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彭元辅

2010-10-02

2649次

1人

1个

0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彭元辅佚事

   公馆大龙坡彭元辅,举人出身,道光初年在合浦廉州府城负责操办民团。彭元辅在操办民团期间因保荐冯子材等三人走上仕途而响誉两广,合浦方志有“元辅一函三提督”美誉。
    冯子材少时家境贫寒,为谋生随叔父到北海做苦力,因冯子材身材瘦小,皮肤粗黑,东家多有嫌弃,幸得时在北海开粥店的公馆人王五哥收留,生活稍有稳定。虽冯子材做工卖力,但因每餐进食两倍于常人,王五嫂百般刁难欲辞退冯。冯见状便借故辞工,王五哥无奈之下偷偷给冯一些银子写一封推荐信介绍冯子材到廉州投靠同乡彭元辅。
    彭元辅见是老乡推荐,便将冯子材安排在民团做听差。但冯子材命运坎坷,在一次办差中无故陷入牢狱之灾,幸得彭元辅出面保释,才能出狱。冯出狱后又得彭元辅举荐与关松志、吴天兴一起去投军报效朝廷。后来冯、关、吴三人走上仕途成为抗法名将,又先后当了提督(清从一品武官)。
    冯子材发迹后不忘报恩,光绪十一年(1885年)春,冯子材以兵部尚书衔、太子少保兼广东钦廉边防督办的身份,专程取道合浦北海报恩。在北海见到王五哥,当知王五哥不愿上京做官时,冯当即叫随从送一大笔银两给王五哥,王听取冯的建议在北海购买一处房产安居晚年。新居入火时冯专门派人送来书写“宫保赐产”的两对大灯笼挂于门前,据说凡七品以下官员从此经过都要循例下马。
    冯子材报答王五哥后,又到廉州海门书院答谢彭元辅,提出要为彭元辅捐一个“内阁中书”的京官(清从七品文官),却被彭元辅婉言拒绝。冯感到对彭元辅之恩无以为报,内心甚为不安,回京后派人将皇帝御赐的一对皮靴送给彭元辅,于是廉州府城又有“钟鼓楼御靴警贪官”的传奇故事。。。。。

标签: 彭元辅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彭元辅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彭元辅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