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惠州府志》、《海丰县志》记载﹕
彭掌珠,海丰县海城下巷彭贤的次女,生于明弘治九年(1496)丙辰。彭贤任海丰县阴阳训术之职,属官办的阴阳学学校,训练阴阳天文、术数历法的人才。
约于正德三年(1508),彭贤因患上一场“蛊症”的怪病,用现代医学说,其病因是误吃含有毒虫的食物,体内的病毒和食物的毒素 “并发”,病情复杂,久治不愈,生命垂亡。当时,年仅十三岁的彭掌珠,天性聪慧,别具孝心,在忧惶中急向苍天发愿祈祷救父,割取自己大腿的股肉煮成汤液作药料,(古代有割股的俗例),彭贤吃后病情渐愈,起死回生了。
因彭贤之嫡配田氏,只生下二女儿,没有男孩,孝女就劝说父亲纳妾,以传子孙,续延宗祧。后来,彭贤娶葛氏为妾,葛氏生下长子田涧、次子石泉,世代蕃衍,才有海城下巷和梅陇等后裔的宗族。
正德五年(1510),彭贤逝世,当时,庶配葛氏所生二个儿子年幼,彭掌珠经常到佛子岭为父亲坟墓守孝,伤心哀哭其父,又以孝道事奉二位母亲。
先是,彭掌珠童年时,由父母指婚适配海丰某村陈家,彭贤生前曾看到陈家趋入穷途的状况,意欲解除婚盟,但掌珠认为不可退辞,不计富贵贫穷之分,以信义为重。这时,陈家闻知彭贤已故和掌珠丧父伤感的情景,娶媳心切,似是莫错时机,未理解孝女之心,多次迫娶。彭掌珠悲泣地向母亲说:“丧服未阕(满),而议完婚,于礼不合,于心不安,何如从父于地下也”。
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因陈家迫逼下,彭掌珠于出嫁时,暗下决心殉孝,登上陈家的新人轿,取出布条在轿内自缢(杀),含悲身亡,时年十八岁。喜事骤变为丧事,经双方公亲商议,尸体归还彭家,由陈家付出埋葬费,附葬在其父亲彭贤的墓旁。彭掌珠感天动地的孝行,是海丰有史以来第一例孝女,传为千古逸闻。
彭掌珠逝世的四年后。
明正德十二年(1517),钦差大臣章拯根据海丰知县刘暹的汇报,认为其“孝行可嘉,足维风化”,拟为民心工程,上疏朝廷,显彰皇恩浩荡。朝廷拨款旌表彭掌珠为“孝女”,皇帝派遣两广巡抚右都御史萧翀、广东巡按御史程昌、广东提督章拯三位钦差大臣到海丰传达圣谕,惠州知府甘公亮、海丰知县刘暹、儒学训导徐淹奉旨,在县城西郊佛子岭,(坐北向南,即大云岭西侧),建造了规模较大的彭孝女墓和石坊。
彭掌珠逝世的七年后。
嘉靖元年(1522)二月,在彭孝女墓前面的海丰官道边北侧竖立“墓道碑”,凡过往的官员见此碑,必须遵循“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礼制。清顺治四年(1647)六月廿四日,彭掌珠的玄孙彭世保重修坟墓。
建国后的公社化时期,该墓遭受破坏。
于1984年夏,彭氏族人重修该墓,并寻回原石坊、墓碑、墓道碑。原墓嵌一片小碑,镌刻“节淑孝女彭氏墓”,墓前享堂竖立石坊和一片特殊的墓碑,该碑长1.3米,宽0.7米,中间直书镌刻“孝女彭氏之墓”六个大字,字径11×15厘米,上款直书镌刻“钦差巡抚两广右都御史萧翀、巡抚广东监察御史程昌、钦差提督广东学校副使章拯、惠州府知府甘公亮。”下款直书镌刻:“海丰知县刘暹、儒学训导徐淹、督工吏目周旦,大明嘉靖元年岁次壬午孟春吉日立石。”
墓前享堂的石坊额上镌刻“千载佳城”,石柱镌刻一副对联:
上联曰:割股救父命,女中贤德无双;
下联曰:尽孝感天心,世上芳名第一。
墓道碑已移竖在该墓近处的右侧,石碑中间上端镌刻“孝女彭氏墓道”,下端镌刻“海丰阴阳训术彭贤,次女掌珠有孝行,因父病笃,祈天割股为羹,父食后病随愈。及父卒,屡省父墓。有司申请,乃立石表慕,以为风俗劝云”,右端镌刻“大明嘉靖元年壬午春立,清顺治四年季夏六月廿四日吉立,玄孙世保重修”。
从墓道碑文字可以看出,明代王朝重视孝道思想的宣扬,借以教化民心。石坊的对联描述彭孝女的贤德孝心和事迹,这是海丰现存最古的石刻对联。
节孝祠:位于海丰县附城镇城西黎厝乡。
清雍正五年(1727),海丰知县杨鋐(直隶万全举人)奉朝廷圣旨,分别建设三处祠宇,一是在城东上埔村建设“先农祠”、纪念中华民族农业、医术等发明者伏羲、神农氏、黄帝;二是在县城东门内建设“忠义祠”、纪念唐代保卫江淮抗拒安禄山叛乱,为国牺牲的张巡、许远;三是在县城西门外黎厝乡建设“节孝祠”、彰扬明代彭掌珠的孝行。
节孝祠前原是明代至民国初期的海丰官道,该祠坐北向南,木石结构,一座三间,前连围垣门楼、牌坊,门楼额题刻“节孝祠”,正座悬挂雍正皇帝“圣旨”木刻匾额,以及官员题书的“兰闺正气”木刻匾额,供祀“孝女彭氏神牌”。
道光二十四年(1844),海丰知县朱庆棠(湖北江夏举人)率领全县官绅耆老重修节孝祠,州同衔林格(梅陇归丰人,慈善家)董理事宜。
清代,依循朝廷礼典,每年春秋的上旬,海丰知县率领衙属官吏抵祠,备具祭品,宣读朝廷制定的《节孝祠祝文》,祭祀和颂扬彭孝女,其祝文曰:
维
乾隆某某年岁次某某某月朔越某日,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知县某某某,致祭于
节孝之灵曰:维
灵
秉心皎洁,令德柔嘉;□□□□,矢志完贞。念闺中之亮节,竭诚致敬;彰阃内之芳型,□□□
□。茹冰蘖而弥坚,清操自励;奉盘匜而匪懈,笃志傅征。丝纶特沛乎殊恩,祠宇昭垂于令典。祇
循岁事,式荐尊醪。
尚饗。
古代的节孝祠显示着特殊的荣耀,宣扬孝道贞节的气氛和色彩
1953年,土地改革运动,节孝祠被政府作“封建房产”没收,分给当地贫下中农居住,随着社会发展,原住户已迁移新居,而该祠租给外来工了。十多年前,节孝祠前的阳埕地被人建筑平房了,多年失修的祠宇现已破烂不堪。
彭孝女墓至今有493年,彭掌珠节孝祠至今有283年,都是海丰历史文物古迹之一,具有历史的研究价值,从历史和文物概念说,予以保护和修复原貌,对启发人们发扬中华民族孝德和孝养父母的优良传统,蕴涵着深远意义。这有期待各级职能部门的重视,社会热心者的拥护。
相关连接资料
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五•地理•故蹟》载:
『孝女彭氏墓,在(海丰)县西杨安都佛子岭,正德十一年。提学章拯表孝女,有传』。(注:应为“正德十二年建墓”)
清乾隆《海丰县志•卷之七•列女传》载:
『彭掌珠,阴阳训术彭贤女。贤病蛊,不治且死。掌珠憂惶祷天,割股和羹以进贤,啜之良愈。幼许婚于陈,后陈窶甚,贤欲悔之。珠不可,竟归陈 』。
民国铅印清乾隆《海丰县志•卷之上•列女传》载:
『彭掌珠,阴阳训术彭贤女。贤病蛊,久不治且死。掌珠憂惶祷天,割股和羹以进贤啜之良愈。幼许婚于陈,后陈窶甚,贤欲悔之。珠不可,竟归陈 』。
清同治《海丰县志•续志•列女传》载:
『彭孝女,名掌珠,阴阳训术彭贤之次女也,少许婚陈。父病蛊,久不治且死,珠忧惶祷天,割股和羹以进父,啜即愈。劝父再娶以延宗祀,事母以孝闻。 洎父卒备极哀痛,父葬佛子岭,屡省父墓,旁人远望有虎随无敢近。陈家闻而迫娶,珠向母泣曰:‘丧服未阕,而议完婚,于礼不合,于心不安,何如从父于地下也’。及登轿归陈,遂自缢,时年十八岁,尸议归彭,附葬父墓旁。
孝行可嘉,足维风化。厥后,提学道章拯为之旌。已载旧志,但事实间有略殊,再为补入』。
清同治《海丰县志•续志•建置•祠》载:
节孝祠,在西门外,雍正五年建,一座三间连围垣、牌坊。
清同治《海丰县志•续志•建置•邱墓》记载:
『明,孝女彭氏墓,在县西佛子岭,正德十二年(1517),提学道章拯旌』。
清光绪《惠州府志•卷二十八•古蹟•冢墓》载:
『孝女彭掌珠墓,在(海丰)县西杨安都佛子岭,正德十二年。提学章拯表之』。
清光绪《惠州府志•卷四十三•人物•列女下》载:
『彭氏,名掌珠,阴阳训术贤女。贤病蛊久之莫治。掌珠憂惶籲天,割股和羹以进贤,啜之愈。幼许婚于陈,而陈窶甚,贤悔,欲易之。珠不可,竟归陈 』。
彭掌珠,海丰县海城下巷彭贤的次女,生于明弘治九年(1496)丙辰。彭贤任海丰县阴阳训术之职,属官办的阴阳学学校,训练阴阳天文、术数历法的人才。
约于正德三年(1508),彭贤因患上一场“蛊症”的怪病,用现代医学说,其病因是误吃含有毒虫的食物,体内的病毒和食物的毒素 “并发”,病情复杂,久治不愈,生命垂亡。当时,年仅十三岁的彭掌珠,天性聪慧,别具孝心,在忧惶中急向苍天发愿祈祷救父,割取自己大腿的股肉煮成汤液作药料,(古代有割股的俗例),彭贤吃后病情渐愈,起死回生了。
因彭贤之嫡配田氏,只生下二女儿,没有男孩,孝女就劝说父亲纳妾,以传子孙,续延宗祧。后来,彭贤娶葛氏为妾,葛氏生下长子田涧、次子石泉,世代蕃衍,才有海城下巷和梅陇等后裔的宗族。
正德五年(1510),彭贤逝世,当时,庶配葛氏所生二个儿子年幼,彭掌珠经常到佛子岭为父亲坟墓守孝,伤心哀哭其父,又以孝道事奉二位母亲。
先是,彭掌珠童年时,由父母指婚适配海丰某村陈家,彭贤生前曾看到陈家趋入穷途的状况,意欲解除婚盟,但掌珠认为不可退辞,不计富贵贫穷之分,以信义为重。这时,陈家闻知彭贤已故和掌珠丧父伤感的情景,娶媳心切,似是莫错时机,未理解孝女之心,多次迫娶。彭掌珠悲泣地向母亲说:“丧服未阕(满),而议完婚,于礼不合,于心不安,何如从父于地下也”。
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因陈家迫逼下,彭掌珠于出嫁时,暗下决心殉孝,登上陈家的新人轿,取出布条在轿内自缢(杀),含悲身亡,时年十八岁。喜事骤变为丧事,经双方公亲商议,尸体归还彭家,由陈家付出埋葬费,附葬在其父亲彭贤的墓旁。彭掌珠感天动地的孝行,是海丰有史以来第一例孝女,传为千古逸闻。
彭掌珠逝世的四年后。
明正德十二年(1517),钦差大臣章拯根据海丰知县刘暹的汇报,认为其“孝行可嘉,足维风化”,拟为民心工程,上疏朝廷,显彰皇恩浩荡。朝廷拨款旌表彭掌珠为“孝女”,皇帝派遣两广巡抚右都御史萧翀、广东巡按御史程昌、广东提督章拯三位钦差大臣到海丰传达圣谕,惠州知府甘公亮、海丰知县刘暹、儒学训导徐淹奉旨,在县城西郊佛子岭,(坐北向南,即大云岭西侧),建造了规模较大的彭孝女墓和石坊。
彭掌珠逝世的七年后。
嘉靖元年(1522)二月,在彭孝女墓前面的海丰官道边北侧竖立“墓道碑”,凡过往的官员见此碑,必须遵循“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礼制。清顺治四年(1647)六月廿四日,彭掌珠的玄孙彭世保重修坟墓。
建国后的公社化时期,该墓遭受破坏。
于1984年夏,彭氏族人重修该墓,并寻回原石坊、墓碑、墓道碑。原墓嵌一片小碑,镌刻“节淑孝女彭氏墓”,墓前享堂竖立石坊和一片特殊的墓碑,该碑长1.3米,宽0.7米,中间直书镌刻“孝女彭氏之墓”六个大字,字径11×15厘米,上款直书镌刻“钦差巡抚两广右都御史萧翀、巡抚广东监察御史程昌、钦差提督广东学校副使章拯、惠州府知府甘公亮。”下款直书镌刻:“海丰知县刘暹、儒学训导徐淹、督工吏目周旦,大明嘉靖元年岁次壬午孟春吉日立石。”
墓前享堂的石坊额上镌刻“千载佳城”,石柱镌刻一副对联:
上联曰:割股救父命,女中贤德无双;
下联曰:尽孝感天心,世上芳名第一。
墓道碑已移竖在该墓近处的右侧,石碑中间上端镌刻“孝女彭氏墓道”,下端镌刻“海丰阴阳训术彭贤,次女掌珠有孝行,因父病笃,祈天割股为羹,父食后病随愈。及父卒,屡省父墓。有司申请,乃立石表慕,以为风俗劝云”,右端镌刻“大明嘉靖元年壬午春立,清顺治四年季夏六月廿四日吉立,玄孙世保重修”。
从墓道碑文字可以看出,明代王朝重视孝道思想的宣扬,借以教化民心。石坊的对联描述彭孝女的贤德孝心和事迹,这是海丰现存最古的石刻对联。
节孝祠:位于海丰县附城镇城西黎厝乡。
清雍正五年(1727),海丰知县杨鋐(直隶万全举人)奉朝廷圣旨,分别建设三处祠宇,一是在城东上埔村建设“先农祠”、纪念中华民族农业、医术等发明者伏羲、神农氏、黄帝;二是在县城东门内建设“忠义祠”、纪念唐代保卫江淮抗拒安禄山叛乱,为国牺牲的张巡、许远;三是在县城西门外黎厝乡建设“节孝祠”、彰扬明代彭掌珠的孝行。
节孝祠前原是明代至民国初期的海丰官道,该祠坐北向南,木石结构,一座三间,前连围垣门楼、牌坊,门楼额题刻“节孝祠”,正座悬挂雍正皇帝“圣旨”木刻匾额,以及官员题书的“兰闺正气”木刻匾额,供祀“孝女彭氏神牌”。
道光二十四年(1844),海丰知县朱庆棠(湖北江夏举人)率领全县官绅耆老重修节孝祠,州同衔林格(梅陇归丰人,慈善家)董理事宜。
清代,依循朝廷礼典,每年春秋的上旬,海丰知县率领衙属官吏抵祠,备具祭品,宣读朝廷制定的《节孝祠祝文》,祭祀和颂扬彭孝女,其祝文曰:
维
乾隆某某年岁次某某某月朔越某日,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知县某某某,致祭于
节孝之灵曰:维
灵
秉心皎洁,令德柔嘉;□□□□,矢志完贞。念闺中之亮节,竭诚致敬;彰阃内之芳型,□□□
□。茹冰蘖而弥坚,清操自励;奉盘匜而匪懈,笃志傅征。丝纶特沛乎殊恩,祠宇昭垂于令典。祇
循岁事,式荐尊醪。
尚饗。
古代的节孝祠显示着特殊的荣耀,宣扬孝道贞节的气氛和色彩
1953年,土地改革运动,节孝祠被政府作“封建房产”没收,分给当地贫下中农居住,随着社会发展,原住户已迁移新居,而该祠租给外来工了。十多年前,节孝祠前的阳埕地被人建筑平房了,多年失修的祠宇现已破烂不堪。
彭孝女墓至今有493年,彭掌珠节孝祠至今有283年,都是海丰历史文物古迹之一,具有历史的研究价值,从历史和文物概念说,予以保护和修复原貌,对启发人们发扬中华民族孝德和孝养父母的优良传统,蕴涵着深远意义。这有期待各级职能部门的重视,社会热心者的拥护。
相关连接资料
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五•地理•故蹟》载:
『孝女彭氏墓,在(海丰)县西杨安都佛子岭,正德十一年。提学章拯表孝女,有传』。(注:应为“正德十二年建墓”)
清乾隆《海丰县志•卷之七•列女传》载:
『彭掌珠,阴阳训术彭贤女。贤病蛊,不治且死。掌珠憂惶祷天,割股和羹以进贤,啜之良愈。幼许婚于陈,后陈窶甚,贤欲悔之。珠不可,竟归陈 』。
民国铅印清乾隆《海丰县志•卷之上•列女传》载:
『彭掌珠,阴阳训术彭贤女。贤病蛊,久不治且死。掌珠憂惶祷天,割股和羹以进贤啜之良愈。幼许婚于陈,后陈窶甚,贤欲悔之。珠不可,竟归陈 』。
清同治《海丰县志•续志•列女传》载:
『彭孝女,名掌珠,阴阳训术彭贤之次女也,少许婚陈。父病蛊,久不治且死,珠忧惶祷天,割股和羹以进父,啜即愈。劝父再娶以延宗祀,事母以孝闻。 洎父卒备极哀痛,父葬佛子岭,屡省父墓,旁人远望有虎随无敢近。陈家闻而迫娶,珠向母泣曰:‘丧服未阕,而议完婚,于礼不合,于心不安,何如从父于地下也’。及登轿归陈,遂自缢,时年十八岁,尸议归彭,附葬父墓旁。
孝行可嘉,足维风化。厥后,提学道章拯为之旌。已载旧志,但事实间有略殊,再为补入』。
清同治《海丰县志•续志•建置•祠》载:
节孝祠,在西门外,雍正五年建,一座三间连围垣、牌坊。
清同治《海丰县志•续志•建置•邱墓》记载:
『明,孝女彭氏墓,在县西佛子岭,正德十二年(1517),提学道章拯旌』。
清光绪《惠州府志•卷二十八•古蹟•冢墓》载:
『孝女彭掌珠墓,在(海丰)县西杨安都佛子岭,正德十二年。提学章拯表之』。
清光绪《惠州府志•卷四十三•人物•列女下》载:
『彭氏,名掌珠,阴阳训术贤女。贤病蛊久之莫治。掌珠憂惶籲天,割股和羹以进贤,啜之愈。幼许婚于陈,而陈窶甚,贤悔,欲易之。珠不可,竟归陈 』。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孝女彭掌珠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孝女彭掌珠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