名“挑灯看剑录”
  风雷震九州 1965年9月22日至1967年9月2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慧剑心魔 1966年5月23日至1968年3月14日 大公报·小说林
  飞凤潜龙 始于1966年11月,不知终于何时 正午报
  侠骨丹心 1967年10月5日至1969年6月20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瀚海雄风 1968年3月15日至1970年1月21日 大公报·小说林
  鸣镝风云录 1968年6月24日至1972年5月19日 香港商报·说月
  游剑江湖 1969年7月1日至1972年2月4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注:又名“弹铗歌”
  风云雷电 1970年2月9日至1971年12月31日 大公报·小说林
  牧野流星 1972年2月16日至1975年1月13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注:又名“折戟沉沙录”
  广陵剑 1972年6月3日至1976年7月31日 香港商报·说月
  武林三绝 1972年10月1日至1976年8月16日 大公报·小说林
  注:从未以正式形式出版过
  绝塞传烽录 1975年2月12日至1978年4月10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剑网尘丝 1976年9月1日至1980年1月26日 大公报
  弹指惊雷 1977年5月1日至1981年3月9日 周末报
  武林天骄 1978年5月2日至1982年3月9日 香港商报
  幻剑灵旗 1980年1月27日至1981年3月 大公报
  武当一剑 1980年5月9日至1983年8月3日 大公报·小说林
【小说人物点评】
  《萍踪侠影》张丹枫
  网友票选梁羽生小说八大最受欢迎人物点评
  一、张丹枫
   张公子亦狂亦侠,潇洒不羁的气质,他的胸襟抱负与痴情,以及一画卷山河的霸气都令人怦然心动,在十年前初读萍踪时,便深深迷恋于他,直至今日,这份爱依然不减。只可惜云蕾的表现实在太过逊色,无论在机智、性格、还是思想上,都显得比张丹枫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萍踪的结局也令人感觉极为突兀。
  二、白发魔女
   梁老的思想总体来看,应该是正统得近乎古板,笔下多的是千篇一律的共产主义战士般的侠士,但偶尔也会出现几个变异。白发魔女便是其中之一,开篇处一出场便显出了震慑群雄的白发魔女气白发魔女势,其后故事发展,行侠时也不像其他正统大侠一般定要表现的温良宽容,令人乏味,而是赏罚分明,当断则断,畅快淋漓,令人直欲高呼痛快!全书的最大看点是她与卓一航的恋爱纠葛,也是我最欣赏她的地方。面对情人的一次次软弱、动摇、伤害与背叛,应如何去作?这是一个从古到今永恒的问题。白发魔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天下一切相信男人,苦待男人回心转意的痴情软弱女子作出了表率:一刀两断,绝不回头!不错,爱一个人可以排除一切外界险阻,冒天下之大不韪,向整个社会挑战,但决不能容忍原谅情人的软弱与背叛,人格无价,尊严无价,白发魔女以青丝变白发的代价维护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任尔千呼万唤,决不回心转意。白发魔女与白发这部书彻底影响了我的爱情观,让我明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低下自己的头颅,丢掉自己的尊严。
  三、武玄霜
   一剑在手,扶持朝纲,纵横江湖,这是何等的豪气,何等的快意!在武姐姐面前,书中其他女子都成了庸脂俗粉,不值一提。尤其令我动容的是,武姐姐在十年后重逢李逸时,虽知他已有妻儿,却仍给予他一家无私的援助,甚至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这是何等胸怀,何等气度!全书到了最后,是她陪伴着李到了最后一刻,也是她成了李遗嘱托孤之人,这等知己之情,却是要比所谓的神仙侠侣,双剑合璧一类要深刻,值得回味得多了。
  四、凌云凤
   一凤凌云独自飞,在散花女侠中初见她的身影,眼前顿为之一亮。巾帼英雄,舍我其谁?这等豪气,这等魄力,其他女子绝难望其项背。到了联剑风云录,她最终为了自己的事业与抱负,毅然与深爱的丈夫分手,这种决断只怕连现代人也未必能及罢!倘若人人都似凌云凤,妇女解放之日近矣!
  五、缪长风
   读武侠最受不了的便是千篇一律的少侠面孔,如何英俊潇洒,如何行侠仗义,云云,看到后来,不过是一个个画着漂亮面孔的纸偶,脂粉气十足,令人生厌。梁老本喜欢采用这种手法,但他在游剑江湖中打破了思维定势,塑造了缪长风这样一个真正的热血男儿。他第一次出场,是以一个历尽沧桑的江湖豪客身份出现在女主角和读者的视线中,仰天长啸,扣舷狂歌,这等豪迈气派较众多内敛而面目模糊的少侠自然不同。而他与云的相识、相交、相知,更是一波三折,回肠荡气,令人扼腕。在明知云意不在己的情况下,还肯与她相扶相携,不离不弃,为所爱之人提供坚实的肩膀,遮风挡雨,甘心为她牺牲生命,并接受了她临死前的抚孤重《游剑江湖》云紫萝托,这才是真正的男人!与他相比,孟元超顿显委琐虚伪,根本《塞外奇侠传》飞红巾不值一提。
  六、飞红巾
   草原女英雄,飒爽英姿,红巾碧草黄沙,书写一段塞外传奇。可惜她的感情之路太过艰辛,先爱上了一个叛徒,又爱上了一个薄情寡义的伪大侠,以致一夜白头。看到她对明慧的仗义相救,以及对易兰珠的母性呵护,令人真实的感到,真正的塞外奇侠是她,而绝非杨云骢。
  七、冰川天女
   独居离世,不染尘垢,心地纯净无瑕,冷面热心,当真是人间仙女。
  八、史夫人
   大唐游侠传中武功高强的侠客众多,而她一个全无武功的弱女,竟能卧薪尝胆,矢志复仇,终于成功策动了一次兵变,得复大仇,可称无武之侠。
【梁学研究系列】
  1.《梁羽生评传》 【私家侦探】
  2.《三剑楼随笔》 【梁羽生、金庸、百剑堂主】
  3.《笔、剑、书》 【梁羽生】
  4.《梁羽生新传》
  5.《梁羽生传》
  6.《琴剑书生:梁羽生传》
【作品系统表】
  唐朝:(共4部)
  《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大》《龙》《慧》三部为大唐系列
  宋朝:(共6部)
  《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武》《狂》有冲突,《狂》《鸣》联系紧密,《翰》《风》联系紧密,宋朝年代与情节混乱
  明朝:(共8部)
  《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只是报纸连载,未出版成书)——《广陵剑》
  萍踪系列(计6部),为天山系列上半支
  《武当一剑》
  不属于天山系列,独立成篇,年代故事和《白发魔女传》有冲突
  正宗天山系列: (计14部)
  《白发魔女传》 (明万历年间起,〈白〉为天山系列下半支首篇)
  清朝:(共17部)
  《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剑网尘丝》——《幻剑灵旗》
  为姊妹篇,与天山派无关,但有部分人物在《绝塞》中出现过
  《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
  为姊妹篇,太极篇,讲述义和团年间故事
  注:梁羽生武侠小说存在部分联系
  ①“萍踪”系列:《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②“天山”系列:《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
  ①②系列也可以合在一起
  ③“大唐游侠”系列:《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此系列融合一些唐人传奇及历史,为梁氏武侠上乘佳作
  ④“天骄”系列:《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⑤“牧野流星”系列:《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⑥《武林三绝》前后涉及自唐到清近千年历史,几乎涉及整个梁氏武侠世界、江湖派系及人物,为梁学总结性著作
【武侠理念】
  
  首先,梁羽生对武侠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价值给予明确肯定。他指出,作为一种小说流派,武侠小说无疑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一朵奇异的鲜花,“应当允许武侠小说存在”。
  其次,他认为,武侠小说必须有武有侠,武是一种手段,侠是真正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的目的;所以,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一个人可以完全不懂武功,却不可以没有侠气。
  再次,他认为,写好武侠小说 ,作者只有具备相当的历史、地理、民俗、宗教等等知识,并有相当的艺术手段、古文底子,而且还要懂得中国武术的三招两式,才能期望成功 。 撰写者的创作态度应当端正。他在一九七七年应新加坡写作人协会的邀情作演讲时,介绍了自己创作武侠小说所作的努力:一是努力反映某一时代的历史真实;二是着力塑造人物的性格;三是力求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他对武侠小说的态度仍是明智的、公允的。
  他曾对大陆一度兴起的盲目的泛滥的“武侠热”泼过冷水。
【梁羽生逝世】
  梁羽生先生于1987年移居澳大利亚,数年后归信基督教。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曾受聘为深圳市楹联学会的名誉会长。2006年12月回香港参加天地图书出版公司30周年活动时就曾突然中风,手脚活动不便。及后一直在陈秉达疗养院中疗养。在患病2年多后,梁羽生先生于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逝世,享年85岁。
【亲友们的回忆】
  一代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岁。梁羽生胞妹陈文珠透露,哥哥小时候很怪,他有两大喜好。一是非常喜欢吃肉,去上学口袋里经常装着好几个鸡腿,一下课就拿着啃;二是非常喜欢看书,平常伙伴们在村子里玩,他独独一个人躲在楼上看书,叫他也不下来。
  亲友们在回忆时还都对梁羽生的简朴生活印象深刻,据说他平时特别朴素,1978年在广州被邓小平接见的时候,还穿着一套旧西装,脚上的皮鞋烂了鞋尖。当时一个陪同人员问:“您老就穿成这样去见小平同志吗?”梁羽生不好意思,才去买了一套西装和一双新皮鞋。
【解读梁羽生】
  “以侠胜武”是梁氏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梁氏武侠的基本出发点,由此而产生的结果也是梁氏始料不及的。梁氏的“侠”是一个和当时政治观念联系很紧密的概念,不是单单的行侠仗义。梁氏受左派思想影响很深,尤其是抗日救亡时那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梁氏任职于《大公报》,属于左派报纸而且基本上与大陆政府保持一致,梁本身在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一直属于左派。所以梁氏小说中强烈的左派阶级斗争的思想就不奇怪了,况且六十年代的香港的政治气味很浓,金庸小说和政治往往也有很多的联系。左派的文艺创作思想的得失暂不去考虑,梁氏很强的政治与时代责任意识决定了“以侠胜武”。对侠义的宣扬是一种时代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一种积极的创作态度,梁氏三十载牢守这个理念,证明他是一个极其有责任感的作家,而且证明他在试图开拓一条提升武侠境界的道路。只局限于江湖恩怨的武侠,没有一个积极的思想理念的武侠,永远不能突破武侠的平庸。
  梁氏前期作品中侠义的宣扬还是比较成功的。尽管梁氏过于沿用左派“史论”,把侠义理解为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但天山七剑驰骋草原反抗异族的侵略,玉罗刹岳明柯等人反抗魏忠贤的鹰犬,营救忠良,尤其张丹枫的大侠之风,南霁云段圭璋在安史之乱为国死难的豪杰之气,真正把侠义与时代责任联系起来,开拓了武侠的境界。

【梁羽生纪念馆】

梁羽生纪念馆: http://jinian.zupulu.com/memorial/?mid=8

梁羽生

标签: 梁羽生      梁姓名人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梁羽生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梁羽生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查看更多讨论帖>>
点击 回复 标题 作者 最后回复 回复时间
611 0 应删去 125.84.70.* 125.84.70.* 2009-09-16 22:57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