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BA  

2008-03-06

26704次

2人

2个

2个

18人

1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读音作bā(ㄅㄚ),亦可读作bà(ㄅㄚˋ)bǎ(ㄅㄚˇ),满语为“Ba]←相关的满文、蒙文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圆点满文印刷体字库》和《蒙文标准字库》。

 

.姓氏用字: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古代制弓工匠弝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弝人,是古代制做弓弩的工匠,为重要的军工兵种之一,实际上就是制作弓体的工匠,特长是做弝之工序。“弝”,就是执弓之处,即弓背中央的握手。

一般人多是左手执弓,右手控弦射箭,因此“弝”大多要制作得适合将士们左手执握,当然也有少数右握“弝”。

在古代,诸侯国之间争战频乃,因此“弝”字在许多方面与“把”字相同,因此,“弝人”亦称“把人”,其官称就是弝人氏、或把人氏。

这在典籍《正韵》中有记载:“把,音霸。与弝通。”在典籍《礼·曲礼》中也记载:“把,左手承弣。疏:弣,弓把也。”在典籍《释文》中亦说明:“把,音霸。手执处也。”

在弝人氏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职业称谓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弝氏、亦称把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的姓氏读音作bà(ㄅㄚˋ)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时期杞国君主东楼公之后,属于避难改姓以为氏。

杞国,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诸侯国,自商王朝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一千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在大禹的后裔子孙中,有个人叫东楼公。在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建立西周王朝之后,到处寻找上古贤帝后裔,结果找到了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地(今河南杞县),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大禹的祭祀。自东楼公起,有史籍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战国初期,杞国被楚国灭亡。

杞国是一个小诸侯国,史书罕有记载,司马迁在《史记·陈杞世家》中虽记载有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这样的小国,在周围诸多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有迁徙。

杞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徙到今山东省新泰,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但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过王朝王族之后,存有夏礼,后来的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还曾到访杞国。只是由于杞国的历史文献、礼制典籍早已多有散失,还不如孔子掌握得多,因此当时孔子感慨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历史上还流传着一些和杞国有关的故事,例如在《列子·天瑞》中所记载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杞国。该成语虽说往往用来形容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但也有人认为,这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

商王朝时期的杞国君主已不可考,周朝时期杞国国君世系较全,现公认能考证出来的有二十位国君,自杞东楼公始,至杞简公终,基本父子相继,偶有兄终弟及。其中杞武公之前四位国君在位具体时间不可考,并且其间很可能还有缺漏。杞武公之后的君主在位时间都有记载,其中最长的是杞桓公,在位共七十年,最短的是杞隐公,在位仅数月,便被弟弟杀死篡位。

从东楼公到杞谋娶公,其间没有史书详实记载。但到了杞谋娶公即位时期,正值周厉王姬胡当政(公元前877~前828年在位),已经距离周武王敕封东楼公之时过了二百四十余年,期间又已经历了九位周王,但在史籍《史记》中记载杞国仅传三代君主,即杞东楼公、杞西楼公、杞题公,平均每位君主皆执政八十一年有余,这怎么可能?因此,其间杞国的君主世系一定有所缺漏。

在杞谋娶公执政时期(公元前?~前750年待考),杞国曾先后受到宋国、淮夷、徐国等诸侯势力的攻打,无法在河南地区立足,他只得将杞国从杞县一带迁到了山东,暂到滕县附近的邾国避难,而后再迁徙到到新泰一带。后来,由于强国莒国在周桓王姬林元年(杞武公三十一年,公元前719)的侵扰,杞国被迫再次向东迁徙。到了杞成公姒每亡执政时期(公元前654~前637年在位),将杞国迁到了缘陵(今山东昌乐)。到了九十三年后的周景王姬贵元年(杞文公姒益姑六年,公元前544),杞文公又把杞国迁到淳于(今山东安丘)

杞国一直十分弱小,淳于地区又夹在齐、鲁、莒三个大诸侯国之间,常被侵扰,周桓王九年(杞武公三十九年,鲁桓公姬允元年,公元前711),鲁桓公就借口杞武公(公元前750~前704年在位)“不敬,发动了伐杞之战”,战后还霸占杞田,杞国一直苦不堪言。到了周定王姬瑜二十一年(杞桓公姒姑容年,晋景公姬獳十四年,公元前586)农历12月,杞桓公不得不在虫牢(今河南封丘)加入晋国发起的“虫牢之盟”,以求抗衡自保。

到了杞国末年,内政不稳,连续出现了“弟弑兄君自立”的情况。周敬王姬丐(姬匄)十四年(杞悼公姒成十二年,公元前506),杞悼公逝世,其长子姒乞即位,是为杞隐公。但只过了几个月,杞隐公就被其弟弟姒遂所杀,自立为君,是为杞公。杞公于周敬王三十三年(杞厘公十九年,公元前487)逝世,他把国君之位传给了儿子姒维,是为杞愍公。杞愍公在位十六年,于战国初期的周元王姬仁五年(杞愍公姒维十六年,公元前471)也被其弟弟姒阏路所杀,自立为君,是为杞哀公。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杞国事迹不多,基本上只是叙述国君的世系,其所提到的发生在杞国的大事件,唯有这两件兄弟相残之事。

周贞定王姬介二十四年(杞简公姒春四年,楚惠王熊章四十三年,公元前445),日薄西山的杞国最终在楚国的强大攻击之下亡国,杞简公成了末代君主。

至于杞国国君的爵位,虽然《史记》中皆记载为公爵,但实际上爵位却有变化。周武王时期封杞,拜为列国,待为上公,礼遇极隆。到了东周平王姬宜臼东迁之后,周王室衰落,杞国封号亦逐渐被贬。在《春秋》等史书中,杞国国君时而被称杞候、时而被称为杞伯,甚至还被称为杞子,说明其爵位在侯爵、伯爵、子爵之间摆动。例如1962年武汉市文物商店就曾收购到一件“杞伯每亡”的青铜簋,1966年山东滕县也出土了一件“杞伯每亡”的青铜鼎,在新泰等地出土的杞国青铜器铭文上也有“杞伯每亡”的标记,说明杞国爵位至少曾从公爵降至伯爵。

在杞国灭亡之后,王族贵胄和国民四散迁逃至其他国家,在其开国君主杞东楼公的后裔子孙们之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氏,世代相传。一直到了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六年(公元189),权臣董卓掌控了东汉朝政,专横跋扈,残酷暴虐,滥杀异己。有杞东楼公的后裔名叫杞康,为避董卓之难,改姓氏为把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把氏正宗。

把氏族人大多尊奉东楼公为得姓始祖,正确的姓氏读音作bā(ㄅㄚ)

 

第三个渊源:源于古羌族,出自羌族分支党项族把利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

把利氏,是唐朝时期党项民族中一个部落族人的姓氏。

党项族是古羌族的一个分支,在唐朝时期逐渐兴盛。据史籍《新唐书·党项传》中的记载:“庆州有破氏族三,野利氏族五,把利氏族一,与吐蕃姻援,赞普悉王之,因是扰边凡十年”。

唐代宗李豫执政时期(公元762779年在位),西北地区发生了原唐军将领、铁勒族人仆固·怀恩的叛乱事件。

还在“安史之乱”时,仆固·怀恩就曾跟从郭子仪作战,屡立战功,他曾与回纥兵联手击败过史朝义,官至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等职。但后来因没有得到封官加爵,所以对朝廷不满,妄图反叛。仆固·怀恩的母亲得知儿子要叛唐之后,大骂他忘恩负义,还举刀要砍杀他,以绝后患。此后仆固·怀恩与大唐朝廷猜疑日深,终于背叛唐朝,顿集军队于汾州(今山西隰州),寇掠并州(今山西太原)、汾州下属各县作为自己的封邑。

到了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农历10月,仆固·怀恩勾结了吐蕃、回纥、党项等数十万部众南下,唐朝京师内外一时惶恐。在当时的党项部族中,主要就是把利氏族一部、破丑氏族三部、野利氏族五部,共八个部落之众。

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唐代宗诏令著名的老将军郭子仪再次出山,领兵西击吐蕃。郭子仪调集三县七州兵马,即“静边、芳池、相兴王州都督、长史,永平(今河北唐山)、旭定(今河北定州)、清宁(今甘肃庆阳)、宁保(今河北肃宁)、忠顺(今四川彭州)、静塞(今河北宣化)、万吉(今江西吉州)等七州都督府,于是破丑、野利、把利三部”,一举击溃了吐蕃的盟邦破丑氏、野利氏、把利氏三部,并将位于思乐州蠢蠢欲动的鲜卑拓拔部也剿灭了。当年农历9月,仆固·怀恩在败退途中“暴卒”。

在这场战役中,郭子仪实际上掌握的各地杂牌军队只有一万余兵马,但他首先指挥新组建的军队扫清了薄弱的吐蕃外围联盟各部,以一系列的小胜利鼓舞起将士们的高昂士气,之后利用自己的威信,与回纥和好结为联盟,之后率军出击五倍于己的吐蕃军队,在灵武台(今宁夏灵武)西原大破吐蕃,斩首五万,生擒上万人,解救了吐蕃所虏掠的士、女四千余人,缴获的牛羊驼马,三百里内接连不断。这是唐朝中后期历史上以寡胜众的著名战例。之后,唐王朝将其部族人等分散迁至定州、绥州、延州一带安置,史书记载为“破氏、野利氏、把利氏及思乐州刺史拓拔乞梅等皆入朝,宜定州刺史折磨布落、芳池州野利部并徙绥、延州。”

后来,党项族的把利氏部落被唐朝政府迁居于定州地区(博陵郡),其部落族人被分散于安喜、北平、鼓城、恒阳、新乐、义丰、望都、无极、唐昌、深泽、陉邑十一个县,后来逐渐融入汉族的过程中,把利氏族人大多改为汉字单姓把氏、巴氏、利氏、李氏等,世代相传至今,其中把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bǎ(ㄅㄚˇ)

 

第四个渊源:源于维吾尔族,出自元朝时期高昌回鹘王国贵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唐朝时期,有一古高昌回鹘王国,始建于唐朝时期,故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盆地一带。

唐文宗李昂开成五年~唐武宗李炎执政的会昌元年间(公元339340),回鹘汗国的军事主将硖跌·阖馺特勒被所属部黠戛斯击败,汗国的第十三任可汗硖跌·和掘罗勿也被杀,回鹘汗国至此基本上崩溃,国民四散。

到了唐懿宗李凗咸通元~十四年(公元860873),南徙的回鹘汗国中一部分余众由怀建可汗硖跌·厖特勒(Panékin)属下的大酋长仆固·俊率领,越过天山山脉进入新疆地区的高昌、龟兹等地,随即与占领该地区的吐蕃王朝开展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争夺生存要地的系列战争。

到了宋太宗赵炅(赵匡义)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仆固·俊的后裔自称阿尔斯兰汗”(狮子王,奥布·哈桑·阿里··木萨·阿尔斯兰汗,突厥语为Arslān,蒙语为,公元970998年在位,公元998年战死于奥达木麻扎,身子被弃于阿拉甫,首级被敌方带回喀什噶尔。后喀拉汗王朝大军反攻获胜,将阿尔斯兰汗的头颅隆重地安葬在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中心东南部两公里半的吐曼河高埠上阿尔斯兰汗墓中),以高昌城为东都,北庭成为夏都,宣告高昌回鹘王国(公元9811352)的正式建立。高昌回鹘王国之地最初在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格河流域,蒙语为),古突厥语称其最高军政首领为亦都护”(神圣陛下、高昌王),此时的国民主要是由回鹘族、突厥族、吐蕃族、党项族、羌族混合构成。

到了宋度宗赵禥咸淳七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八年,公元1271),元世祖正式建立元朝之后,中央政府称高昌回鹘王国为“土鲁番之畏兀儿”,随即臣服于大元帝国。

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部四十公里火焰山脚下的高昌国都城,于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大半毁于战火,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残城再次被发生于农历823日夜间的大地震严重破坏,高昌国王宫被迫迁址至凉州(今甘肃武威永昌镇),今永昌镇石碑沟是亦都护及贵族的墓地,当时高昌王仆固·纽林的斤墓地曾立有《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现被收藏在武威市文庙,为甘肃省重点保护文物。今永昌镇一带仍有故高昌王的后裔子孙,已大多改汉姓为张氏。

其后,高昌王位为仆固·雪雪的斤继承,曾随元世祖平定云南,之后在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率军镇守云南、缅甸一带,官为缅中行省左丞相,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晋升为中书省平章政事。

仆固·雪雪的斤还有三个弟弟:大弟禅封梁王,二弟仆固·把把(进士,元廉访司副使)、三弟仆固·把的于思(进士,元监察御史),都成为元朝初期的色目人大臣。

仆固·把把,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年间(公元12651294)的蒙古经义科进士,曾官任元朝廉访司副使。到了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贞二年(公元1296),仆固·把把带领全族徙居于江南溧阳(今江苏常州溧阳),其后裔子孙以仆固·把把为始迁祖,改汉姓为把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源出高昌回鹘维吾尔族的汉化把氏族人,正确的姓氏读音作bā(ㄅㄚ),族人遍布今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溧阳市、无锡市宜兴市、镇江市丹阳市等地。

 

第五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世居地把忽岭,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把忽岭,古代山名,满语为“bahuAla”,为海西女真族世居地,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的老爷岭,隶属于长白山山脉的东段支脉

在史籍《金史》中记载:东北有山名把忽岭,女真人一支以此山首字为姓,称把氏,属于女真白姓,满语为Ba Hala

在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些出自把忽岭地区的女真族著名人物,他们以山名为姓氏,汉化称把氏,形成把氏一族,诸如把胡鲁、把德固、把思忠、把九斤等等。

到了明朝时期,女真族把氏大多改为巴氏,迁布于东北、山东诸地,正确姓氏读音作bǎ(ㄅㄚˇ)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河北保定蒙古族人巴尔功,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巴尔功、巴尔宽兄弟,蒙古巴尔虎部毕喇尔氏族人,元朝末期河北保定人。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元顺帝孛儿只斤·妥镤贴睦尔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毕喇尔·巴尔功起初为明军中的一个把总(辖五十兵,相当于明朝蕃制总旗、今军制排长),后跟随时为明军征南左副将军的回族悍将蓝玉征云南,因屡立战功,由一个小小的把总晋升为副总兵(副将)

明太祖朱元璋在得知云贵地区平定后大喜,御览军功奏章之时,有感于毕喇尔·巴尔功、毕喇尔·巴尔宽兄弟俩由“微职起家,位至专阃,平滇之役,战功尤伟”,遂在其名字上御笔加朱“扌”,赐改其姓氏为“把”,以示提升恩赏。

从此,毕喇尔·巴尔功、毕喇尔·巴尔宽兄弟俩改称“把尔功”、“把尔宽”,后领军镇抚崧盟一带(今云南昆明嵩明),其后裔子孙世代称把氏,广泛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地,正确的姓氏读音作bā(ㄅㄚ)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族人帖木儿,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明军曹国公李文忠部下有个蒙古族小兵,名叫巴鲁剌斯·帖木儿(•),源出蒙古察合台汗国的巴鲁剌思部,祖上为虎牙思人(今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口岸)他随曹国公大军西征到甘肃地区后,被安置转入著名的连城鲁土司孛儿只斤·脱欢之子、百户孛儿只斤·巩卜失杰的地方军队中,后跟随孛儿只斤·巩卜失杰在凉州沙子沟捉贼,将达民脱脱卜花解官有功,选充总旗官(辖五十兵,相当于明朝军制把总、今军制排长)

巴鲁剌斯·帖木儿的二儿子叫巴鲁剌斯·把都(•),蒙语“把都”是“勇士”之意,补役有功,升所镇抚;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1425)在昆仑山雅令阔作战中有功,升副千户;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公元1428),他又在甘州板桥因擒贼有功升正千户(从五品),调跟永登鲁土司三世鲁贤,后徙居于庄浪卫(今甘肃永登),改以名字首音汉字为姓氏,称把氏,成为著名的永登土司。

把都之子叫把荣,在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四年(公元1460)跟随永登鲁土司鲁鉴在野狐城斩贼有功升指挥佥事,到了明宪宗朱见琛成化四年(公元1468)把荣率军剿灭满四并将其斩首(平凉蒙古人满俊,凉州万户把丹之孙),因功升为正四品指挥同知,其后裔子孙世袭其职直至第八代,分别是把玺、把森、把斌、把恩、把宗亮。

该支把氏一族后裔逐渐融入汉族,定居于永登地区,到了清朝时期,竟称其为“土著”,正确姓氏读音作bǎ(ㄅㄚˇ)

 

第八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回族、壮族、土族、藏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把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把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东楼(东楼公)、仆固·把把、巴尔功、巴尔宽、巴鲁剌斯·把都。

 

 

 

.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姓氏略考-把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把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三种主要来源的把氏在姓氏读音上有三种不同声调,这在音韵学上称之为“同韵不同调”,把氏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八百五十一位,全国把氏人口仅有两万余人,多以金城、京兆、溧阳为郡望。

今甘肃省的兰州市红固区、永登县、张掖市民乐县,江苏省的南京市、常州市溧阳市、宜兴市、镇江市丹阳市、宿迁市泗阳县、徐州市,上海市,青海省的海东地区乐都县,云南省的昆明市嵩明县、曲靖市陆良县,安徽省的合肥市、亳州市、滁州市定远县、梅市、六安市寿县,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呼兰市,台湾省,美国等地,均有把氏族人分布。

 

关于把氏人口数量的问题:

把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人口数量不多,仅两万余。

因此有些把氏族人认为,从某些把氏得姓时间大致计算:江苏把氏有七百余年的历史,甘肃、云南和安徽把氏约有六百年以上历史。如果以六百年时间计算,把氏人口增幅平均年净增三十人左右,这个发展速度是极其缓慢的,增幅较大的是近六十余年。考其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

.历史上遭遇战争减员:

按家谱文献《云南把氏家谱》的记载:明清之交,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滇抗阻清军,转战云贵,牺牲惨重。作为明军子弟的把氏子孙多被征参战,故“受祸之惨,亦较他姓尤烈”。

甘肃把氏为明朝时期的土司,“上马为军,下马为民”。战时不仅军户要参战,本姓土民亦要应军差。亡殁最多者有两次战乱:一是清朝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十年战乱后,把氏人口存仅十之三、四;明朝末李自成部将贺锦率领部入甘、青,永登连城鲁土司全军覆没,其中把氏军、民伤亡惨重。

.历史上被大姓浸削:

新近把氏族人在修谱时调查,仅甘肃永登、皋兰、天祝县境内的巴氏族人中,就有绝大多数世系是原来的把氏所改。改姓的原因,一是因为在解放前,由于不能缴交祭祀扫墓和族长、宗祠管理费用,因而被迫改姓除籍者时有发生;二是在解放后,许多族人错误认为把、巴二氏是一家,或把、巴同祖而改姓为巴者甚多,如永登县把家崖头、皋兰把家坡、天祝河排水等地的把氏族人,就将整村的村民都改为巴氏,多者达百户以上。所幸,这些地方的巴氏乃认把氏之祖为祖。

把、巴同音,虽非同姓一族,但“把被巴浸削”即所谓“同音合并”之误所造成的结果,已成不争的事实。

大姓的扩张和小姓的萎缩甚或消失现象,不仅见于把氏。近年来,著名姓氏学者袁义达在抽查国内三亿多人口的过程中,总共获得了四千一百个姓氏,而中华姓氏在历史上曾经多达两万四千余个,显然,其中大部分姓氏已经消失了,因此,一些把氏族人的姓氏被融入其他姓氏,也是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种历史演绎之结果了。

……

资料有待补充。

 

 

 

.郡望堂号:

1.郡望:

金城郡:即今甘肃生中部地区,郡治即今兰州市。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陇海、包兰、兰新、兰青等铁路交点。为甘肃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以来是中原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冲。兰州是我国的古老城市之一,汉朝时期为全城郡,隋朝时期改为兰州治,清朝时期为兰州府治,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设市,一直沿用至今。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溧阳郡:始建于楚、汉之际,西汉朝时期定为郡,后或为郡,或为县,其时辖地包括今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丹阳市、宜兴市、安徽省郎溪、广德、浙江省长兴等一带地区。宋朝时期辖地曾一度扩展至整个太湖及无锡地区。由于地处山区,历年战祸动乱,该地区均为人们避难之地。今仅为常州市下属县级市,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有著名的天目湖风景区。

 

2.堂号:

金城堂:以望立堂,亦称兰州堂、永登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溧阳堂:以望立堂。

资料有待补充。


姓氏略考-把姓-家谱文献

.家乘谱牒:

甘肃永登把氏广谱五十八卷,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八册。现被收藏在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法官协会》秘书长把志先处,联系电话:133093105570931-8889696

甘肃秦川野泉把氏分支家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甘肃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上川镇下古山村把多智处。

江苏溧阳把氏九修祀谱记源,(现代)把立军主编,2007年九修计算机排印本。原稿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把立军处,联系电话:13205109090

 

 

 

.字辈排行:

甘肃永登把氏字辈:“聚德多余发起强玉振金生颂克祥海延河清天保定锦然世泽涣文章”。

甘肃河桥把氏字辈:祖多余德发其祥玉振金声道可尚海宴河清天保定锦然世泽焕文章”。

甘肃三和把氏字辈:“仕锦()汉大光明保安家庆人寿年”。

甘肃红古把氏字辈:“二建三有生存奉祖多余德发其祥玉振金声道可尚海宴河清天保定锦然世泽焕文章”。

甘肃野泉把氏字辈:“祖多余德发”。

江苏徐州把氏字辈:“翰大光明……”注:该支把氏为回族。

资料有待补充。

 

姓氏略考-把姓-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

1.七言通用联:

西序文明从此始,东楼世泽至今存:清道光八年陕西举行戊子科乡试,考官见到来自庄浪卫的一个考生叫把先玮,因此对其姓“把”颇为诧异,暂不予登记。之后再三考察,终于在典籍《广韵》中查到了把氏的古渊源:“把姓本杞东楼公后,杞康避董卓乱,改姓把,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东楼公系后周武王封杞地的夏禹之后裔。”考官这才认定把氏渊源有自,并非贸贸为也。为此,当时有一位著名文人就赠给把先玮这幅对联。

资料有待补充。


                            永登把氏渊源考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兰州市有把氏人口4800余人,其中以永登县为多。关于永登县把氏之起源,近二百年来不断有族人进行过考察并曾记载过一件有趣的故事。公元1828年,陕西举行乡试,考官对来自庄浪卫(永登)的考生把先玮之姓颇为诧异,再三询问考察,终在《广韻》(姓书)中查到该姓古渊源:把姓本杞东楼公后,杞康避董卓乱,改姓把,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东楼公系后周武王封杞地的夏禹之后裔。考官这才认为把氏“渊源有自,并非贸贸(蒙昧不明)为也”。为此,有位文人赠先玮对联云:“西序文明从此始,东楼世泽至今存”。由此可见,永登把氏恭认夏禹为祖,如同恭认黄帝为始祖一样,没有错。但是,永登把氏多不自信系东汉把康或把肃之后,有的家谱序言直言:“非敢借贵胄以为荣”,不敢贸然认定自己系东楼公之后,同样也不敢肯定东汉把康、把肃或西魏把秀为祖,认为无据可考。


 在把先进玮下秋闱前17年,即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大清庠生把乃新修编家谱,其在《把家巷道谱序》中记载:修谱之始,他发现把氏“所谓姓氏之锡、播迁之缘,及七世以上廟祧茫忽其莫辨也。”为此,他走访族间老人,在一耄老家中寻见两件谱牒史料:一折人物图像,叫作《世袭指挥印结图》;一本《红案》,即档案。《世袭指挥印结图》;是按明朝土官世袭官职要求制作的“顶辈宗图”。图上所绘八人都标明世袭官职缘由和顺序:一辈帖木儿,洪武十二年,蒙曹国公(李文忠)选充马军,跟百户巩卜失杰在凉州沙子沟捉贼,将达民脱脱卜花解官有功,选充总旗,老疾。二辈把都,帖木儿次子(长子有军功,但病故乏嗣),补役有功,升所镇抚;洪熙元年在昆仑山雅令阔作战有功升副千户;宣德三年在甘州板桥因擒贼有功升正千户,调跟鲁贤(永登鲁土司三世)。三辈把荣,把都长子,袭正千户。天顺元年跟随鲁鉴在野狐城斩贼有功升指挥佥事。成化四年剿满四(满俊,平凉人)有功升指挥同知,在任病故。三辈以下世袭者依次为:把玺、把森、把斌、把恩、把宗亮。世袭官职皆为土指挥同知,正四品。


《红案》,本指府州县乡试榜文,这里引为世袭官爵之勘奏核准的记录文档,是对世袭官职印结图的佐证。据族中长者收集到的该红案残笺(文意连贯者)有:“奉右军都督府右字一千四百八十一号勘合内开正千户把荣升指挥佥事到任,成化四年调跟都指挥鲁鉴前往固原州石城儿征剿满四等斩首一颗报官;五年六月内,右军府都督右字一千四百八十号勘合内开指挥佥事把荣升指挥同知........四世把玺......蒙兵部官补奏钦准龚职。万历二十八年九月,把宗亮龚职......陕西行都司庄浪卫指挥使司呈:今将本卫袭舍(舍,即舍人,明军卫应袭子弟亦称舍人)把宗亮承袭供结缘由理合开造须至册者...”。


《世袭指挥印结图》和《红案》,把乃新在一百九十四年前亲见,但未记载是从谁家寻见。把夔生所修《咸水河谱》中记载:“夔生细纺红案由来,谓出自边墙沟(永登县北面山区)族叔有文之家。”两人前后互证,真实可信。


 帖木儿、虫儿(帖木儿长子,病逝,无嗣)、把都,都是蒙古人名字。把都或曰拔都、霸突鲁、霸都、拔都儿、把阿秃儿等,蒙古语baatur音译,勇士之意。把都改汉姓,是以其蒙古名多音节的第一音节汉译而来。明朝建立政权后,皇帝赐姓或由朝廷命令改姓者非常普遍,把都改为汉姓正在此一时期内。


把氏土指挥官职,即土司,在甘肃永登(明朝庄浪卫)相袭多代,谱牒记述详实,有其真实性。但永登县抑或甘肃省地方志书中没有“把土司”之记载,显然失其考。为此,对《世袭指挥印结图》及《红案》所记载之内容的真实性考证如下:


 一、永登土司和土著把氏之史实。永登的土司之设始于明初。明朝的土司制度沿袭元朝,是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明史《土司传》记载:“明踵元之故事,大为恢拓,分别司郡州县,额以赋役,听我驱调,而法始备矣。然其道在于羁糜,彼大姓相擅,世积威约,而必假我爵禄,宠之名号,乃易为统摄,故奔走惟命。”《清史稿》、《大清会典》等书记载,“以土官治土民”这种土司,在甘肃有大小42个,其中永登境内14个:指挥副使一、指挥同知七、指挥佥事二、土千户一、副土千户一、土百户二。永登连城鲁土司自明至民国凡19世、22个土司,还有其他鲁姓、杨姓、何姓、海姓土司,当然也应有把姓土司。明朝在永登有多少土司?史无记载,但肯定比清朝多。《明史吴允诚传》记:“永乐三年,元旧官平章把都帖木儿归降宋晟,晟以招徕功,封西宁侯。自始降者益众,边境日安。”把都贴木儿赐汉姓吴名允诚。再如《明史》记载:“明兴,诸番部怀太祖功绩,多乐内附,赐姓授官职者不可胜纪。”但《明史卷三百十三》有记:“及承平久,文网周密,凡事必与太监抚、按、三司会议后行,动多掣肘,土官子孙承袭有积至二三十年不得职者。”或者因战争、革职、世袭勘奏延误等原因、或者明亡而继绝。


 明朝世官分流官和土官,土官就是土司。帖木儿以军功获武官总旗之职,又系蒙古族,故为土武官,其子把都升正千户,其孙把荣升指挥同知,依次世袭达八世。八世后世袭中断。把氏自明初定居永登,至今600余年,成为永登土著。土著,指游牧民族定居某地后不再迁徙者,亦称土民,即本地人,与“客籍”相对。


二、世袭土司报批手续与把氏宗谱记载相一致。明朝时土司世袭制度已很完备。前期,世袭者本人须亲到京城办理手续,领取批准文件及证状、图案等。天顺(1457年)后渐松弛,可由地方相关部门勘奏报批。从永登把氏先祖袭职红案记载考证,其报请授职程序都符合明政府的规定:首先,袭舍人即准予袭替时,一般由嫡长子孙承袭,无嫡长子孙的,以庶子庶孙承袭,无子孙者,以其弟或族人承袭,挨次进行,不得越序。永登把氏一辈帖木儿最初是军户,专职军人,因其长子无嗣由次子把都承袭军职。把都以战功升所镇抚,洪熙元年升副千户,宣德三年升正千户(从五品),可见军功甚著。把都长子把荣袭正千户,天顺以功升指挥佥事,成化四年升指挥同知(正四品)。其次,由陕西行都司庄浪卫指挥使司具题(清朝为奏折)并钤印、具结(甘结保证书),附承袭者亲供(申请书)、顶辈宗图,以及朝廷颁发的“原敕印”等。武职经由兵部稽核审查无误,题名准袭后,有王朝右军都督府发文,颁发证印,如把荣即奉右军都督府右字一千四百八十号和一千四百八十一号勘会内开升指挥佥事、指挥同知的。万历二十八年九月,把宗亮通过陕西行都司庄浪指挥使司报批承袭指挥同知。


 三、兵事纪录与明史记载相一致。永登把氏土司《世袭指挥印结图》上注明的参战功绩,能够与明史之记载一一核实。


 雅令阔之战   据明史《李英传》、《西域二一西番传》和把氏《世袭指挥印结图》记载:洪熙元年(1425年),朝廷派人出使西域,经安定、曲先卫时,被安定指挥哈三孙散哥,曲先指挥散去思抢掠驼马金币诸物,并杀死使者。仁宗皇帝大怒,责令李英与土官指挥康寿、鲁贤等率部进讨,把都亦率部参战。李英,藏族,袭父李南哥西宁卫指挥佥事,永登鲁土司军事行动归西宁李英调遣,把都属鲁土司统辖。李英率兵逾昆仑山,深入百里至雅令阔地,与安定劫贼激战,大胜。屠斩一千一百余人,获马牛等畜十四万。“曲先劫贼闻风远遁,安定王诣阙谢罪。”朝廷重奖并晋李英等官。此后,李英、鲁贤奉诏进京受重赐。把都因此次作战有功,升副千户。


平定满俊民变  明初,元平凉万户把丹(蒙古族)降明,被授于平凉卫千户,其部众散居于开城县等处,即现在六盘山东北、固原南部一带,以畜牧、狩猎为生,号为“土达”。把丹之孙满俊,平时扶危济困,仗义疏财,在当地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成化三年(1467年)春,满俊为营救被官府捕拿的“土达”人张把腰,被官府一再敲诈勒索,激起民变。满俊率众占据地势险要的石城堡,自称招贤王,队伍发展到数万人,数次击败官军,震动朝廷,明王朝多次撤换惩罚将领,均无奏效,最后调集京营及三边(含永登鲁家兵)八万军队前来围剿,包围石城堡数月不能下,后改用收买内应诱捕满俊。不久,石城堡被攻破,民变平定。此役中把荣随鲁鉴带兵千余人参战。鲁鉴负伤,后升都指挥同知,把荣升指挥同知。


同儿水作战  成化二十二年(1485年),鲁土司五世鲁麟与指挥同知把玺率土军阻击鞑靼,保卫庄浪。先在青石峡展开阻击战,奋勇突入敌阵,斩数十人,后又追击于同儿水,尽夺所掠牛羊、财务而归。鲁麟升都指挥佥事。


西征平叛  明史记载:洪武十二年(1379年),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等叛,据纳麟七站之地。朝廷命令征西将军沐英等讨之,又命令 李文忠(曹国公)往筹军事。沐英领兵至洮州旧城,叛军逃遁,追斩其首领数人,尽获畜产,遂于东笼山南川选地修筑城池守御。《沐英传》:“经洮州,获其长阿昌失纳,筑城东笼山,击擒酋长三副使瘿嗉子等,平朶甘纳儿七站,拓地数千里,俘男女二万、杂畜二十余万,乃搬师。”据查,曹国公李文忠逝于洪武17年,在此前,他多北征,战功卓著,西线作战只有在洪武十二年上半年统率沐英等将领削平洮州十八番族叛乱,七月回京。所以,永登把氏祖宗贴木儿所谓“蒙曹国公选充马军”,只能在洪武十二年,而《世袭指挥印结图》上标注的参战时间记为“洪武三十二年”系抄写之误。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亦袭称曹国公,但李景隆在洪武三十二年,即建文一年(1399年)开始,到建文四年,一直忙于与燕王朱棣在中原对峙大战,不可能西来甘肃,因此,印结图上所记的曹国公一定不是李景隆而是其父李文忠。为此,民国27年(1938年)把连科撰修的《把氏源流谱序》已做了修正,改为“洪武十二年”。

标签:    ba   甘肃永登   东楼公   杞姓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把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把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查看更多讨论帖>>
点击 回复 标题 作者 最后回复 回复时间
1078 1 67207905把氏兄弟QQ群 欢迎加入 125.74.0.* 114.223.240.* 2011-03-26 01:22
957 3 62079003把姓QQ群 218.82.214.* 60.165.40.* 2010-04-28 22:41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