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仕羲 (公元999~1070年),土名福送,今湖南永顺县境人。士愁的第五代孙。儒猛季子,袭下溪州知州。
赵宋王朝建立后,继续承认溪州彭氏的羁縻州政权。但仕羲对宋朝的控制与榨取早有不满。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仕羲之兄、下溪州刺史仕端去世,他继兄袭职,却自称“如意大王”。当时溪州辖境的20州中有13州不听仕羲节制,他强行撤换了头领,并制造武器,训练士兵,准备反宋。
仁宗皇枯二年(公元1050年),仕羲强夺儿子师宝的妻子,被儿子怨恨。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师宝举族奔赴辰州,向宋朝状告仕羲杀害誓下13州将,兼并土地,独自称王,图谋作乱等事,并引导宋朝辰州守备宋守信等率领官兵四千,立即入溪州征讨仕羲。仕羲借助湘西地区溪流湍急,山深林密,山路险阻,沿途伺机伏击官兵,使宋守信处处挨打,狼狈而归,掳去溪州的一些老弱妇孺和溪州铜柱,作为战利品交差。宋廷对宋守信等以降职论处。自此溪州与辰州关系恶化。溪兵在辰州边境时来时去,行动敏捷,健步如飞,官兵根本无法对付。宋朝下诏给仕羲,以裁减贡奉,岁赐如初为条件,诱使仕羲重新归附。仕羲不从,边境摩擦经年不息。
宋廷派窦舜卿、朱处约等率军万余人,抵达辰州、溪州边界。他们首先劝谕仕羲归顺。仕羲看到宋兵势众,同意议和,派人到宋营中,解释“如意大王”是因为远人不懂中国礼法所致,并不是有心谋反。宋守信等轻信师宝谗言,轻率用兵,使溪州受害。这是数年边境战火不息的原因。现愿以20州重新归从朝廷,并恢复以前的贡奉制度。舜卿接受仕羲的请求,班师回朝。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彭仕羲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彭仕羲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