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彭俐侬

2010-08-06

1716次

1人

1个

0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彭俐侬1930年出生于长沙市的一个湘剧世家,其父彭菊生为湘剧名琴师。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从小就受到了湘剧艺术的薰陶,1942年她才12岁便随父参加了田汉领导的中兴湘剧团,深得田汉和安娥夫妇的喜爱。1949年,彭俐侬加入解放军第12兵团政治部洞庭湘剧工作团(省湘剧院前身),主演《九件衣》、《江汉渔歌》等新剧目,1952年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22岁的她便与徐绍清合演高腔《琵琶上路》而荣获演员二等奖。1957年,她又在电影《拜月记》中主演王瑞兰,一时名噪省内外。

  彭俐侬擅长青衣,兼工花旦,嗓音浑厚圆润,行腔运转自如,尤以高腔更具功力,自成一家。其表演也能从人物出发,在《仁贵回窑》中塑造的柳迎春一角,能突破传统的束缚,溶青衣、花旦乃至大脚婆旦的表演于一炉,将人物演得真实可信。她在唱腔的发展上甚有建树,在《断桥》中创造了“正南路三眼”,得到同行赞誉。另外,她还与范正明先生合作改编了《琵琶记》上下集。

  彭俐侬为湘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接班人,早期的左大玢、李自然,稍后的陈爱珠、颜燕雨,晚期的黄虹和朱米等,均是省湘剧院各个时期的旦行挑梁演员。

  彭俐侬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理事、湖南省剧协副主席、省湘剧院副院长、省艺校副校长等职,1985年因病逝世。

标签: 彭俐侬   大师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彭俐侬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彭俐侬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