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炀 1948年生,兴山人。副编审。1971年毕业于宜昌师专,1981年调入三峡日报从事党报校对,二十五年来,始终钟爱党报校对事业。长年累月白天晚上深夜连轴干,甚至连吃饭走路睡觉都在思考校对事宜。每天校对十多万字,每逢周末高达三四十多万字,已是家常便饭,近来才有所减少。截至2007年4月共完成党报校对23752万字(不包括杂志等业务校对),纠正原稿差错109804个(处),其中纠正有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导向性等重大差错1244个(处)。1984年,连续七个月无差错,受到总编社长特别嘉奖。1994年,全年校对405万字,竟无一责任差错。时间再紧,任务再重,消灭差错是天职,确保质量是生命。二十五年来,与同仁一道将编校质量一直保持全省前列。平时,版面再多,时间再紧,总得挤时间钻研业务。二十五年来,潜心研究了校对的源远历史、意义作用、差错规律、纠错举措,汇集整理了名校名言、名校故事、差错教训、字词辨析、版面美化等方方面面的校对资料。自学校对笔记40多万字,自办《校仇天地》大型墙报140期,在省以上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次)。同时,还发表新闻、散文、诗歌200多篇。1996年获编辑部论文竞赛十佳称号,《新闻出版报》“人物长廊”刊发《校对迷彭炀》专访,向全国同仁进行了推介。人物业绩免费入编122部国际国内大型典籍。论文代表有《校对管理古今谈》、《校对辩证法》、《校对的历史使命》、《耳闻目睹传媒之怪现象》。其中,《校对管理古今谈》入选《中国当代社科研究文库》、《“三个代表”理论与实践》等七十八部国家级世界级论文精选专著中,并被评选为中国当代学人优秀学术成果、中国经济发展优秀学术成果、中国改革与发展经典成果论著一等奖、国际优秀论文金奖。所撰《校对的历史使命》、《耳闻目睹传媒之怪现象》、《为“有错就纠”叫好》也分别获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文献成果一等奖、中国百科优秀论文一等奖、2005年度社科优秀论文特等奖,2006年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国际优秀文献(华文)雄狮奖。
■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彭炀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彭炀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